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 第523章 仰天大笑出门去,宰相院里皆牛马

第523章 仰天大笑出门去,宰相院里皆牛马

第523章 仰天大笑出门去,宰相院里皆牛马

庆历十四年初,宋军浩荡北上,不过须臾,就灭了金国。

国是灭了,却留下一个烂摊子。

新年刚过,摆在政制院面前的,就是一大堆问题。

除了每年要看的大量去年数据,然后通过这些数据来对今年规划做出调整以外。

还有各部门今年的规划书、调整表,国家发展重心方向,以及其余各类大大小小的事情。

当中最重要,最突出的,就是开疆拓土的问题。

是的。

大宋攻破了辽国,得到了包括后世整个东北三省。

还有朝鲜北部的长白山地区。

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部分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

以及后世我国内蒙古东部的一些区域。

现在真就是公式。

前线的将士们只管闷头往前冲就完事了,后面的宰相们要考虑的事情就很多了。

整个东三省面积约78万平方公里,加上海参崴、哈巴罗夫斯克边疆、朝鲜北部的部分区域,大宋一下子多出了二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宋军虽然没有真打到那边去,然而金国覆灭之后,那些地方的部落几乎全都倒向大宋,纷纷向宋军投降,一夜之间北方易主。

这还是蒙兀人离得太远,只是有云朔路的宋军北上至临潢府,也就是后世锡林郭勒盟一带,控制了内蒙古东部。

要是再继续深入的话,恐怕三百万平方公里的整个内蒙和外蒙,现在都已经变成大宋的领土了。

到时候各种问题将接踵而至,赵骏才41岁的年纪,估计得愁白了头。

但即便如此,麻烦也非常多。

一月下旬,正值临近阳春二月,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去年年底汴梁下了一场大雪,雪虽厚,却掩盖不了愈发繁荣热闹的汴梁百姓们为新年举行的各种庆祝活动。

而且这段时间工厂放假,学校停课,官府休沐,除了一部分拿着高额假期补贴的官吏维持官府基本运作以外,到处都是热热闹闹的景象。

赵骏这个新年过得并不算糟心,跟后世新年假期只有短短几天不同,大宋官员的新年假期就长了,长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还在放假,一直到正月二十二号才开始上班。

这么长的日子总归要偷得浮生半日闲。

但可惜的是年后就是一堆事,二十二日上午,外面还在下着春雨,天气阴沉沉的,像极了现在坐在政制院里的十二位宰相的心情。

“脑壳痛。”

“唉,谁不是呢?”

“老夫记得汉龙当年可是急吼吼地要收复这里收复那里的,现在怎么得了那么多疆土,反倒不开心了?”

“那个时候年轻不懂事嘛,何况我其实也只是嘴上说说,理论和实践本身就是两码事。”

“你是坐到了这个位子上,才知道当家后柴米油盐酱醋茶有多贵了吧。”

“是啊,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话虽然不好听,但太有道理了。”

屋子里赵骏看着堆积如山的公文,以及制敕司吏员还在不停往政制院送的公文,扶着额头有种想死的心情。

他虽然是工作狂,却不是受虐狂。

本身每年年后国内就一大堆事情要忙,各地都闹着要修这个修那个,搞工厂,修铁路,建水坝,挖河流。

这还只是国家发展大事。

其余很多事情也需要由政制院做出决定。

比如司法改革之后,虽然三权分立,可这年代冤假错案太多,三司一旦遇到事情,为避免责任,到处踢皮球耍无赖。

下面的瞒,中间的欺。

有时候甚至还得在报纸上看到当事人的家人伸冤,监察院才发现有问题,于是申报政制院,政制院再派人下去查。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下面牛鬼蛇神遍地。

