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 第346章 辽夏声东击西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346章 辽夏声东击西

作者:玩蛇怪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3:28

第346章 辽夏声东击西

第346章 辽夏声东击西

北风拂过大草原上,轻轻吹过耶律宗真和李元昊的身边,带起了他们的衣角和披风轻扬。

这时正是傍晚时分,远处太阳高悬,残阳照着晚霞,日暮下绚烂的火烧云彩挂在半边天空,有大雁好像从南方过冬回来,在遥远的天际如黑点般划过。

夕阳下西夏与辽国的两位主人正盘膝坐着,一边吃着风干的牛羊肉,一边喝着辽国产的羊奶酒,谈论着南方宋国正在发生的事情。

李元昊手中依旧把玩着酒杯,抬起头问耶律宗真道:“陛下觉得此人来自何处?”

“听说宋国多次远航海外,怕是来自遥远的国家。”

耶律宗真说道。

“嗯,臣也是这样想的。”

李元昊皱起眉头道:“只是臣与见过很多国外之人,却发现他们与汉人不同。”

“也没听说那赵骏是不是汉人,或许就是其它国家之人也说不准。”

耶律宗真说道:“何况自先秦开始,就流传海外有长生不老药,引得多少人出海,海外流落一些汉人也正常。”

耶律宗真眉头就皱得更深了。

“算了,不管是不是因为他的缘故才导致宋国变得如此强盛,现在当务之急,还是应该想想怎么对付宋国。”

“这事怕是行不通。”

李元昊不解,他们西夏在内陆,别说海,连大一点的湖都没几座,所以组建船队出海是不现实了。

李元昊随即说道:“但这是否也更加说明,海外不仅有无数金银财宝,还有像赵骏这样厉害的人物?”

据说他出行的时候不仅有数百护卫在左右保护着,甚至还有大量的暗探死士跟在身边,乔装成百姓藏匿在附近。

“可惜啊,当初并未对此人太过重视,不然的话,趁他巡视天下的时候派刺客前去,或许能够将他斩杀,也不至于让今日我与陛下如此费神。”

光船只技术就远不如人家,大宋能够制造出庞大的海船,船上大炮都有三四十多座,而辽国的海船就小了许多,火炮威力也比不上。

李元昊摇摇头,当初赵骏巡视天下的时候或许是最好杀他的时候,但如今就别想了,想在汴梁城里刺杀赵骏,可谓是难如登天。

耶律宗真无奈道。

“这倒也是,不过海外之国,有如此强大吗?”

“也许是,可宋国已经彻底掌控了海洋,朕已经无能为力。”

耶律宗真很不想承认辽国在海上的失败,可他又不可能真答应李元昊派人出海,哪怕是假装答应都做不到。

“你是想让朕也组织远洋船队?”

但耶律宗真却说道:“自七八年前起,宋人的船队就横行渤海,我也不是没有组建过船队,但出海之后,便杳无音讯啊。”

但李元昊却道:“陛下,臣觉得这件事有推敲。陛下想想,若是赵骏来自海外,海外有强盛的器具,如果我们也能出海的话”

耶律宗真耸耸肩:“至少宋国是一直在出海,兴许与这个有关。”

耶律宗真不想在这个话题上扯太多。

这让他意识到自己组建的船队很有可能被宋国消灭了。

“不错,以辽国的强盛,也许可以做到,如果能寻回一个像赵骏这样的人”

毕竟如果李元昊把希望全寄托在他出海寻找像赵骏这样奇人的事上,那么李元昊就很有可能不再和他联手直接和大宋开战,每天幻想着来一个赵骏这样的人帮助他们强大。

只是这个年代又没有远程通讯能力,到底是不是宋国消灭的他也不知道。

“怕是宋国派人害的。”

说着他抬起头叹息了起来。

“为何?”

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哪怕是派人去责问宋国,人家宋国只需要回一句海上风险大,遇到风浪可能全船队覆灭都有可能,他就无话可说了。

“谁知道呢?”

所以耶律宗真曾经费尽心思组建的一支船队,试图穿过渤海和东海前往日本,却最终失踪在了海上,连一个消息都没传回来。

可以说要想在汴梁刺杀赵骏,除非有几万人马。否则区区那么几个刺客,不管是靠近到赵骏身边,亦或者是想半夜去他家里,那都是不现实的事情。

一旦有任何举动,顷刻间就有上千护卫。另外皇城司、左右二厢禁军也会第一时间赶来驰援。

耶律宗真怎么可能不眼馋这個贸易利润?

