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23章 王商

三国:季汉刘璋 第23章 王商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3:23

第23章 王商

第23章 王商

刘璋想起了历史上的王商,王商在历史上声名不显,他的仕途经历都是在刘焉、刘璋父子的手下,在刘备入蜀前就过世了,所以没有机会展现出自己的才干。

史册上对王商的记录也是只鳞片甲,陈寿的《三国志》对他完全没有记载,还是《三国志》裴松之注引《益州耆旧传》中才记录王商的事迹。

根据历史上的事迹,王商是个识时事的人。

今年刘焉和马腾联手突袭长安这件事,王商就大力劝谏过,只是没挡住刘焉的雄心壮志。

结果也正如王商所料,刘焉没捞到什么好处,还赔上了自己的长子和次子的性命,连带着刘焉因为悲痛一起病死。

由此可见王商的眼光,可谓精准。

当然除了能力以外,王商的忠诚也是毋庸置疑的。

历史上的刘璋为人懦弱多疑,不能信任大臣。王商便奏记劝谏,让刘璋颇有感悟。

除了这些,王商还有识人之明,历史上经常向刘璋举荐蜀地的俊杰,他所推荐的巴郡名士陈实、垫江人龚杨、赵敏、黎景、阆中人王澹、江州人孟彪,都在益州担任重职。

王商有一定的战略目光,内政方面也有建树,识人一块也很不错,推荐的大多是人才。

对于刘璋来说,这就是一个小号的萧何。王商还是蜀地人,对蜀地十分了解,日后刘璋带兵出征,少不得要让王商镇国家、抚百姓、供军需、给粮饷。

“使君真有识人之明,新任的成都令董幼宰,为人简朴清约,日常粗衣素食,执法无所遗漏,当真是为不可多得的人才。”王商称赞起来董和。

他对董和这个西迁到蜀地的南郡人很是看重,董和虽然年纪不到三十,但不管是为人还是行事,都是朴实雅致,实是一个不得多得的治才。

假以时日,这个董和当可迁至一方郡守。

王商接着夸赞董和:“想来不用多久,成都浮奢的风气,当可在这位成都令的领头下有所改变。”

刘璋微笑点头:“幼宰确有才干,且为人质朴,不慕虚荣,成都令于他而言,不过牛刀小试,过一些年月,我想让他做一郡太守。”

王商点头表示赞同,这也是他的想法,他对逃难到蜀地的人没有偏见,只要是有才干,不祸害蜀人,在蜀地做县令或是太守,他都没有意见。

“说起来,蜀郡太守的位置空悬,不知道王卿有无人选推荐。”刘璋问起了王商蜀郡太守的人选,想从他手里捞一名人才。

只是刘璋这话说出,让王商有些惊讶,蜀郡是益州最富庶的一个郡,益州的州治成都也是在蜀郡,这个位置,对于进入蜀地的外邦益州牧来说至为重要,通常都是给益州牧的心腹之人,不会外放给蜀人。

但听刘璋的意思,是想让他推荐一名蜀人来做蜀郡的太守。

这位新任刘使君不仅仁德,胸怀也是宽广异常,可以说有极大的胆略。

‘人不可貌相。’王商心中感叹道,刘璋入蜀两年,未曾出来交友和游历,大家也就看不出他的深浅,只是有些风闻说他为人软弱,不能任事。

如今刘璋出任益州牧,行事公允,无所偏差,勇于任事,看来过往都是潜龙在渊。

有刘璋出任益州牧,蜀人幸甚。

没有过多的思考,王商举荐了一个人:“有一人,姓陈名实,字盛先,为人简约,无所修饰,历任县令、从事,有治才。”

刘璋点了点头:“能得王卿的推荐,我当一见。”

当然陈实也不是说见现在就能见到的,这个时代又没有电话和手机,想见一个人,派人去通知,然后等对方上门,少说一两天,这是想见得人在成都的情况,如是这个人在外郡,十来天都打不住底。

刘璋和王商又谈论了一会其他的政务后,王商告退而去。

接下来,刘璋将召见赵韪,这个腹有鳞甲的帐下司马,不过得等上一会,赵韪赶来需要时间。

这一会,刘璋想起了他的父亲刘焉,刘焉是个有野心的人,最初汉朝宗室身份,拜为中郎,历任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等官。

在中平五年的时候,刘焉给汉灵帝提了一个意见。

废史立牧,一副穿肠的毒药。

两汉实行的是郡、县二级行政区划。

作为一郡之地的最高行政长官,太守手中除了拥有着治理百姓、推举人才、案件审理等重权外,还可以自行选拔任用自己的低级别属官和工作人员,权力不可谓不大。

为了约束太守的权力,汉武帝刘彻创建了刺史制度,汉武帝给刺史的定位是监察职务,而非地方行政长官的职务,为的是通过这些刺史加强对地方官员尤其是太守的约束,让太守不得放肆。

刺史的待遇是六百石,太守的待遇却是两千石,这里有着以弱制强的意味,类似御史,官位虽低,但可以抨击宰相。

刚开始的时候刺史连自己的治所都没有,每年八月份开始巡视自己所负责的区域,基本上处在一个常年“出差”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东汉还能稳得住,太守顶多掌握一郡的权力,刺史也只是有监督权,纵使有什么乱子,也是一郡之地,平起来也容易。

但州牧不一样,州牧集行政、军事和财政大权于一身,而且还是一州,大汉也才十三州,州牧天然就有了割地为王的条件。

刘焉以地方官员越来越难管理,这些人贪污腐化个顶个的是高手,治理地方却不行,搞的地方民不聊生,清缴叛乱时却是无所作为。劝说汉灵帝如果让宗室和重臣去担任州牧独揽大权,肯定能让那些无所作为的地方官尽心尽力地报效朝廷。

宗室,那都是老刘家自己人,为了大汉的事情肯定会尽心尽力。朝廷重臣,肯定也都是对朝廷忠心耿耿且能力很强的人,让他们去地方工作,按说也能干出一番事业来。

但各怀鬼胎的宗室和重臣去地方担任州牧,真的能尽忠朝廷吗,刘璋不由得叹了口气。

作为宗室的刘焉、刘表,尽皆有过不臣之心,刘焉造作乘舆车具,也就是天子所用的车架千余辆,刘表在荆州,据郡不宾,郊祀天地,摆出一副皇帝派头。

作为非宗室的重臣更不要说了,一到地方上就割据州郡,不把朝廷放在眼里,袁绍心怀异志,自置官署,欲图谋取天下,袁术则是狂妄无比,直接称帝。

得到过权力的人是不会轻易放弃手中的权力,哪怕是刀子架在他们的脖子上。

可以说,他父亲刘焉提出废史立牧,是往东汉这个经过黄巾起义后,四处起火的房子上浇了一桶汽油,让社稷大局顿时不可收拾,堪称东汉王朝的掘墓人。

‘废史立牧,为祸不小。’刘璋对这个建议给出了一个评价。

刘璋没有多少思索局势的时间,他的时间很紧凑,成为益州牧后,难得有空闲时间,几乎每日都要见客,相见的,不想见的,都要见。

他听到了门口传来的脚步声。

赵韪来了。

心腹之患来了。

求推荐!求收藏!求追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