什么屈打成招、为破案强按罪名、无证据起诉、光速入狱、甚至狱中“自杀”等等事情,令人发指。

而且这还不是个别问题,全国普遍都存在,各地的三司系统包括县尉、监察院、大理院不公的事情非常多,冤假错案一箩筐,可谓年年都有。

这就关乎到体制问题了。

虽说以前体制更糟糕,冤假错案率比现在多个十倍不止,乃至于只要给钱,没案子县官、州官都能给你变个案子出来。

像赵骏当年第一次巡视天下,就曾经遇到过一起有人为了谋夺竞争对手产业,花重金请州官捏造莫须有的罪名,把人害死,然后侵吞对方家产的事情。

但问题在于这些情况依旧存在,上面要求公平公正,要各地官府为百姓谋福祉。下面为了政绩效率,却可以肆无忌惮地迫害无辜百姓。

这样的行为实在是让人气愤。

政制院不得不每年都要做出各种举措,对下面越来越敷衍了事的三司系统严厉批评。

如加大监管力度、加强报纸杂志等舆论监督,对争议案件上报最高法直接裁决,对各地司法机构强调疑罪从无和程序正义等等办法,以维持司法的公正。

并且不止这些。

工业化后,全国各地都在搞建设,积极搞发展,加速推动商业流通。

本身大宋就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成功,自然造成了商业发展繁荣程度比以前强了十倍不止。

而有发展那就有相关行业规定,否则的话,将造成行业野蛮生长,各类不符合法律的违法手段将孕育而生。

因而不管是商业、民生、亦或者手工制造业、饭店、酒楼、青楼等等,涉及相关行业,就得办相关证件,以此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可问题是百姓跑各部门办手续,办证件,很多地方的行政效率低下,经常拖拉,且有吏员在其中摸索油水,上下其手。

给钱的话还好说。

甚至你人都不用去,只要有公验,也就是户籍资料,他们能直接给你远程办好。

不给钱的话。

本来只需要跑个两三趟的部门,两三天就办好的事情,拖你个三五月,乃至于一两年都很正常。

所以虽然现在是一个好时代,比以前的封建时代要强了太多的时代。

但依旧存在各方面的问题,需要政制院时时刻刻来应对,做出各种相关的举措,以此维持国家发展、法律严明以及社会秩序和道德的稳定。

这种情况下,方方面面,本身政制院每年要面对与遇到的问题就层出不穷,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解决。

结果这一下子又来个大麻烦。

“要不还是羁縻统治吧,虽然混乱了点,至少我们不用直接参与管理,每年只让他们缴纳一定赋税就行,商业依旧维持原来的形式。”

“那打下来的意义在哪里呢?而且以前的商业形式都是有进出口税的,现在成自己地盘了,进出口税就没了。”

“不更好,没税了就能更加促进商业繁荣,商业繁荣了,我们的税不就更高了吗?”

“羁縻统治下,我们都没有实际控制,鬼知道他们在那边做了什么?大量商人再把工厂和制造业搬到那边去,那就彻底不用纳税了。”

赵骏对富弼翻了个白眼。

政制院这几个年轻的宰相想问题就是容易想得太简单。

或者说,在考虑国家大事的时候,特别是自己不擅长的方向,就容易没想那么深远。

羁縻统治确实是一个办法,就是由各个部落首领来维持底层秩序,大宋朝廷只需要管理各个部落的首领就能够间接控制北方。

但一来这种方式不稳定,二来没有实际统治就无法对当地进行干预。

就像明清西南边境多是羁縻统治,导致地方土司权力太大,叛乱、不缴纳赋税与对抗朝廷是常有的事情。

再加上名义上北方已经是大宋地盘,贸易往来就直接少了税,又无法对当地干预,不就成为了一个天然避税天堂。

对于延续了大宋武装收税制度,令以前商税院各地税丁全都转变成为地方税务局税警用以追税的赵骏来说,自然不能容忍。

所以羁縻统治肯定不行。“那怎么办?”

韩琦双手一摊道:“改土归流的话,那边汉人太少,全都是少数民族,根本不服从管教。”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啊,也是我不希望辽国灭亡的原因。”

赵骏摇摇头:“毕竟我们没有打下来的话,那这个问题就只需要交给辽国去头疼,我们治理好自己国家比什么都强,但现在的话.”

