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147章 二袁相争

三国:季汉刘璋 第147章 二袁相争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3:23

第147章 二袁相争

第147章 二袁相争

在南中叛乱大抵平定的当下,刘璋并没有第一时间离开南中,返回成都,而是留驻在了滇池县,他需要在南中稍微待上一段时日,处理下南中之地的手尾,同时按照他心目中的规划,好好的改造一番南中之地。

‘南诏、大理。’

默念着这两个后世云贵出现的强藩,刘璋打心底里不希望在日后西南之地崛起一个非是汉家的地区强国,致使川蜀之地数百年不得安宁,数以万计的汉家男儿更是流血牺牲埋骨于西南。

趁着眼下南中的叟夷文明程度较低,兵械、甲胄、城池、手工业、政治制度,全面落后于汉人,因而在叟夷人数占优的情况下,却不能和远少于他们人数的汉人相抗衡,让汉人占据了南中之地的优势,把控了南中权柄的当下。

刘璋要利用现在汉人和南中叟夷之间的文明代差,用夏变夷,以诸夏文化影响南中叟夷,加大力度开拓西南,让西南之地变成汉人的基本盘。

只是这件事需要数十年乃至百年的才可见成效,刘璋想着用他脑中两千年历史的经验,在南中开一个好头,给后世一个典范可以效仿。

“明公,鱼咬钩了。”刘璋身侧的吴懿见到刘璋目光飘向远方,全然没有注意到他手上的鱼竿在微微颤动,似有鱼咬钩的样子,于是他低声提醒了一声。

吴懿的这一声,让刘璋在开拓西南的盘算中脱离了出来,太过投入到思索南中治策的他,此刻才察觉到,手上的鱼竿愈发的抖动了起来,咬钩的鱼儿看来知晓了它吃下的美食中,包裹着不怀好意的毒钩。

刘璋挑起手来,将鱼竿撩起,一条鲜活的大鱼被他转到了岸边,看着这条在滇池岸边青草堆里弓着身子挣扎的大鱼,他露出些许笑意,他这个钓鱼佬今天的运气还不错,没有空军。

前面一直没有鱼儿上钩的刘璋,还在想着,今天要是一条鱼儿都没上钩,就喝一口面前这千余年前,未曾遭受工业化污染的滇池水,也算今天有所收获,未曾空军。

“不愧是明公,竟钓得如此大鱼,我还在想前面明公一直不曾上鱼,看来是瞧不上咬钩的小鱼,定是要钓一尾这般的大鱼。”肤敏应机、谈啁流速的张裔见到刘璋钓上的大鱼,张口就是一顿吹捧。

一旁的吴懿也学着张裔的油腔滑调,附和了一句:“今日钓鱼,当是明公拔得头筹,我和张君只怕是钓不到如此的大鱼。”

“且莫言笑,我们再多钓几条鱼,今夜举办全鱼宴。”刘璋眉头一挑,带着淡然的笑意说道。

面色虽是淡然不惊的刘璋,心里却是乐开了花,前世的他钓鱼多少空军而回,没想到来到这汉末,手气倒是好了起来。

对于一个钓鱼佬来说,不空军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更大的话,是来自空军钓友们艳羡的目光。

张裔当即应和了一声:“自当如此,今夜高府君、袭校尉他们有口福了,只可惜甘、李二校尉还在扫荡叛乱的叟夷,却是没有这等口福。”

言罢几人静声,续而钓起了鱼来,望着今日多钓几尾大鱼,为晚上的宴会做准备。

一尾大鱼上钩,刘璋断了思索南中局势的心思,他一边等着鱼儿上钩,一边观赏着这千余年前的滇池美景。

面前的天是干净无暇的秋日碧霄,水是平滑如镜的晶莹翡翠,一阵微风吹过,岸边的芦苇像是吐出了白雪,芦苇的身子随风袅袅婷婷,悠然而动。

轻轻深吸一口气,刘璋感受着这千余年前的空气,空气中的氧气似是比后世浓上一些,搭配着滇池的美景,让他有些醉氧,这段时间他因征战导致疲惫的身心,稍稍得到了些舒缓。

“吁。”

刘璋的身后传来一道驻马声,紧接着是翻身下马的声音,不多时,赶到滇池边传递消息的彭羕来到了他们几人面前,看到几人正在垂钓,彭羕侍立到了一旁,识趣的没有开口说话。

等了一会后,吴懿处有鱼儿上钩,可以弄些动静起来了,抓住这个空挡,彭羕开口向刘璋禀报道:“明公,信使来报,牂牁郡的景府君,当于今日晚些时候到达滇池。”

