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 第92章 取字汉龙,晏殊七窍生烟

第92章 取字汉龙,晏殊七窍生烟

第92章 取字汉龙,晏殊七窍生烟

景祐三年八月十七日,清晨时分,赵骏就起了个大早。

汴梁城虽然只有京畿路一地士子来赶考,但因汴梁人口众多,所以举子数千人,分在南北两个贡院举行。

他之前就已经报过了名,现在需要带着为期三天的食物、衣服、被褥以及文房四宝前往考场。

晏殊也早早地过来,赵府的护院认识他,都不需要通禀,进门后径直一路到了后院。

后院其实就是个小四合院,里面种了颗参天大树,树叶落得地上到处都是,青石砖上都快积满了小一层。

赵骏正在刷牙。

他连牙膏都不敢用了,每次只能挤一点点。

洗发水、肥皂、牙膏这类东西,真的是用一点少一点,因此以前都是早晚刷牙,现在就只能早上挤那么丝丝牙膏。

毕竟他也没想到会跑到宋朝来,以为将来可以去县城里再买,早知道就多带点洗漱用具了。

“咕咕咕噜噜噜!~~~”

赵骏拿着杯子和牙刷站在后院的廊下,漱口后把漱口水喷在花坛里。

晏殊坐在院子里的石登上,耐心地等他刷完牙。

用毛巾擦了擦脸后,赵骏又小心翼翼地把毛巾洗干净,晾在廊下的晾衣杆上,然后把牙膏牙刷杯子当宝贝似地藏回行李箱中。

等他洗漱干净,出来走到晏殊身边,晏殊才拿着公文说道:“这是你的公验,之前忘了问你,你字什么?”

他们好像一直到现在都没问赵骏的字,主要是相比于问赵骏的字,他说的其它东西才是重点。

“我没有字啊。”

赵骏无语道:“咱们后世都不流行起字了。”

“这”

晏殊挠挠头,他没有想到后世竟然抛弃了这么重要的传统文化,稍稍思量后就说道:“不如我给伱取一个吧,我掌管户籍,帮你填写就是了。”

“好吧。”

赵骏应了声,他的古文知识肯定不如晏殊,让他取挺好。

晏殊思索后,说道:“骏,驹也。你并非寻常之驹,乃赵家神驹,谓之神龙,又是祥瑞降临,不如字瑞龙吧。”

“瑞龙?”

赵骏摸着下巴,听起来不错嘛。

古代并不忌讳以龙为姓、名、字,龙姓自古就有,以龙为名的人也很多,什么张龙冯梦龙毛文龙之类。

至于取龙为字的更多,子龙、元龙、符龙、休龙、犹龙,甚至还有龙友、龙媒这种。

以赵骏的身份,在大宋比祥瑞还祥瑞,取个瑞龙倒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唯一的问题是.

赵瑞龙?

好家伙,大宋允许我这么牛逼的存在了吗?

赵骏回过神来,便说道:“瑞龙这个名字还是差了点意思,我既是为了汉人不被奴役才答应出来救世,那就叫汉龙吧。”

“嗯,也好。”

晏殊点点头:“你这里有笔没有。”

“现填吗?”

赵骏扫了眼公验,上面的字那一栏果然是空着的。

晏殊笑道:“这上面有公文印章,别说现填,就算上面写你八十岁了,那都是真的。”

“离谱。”

赵骏就带着他去了书房,用书房的笔墨在字那一栏写上了汉龙两个字。

之后看了下手表,他那表是过十八岁生日的时候爸妈送的,就几百块钱,不是什么大品牌,不过电池挺耐用,去年才换了个新电池,应该能再坚持三四年时间。

此时已经是早上七点钟,今天虽然是入院,但并不是考试,而是先住进贡院,几千名士子,都要搜身检查,连衣服都脱光,自然消耗时间。

看时候就要快到贡院开门,赵骏就说道:“出发去贡院吧。”

“心情怎么样?”

晏殊与他一起走出了书房。

赵骏一边吩咐狄青他们把东西带上,一边说道:“挺紧张的,参加过高考,没参加过科举,主要还是以新奇居多。”

“呵呵。”

晏殊笑道:“参加过一次,以后就不太想参加第二次的,被关在里面很折磨人。”

“嗯。”

赵骏笑了笑,心道他确实不想参加第二次了,连明年春闱都不太想参加。

二人说着就一路出去。

狄青等人拿着东西跟在身后,周围还有不少察子跟着,从清泰街出来,就一路往南向太常寺而去。

宋初贡举并没有固定地点,都是临时搭建简陋的房屋或者借用一些佛道寺院之类。

但因为科举人数增多,这么做比较耗时耗力,且造成佛道寺院拥挤,因此到宋真宗时期,礼部就征用了太常寺、国子监以及太学作为临时考场。

这段时间国子监和太学的学生都会放假,留出位置来用于考场。

因为太常寺在北面御街与横街的交叉口,国子监与太学并列在武学街巷,因此被分成南北两院,赵骏就被分在北院的太常寺。

太常寺离清泰街不远,顺着启圣院路一直往南就到了横街,再往东走几条路便到了交叉口。

晏殊把赵骏送到了启圣院路与横街的交叉口,便停下脚步对他说道:“今年解试的主考官虽然不是我,但明年春闱省试官家钦点我为主考,若是让外人见到我送你去贡院不太好,就到这里吧。”

“谢了同叔公。”

赵骏接过晏殊递来的公验。

晏殊笑道:“我还是喜欢听你叫我拉日叔。”

“行吧拉日叔。”

赵骏应了声,正准备离开。

晏殊却又问道:“最近这段日子,都只看见你在写策论和经义,诗词准备得如何?”