富弼双手一摊道:“能有什么办法呢?总不能看着金国再建立起来吧。”

“是啊,汉龙之前也说过,金国狼子野心,至少辽国还没有灭亡我们的能力,但金国却造成了靖康耻。”

“唉,国仇家恨啊,虽然是未来才会发生的国仇家恨,但犹如在眼前,怎能不灭金。”

“灭金一时爽,现在就麻烦大咯。”

赵骏说道:“东北在明清时期,花了数百年时间,才慢慢改建了辽泽,让那里成为一片沃土,所以新中国建立后,要立即拿下东北,不仅是东北肥沃,同时也是建立工业基地最好的温床,但眼下”

说着他撇了撇嘴,拿起旁边的茶杯喝了一口,才又摇头叹道:“皇城司的调查、地图以及报告你们也都看了,现在东北是什么样子你们也清楚,简直是山、森林、河跟沼泽湖泊的世界,平原都少得可怜,漫山遍野要么是原始部落一样的少数民族,要么是豺狼虎豹,几百里没有人烟都是常有的事情,这得花多大代价哦。”

早在多年前,皇城司就伪装成贸易往来的商旅,开始深入各国,了解情报。

有的会了解当地政治,有的了解当地经济,还有的会搜寻各类矿产、林木、地形,以此绘制成图纸、写成手册,上交到政制院。

最典型的就是日本,大宋能够让现在的日本国内政治那么混乱,却又远程控制着日本,源源不断地从日本攫取大量的金银硫磺等矿产资源,以宋彩为首的皇城司日本分部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大宋早就有辽国与金国的很多情报,对于东北眼下的地形和样貌,自然也是了如指掌。

以如今东北地区一片泽国的现状,辽国如果还在的话,那么这个问题就交给辽国,反正大宋在那里又没有子民,根本不用管,只需要让辽国不断地给大宋提供资源就行。

但现在收回了东北,反倒成为负担。

因为即便是嚷嚷着要收复故土,让中华秋叶海棠一统,那也得伺机而动。

空有那么大的领土而没有治理开发的能力,还要应对大量不服管教不服王化的少数民族,只会严重耗费国力。

反倒不如就像灭西夏和败辽国一样,再多等几年,让工业化的进程再强一些,有挖掘机、推土机之类的工业产品,再对那么大的沼泽进行治理开发。

这无关于赵骏在乎不在乎东北,而只关乎于眼下的东北确实没有汉人,没有本民族的人存在,派人去管外民族,本身就难以管理,加之还得开发,对于大宋来说,真就是得不偿失。

“算了。”

赵骏最终也只能苦笑道:“改土归流,实际统治吧。”

“那具体怎么做呢?”

范仲淹忙问。

“两个答案!”

赵骏竖起两根手指头。

“一,招募人手,大量往东北移民,闯关东,搞开发。”

“二,调集大量军队驻扎东北,搞建设兵团,招募当地少数民族青壮加入,以工代赈,迅速把东北建设起来。”

说完之后,他环视众人说道:“这两个答案每年要花的钱肯定非常多,不过一旦成功了,沃野千里的东北黑土地平原将为大宋带来数不尽的生产力提升,也算是高投资有高回报。只是这是个长久计划,甚至可能是百年大计,投资下去需要很久很久的时间才有效果,所以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大宋都要花很多钱在东北。”

众人互相对视,也只能点点头表示明白,明年又得花不知道多少财政往东北砸了。

不过也确实没什么办法。

工业化进程越高,治理和开发自然的能力就越强。

像沼泽湖泊这种,大量挖掘机、推土机能在几个月内给你修几十条小运河,把水全给你送到附近河流里,最后再排到渤海去。

而电锯和汽车,可以在短短几个月内,把大量森林砍伐,然后开拓出一片肥沃的黑土地平原出来。

现在这些全没有,那就只能采取最原始的手段——人工修河,人工砍树。

东北现在一片泽国,唯一的办法就是这样。

虽然是最笨的办法,但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就如同后来的东北也是明清时期上百年如一日,一步步被汉民族开垦出来的一样。

