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312章 张济张绣

三国:季汉刘璋 第312章 张济张绣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3:23

第312章 张济张绣

曹阳。

李榷、郭汜引兵西还长安,阻挡天子刘协东归雒阳的最大阻碍消弭不见,自兴平二年七月初开始踏上东归雒阳旅途的刘协,决定就此在曹阳暂驻一段时间。

一则卸去旅途的疲乏,二则冬日风寒雪深,行路不易,三则他打算在正月癸酉于曹阳祭祀上苍,并修改年号,由兴平改为建安。

刘协放弃了兴平的年号,这个他在加元服时改元的年号,‘兴’有‘起’之意,兴平年号,即有太平逐渐兴起之意,群臣在他加元服时改元兴平,可见对他的成年极为看重,期望着成年亲政的他能兴起太平。

可兴平、兴平,兴平年号使用的两年内,天下并不太平,诸侯相攻,强弱相侵,世道反而越发的混乱了起来,宇内没有一丁点太平的意思。

因而刘协有些嫌弃兴平的年号,他搬出‘建安’二字,意指安定开始建立,这也符合他眼下面临的局势,李榷、郭汜引兵西还,他得以喘息,稍稍安定下来,他期冀着未来能越来越安定。

太尉杨彪、宗正刘艾、国舅董承等人闻弦音而知雅意,他们大抵都明白了面前这位面色稚嫩,但心智已经成熟的天子的想法,纷纷出言附和刘协改元的计划,并着手操办了起来。

等到正月癸酉的时候,刘协循着群臣的布置,以及太常的礼仪指导下,在曹阳郊祀了上帝,并令黄门宣读了改元的旨意,自今日起,天下便正式踏入了建安年间。

刚踏入建安年间,刘协就碰上了一桩喜事,宁辑将军段煨从华阴派遣来了使者,并向他供上了方物,以及他眼下最需要的钱粮布帛。

天子刘协很是高兴,自长安到弘农,加上路途中间的几次大战,眼下他是处于钱粮几近耗尽的情况,段煨的出手可谓是一阵及时雨。

因此,刘协设下宴会好生招待了一番段煨的使者,同时亲自将使者送到了辕门处。

“宁辑厚意,朕感之深矣,今有手书一封,卿可交于宁辑。”刘协展露着他的亲和力,向段煨的使者说道。

使者从黄门手中接过书信,辞别道:“谢陛下,宁辑若是看到陛下手书,定然欣喜。”

刘协微笑点头,并目送了使者一小段距离,他对段煨这位董卓旧将印象还是很不错的,去年十月他的车驾抵达华阴,段煨知晓后就携带物资迎接他,并且供应膳食,侍奉百官,终无贰心。

此外段煨镇守华阴,没有像李榷、郭汜一样残民、以劫掠为生,而是勤修农业,不掳掠百姓,百姓得以安乐。

于段煨这样的臣子,虽是还有些割据的心思在,但面对关东诸侯对他不管不顾的态度,相比之下,段煨还是很得刘协的好感,而刘协自然是要笼络段煨,以为助力。

翌日。

“陛下,南匈奴之右贤王去卑离国日久,帐下士卒思念家人,他不便久留,今日特来请辞。”宗正刘艾前来通报了一则消息。

刘协闻言,他吩咐道:“去卑前来护驾,朕始终未得闲暇同其交谈一番,可唤其前来,朕于中军大帐设宴款待一二,以答厚意。”

不多时,本就在辕门处候着的右贤王去卑,他的身影出现了中军大帐内,一板一眼,并无分毫差错的向着刘协行起跪拜大礼。

天子刘协打量着这位为他招来护驾的匈奴右贤王,不同于书上所言匈奴披头散发,并髡发留辫的形象,也不同于民间所言匈奴人的衣襟是从右边搭到左边,左衽的服饰穿搭。

他面前的这位匈奴右贤王,头发打理的一丝不苟,结起了发髻,戴着武官常用的鶡冠,冠上的鶡毛高高的竖起,仿佛在争斗厮杀的鶡鸟,至于衣服,则是汉人的右衽,而非左衽。

刘协伸出手往上抬了抬:“卿且起身,军中不必行此大礼。”他的态度一贯的亲和。

“非此重礼,无以重陛下之威仪。”去卑讲着汉话,却是难得的清正,让上首的刘协有些意外。

去卑起身入座,刘协这边挑起了话头:“听宗正所言,卿是我刘姓宗亲?”