“这东西还要准备吗?他出什么题目,我肯定有对应的诗词。”

赵骏笑道。

晏殊想了想道:“今年解试考官是孙巽,他这个人比较喜欢写词,虽然写得不咋样,但我觉得今年出试词肯定较多,那我考考你,写一首《临江仙》怎么样?”

宋代科举有诗词歌赋,考分占比还不小,分别为试诗(词)、歌(赋)、论各一首,一般情况下宋代都按唐代科举要求写试诗,但解试毕竟难度不如省试那么大,再加上宋人喜欢词,因此的确有时候会出现限制题目的试词出现。

而一千多个词牌名当中,每一种词牌名都有其对应的字数、格律、平仄和韵脚,所以这种试诗试词难度才大。

毕竟诗词种类繁多,给你考试的时间又很少,要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写出规定格律、平仄和韵脚的诗词,考验的是急智能力,堪比曹植的七步成诗了。

赵骏听到晏殊的话,稍稍思索后,忽然略有所想,憋着坏笑说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晏殊睁大了眼睛,细细琢磨,他自己就是写词大家,顿时觉得精妙无比,惊喜说道:“这词是抄的那位后世大家的?”

赵骏不乐意了,说道:“难道就不能是我自己写的?”

晏殊鄙夷地看了他一眼:“这词写的是与一位叫小蘋的女子在一起时的往事,你来大宋才多久,就能认识一个叫小蘋的女子了吗?何况我也不信你有如此文采!”

“好吧。”

赵骏只好承认道:“这词是你写的。”

“我写的?”

晏殊当时就差点尿了,怒发冲冠,作势要打:“你竟真抄我写的诗词?”

赵骏也差点吓尿了,头一次见晏殊真发火,连忙抱头鼠窜,跑路间回头见晏殊居然生气地追了过来,知道对于这些爱词如命的人来说这是真要了他的命,不迭惊慌说道:“我开玩笑的,怎么可能是你写的,你认识那个叫小蘋的女子吗?”

“啊这.”

晏殊停下了脚步,迟疑起来,因为他记忆里确实没有这个叫小蘋的女人。

但万一以后有了呢?

他想到这里,便大喝道:“那你说是谁写的?”

赵骏见他停下来,哈哈大笑两声,撒丫子开溜,风中只留下一句:“你儿子晏几道写的。”

“我儿子晏几道?”

晏殊纳闷。

以前赵骏说过,仁宗一朝有不少写词高手,祸害了后世的中学生,如“晏殊、苏轼、柳永、欧阳修、晏几道、范仲淹”之类。

当时还以为这晏几道只是同姓,或者叫燕几道,没想到这个人居然是自己的儿子。

问题是自己如今几个儿子没有叫晏几道的啊!

晏殊一头雾水。

正要追问,抬头一看,赵骏已经跑远了,不由得气地跳脚。

但对方要去参加贡举,晏殊也无奈,只好回去。

一路上晏殊都在琢磨那首《临江仙》。

等到了府邸,忽然有家仆过来,一脸喜色道:“家君,家君,张小娘子有喜了,这段时间常呕吐不止,肚子也越来越大,找了大夫看过,竟是有喜。”

“有喜了?”

晏殊听到这个消息,顿时激动起来。

他前段时间长住在宫里,少有回家,五月的时候由于孟夫人得了重病,就请假回去住了一段时间,也就是那段时间跟小妾同房了。

没想到就是那次同房让小妾怀上,让晏家再添一丁,真是件值得庆祝的事情。

晏殊连忙前往后院去探慰了一下小妾,等说了些让她好好休养,安心养胎之类的话后,这才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到了自己的书房。

此时他心里已经被喜悦冲昏,倒是忘记了《临江仙》以及晏几道之事,只想着老晏家又有孩子了。

他坐回自己书桌,准备看看书平复一下激动的心情。

恰好书桌上还留着昨日自己翻阅的一本《道德经》,窗外徐徐清风吹过,风带着纸张翻了一页,露出了《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晏殊低下头,正看到那故几于道四字。

故几于道故几于道?

默念了这几句。

随后晏殊蓦地从椅子上弹了起来,情绪更加激动。

好家伙。

莫不是这孩子就是晏几道?

TM的赵骏!

晏殊气得三魂出窍,七孔生烟,指着窗外破口大骂:“赵骏你个小兔崽子,连还未出生的孩子都抄,你还是个人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