只能说比后来明清时期东北稍微好一点的是。

明清依旧是封建农耕社会,而大宋却已经是工业国家,并且已经有在慢慢向虚君制度转变的现代化体制。

在拥有这样的体制和技术的情况下,只要官府的运转效率足够高,科技发展的速度足够快,过个十几年,大量的现代化工业设备出现,就能大大减少东北治理开发进程。

这也算是他们唯一的一点期盼吧。

“好了,那就这样决定了,具体怎么移民,计算出今年要向东北投资多少钱,你们来算,我还有事情,包括今天的政务你们也都处理了,晚点我会来看看。”

说完之后,赵骏站起身准备离开。

看着本就堆积如山的公文大家都有点头皮发麻,现在又少了个主力军,那他们哪里能干?

当下晏殊就马上拦住赵骏说道:“汉龙,你这个时候可不能偷懒,我老头子一个,六十多岁的人了,再处理这么多公务,怕是要死了。”

“是啊知院,你可不能嫌这几天的公务多就逃了,本身我们虽然有批阅权,但最终决定权可是在你手里。”

“对啊对啊,可不能让你偷懒。”

众人见有晏殊当起头的,当下纷纷站起身阻拦。

他们平时是惧怕赵骏的,但眼下也顾不得那么多,要是赵骏这个拍板的人走了,那他们的工作量就会大不少。

“我之前巡视天下的时候你们不一样还是得干活,我没在就投票表决呗,本身安置十二个宰相,就是为了我不在的时候成为十一个宰相,保证投票权。”

赵骏无语道:“而且我真有正事。”

“什么事?”

晏殊问。

“看看这个。”

赵骏拿出几份劄子,笑道:“我给官家的一份小惊喜。”

晏殊接过去扫视了一眼,就看到劄子里的内容很简单,京北铁路、京杭铁路、京长铁路在最近半年内都陆续完工。

“这算什么惊喜?”

晏殊不解道:“这些事情官家不是早就知道了吗?”

“是啊,所以我攒下来,再告诉他一次。”

赵骏神秘一笑,正准备走。

哪知道范仲淹跟个门神似的拦在门口喝道:“不许走啊,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全都倒出来。”

离谱。

赵骏翻了个白眼,只能说道:“这些铁路修好了,长安、成都、杭州、洛阳、金陵、杭州、广州等多地宫殿也已经修好了,这是我答应官家的事情,现在就是兑现的时候。”

当年赵祯为自己连皇宫都出不去而感到哀伤与落寞,赵骏看在眼里,一时间为他感到悲哀。

虽说作为一国皇帝,锦衣玉食,站在底层百姓的眼中,不应该可怜他。

但锦衣玉食,却失去了自由,还不如现在一个大宋百姓,不仅全国各地都去得,甚至连出海去国外都畅通无阻,未免显得像一个富裕的囚徒。

所以那时赵骏为了安慰赵祯,对赵祯许诺等各地铁路和宫殿修好之后,就带着他去全国各地走一走,玩一玩。

当然。

安慰赵祯是次要。

主要还是为了以工代赈,刚好对各地主要城市进行大规模基础建设,修缮一些古宫殿建筑,同时大建特建,让大量百姓进城务工,全面提高经济发展。

而如今各地都已经建好,自然就是兑现承诺的时候了。

赵骏拍了拍范仲淹的肩膀,笑着说道:“国家大事,要拜托你们了,我就带着官家,全国各地走一走,你们就当我是第三次巡视天下吧。”

说着他大笑着双手背负在身后出门去,让屋子里诸多宰相面面相觑。

高高兴兴的新年才刚过,全国所有积压的政务甩他们脸上,而且其中还有一个东北的烂摊子要立即处理,他却逍遥自在去了,真是气死个人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