哪怕不是为了赚钱,光与日本直接交易,让那些宋人中间商赚不到差价,那也是省去了大笔国防开支。

可到了如今耶律宗真才发现自己天真了,宋人早就已经在海洋上建立起了强大的势力,不管是军事势力还是民间势力,都不是辽国能够抗衡。

所以他只能指望耶律宗真,毕竟辽国同样拥有庞大漫长的海岸线。

他们谁也没有去想赵骏来自未来。

李元昊立即说道。

“朕也不是不这么想,可又没有证据。”

“宋人真是阴险,如此他们牢牢控制住了海上,再无我们的容身之处。”

李元昊还是很诧异。

大宋与高丽、日本之间的海贸做得有声有色,辽国的硫磺全靠大宋商人从日本买来再转手卖给他们,为此他们必须承受高昂的费用。

因而耶律宗真在这件事上吃了个哑巴亏,自此之后就再也没有组建过船队。

这毕竟实在是超出了他们的认知,他们宁愿相信赵骏是神仙下凡,都不可能想到赵骏来自千年之后。

但耶律宗真是知道他做不到的,如此他们就只能慢性死亡,到最后大宋国力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恐怖,然后轻而易举地消灭他们大辽。

所以耶律宗真只能回绝了李元昊,让他彻底失去对海外的兴趣,才能让他们把主要精力用来对付宋国。

“好了,不谈这些了,先说正事吧。”

耶律宗真正色道:“你也知道,再这样拖下去,宋国只会更强,我们虽然也在变强,可国力跟宋国比起来,差距有多大,你应该也有所体会。”

“是啊,我们的国力虽然也有所变化,但那都是宋国手里捞的一点残羹冷炙,又如何能跟他们宋国比拟?”

李元昊亦是感慨道:“我曾经派人偷偷去宋国边境的营垒查看,他们营寨上摆的大炮不知道多少,光边境外围那几十座军寨的火炮数量就比我大夏一国还多,更别说他们后方的城池了。”

“河北亦是如此,朕也在燕云布置了很多火炮,可数量远不及宋国。特别是他们的火枪,可谓是野战利器。百丈外就能杀人,连普通铠甲都抵挡不住。”

耶律宗真说道:“朕听闻他们如今的火枪愈发厉害,而朕仿制的火枪.”

“陛下仿制了火枪?”

李元昊眼睛一亮,这东西上次的战斗可是让他吃尽苦头,如果辽国能仿制出来,那他也不用惧怕和宋国野外鏖战了。

然而耶律宗真的话却让他失望了。

就听到耶律宗真叹息道:“朕仿制出来的火枪跟宋人的火枪比起来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不仅装弹速度慢,而且还很容易炸膛,还不如刀枪好使。”

这也正常。

因为耶律宗真不知道的是,火枪不仅是技术,同样也是材料学进步带来的产物。

工业革命以前,钢铁产量不足,火器就只能用熟铁打造。

但熟铁的坚固和耐用性远不如钢材,明清时期火炮跟火枪的炸膛率可以说是居高不下,以至于明清士兵宁愿用冷兵器也不愿意用这些东西。

而西方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有了成熟的炼钢技术之后,钢材产量大大提升,用来做火枪和火炮的原材料就可靠坚固许多,炸膛率自然也就降了下来,带动了火枪跟火炮的技术发展。

可以说很多科技产物其实还是因材料的变动而发生改变,同样一把枪,哪怕不管是内部构造还是外部造型都一模一样,塑料做的和钢材做的完全就是两个威力。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说材料学能够改变世界的原因,如果《三体》里汪淼研发的纳米材料真能实现的话,也许未来太空电梯都不是梦了。

辽国和西夏都没有赵骏提供的炼钢法,自然就不存在钢铁,跟大宋钢铁打造的火枪火炮比起来,差了何止一个档次。

因而赵骏向来都不隐瞒火药计数,甚至还把完整的火药配方卖出去。因为只有这样辽国和西夏才会大量购入宋国弄来的硫磺,间接为大宋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唉。”

李元昊亦是叹息了一声。

“火枪怕是终究不如宋国,不过火炮也不会差太多。”

耶律宗真沉声道:“如果能够集中起来,打宋国一个出其不意,或许我们能够把他们击败。”

“陛下是打算与宋国决战了吗?”

