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 第401章 赵祯眼里有了光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401章 赵祯眼里有了光

作者:玩蛇怪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3:28

第401章 赵祯眼里有了光

第401章 赵祯眼里有了光

当赵骏等人抵达后苑的时候,赵祯已经在临华殿等着他们。

临华殿是最近几年修的宫殿。

自从得知宫里建筑有毒之后,赵祯就搬去了后苑常住,在后苑修建了一些钢筋水泥建筑物。

包括几座理科学宫、实验室、寝宫、休息室、书房以及几块实验田等等。

其中临华殿就是平时赵祯干活累了临时休息的地方。

屋子不大,就只有一百多个平,一栋水泥砖墙的三层小楼而已。

除了上面的屋顶由琉璃瓦、金丝楠木房梁以及其它很多如斗拱飞檐,四龙四凤以外,就跟后世农村那种三层小楼也没什么区别。

不过赵祯很喜欢这样的建筑,以前的木制楼房虽然华丽,雕楼画栋,可远不如钢筋水泥楼房带个他的安全感。

就像前一段时间在做化学实验的时候发生了一起意外,有个小太监不小心把“钠”碰进水里。

“朕知道这次收复燕云有一定伤亡,可跟辽人的伤亡比起来,我们的伤亡可以算是忽略不计了,这都是范卿的功劳。”

范仲淹收复燕云之战,打了一个冬天加半个春天,冬春交替以至于军中患病者不少。哪怕有棉衣做保暖,还是有各类感染出现,让宋军饱受疾病困扰。

一统天下之后,他们手中的兵马就是最精锐的兵马,拥有无比骄傲和自信,拥有敢于和敌人决一死战的底气。

这一战辽人大溃败,伤亡、俘虏、投降者在二十万以上,辽国可以说是元气大伤,死伤惨重。

所以大汉和大唐才能这般强盛,让周边国家自此服服帖帖,犯强汉盛唐者,虽远必诛。

这一战的影响远不止是大宋正式迈入一统王朝的行列,同时也可以说是立国之战。

不过这都是为了国家奋斗的将士,多赐予抚恤,正是应该的事情。

宋绶亦是说道:“但如今我们通过一战一战的胜利,到了现在,总算是树立起了大宋雄兵的威风,以令军队敢战而不畏战。可惜吕公、王公他们没有见到今日,不然他们得有多开心啊。”

所以如果抛去那些生病的士兵,宋军的实际伤亡率非常低,只有不到六七千人,这个战损比可以说是非常夸张了。

“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自古以来,大一统都是历代王朝的目标。”

赵祯站在临华殿外,身后李迪、张士逊等宰相都已经在了,见到赵骏范仲淹等人过来,他自己走下台阶迎了上去。

赵祯扭过身,先向着临华殿走去,边走边感慨说道:“不管是后世还是当前,谁人不知大宋从不是什么大一统王朝,今能收复燕云,朕也算是无愧于列祖列宗,无愧于黎民百姓了。”

相比之下,宋军伤亡统计已经出来,只有大概两万多人,而且其中绝大多数,都不是在战场上死伤,而是因为疾病困扰。

随着大宋军队先击败了侵略的西夏和辽国,再到如今主动反击,攻城略地,甚至收复了燕云。

范仲淹连忙拱手行礼,虽然这次阵亡的将士不多,但宋军抚恤本来就丰厚,再多赐予就是朝政负担。

疾病这个问题一直是古代行军打仗的重要阻碍之一,赤壁之战世人只知道孙刘联军大败曹操,却不知道即便火烧赤壁之后,曹操依旧有进攻的实力。

这個举动让范仲淹身形略微一滞,但随后又放松了下来,笑着说道:“这都是官家英明,将士们用命。”

反观大宋,自高粱河之战后,大宋的军队一夜之间像是被阉割了一样,打外敌时束手束脚,败仗一个接着一个。

当时水里就冒烟了,吓得赵祯连忙躲进旁边的大理石水泥桌子后面。

范仲淹连忙拱手道:“官家,臣幸不辱命,收复燕云。”

“臣替将士们谢陛下。”