“如宗正所言,臣确是宗亲。”去卑面色有些激动,他肯定着刘协的话:“臣祖父乃是故度辽将军刘讳进伯,受命征伐匈奴,只是不幸为匈奴所擒,囚之孤山下,生先父尸讳利,单于以为谷蠡王,号独孤部,臣继先父遗业,得为右贤王。”

“臣今日得面见陛下,有一不情之请,还望陛下同意。”去卑出席,向着刘协行下跪拜大礼。

“卿先起身,如卿所请,若无大谬,朕一以允之。”刘协笼络着去卑,他东归雒阳,为李榷、郭汜所阻,关东诸侯作壁上观,视若罔闻,而去卑,南匈奴之右贤王,却是能引兵前来,襄佐王室。

如去卑这般的忠臣兼有功之臣,刘协自然不会因为去卑匈奴的身份,而对去卑有所偏见。

去卑眼眶泛红,他请命道:“臣这一脉流落蛮夷之中,甚为羞惭,愿陛下能将臣先父以及臣之名谱之宗室玉碟,使臣能认祖归宗……此事不仅是臣之心愿,亦先父之遗愿也。”

言罢,去卑似是想起他的亡父,他痛哭流涕,伤感在怀,真情发自肺腑的流露而出。

这一幕,真可谓是见着伤心,闻着流泪。

“卿之所请,甚合道理,王室苗裔,不当沦没于夷狄之中,此事朕允下了。”天子刘协为去卑的真心实意所感,念及去卑的护驾之功,他允下了去卑的请求。

与此同时,天子刘协道:“卿及卿先君之名,皆蛮夷之号也,今即入宗室玉碟留名,当需改之。”

“臣先父亡故,不便自取一名,请陛下赐名。”去卑续而请求道。

天子刘协闻言,他斟酌了起来:“卿先父之名,可去尸留利,为刘利二字,而卿之名,若循之而为刘卑,却是有些不妥,卑者,低下也,不如‘谦’字,‘谦’者敬也,亦为逊让,且易经有云,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朕赐卿名为‘刘谦’。”

“刘谦好,刘谦好。”去卑先是欢呼了两句,而后跪拜刘协道:‘谢陛下隆恩,臣必谨记陛下之教诲,对陛下恭顺敬服。’

……

弘农郡,陕县。

平阳侯、假节,开府仪同三司的骠骑将军张济近来隐隐有些不安,自去年七月开始天子决意东归雒阳,那时他随着车驾一起同行,帮助天子东迁,升任了现在的职位-骠骑将军。

升官封侯,这原本是一桩美事。

只是后面他因为同国舅董承等人有了矛盾,一时不忿下,联络了李榷、郭汜二人,于弘农东涧大破天子的护驾军队,其中杀略了不少公卿,天子那里想必是留了恶名的。

冒犯天子,留恶名于圣心。

若是放在以往的话,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他的三族一个都是逃不掉的。

然而现在是乱世,天子流离,有若丧家之犬,他们这些手里握有强兵的军阀才是老大,至于天子,呵,没有六师拥护的天子,谁也不会瞧在眼里。

是以虽是冒犯了天子,张济这一向倒是没有什么忧怀在心,他还是如往日一样,在陕县每日饮酒作乐,欢歌艳舞,享受着割据一方、无人监管的快乐。

可是这份快乐,就像是小鸟一样,飞走了。

张济近来收到了一些风声,对着天子紧追不舍的李榷、郭汜二人,突然放弃了阻击天子东迁,同天子请和之后,马不停蹄的返回了关中。

而就在张济揣摩关中发生了什么事情,怀疑是凉州的羌胡袭扰长安,或者是凉州的韩遂、马腾兵向长安、报长平观之仇时,一位故人的书信为他解开了事情的缘由——益州牧刘璋调兵遣将,袭取了陈仓,故而李榷、郭汜二人不敢在弘农停留,急匆匆的返回了关中。

