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抗战之血肉丛林 > 第一百四十七章 乾隆爷的遗迹

抗战之血肉丛林 第一百四十七章 乾隆爷的遗迹

作者:疙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6:48:34

第一百四十七章 乾隆爷的遗迹

几个人把装备摘下来,取出了一件雨衣,用雨衣包裹起来背包等装备,口部朝上,这么一来就形成了一个简单的可漂浮的包囊。

做好准备之后,他们便下到了水中,水流立即冲的他们朝着下游飞驰而去,而他们抱着包囊浮在水面上,像是几团乱蓬蓬的水草,在水中以斜线向着对岸奋力游去。两个水性最好的士兵游在戴维斯身侧,不断的伸手拉戴维斯一把,戴维斯吓得脸色苍白,抱着背囊奋力的在水中扑腾,好在他水性也不错,虽然紧张,但是也没有出错,经过近二十分钟的拼搏,几个人终

于都成功的在下游对岸爬到了岸上。别看只是短短一二十分钟的时间,这对他们来说,体力消耗却非常巨大,上岸之后,一个个都是手软脚软,找了个岸边的草丛,几个人便一起滚入草丛,仰面朝天的瘫在了草丛中,一个个嘴张得老大,像

是离开水的鱼一般,快喘不上气了。

“呼呼……下次……下次再过这条河,我绝对不会再游过来了!我要坐船,我要从浮桥上过!呼呼……累死我了!都别劝我起来,我要在这里躺一天!”戴维斯躺在地上,上气不接下气的发着牢骚。

方汉民同样也累的不轻,气喘吁吁的说道:“太他妈的吓人了!水势比我想的还要急!半路我差点就被卷下去了!能不泅渡过江,老子也不想来第二次了!呼呼……”

几个人于是都笑了起来……

虽然日军把防御的重点放在了苗堤一带太平江南岸,可是他们一样也没有放弃北岸的防御,当方汉民他们来到苗堤对面的北岸的时候,发现这里也布置着一个中队的日军。他们集中在了北岸的一个凸起的丘地上,以这个丘地为他们的阵地,也正在布置防御工事,不过北岸的日军阵地群的规模,远远不如南岸的大,而且建造的主要是简易的野战工事,以战壕加少量的机枪堡

工事并不算坚固,只能防轻型火炮的轰击,无法有效抵御七五山炮的轰击。所以明显可以看出,北岸的日军阵地,只是为了迟滞中**队的进攻,被放在这里的日军,实际上只是日军的弃子而已,一旦中**队要是打过来的话,这二百来个鬼子,只能稍微迟滞一下驻印军强大的

攻势,随后便会被中**队全歼。

他们甚至没有任何退路可言,背后就是汹涌的太平江,日军连渡船都没有准备,更没有布置浮桥,所以这里的鬼子根本没有任何退路可言,他们唯有在北岸战斗到死为止。

故此北岸的日军反倒警惕性比南岸的要高很多,这里的日军一边修筑工事,一边也没忘了在周围进行警戒。

本来以为北岸这边会比较安全,方汉民他们也有点大意了,一不小心,差一点就被日军发现了他们的行踪。

幸好有人机灵,学了几声野鸡叫,这才糊弄过了被惊动的鬼子,鬼子胡乱找了一下,没有发现更多的异常,这才悻悻的转身离去。

方汉民他们这才松了口气,开始加了小心,继续对这里的鬼子阵地展开了侦查。

再说范星辰那边,他和方汉民分手之后,便带着百多名特务营官兵,在丛林中快速穿行,直朝上游的那座铁索桥奔去。

半天之后,他们就来到了这座铁索桥附近。

说起来这座铁索桥的来历,还有点故事,清朝时期,乾隆四次征讨缅甸,这座铁索桥便是当初为了征讨缅甸的时候,清军为了渡江,补充军需,耗费巨资修建而成,而且修筑的相当坚固。可惜的是当年乾隆时期,南方清军已经不堪一战,而北方调来的清军精锐,也不适应南方的气候和环境,再加之乾隆妄自尊大,轻视火器的作用,定调说骑射乃是立国之本,拒绝清军武器,不重视火

器的装备研制。

结果乾隆时期清朝四次征缅,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而且损失兵将巨多,后两次征缅,几员主将都纷纷病亡,清军士兵更是因为在缅甸染病,病死了大量人员,最终缅军都获得了胜利。

这座桥也遗留在了这里,成为了当时那场战争的纪念品。中国自清军入关统治了中土之后,因为夜郎自大,前期中期,始终不重视火器的研制装备,再加上清朝的八旗军逐渐腐化,导致了大清逐步衰退,到了鸦片战争的时候,被西方列强看出了中国的虚弱,纷

纷把中国当成了一块大肥肉,跑来分一杯羹。

结果也导致了最终清朝的灭亡,同时也让中国在历史上彻底被世界甩在了后面,这种落后导致中国衰弱了一百多年,直到后世新中国建立几十年之后,中国才逐渐走出了这种虚弱。

这话扯远了一点,但是却实实在在成为了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如果不是因为清朝夜郎自大的话,中国也不至于在近百年来屡受外侮,也不至于在甲午战争之中对日作战大败亏输,使得日本人看到了中国的羸弱,野心膨胀,以至于现在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给中国

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这些事情就不说了,且说范星辰眼前的这座铁索桥,这座铁索桥虽然历经风雨已经将近二百年了,可是现在依旧十分坚固。

数条粗大的铁链,组成了桥身,上面铺上木板,便可以在上面通行人员或者马车,而这座铁索桥,目前也是横跨太平江上的一条重要的通道,虽然不能通行汽车坦克,但是人马却可以在上面畅行无阻。

故此这里也自然是日军的重点布防的地方。

透过望远镜,范星辰可以清晰的看到,远处的铁索桥上,现在还很是繁忙,不断有日军在铁索桥上通过,经常会有日军的辎重队,牵着大量的骡马,来往于铁索桥上。而且由于这里也是缅甸当地人沟通太平江南北的要道,时不时也会有不少缅甸当地人来往于桥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