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519章 派系之争

三国:季汉刘璋 第519章 派系之争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8:23

第519章 派系之争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刘璋心有所感,而今河北发生的一件事情,让他莫名想起了这句话。

不过这句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话,说起来到底是有一二不符的地方。毕竟如今天下狡兔和飞鸟众多,袁绍就做出了弓藏狗烹的事情,却是让刘璋有所不明。

当下自河北传来消息,田丰因进谏袁绍,言辞不够敬重和谦卑,且同外人交谈时,田丰言及当下时局多有不愤之言。于是乎,闻之大怒的袁绍,如历史上一样,将田丰拘禁了起来。

袁绍的这般举措,若是放在公孙瓒尚在、黑山贼喧嚣的时候,刘璋揣摩定论,袁绍当是不会将冀州之望田丰给关进牢狱,做出这样不明智的事情来。

可公孙瓒一去、黑山贼势衰,如今看起来袁绍自认为势大无敌,外宽而内忌的本性就暴露无遗,竟是剪除起了功臣,令刘璋不由生出对袁绍轻视之心:‘此辈宵小,功业未成,就嚣张跋扈至此,徒惹人笑也。’

“文和,你对此事有什么看法?”刘璋将载有河北情状的文书递给了贾诩。

先前甘宁、张任征讨羌氐,而法正在河东,荀攸在长安,所以刘璋遣贾诩参谋军事、为甘宁和张任出谋画策,如今甘宁和张任功成而返,贾诩作为文臣,在料理完战事的手尾后,现下返回了长安。

贾诩接过文书,细细的扫视了起来,不多时他将文书放下,淡笑了一声道:“人言田丰刚而犯上,性子太过耿直,不懂得屈就,也不懂得委婉进言,今日得知此事,果如是也。”

“然此中亦可见袁绍实非明主。”贾诩讥笑了一声道:“田丰,自袁绍入主冀州来,追随袁绍左右,出谋划策,宵衣旰食,抵定公孙,驱逐黑山,田丰之功勋甚矣。”

“可袁绍因田丰一二不敬上的话,就将田丰投入大狱,一则不念田丰往日的功勋,二则足见其人心胸狭隘,非明主之属也。”

贾诩很是看不上袁绍,田丰这样有人望、又有功勋的元从,袁绍就算对田丰有什么不满意,顶破天也是解除田丰的官职,放田丰归家,如何能将田丰下狱。

且知,田丰一下狱,外人将如何看待袁绍?外间之人,恐怕多半会以为袁绍不念旧情,刻薄待人,不顾全老臣的体面。这里不要说是外人,就算是袁绍的臣下,也恐怕生出忧惧之心,毕竟田丰这样的人都轻易下狱,那他们呢?

“是也,袁绍此行不谨,有所失据。”刘璋点了点头,做君主的可以发怒,可以生气,但不能因为怒气而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来,而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出发,多番权衡一件事情做与不做的利弊才是。

就如汉高祖刘邦,这边被项羽压的喘不过气来,那边平定齐地的韩信不但没来相救,还遣人来讨要假齐王,刘邦自然是生气,怒火中烧。

可经张良在旁边一提点,刘邦还是按捺住了自家的怒火,从大局考虑,干干脆脆的封了韩信一个真齐王,这才是真正的政治家该有的底色。

袁绍逊于刘邦远矣!

言谈了一阵河北之事后,刘璋褒奖贾诩道:“文和此次襄佐兴霸、公义讨定羌氐,功劳不小,吾意加卿为明汉将军,关内侯,以为嘉赏。”

对于能做事、有才干的下属,刘璋毫不吝啬官位和权柄,他给出了对贾诩从征寇定羌氐的奖励。

“多谢明公。”贾诩恭声应下,同时他谦逊了一句:“此行征讨羌氐,诩不过是居于帐内,筹备军需,画策一二……这征战之事,两军对垒,还是多劳甘、张二位将军,其二人功劳为大。”

“兴霸、公义亦有嘉赏,文和不必为其二人表功。”刘璋微然一笑,对于贾诩谦让的举动给出了答复。

贾诩应声赞了一句:“明公有功必赏,赏罚分明。”

一声赞叹后,贾诩询问道:“听闻明公有意兵发太原郡,不知其事真切否?”