“汉人失去燕云之地太久,华夏故地永远都是大宋的痛楚,时至今日,在高粱河之战后,还有人感叹,畏辽如虎,燕云不可得也。”

晏殊轻声说道:“五代十国以来,天下战乱纷扰不断,太祖太宗毕生都喜欢收回华夏故地,一统天下,结束这纷争,可惜时也命也。现在总算是得偿所愿了。”

众人互相对视,纷纷一脸感慨地点点头。

像狄青打榆关的时候,又是大雨、又是下雪,海军染病者达到三四成之多。范仲淹主力那边也有近万民士兵生病,不能上战场杀敌。

赵祯放开范仲淹,随后说道:“你放心,此战死伤的将士,包括因疾病而有伤亡的将士,朝廷必定多多抚恤。”

但因为军中瘟疫流行,导致曹操不得不撤兵回去,这才让世人以为是火烧赤壁奠定了这场大胜,却不知道如果没有瘟疫,后续曹操南下进攻,孙刘联军是否还能抵挡得住。

结果“砰”的一声,爆炸过后,周围的木桌都碎裂开来,唯独他那个水泥桌子纹丝不动,没有一点损伤。

蔡齐也说道:“此战不仅仅是收复燕云那么简单,同时也是一扫曾经我大宋军队畏惧外敌,只敢结阵自保,不敢主动出击的风气。自此之后,我大宋终于手握雄兵了。”

“范卿,朕太高兴了。”

大宋的军队也在这一战接着一战中自信心上涨,士气也是在如今达到了顶点。

大汉和大唐,仅仅是大一统,显然并不是最终目标,而仅仅只是个开始。

“朕渴望这一日太久了,燕云一直是列祖列宗的心病,自太祖太宗以来,无不想收复这块失地,如今总算是有了结果。”

但到了如今。

“哈哈哈哈哈哈。”

赵祯脸上的笑容都抑制不住,上去竟一把抱住范仲淹,然后拍了拍他的肩膀。

其余民夫、辅兵在去年冬天的雨雪当中生病的就更多,总计至少四五万以上。

“是啊,以前不管我们对外如何胜利,仅高粱河之战后造成的影响,就已经是根深蒂固,即便是到了十年前,亦是畏辽畏夏,战力堪忧。”

从这次过后,赵祯就喜欢上了这种坚固的建筑物方式。

以令军队数量虽然是历代王朝之最,可军事力量却非常孱弱。多次被逼着缴纳岁贡,以至于赢得了跟带清一样,“犯我大宋者,虽远必赔”的骂名。

赵祯来到众人身前,开怀大笑。

而一个国家的国力和军队士气达到顶点的时候,那几乎也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武力已经非常强盛。

就如同强汉和盛唐时期那样。

因此可以说百年前的赵匡胤仅仅只是建立了一个国家,却未有让这个国家真正屹立。

一直到今日,大宋这个国家才算是正式崛起,可以自豪地向世人以及周边所有国家宣告他们的强大了。

正如同有的人20岁就死了,80岁才埋。

而有的人20岁就埋了,可到80岁的时候却活了过来一样。

“好了。”

赵祯带着众人进入殿内。

屋子里有一张大理石圆桌,他走到桌前说道:“都坐下说吧,今日是为范卿接风洗尘。”

说着赵祯又招来王守忠,让他去御膳房那边吩咐一声,可以上菜了。

菜都是现成的,一直温热着,现在就能够端上来。

大家便纷纷坐下。

赵祯坐在主位上,赵骏和范仲淹在他左右两边。

要是以往的话,按照资历排序,吕夷简和王曾死后,应该是晏殊坐在老三的位置。

而范仲淹则只能在蔡齐和宋绶之下,排在老六。

但今天他可是主角,因此现在的位置居然只坐在赵祯和赵骏这对祖孙下面,给了他相当大的牌面。

“来来来,希文一路辛苦,先喝杯茶润润嗓子。”

晏殊亲自给范仲淹倒茶,让他受宠若惊。

赵祯说道:“朕知道范卿喜欢书,对书法也很有研究,这《兰亭集序》朕是真没有,但苏舜钦前段时间要卖《自叙帖》,被朕买了下来,就赠予你吧。”

