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494章 并凉劲兵

三国:季汉刘璋 第494章 并凉劲兵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3:18:53

第494章 并凉劲兵

长安。

诸侯相争非是类同赌博,需要堂堂正正,而是在能窥见对方底牌时,就当抓住机会偷看对手的牌面,以求掌握对手全部的虚实。

因此刘璋着令荀攸、贾诩、法正等人秘密组织了一队充当间细的人马,刺探各方诸侯的远近虚实,藉此在群雄争霸中占得先机。

就如当下,法正向刘璋通禀起了河东的内情:“河东太守王邑,贪于独擅之权,不愿轻弃河东,而今派遣郡内中郎将范先屯于东桓,阻挡高干涉足河东。”

不单单是王邑一方,对身在壶关的高干的情况,法正亦是明了:“高干不得前行,只得留在壶关……据间细递来的文书上言,高干对于王邑阻挡他进入河东之事,是勃然大怒,乃至怒发冲冠,如今高干连连遣使邺城,欲劝说袁绍发兵河东,枭首王邑,以泄今日之辱。”

“卿以袁绍会发兵河东否?”刘璋听完法正的通禀,他顺势垂询了一句法正。

法正思索片刻后,他缓缓的摇了摇头:“以正之见,袁绍方欲荡平易县的公孙瓒,又要阻截黑山贼援助公孙,恐怕很难拨出兵力交予高干,高干欲行攻打河东一事,确乎是难以实施。”

刘璋点头,随即他向着贾诩问道:“文和,你以为如何?”所谓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刘璋打算多听听其他谋士的意见。

老谋深算,不问不答的贾诩抚须,他应和起了法正的说辞:“诩意和孝直相同,这公孙瓒为袁绍的肘腋之患,不平公孙,不下易县,袁绍就始终怀有内忧,不得伸展拳脚……当下袁绍当是竭力荡平公孙却是顾不得高干了,当不会有兵卒遣送到壶关。”

“不过。”贾诩转折了一句:“上党郡地处并州,素为精兵猛将所出之地,上党的郡兵也是可以堪用的,若是高干整合郡兵,统帅郡兵以向河东,则事未可知也。”

刘璋闻言颔首,天下精兵之所,以并凉为先,宇内夙来有‘并凉劲兵’的说辞,而这种情况,是由于并凉二州的地理位置造成的。

并凉二州边邻匈奴、西羌等战力彪悍的蛮夷,若是并凉之人稍显孱弱,就早早的被蛮夷吞噬的骨头渣都不剩。是故并凉二州的人崇尚武风,虽是妇女也能载戟挟矛,弦弓负矢,不输于须眉。

而值此东汉末年,并州武夫亦是多有扬名。如三国第一武将吕布,就是并州五原郡人,八百破十万的张辽张文远,为雁门马邑人,皆是骁武无当的猛将。

因是如故,刘璋对贾诩所言,高干可能召集上党郡兵,统领郡兵攻打河东一事,他自认为概率当是不小。

不过刘璋对于高干能打下河东的几率,却是认为不太大。毕竟如今大家都是见过世面的,群雄混战到了如今,能存活下来的没有一个是孬种,是个诸侯都多少有一二强横的手段。

虽是河东太守王邑历史上声名不显,但王邑能在河东立足十余年,屹立不倒,足以证明王邑非是凡俗之辈,但凡王邑软弱一些,就会早早的被乱世中的饿狼吞噬个干净。

“且再看看,见机行事。”刘璋给出了定论,他决定再观望一二,根据时局再做商议。

刘璋却是不太忧心河东为高干一鼓而下的可能,毕竟河东与关中不过一河之隔,有什么变故,他可以很快做出应对的策略,断然不会给到高干一口吞下河东郡的机会。会议结束,刘璋观阅起了近段时间斥候间细收集到的并州情状,即是要攻略河东,他对整个并州的割据当是要有所了解,才好做出妥善的策略。

一顿观阅下来,刘璋眉色微微蹙起,神色不太好看,汉末的并州,大部分的郡县竟是都为匈奴、乌桓所侵蚀占据了。

并州,汉文帝早先起家的代地、战国群雄之一赵国历代君主披荆斩棘开拓的土地,数百年的汉土,似乎有重为蛮夷所据的趋势。

刘璋明于史册,他知晓,这是东汉立国就埋下的祸根,早在光武帝时期的建武年间,南匈奴单于就入居了并州西河郡北部的美稷县,到了建武二十五年,塞外的乌桓诣阙,被光武帝安置在了幽州和并州,其中并州为雁门、太原、朔方三郡。

起初,东汉凭借开国的武功,徙居内地的匈奴和乌桓还不敢有什么异动。

可到了桓灵年间,凉州三明之一的段颎发出了警告,以云中、五原,西至汉阳二千余里,匈奴和乌桓有坐大的趋势,如果不加以限制和诛讨,未来将不可复制。

只是段颎的警觉性虽高,建议条陈也很不错,但值此东汉末年却是得不到实施,也没有那个能力去实施了。

到了而今天下大乱之时,匈奴和乌桓如出闸的猛兽,分外的欢快,如并州的定襄、云中、五原、朔方、上郡等五郡,成了匈奴和乌桓的游乐场。

而并州的汉人为避战乱,只得聚众于坞堡中保全一时,当然更多的人选择流离他乡,远离纷乱的并州,求得一线生机。

刘璋搜检起腹中三国的史料,他依稀的记得,建安十八年,曹操改十三州为九州,将并州能掌控的余部合入了冀州。而到了曹丕当政时,曹丕重新设立了并州,但陉岭以北基本上都放弃了,送给了匈奴和乌桓。

‘并州难安!’刘璋思忖起了未来,异日攻略并州,他需要除去扎根在并州的匈奴和乌桓,除去并州腥膻之气才可。

不然若是匈奴和乌桓盘踞并州,而他都于长安,胡骑由太原历河东,数日便可行至蒲坂津,对长安形成极大的压力。

布局的似乎有些远了,刘璋收回念头,眼下他需要专注于河东一地,保证河东不落在袁绍的手中,至少要形成平分河东的局面,不使袁军屯于蒲坂,与他只一河之隔。

“娄发。”刘璋念叨起了一个名字,屯于蒲坂津的中郎将娄发,是最为接近河东的部曲,能够针对河东的局势做出极快的反应。

或许他当遣人告知娄发,让娄发依据时局做出应对,不必上告于他,以免误了时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