“确有此事。”刘璋点头:“坐等袁绍来攻,莫不如先行发兵,守不如攻也,至于太原郡能不能拿得下,能不能坐得住,却是无关紧要。”

贾诩颔首:“明公所言在理,守不如攻是也。守御的时候,须得方方面面都得顾全,攻伐之时,却是可以专意一处……今者守御河东,不如略地太原。”

“只是不知,明公打算遣送何人往太原一行?”贾诩揣测,攻打太原郡,并不是举大众而往,不过是出动偏师,而出动偏师,自然不会是刘璋亲自出马,多半是于刘璋麾下将领择选一员良将前往。

说来,对于刘璋敢于放手麾下将校掌控兵权、去独当一面的行为,贾诩心中很是喟叹,毕竟当今乱世,将校亲信反叛的情况不知凡几,君主但凡有一二武略,统兵征战的事情,都不会让于外人。

“吾意以甘宁为主、张任为副,兼之文和你为谋主,往太原一行。”刘璋给出了他挑选出的人选。

接着刘璋补了一句:“念来甘宁、张任的部曲征战羌氐劳苦,所以此行出兵的时间定在八月,也好让士卒休养生息一个月,不至于甘、张二人的部曲连番征战,以至军中士气不佳。”

“明公仁德。”贾诩恭声道。

“说来也是粮草辎重、兵甲武器需要准备一二,得花上一些时间。”刘璋轻笑了一声,扯出了一个月后出兵的真实原因。

而后刘璋正色道了一句:“此外,征战太原郡,吾意从陇右的羌氐部落征调三千胡骑,随同征战太原郡。”

“羌氐素来好叛,且厌恶官府戍卫征战之事,若是调配羌氐征讨太原,恐怕会生出祸患来。”贾诩忧心了一句。

作为一名凉州人,贾诩可是再了解不过羌氐的性子了,如果出重金诱使羌氐,羌氐多半贪于金银布帛从军征战,可若是官府征调,恐怕羌氐部落会为之骚动,到时候出现不小的乱子来。

“吾本意如此。”刘璋嘿然一笑,他扯了一句题外话:“伏波将军马超、荡寇将军张绣,吾已令其二人领本部人马往陇右而去。”“原是如此。”贾诩同样嘿然一笑,他明白了刘璋的打算,上首的明公这是盘算着再剪除一波羌氐部落,杀到羌氐胆寒,唯官府之名是从为止。

对于布满陇右的羌氐部落,刘璋从来不抱有同化的心思,毕竟他没那个时间,也没那个精力。他现在只打算仗着麾下精兵强将,将陇右的羌氐中的豪桀之士,杀到一个不留,杀到羌氐不敢再称兵杖。

大清在面对准噶尔屡降屡叛的情况下,是如何一劳永逸,是如何让准噶尔再也掀起不动波澜的呢?自是打着不相信后人的智慧,将准噶尔从一个部族名,变成了地名开始。

所以刘璋一步步勒紧了在羌氐脖子上的绳索,先挑起一波羌氐叛乱,诛杀这一波,然后再勒紧一点绳索,再诛杀一波,杀干净了,陇右也就太平了,他也就不用忧心后方不稳。

诛杀羌氐的同时,刘璋也不会放过那些温顺的羌氐部落,他打着和北魏雄主拓跋焘攻打盱眙时一样的想法,攻打盱眙城的都是丁零、羌、氐、胡等外族,死光了他也没有什么好心疼的。

‘究其根底,死去的羌胡才是好羌胡。’

……

邺城。

将田丰下狱后,袁绍稍稍泄了心头的怒气,同时他也对麾下河北士人生出了警惕之心,毕竟作为外来客入主冀州,他必须拿到河北士人的拥戴,前期他摆出一副礼贤的姿态,招揽了不少的河北士人,且都是身居高位。

而今看来,河北士人确乎有些过于张扬了些,如沮授,虽是没有过度参与到嗣君一事中,只是对他分置诸子、各统一州之事觉得不妥,但话里话外,似乎还是偏向他的长子袁谭,有干涉立嗣之嫌。