范仲淹大喜道:“多谢陛下。”

“官家送如此大礼,我也不能小气。希文我那有一副边鸾的《飞鹰图》,就当作是为你凯旋而归的贺礼吧。”

“我那没什么好东西,就给你三两龙凤团茶。”

“哟,这还不算好东西?瞧你们这样子,老夫怕是得出点血了。”

几个老头都笑着向范仲淹许诺送礼。

其实他们以前同僚之间也会送礼,倒也不算什么大事。

而且这也是他们商量好的事情。

主要这次范仲淹立下大功,拿了燕云回来,就真的已经没什么可以赏的了。

总不能封王吧。

虽然后来童贯短暂的拿回了一半左右的燕云十六州,宋徽宗就给他封王。

但那一来是提前许诺,二来童贯是个阉人才能得到宋徽宗的信任。

否则北宋末年也不乏有种师道、宗泽这样的名将,宋徽宗为什么一定要让童贯领兵?

所以给范仲淹封王就已经不可能,他的官职已经在这辈子达到了顶点。

政制院同知的宰相职务加国公的爵位,其余上柱国、开府仪同三司之类的勋阶、散官拉满,基本就是这样了。

除非赵骏退下来,给他让出知院的位置,否则封无可封。

但赵骏敢退,范仲淹敢硬着头皮上去吗?

因此可不就只能赏赐东西。

范仲淹自然也明白这一点,笑着说道:“平时想从你们这帮家伙手里淘点好东西可不容易,今天就该你们大放血,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哈哈哈哈。”

众人大笑了起来。

正说话间,菜陆陆续续摆起。

一盘盘丰盛的菜肴端上。

晏殊惊呼道:“今天算是托了希文的福,还有大肘子。”

“还有黄金鸡、红烧肉、辣椒炒肉、金玉羹、酥骨鱼、水晶脍、鹿肉脯。”

“都是以前不常见的菜啊,现在汴梁人的饮食可丰富了。”

“那是,谁不知道汉龙好吃,听说他还偷了人家苏东坡的东坡肉,改为汉龙肉了呢。”

大家嬉笑着说道。

赵骏翻着白眼道:“别尬黑啊,谁让苏轼年纪小,我不先发明出来,你们可就晚吃很多年了。”

“噫。”

晏殊鄙夷道:“伱这小子,就算这话说的有理,那你偷人家的诗词又怎么说?上次苏洵来汴梁述职,听他说他十岁的儿子苏轼对大江东去浪淘尽赞赏不已,还说要向鲁迅先生学习。”

“吃饭吃饭。”

赵骏拎起筷子有点心虚。

希望将来苏轼不会感觉自己一直活在鲁迅的影子里吧。

众人交杯换盏,气氛热络。

等饭吃到一半,外面忽然传来叽叽喳喳的吵闹,好像都是女子声音。

赵祯探过头道:“王守忠,怎么回事?”

王守忠满头大汗地进来,弯着腰道:“官家,是俞贵妃、苗贵妃她们。”

“让开。”

俞贵妃和苗贵妃等七八个妃嫔推开拦路的宫女,气势汹汹走进来。

王守忠又过去卑躬屈膝,急得快哭了道:“几位娘娘,几位娘娘,今天陛下在宴请诸多相公,实在不能叨扰,绕道吧,绕道吧。”

“绕什么道?”

苗贵妃双手叉腰,凤目一挑道:“本来这宫里就小,我们要从寝宫去东面的小花园玩还得走那么远的路就算了,现在又修了那么多屋子在路上,前面就是一些宫殿和农田,要绕远路还得穿过田埂,把我们的裙子和鞋子都弄脏了。为什么官家宴请诸位相公我们就不能从这儿过了?相公们吃相公们的,我们走我们的就是了。”

“是啊,凭什么呀。”

“宫里就这么大点地方,以前后苑还能四处走在,现在可不就东面小花园能逛逛了吗?结果现在倒还,小花园都不让我们去了。”

“官家每天就知道在这儿摆弄些什么,临想起咱们来才晚上过来睡一觉,心里可就有过咱们姐妹。”