刘璋点了点头,反问上了一句:“永昌郡的吕郡丞到了哪里。”

“吕郡丞因为永昌郡叟夷叛乱的事情,稍稍耽搁了些时间出发,估计明日或者后日到滇池。”彭羕应声答道,这些时日文书往来,都是他替刘璋分门别类、料理发放,更要在众多文书中择重要的信息上报刘璋,一段时间的历练下来,他胸中自有丘壑。

“景府君来的凑巧,刚好碰到今夜明公设全鱼宴,可见是个有口福的人,只是可惜吕郡丞没有那么好的口福。”张裔感慨了一句,他原以为牂牁郡至益州道路崎岖难行,景毅要晚些才能到滇池县,没想到景毅来的这么快,今夜就能到滇池了。

“今日钓鱼就到这里,我们回滇池县打理一番,好招待景府君。”刘璋看了看日头,再瞟了眼今日鱼获,决定收工回滇池县。

刘璋开口了,其他人自然是无有不遵,几人一起翻身上马,向着滇池县行去,至于渔具和鱼获,自是有侍从收拾打理。

彭羕骑马凑到刘璋的身边,继续向刘璋禀告他所收到的文书信息。

首先是刘璋最为关注了中原战事,彭羕开口道:“明公,兖州曹操征讨徐州时,兖州为吕布所袭,只余三城,曹操和吕布交战百日,未能分出胜负,现在兖州飞蝗大起,导致粮草奇缺,曹操和吕布已各自罢兵,拷问掠夺兖州的豪强,以谋求军资。”

“曹操扼困如此,袁绍有什么举动吗?”刘璋打听起了曹操的老大哥袁绍对曹操当下困境的处理。

说到袁绍,他在心里有些感慨,东汉末年前期的天下是两袁相争的局面,袁绍、曹操、刘表是一边,袁术、公孙瓒、陶谦是一边,袁绍和袁术分别是各自阵营的领头羊。

若是袁绍和袁术这两个兄弟和睦,携起手来,天下也就没有曹刘孙什么事了,也就是袁绍和袁术兄弟互相攻讦,不相和睦,才给了曹刘孙的机会,不然汉室早就亡了,天下是袁家仲氏的天下。

彭羕根据收到的文书信息回禀道:“袁绍一开始没有帮助曹操的意思,并想让曹操将家人迁到邺城居住,但曹操也是强硬,竟是在如今倒悬的局面下拒绝了袁绍。”

“后面估计是袁绍考虑到正在和公孙瓒交战,要是被吕布得了兖州,冀州南北皆是不宁,搞不好两面包夹之下,落得和曹操一样的局面,所以袁绍遣兵马钱粮去襄助了曹操。”

对于曹操拒绝袁绍让他迁徙家人到邺城居住的要求,刘璋没有任何意外,袁绍和曹操从小一起玩到大,看起来关系不错,但两人早已有了间隙,起初董卓入洛阳,就是袁绍给大将军何进的建议:‘招揽四方英杰领兵进京,用来威逼太后,诛杀宫廷里的十常侍。’

有袁绍这么一条为祸天下的建议在,还有些爱大汉情怀的曹操和袁绍自然是形同陌路了起来,就是面上曹操不说什么,心里估计是恨透了袁绍。

说起来,刘璋父亲刘焉出的废史立牧的计策,只是给大汉喂了一包量大的巴豆,虽然大汉会拉的虚脱,整个人虚弱起来,但还不至于致死。

袁绍招揽军头入京这一谋划,却是给大汉吃的面里拌了一包砒霜,还是砒霜里找面条的那种,大汉这个早已虚弱不堪的汉子,吃完这碗面硬生生倒下,大汉中央彻底失去了威信,州郡长官没有了羁绊他们的缰绳,天下才彻底大乱了起来。

知晓了曹操的动向,刘璋问起了汉昭烈帝刘备的动向:“刘备呢?”