至于如今下狱的田丰,更不必说了,袁绍一想到田丰的姿态就心头怒火中烧,作为臣子的田丰,进谏之时全无人臣之礼,看上去根本没有把他这位君主放在眼里,进谏的话像是指挥他行事一般。

‘到底谁才是河北之主,是我袁绍。’袁绍长舒了一口气,他将下狱的田丰抛之脑后,开始展望起了天下的时局来,他招来了一众文武,论起了四方之事。

受邀前来,入席的监军沮授,望着别驾位置上空荡荡无有人影,他心中不由一叹,田丰下狱的事情他是知晓的,可他知道袁绍这个时候正在气头上,不便进行劝告。

‘再过一些时日吧。’沮授心想,他打算等一段时日,袁绍心中的怒气泄了一二后,再伺机向袁绍进言劝告,将田丰这位同州之人放出牢狱。

这边沮授在想着如何解救田丰,那边因为忌惮田丰刚直,所以进谗言于袁绍,致使田丰下狱的逢纪,却是望着冀州别驾的空位,心中不甚欢喜。

一众河北文武入座后,袁绍出言,给出了这场会议的主题:“今日之议,议于当今如何行事为宜?”明白来说,即是袁绍想从谋士的分析中,定出下一步的行动。

而今的袁绍已经是虎踞河北四州,他的面上实力,是响当当的天下第一诸侯,当下审视四方,就看他想要攻略何处了。

沮授出席,拱手进言道:“明公,关中刘璋,全据故秦之地,世人多谓其人有不臣之志,今宜当先征讨关中。”

沮授的这番话,所谓的不臣之志不过是借口而已,他本意是对关中刘璋不太放心,毕竟刘璋据有秦地,又有宗室贤名,四方之士为之延颈。这样的人,自是他的明公袁绍谋求王霸之业最大的阻碍。

故而沮授进言劝告袁绍征讨关中。

“沮君所言非也。”对于沮授的言论,有人站了出来反对,郭图言道:“刘璋据有秦地,极难攻取,莫如南下兖豫为便……司空曹操虽号曰奉迎天子,然实是挟天子尔,此等乱臣贼子,宜先诛除。”

虽说河北一众文武本心都是为了辅助袁绍成就帝王之业,可大家如今面上都还是汉家的臣子,所以有些话不便说的太过显露,不能明晃晃的说搞定刘璋、曹操,然后拥护袁绍称帝这种话来。

所以沮授、田丰的话,都还是摆着为汉家着想的意思,借着汉家这一面大旗,为袁绍的霸业添砖加瓦。

河北人审配站了出来:“曹操挟持天子,我军若是南下攻打曹操,将有投鼠忌器之嫌,到时候若是伤了天子,纵使有功于王室,也不足赎买罪愆。”

审配做出了反对,同时他表达了和沮授一样的意思:“若是放任刘璋在关中休养生息,异日将更加难以攻取,莫如今日趁其据有关中时日不久,急统大军征讨为宜。”

荀谌站了出来:“审君所言固然有一定的道理,可昔日诸侯百万之众,只得在函谷关前顿足,不得攻入秦地,今日听闻刘璋于桃林塞筑起一城,号曰潼关,和函谷关别无二样,皆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关中实是难以攻取也。”

“莫如南下。”荀谌扬声道:“曹操挟持天子,许都公卿、汝南世家,多有忠臣义士,不愿天子受曹操欺凌,私下里递来了不少效忠的文书,只言明公大军南下,就将于汝颍之地起兵响应。”

“而自邺城向许都进军,地势通达,无有潼关、函谷关这样的险塞,可谓是一路坦途。”

荀谌声音再响了几分:“我大军南下,乃是响应人心之举,况且曹操势弱,非是明公之敌,南下有万全之安,西进则有阻于险塞之忧也。”

众说纷纭,河北出身的文武,大多希冀西进,而从河南起追随袁绍的文武,一个两个则是嚷嚷着南下,两派争论不休,让上首的袁绍一时间难以抉择。

就见此时,一名小校来报,暂时止住了文武争论的局面:“禀明公,高刺史递来消息,言是蜀军遣送斥候往太原郡而去,似是有经略太原郡的举措。”

“嗯?”袁绍气极反笑:“前者夺吾河东,今日又想略地太原,刘季玉当真狂妄至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