“可不是吗?官家你倒是说句话啊。”

诸多妃嫔们个个叉腰,大声质问。虽然不至于凶神恶煞咄咄逼人,可一个个向前挤着,香气袭来,充满了压迫感。

众人面面相觑,一个个手足无措。赵祯则一脸苦笑,扶额伤神。

这其实依旧是那个历史遗留问题。

还是因为皇宫建筑物有毒,赵祯不得不搬来后苑,并且在后苑修了很多宫殿。

可这个举动却引起了后宫诸多妃嫔们的不满。

连曹皇后也不高兴,只是她为人比较内敛,没有那么锋芒毕露找赵祯吵架而已。

主要还是宋朝的皇宫本来就狭窄,才1.14平方公里,对比清朝紫禁城6.87平方公里面积,小了六倍之多。

而且宋代皇宫只有北宫是赵祯居住的地方,南宫是上朝、官员办公以及皇城禁卫军驻扎地。

即便南宫面积要比北宫面积小一些,可这样一来1.14平方公里还得砍一小半,只剩下不到0.7平方公里的宫廷皇室人员居住面积。

另外依旧是建筑物有毒的问题,赵祯便带着后宫妃嫔们全都搬来了后苑居住,可后苑的面积又只是北宫的五分之一。

于是让整个后宫妃嫔们可供居住、游玩的地方,居然就只剩下不到0.2平方公里地,差不多就是300亩。

而赵祯还要在这300亩土地上修各种建筑物,搞试验田,挤占了后花园的环境空间。

妃嫔们作为皇室成员,一辈子都不能出皇宫,犹如被囚禁起来的金丝雀,唯一能有点娱乐的地方就只有延福宫和后苑了。

可延福宫一直要到宋徽宗时期才扩建,现在也没什么好玩的地方。至少到后苑还能踏踏青、踢踢毽子、跳跳舞蹈、荡荡秋千之类的娱乐活动。

现在这么搞下去,她们的活动空间越来越窄,那可不就不高兴了吗?

赵骏看了眼赵祯。

赵祯虽然以手扶额做无奈状,但却并未开口制止。

想来这里搞不好有什么说法。

不过赵骏却并没有拆穿,而是笑了笑,扭过头问夏竦道:“夏相公。”

“知院。”

夏竦忙看向赵骏。

赵骏继续道:“如今咱们国库盈余有多少?”

“去年岁入就达到了1.2亿,比前年增加了一千多万贯,知院说朝廷不能有存钱的习惯,该花还是要花出去,甚至最好要有一定财政赤字。”

夏竦领会他的意思,说道:“所以今年准备继续加大教育和基础设施的支出,多建学校,多造铁轨。”

“教育和道路肯定是要修的,但城市建设也不能少。”

赵骏环顾四周,笑着说道:“如今汴梁越来越大,未来肯定会更大。皇宫确实太狭窄了些,我提议,把皇宫扩建一番可好?”

“这怎么能行呢?”

赵祯忙道:“皇宫外都是民居,百姓岂会愿意?”

“拆迁吧。”

赵骏摇摇头道:“现在汴梁内城和外城依旧都是木质建筑物,太危险了,一旦发生火灾,造成的破坏力很大。”

“也该换成钢筋水泥现代化都市了。”

他说着又继续道:“本来我都想把城墙推倒,但想着这是咱们国家的文化遗产,历史遗迹,就先保留着。咱们城市发展要提上日程,总不能还保留着这些危险建筑吧。”

“嗯,也确实该发展一下城市了。”

“汴梁城外的建设比城内的建设更好,确实有些不像话。”

“发展不能一成不变。”

众人纷纷说道。

“而且现在燕云既然夺回来了,不如设幽州为北京,把大名府取消掉。”

赵骏最后说道:“以后在成都、长安、幽州、江宁等地修筑宫殿,作为官家的临时行宫。”

他看向赵祯,笑着说道:“官家作为天子,富有四海,岂能一天天待在皇宫里?也该带着他的妻儿去天下走一走,看一看不是吗?”

刹那间,赵祯抬起头看向赵骏,眼里仿佛有了光。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