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73章 先南后北

三国:季汉刘璋 第73章 先南后北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3:23

第73章 先南后北

第73章 先南后北

说完了钱粮方面的困难,王商阐述起了益州南面的局势:“南中叛乱连连,越嶲郡、犍为属国、牂牁郡、益州郡等皆有叟夷骚动,但其兵势不强,不过一群乌合之众,所需兵少,钱粮方面亦可应付。”

“或可先考虑平定南中,来年再图汉中。”

‘嘶。’听到王商这位他用做萧何之任所说的话,刘璋觉得有些头疼。

益州虽然号称天府之国,是乱世中的一片乐土。

但只是相对而已,益州被称为乐土是对比杀伐连年的中原大地,益州相比中原稍微安定些罢了。

但在这乱世之中,益州那里又能幸免的掉。

就拿刘焉出任益州牧的时期来说,刘焉入蜀的时候,益州正在爆发马相引发的黄巾之乱,波及益州人口集中的蜀郡、广汉、犍为三个大郡。

等州从事贾龙讨平马相后,刘焉得以成功上任益州牧,但刘焉依靠屠戮蜀地豪强立威,导致犍为大守任歧和州从事贾龙合兵反叛,战火都烧到成都邑下。

平定贾龙后,刘焉又掺和长安朝廷的事情,派遣五千叟兵和征西将军马腾合谋进攻长安,结果失败,五千叟兵和器械钱粮丢了个干净。

这一桩桩,一件件事情下来,蜀地虽是富庶,但元气也是大伤。

再者刘璋当初继任益州牧,像极了孙策意外去世,孙权刚刚被张昭扶上马的时候:‘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

明面上他继任了益州牧,但整个益州真正掌握在他手里的,不过是蜀郡、广汉、犍为、梓潼等郡。

巴郡不少大族由于遭到过刘焉的屠戮,和他是离心离德,这次刘阖引发的叛乱便是明证。

汉中之地自不必说,在米贼张鲁手里,呈现半独立状态,现在看起来要完全独立了。

南中之地则是完全不知道在干什么,反正一直没有听他的话。

这次若不是他动作够快,平定了巴郡,他的北面、东面、南面,三面皆将是叛乱和混沌的状态,他险些就被一个半月形的反叛包围圈给圈住了,可能只剩下蜀郡和广汉、犍为、梓潼几个郡以及西面的青藏高原是他忠实的伙伴。

如今巴郡虽是平定,但现在他也还是处于两面受敌,被汉中和南中前后夹攻的困境。

正如王商所言,由于蜀地连年征战下来,府库有些吃不消了,这个时候调配不出大军进攻汉中。

只能先安抚下张鲁这个米贼,不过这件事还需要统一一下某人的看法-和德中郎将赵韪的看法。

群臣列坐之时,开口询问赵韪,相信赵韪也不会不顾局势,对着张鲁喊打喊杀,估摸着赵韪面色会不太好看,但终究还是会点头同意安抚张鲁的决策。

刘璋先是朝着进言需要安抚张鲁的王商缓缓的说道:“眼下时局困难,也只好如此了。”

而后他有些不情愿的说道:“且让这个米贼再嚣张一两日,他日必悬其首级于成都城头。”

说完这些铺垫的话,他转头看向另一侧武官首位的赵韪:“赵卿,庞、李二校尉皆是久在你帐下,如今无故遭到米贼张鲁攻伐,我却不能为庞、李二校尉报仇雪恨,实是恨之。”

“还望卿能谅解。”

“明公,韪岂能因小怨而废公事,明公有言,我但无不从。”赵韪露出一副大公无私的神色。

“眼下正如王别驾所言,需安抚张鲁,张鲁母弟现在成都,明公可厚待之,以矫张鲁之心。”

“且可以借此约束张鲁,或能感化其一二。”

“赵卿真乃良臣也。”刘璋有些意外,赵韪竟然没有对着张鲁喊打喊杀,虽然可能是因为群臣在看着他的情况,但赵韪竟是没有半点不情愿。

真是奇哉,庞乐、李异二人前往汉中,换防张鲁,部曲里夹杂了些安汉赵家的子弟,这些人大半没了消息。

赵韪却是要厚待张鲁母弟,这显得有点太大功无私了。

不过赵韪既然这么说了,那这场会议也该有个结论了,刘璋向在场群臣宣读了结果。

“既如此,当先南后北,先易后难。”

“平定南中叟夷叛乱后,再取张鲁。”——

“子乔,请。”

“子柔,请。”

作为刘璋派遣到荆州结盟的使者张松,受到了荆州大小世家的热情款待。

荆州世家对于战火着实有些厌恶,他们拥立刘表的初衷就是保境安民,至于其他的企图和野心,通通都是没有的。

如果日后有什么人统一了北方,领兵南下,他们不介意投降,只要能保住身家即可。

今日张松作为客人,受邀来到了荆州大族蒯氏的府上,坐在他对面的是蒯良,蒯越则是身体有点不太舒服,不能见客。

但张松大概猜到了蒯越的心理,他在荆州群臣面前对着蒯越一顿批斗,蒯越估计不怎么情愿出来招待他。

见张松一口饮尽杯中酒,坐在他对面的蒯良拿起酒壶,给张松又满上了一杯,问询道:“子乔,这荆州的酒水滋味,比起益州的如何。”

他像是在询问张松荆州酒水的滋味,但暗中似乎藏着些不一样的意思。

张松拿起酒杯,续而饮下一杯,这次没有一口吞下,而是半眯着眼睛,细细品味荆州酒水的滋味。

片刻后他回答了蒯良的问题:“荆州的酒水香醇可口,自是不差。”

“只是比起益州的酒水,少了份乡土的气息,不如益州酒水入喉后百转千回,牵人肚肠。”

“总体而言,棋差一招吧。”

蒯良听着张松这般打趣的话,面上露出微笑,回声赞扬道:“子乔真乃恋土之人。”

话虽是这么说,但他心里却是叹了一口气,有些话不好说穿,就用作比喻的方式来说出口。

他询问张松荆州酒水的滋味,其实是想替刘表招揽张松,张松当初声明他是一介白身,那自然是去就皆可,和刘璋没有君臣之固。

似张松这般有才华,又有气节的士人,天下难有几个,哪个人君见了不想招揽到自身手下。

和张松再对饮了一杯,蒯良开口说起了正事:“子乔,刘阖之事,虽是不是出自刘荆州本心,但刘荆州心中亦是有愧,愿以粮五万斛、金五百赠予刘益州,略作弥补。”

这是刘表托付给他的事情,刘表自是不会自降身份和张松讲,只会让手下去办,这件事情就落到了蒯良身上。

他对给点钱粮弥补刘阖犯下的过错没有什么意见,只要不打仗,赔点钱粮都是小事,如此又可以在荆州过起读书习文的安生日子。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