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126章 张裔的犹疑

三国:季汉刘璋 第126章 张裔的犹疑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3:23

第126章 张裔的犹疑

第126章 张裔的犹疑

“这种过于明显的离间计,是不是太粗糙了些。”对于彭羕给出的离间计,张裔面色有些犹疑,他有些不同的看法。

“夷王高远虽说是个夷人,但听闻他读过书,多少也懂得些谋略,前次他的儿子高定撺掇着旄牛夷王狼谭去夺取安上县,便可知道,这人是知晓些兵事,后面高远又据守泸水的渡口,这一步步下来,都是有规有矩,想来不能等闲视为蛮夷。”

“益州郡大族雍氏的族长雍勉更不必说,据传这人是什邡侯雍齿的后人,迁居到益州郡已有数代,族内以经学传家,通研经典,对兵书也是有涉猎的,这次起事,雍氏联络交通,越嶲郡、牂牁郡等几个郡都被他煽动谋逆了,可见雍勉是有些才学的。”

“高远和雍勉两个人,都不是普通人,不好轻视他们,他们看到我们射入城内的文书,应该不难看出来,这是我们使出的离间计,是为了挑破他们之间的关系,再加上明公的大军就在近侧,他们有一定的压力,这种情况下,纵使他们因为我们离间的文书,对彼此产生怀疑,但应该也不敢有什么大的举动,结果不一定如我们所愿。”

张裔所言,他对彭羕给城中四方发射文书,告明雍氏,只要雍氏反正,既往不咎的离间文书,能产生的效果有些不太看好。

如今邛都城里的夷王高远和雍勉都是聪明人,聪明人都是一点就通的,而彭羕离间文书的手段太过浅薄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离间计,因此他对高远和雍勉爆发冲突、乃至厮杀战斗的概率有些看低。

更不要说刘璋大军就近侧,高远和雍勉都面临着重压,这个时候怎么会内斗起来呢,鹬蚌相争,让渔翁得利。

作为两虎相争计策的首倡者李恢,在面对张裔对彭羕离间计策有所怀疑时,他首先站了出来。

李恢先是肯定了一句:“张君的话有一定的道理,彭君的离间计是有些浅薄,另外高远和雍闿都不是什么莽撞的人,自然是可以看出我们在离间他们之间的关系。”

“但是。”李恢说出了个‘但是’,进行了话语上的转折。

这是说话的艺术,在和朋友辩论时,不能对朋友的话语进行全盘的否定,需要肯定一部分朋友的话,以免朋友心生抵触。

坐于上首的刘璋对李恢的话看的很透,这是欲抑先扬的话术。

他前世读书的时候见过老师因为学生调皮,请家长的时候,老师不会直接对家长说,你的娃不是读书的材料,而是通常对着家长说道:‘你这个娃聪明是聪明,就是心思没有放在学习上。’

先夸赞一句,让对方放下心理上的戒备,然后再进行批评或者驳斥,对方就容易接受了。

说完‘但是’二字的李恢,给出了他对张裔一番话的反对意见。

“看的出是离间计,和是否会中离间计是两码事,高远作为夷人,他就算知道这是离间计,他敢对雍勉推心置腹吗?高远肯定会想,雍勉会不会为之心动,发兵攻打他,用他父子的人头,换取雍氏的平安落地。”

“而雍勉呢,雍勉肯定能看得出这是离间计,但他敢确定高远这个夷人不会怀疑他吗,不会先下手为强,发兵突袭他雍氏吗?”

离间计的作者彭羕插了一句嘴,他没有李恢那般委婉的话术,而是很直白的说道。

“张君,高远和雍勉两人,一个是夷人,素来狡诈凶悍,行事作风诡谲,雍勉虽是汉儿,却是全无忠义之心,造逆于南中。”

“这两个人都不是良人,不算什么好东西,如今两人都面临一步踏错,就身死族灭的收场,现在有了射入城内的文书,张君还能指望他们互帮互信吗?”

李恢和彭羕反驳张裔的话语,刘璋是认可的,弱小的势力结盟对抗强敌,但盟友间不去精诚合作,反而防备盟友的力量多过对抗强敌的力量,以至于被强敌各个击破,这种事情历史上屡见不鲜。

近的话就说三国吴蜀同盟,两方之间的龌龊不断,更是在关羽北伐的时候,同盟的矛盾达到了**,吕子明白衣渡江,断送了蜀汉一统天下的机会。

而吴国呢,虽然得到了心心念念的荆州,但曹魏一来因为吴蜀同盟破解得到喘息的机会,二来襄樊还牢牢的掌握在曹魏手里,吴国左不能越襄樊,右不能越合肥,统一天下的运势被曹魏锁的死死的,没有一丁点机会,只能于南方等死。

远的话,那就是让前世刘璋看的血压飙升的《南明史》了,南明小朝廷、流寇、海盗、三藩,几家间的狗血操作能让人当场气晕,敌人就在门口,盟友间也要拔刀先给对方两刀,不愿先打退敌人,再做商量,行事还不如吴蜀同盟。——

成都,赵府。

赵熙又是风风火火的从外面归来,冲进了他父亲赵韪的书房。

他的脸上眉飞色舞,挂着八卦的神情,莆一进入书房,人还没到赵韪的近前,声音就传到了赵韪的耳朵里。

“爹,你可知道,近来成都城流传的关于刘璋小儿的传闻。”

这一句话中,赵熙的语气满是揶揄。

“什么传闻。”赵韪头都不抬,将目光继续放在手上的文书,开口问道。

赵熙近前,将声音压低,对着赵韪说道:“市井间流传,我们这位益州牧盗嫂。”

“哦。”赵韪还是没有抬头,继续看着手中的文书。

这个消息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新鲜的,更确切的来说,这个流言就是他放出去的,只是他做的隐秘,连自家的儿子都蒙在鼓里。

他这么做,一来是想打击刘璋的声望,刘璋现在的声望太隆了,平定巴郡,亲往南中,这一桩桩,一件件事情,让刘璋在巴蜀士人的心目中,身形越来越伟岸了。

最近赵韪得知了一件事情,那位在刘焉时代,隐居不出、不接受征辟的广汉高士秦宓,都出仕州牧府了,可见刘璋的声望之隆。

这让赵韪有些忌惮,因此造了个‘盗嫂’的流言,意图打击刘璋的声望。

这二来,州牧府里,刘璋和刘瑁因为仗杀奴婢爆发冲突的事情,赵韪是知道的,这两个兄弟之间本来就不和睦,要是三公子刘瑁知晓了这个流言,自然会死心塌地的和他合作。

刘瑁不是什么无用之人,刘焉入蜀只带了刘瑁这一个儿子,在刘焉坐稳益州牧位置这一事上,刘瑁多有襄助,因此刘瑁在益州颇有些能量,而这股能量可以襄助赵韪的大业。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