“刘益州……”张济面色有些不安,他没想到刘协这个董卓拥立的天子,竟然还有诸侯拥护,而且不是一般的诸侯,是坐拥天府之土的益州牧刘季玉。

“叔父?”青春年少、面容姣好的张绣见着上首的叔父张济长吁短叹了几声,他好奇张济收到了什么不好的消息,开口发问了一句。

张济被张绣一句话惊醒,他将手上的绢布递给张绣,同时皱着眉头向张绣解释道:“益州牧刘璋发兵勤王,袭取了陈仓,捅了李榷、郭汜的腚眼,李榷、郭汜担心长安不保,放弃了阻击天子东迁,匆匆的奔回了长安。”

张济的话很粗俗,但也很易懂,张绣不用看张济递来的绢布,就对曹阳发生的事情的起因和缘由明白的一清二楚。

“什么时候的事?”张绣面露疑惑:“不是早些时候从襄阳那边传来消息,说益州牧刘璋正在攻伐米贼张鲁吗?怎么突然越过汉中、武都,把陈仓给拿下了。”

张济摇了摇头,表示具体的日期他也不详尽:“估计就这几个月内,刘璋拿下了汉中和武都,只不过蜀地向来闭塞,山川相阻,消息往来不便,所以我等未曾听闻……也由此,蜀兵袭取陈仓的事情,一点动静都没有,说起来,李榷、郭汜尚且不知、听闻后为之震骇,况且是远在弘农的我们。”

“动作好快。”张绣感叹了一声,只三五个月内,益州牧刘璋拿下了汉中,荡平了武都,打通了陈仓道,偷摸到陈仓城下,袭取了陈仓这一座关中西陲的坚城。

“是很快,快到没有人能反应过来,李榷、郭汜乐呵呵的在弘农的阻挡天子东迁,却是没想到腚眼被益州牧刘璋刺拉了一刀,现在只能赶紧跑回关中护住腚眼。”张济抱着看戏的态度,肆意嘲讽了一声。

只是张济看戏的作势没有保持多久,片刻后他担忧了起来,而张绣说出了张济的心声:“叔父,你说刘璋即是拥兵前来护驾,那岂不是会同我们这些人过不去。”

这里的我们,指的是董卓的故旧,整个大汉士民人神共愤的一批人。

“刘璋他一个益州牧,不好好待在益州,却夺取了陈仓,摆明了早晚是要兵发关中的……不过我们现下在弘农,倒也不用我们捉急,该急的是李榷、郭汜才是。”张济言语尽量显的轻松自在,没有露出什么怯意。

张绣眉目间露出些忧色:“叔父,唇亡齿寒,长安的李榷、郭汜若是倒了,下一个只怕会轮到我们也说不好。”

“嘶。”张济闻言顿感有些牙疼,他有些后悔了,前面他护佑天子东迁,是偌大的一桩功劳,一来在天子面前露了脸,表明自己是大汉的忠臣,二则封官赏爵不断,他从镇东将军升迁骠骑将军,平阳侯、假节,开府仪同三司,名头上显赫无比。

可千不该、万不该,他不该后面因为同国舅董承等人的小矛盾,就会和李榷、郭汜在弘农东涧攻打天子的车驾,现下他只怕在天子那里和李榷、郭汜一般无二,都是大汉的贼臣,是需要夷灭三族的对象了。

“难办啊!”张济一声长叹。

“叔父,贾文和的书信上不是有所指教吗……或许我们可以依托天子,日后有事,得天子代为转圜一二。”张绣趁着张济长吁短叹的时候,看完了张济递给他的绢布,而绢布上的文字来自凉州名士贾诩贾文和。

闻言张济面色拧巴了起来,贾诩的指教很不错,只是有点让他下不了台:“我们刚刚联合李榷、郭汜攻打了天子的车驾,现在若是派遣使者向天子供给钱粮,前倨后卑,徒惹人笑话。”

“叔父,向天子上供本就是臣子的本分,是颠扑不破的道理,没什么好犹疑的……至于前面的事情,可以让使者好生说道,就说我们是受了李榷、郭汜的蛊惑,一时不察,不小心冒犯了天子。”张绣耐心的劝告道,他和贾诩见过几面,对贾诩这位凉州名士很是敬仰,因此贾诩的计策他是信服的紧。

张济只是犹豫,他实是放不下面子。

这时一名宫装美人自屋外走入,嗔言道:“你们叔侄二人,议事就议事,饭也不吃了吗?”(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