“刘备为徐州牧陶谦表为豫州刺史,并给丹阳兵四千,现刘备屯兵小沛,为陶谦抵御兖州方向的来敌。”彭羕答道,同时他心里有些疑惑,他这位明公不关心如今天下至强的两袁,反而关心曹操和刘备这两个小角色的动向,却是不知是为何。

闻言刘璋感叹了一句,果然和历史上一样,他那位同宗的刘备从公孙瓒手下跳槽到了陶谦处,刘备见缝插针,顺着杆子往上爬的本领天下无二,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混的很不错。

历史上刘备先是在公孙瓒这位师哥手下混了个平原相,到了陶谦处混了个豫州刺史,被吕布夺了徐州,跑到曹操处,曹操热情接待,与刘备是出则同舆,坐则同席,还给了刘备左将军的官位,封宜城亭侯。

后面刘备更是被国舅董承引荐,受汉献帝刘协衣带诏,这时候的刘备估计自己都会有些感慨,他一个幽州的游侠,因鞭打督邮被朝廷通缉的要犯,转眼成了大汉的忠臣,还是天子垂青的忠臣,人生的际遇真是难以琢磨。

受了衣带诏的刘备不敢留在许都,再加上曹操称赞刘备:‘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

刘备恐为曹操所害,趁着征讨投靠袁绍的袁术,夺回了徐州,然后被曹操击败跑到了袁绍处。按理刘备是公孙瓒的师弟,袁绍对刘备应该看不顺眼才对,但刘备在曹操手下担任豫州刺史的时候,举了袁绍的长子袁谭为茂才,因此得到了袁绍的厚待。

刘璋前世看三国志的时候,看到这里直呼刘备有点东西,在袁绍和曹操对敌的时候,窝在曹操手下的刘备竟是举了袁谭为茂才,可见刘备虽然是幽州的游侠儿,但也是个十足的心机男孩。

“明公,如今中原之地,乃是袁绍和袁术相争,明公为何不关心袁绍和袁术的动向,反而去关心阉宦之后曹操的举动,还有那刘备,若不是明公差人调查,我都未曾听过这号人物。”

彭羕心里对刘璋关心曹操和刘备,却不去关心二袁,有所困惑的他应声就问询了出来,和刘璋相处了一段时间,对于刘璋的秉性他是知道的,平时都是和和气气的,待人温和,很少有动怒的时候。

对于彭羕的疑问,刘璋嗤笑了一声,但这声嗤笑并不是对着彭羕,而是对着彭羕所说的二袁。

“如今中原纷争,说到底是二袁相争,若是二袁合力,天下早已安定了,可惜二袁兄弟不合,攻伐无算,致使苍生受难。”

“袁绍和袁术二人,兄弟且不相容,还能指望他们容纳天下高士,有什么大的作为吗?”

刘璋掏出了毒士贾诩劝告北地枪王张绣投靠曹操的话,来解除彭羕的疑惑。

彭羕却是有不一样的意见:“明公,袁术固不足虑,先是败于南阳,后仓皇奔至扬州,其人虽是四世三公,袁氏的嫡子,却不过是外着锦衣,内里一团腐朽,。”

“但袁绍不一样,昔年讨伐董卓,袁绍为盟主,威重天下,今时更是盘踞冀州,与公孙瓒攻伐,公孙瓒穷兵黩武,为人残暴,更是杀了宗亲刘虞,刘虞在幽州素有恩信,鲜卑、乌丸也对刘虞倾心,依据我的看法,公孙瓒早晚必败。”

“到时候袁绍虎踞冀、幽、青、并四州,以冀州之粮,济幽、并强卒,再者冀州强弩天下闻名,更兼有幽州突骑、鲜卑、乌丸之众,南向以征天下,只怕是无人能敌,若是袁绍南并中原,西据关中,则天下十之六七皆为其所得也,明公若想再有作为,恐是难矣。”

聚在刘璋身边的吴懿、张裔、吴班等人听到彭羕的话,纷纷侧目看向刘璋,想知道刘璋的想法和回答。

所骑之马比彭羕所骑之马快半个马身的刘璋,听到彭羕这忧心忡忡的话,回头对着彭羕,略带悲情的说道:“若是真如永年所言,我等到时候只好对着袁绍倒戈卸甲,以礼去降,想来仍不失封侯之位。”

闻言彭羕眉头的忧色顿散,化作无奈的表情,他摇着头,指着张裔说道:“明公,你如何学的张君一般,说话没有个正形,不学好学坏。”

听到这话的刘璋哈哈大笑,聚在周围的吴懿、张裔、吴班等人也是轰然大笑了起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