李元昊问。

“嗯。”

耶律宗真微微点头,闭上眼睛,仰天长叹道:“若是可以的话,谁又希望赌上这不可捉摸的国运呢?”

如果不全面开战,双方差距越来越大,特别是当宋国的铁路修到宋夏与宋辽边境的时候,那基本上也就是西夏跟辽国彻底完蛋的时候。

一旦大宋想对他们开战,一两天工夫人家几十万大军和能够供应军队的辎重就已经运到。

而他们的部队还在后方赶来,物资还得押送很久。

除非他们把全国大部分兵力全都集中在边境。

可那样的话国内怎么办?

要知道辽国因为庞大的地域而时常饱受着内部其他民族起义的压力,女真人就不提了,草原上的蒙兀族、东北的渤海族、西北的金乌族等等。

国内一百多个民族,大大的小小成千上万个部落,很多人都对辽国的统治不满,想要掀翻他们统治的少数民族不在少数。

所以耶律宗真没有办法把大量的兵力集中在宋辽边境,甚至全面开战都得留一部分兵力在国内。

这让耶律宗真非常难受。

但这也是无奈的地方,地盘越大,看似国力强盛,可也同时要付出地盘广阔的代价。

李元昊自然也有同样的烦恼。

西夏内部的部落虽然不像辽国那么多,但也有很多其它民族。

甚至不止是党项、回鹘、吐蕃等部落,连西域汉人都有,一旦西夏兵力不能镇压,那么他就一定会遭到反噬。

因此二人可谓同病相怜。

此刻听到耶律宗真的话,李元昊深有同感道:“是啊,再拖下去,我们将万劫不复矣。”

“此番我们在此会盟,就是要约定一个共同进退的章程,怎么攻打,如何攻打,必须要商量出一个对策,不然也不至于朕亲至于此。”

耶律宗真说道。

李元昊道:“臣倒是有一个办法。”

“哦?”

耶律宗真说道:“说来听听。”

“宋人强盛,但他们却也不怎么主动进攻我们。”

李元昊说道:“我当初进攻青塘,在宋军已经大获全胜,而我国内空虚的情况下,他们并未趁虚而入,这说明他们自己也没有把握灭亡我们。”

“嗯。”

耶律宗真微微点头,当初辽国也是被宋军大败,但范仲淹也只是收复了涿州,却没有趁胜追击拿下整个燕云,或许宋国目前也只是表面强大,实际上对上辽夏心里还是有些发虚。

“因而臣以为他们现在肯定不会与我们全面开战,甚至我怀疑他们应该是在等待国力更加强盛的时候,再出兵灭亡我们,眼下已经是我们最后的机会。”

李元昊说道。

这是他们自己的思维,以为大宋是没有十足把握灭亡他们才不敢主动进攻,却不知道是赵骏故意留着他们另有打算。

但这也很正常。

古人的思维有一定局限性,他们可不知道什么叫商品倾销地以及原材料生产国。

若是知道的话,估计也就得视为奇耻大辱了。

“但我们若是主动进攻的话,还是得碰一碰宋国边境的硬钉子。”

耶律宗真说道。

“所以臣吸取了进攻青塘的教训,不直接进攻宋国,而是声东击西。”

“哦?如何声东击西?”

“我以为,宋跟青塘、高丽签订条约,势必就得遵守,否则如何能服众?”

李元昊说道:“看上次我与青塘之间战争就知道,他们西北主力都出动了,势必要保住青塘,若是我们同时攻打青塘和高丽,宋国肯定会驰援,特别是高丽,宋国肯定会从海上出兵。”

“唔。”

耶律宗真微微沉吟着点头。

李元昊趁机继续道:“我们虚晃一枪,明面上是大举进攻青塘与高丽,实则在边境陈兵。一旦他们在我们边境的兵马被调走,他们那蒸汽火车还未修建,开封的兵马短时间过不来,我们便能直接攻下他们的陕西与河北诸路,只需要缴获他们在边境的物资,拿他们的火枪火炮,未尝不能与他们开封禁军一战。”

“唔”

耶律宗真眯起了眼睛。

这个策略。

好像有点意思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