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枭雄 > 第六百三十八章 先皇大行皇登基

乱世枭雄 第六百三十八章 先皇大行皇登基

作者:九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7:59:31

第六百三十八章 先皇大行皇登基

整座宫殿都在忙碌着,在压抑紧张中忙碌着,内层宫墙并不高,隐隐可以看见宫中采办的白幡的竿头,在墙上匆忙奔走,朝着前宫的方向去。

皇帝大行,文武百官轮番入宫哭灵、守灵,杨广虽然忙着寻找高颍和杨勇的余孽,同时进一步在城外十万禁军中不断安插自己的心腹,暗中还要会见各个高大门阀家主,一番利益交换之后,达到表面上意见统一,总之是忙的颇有些焦头烂额,但也得一日三至,带头哭祭,到了第二天午后,整个宫中已是人困马乏。

换进来的哭灵官儿们还算有点精神,宫中太监宫女们可是连轴儿转,都有些吃不消了。

一箱箱未曾染色的白绫白缎自后宫里搬出来,工匠们忙忙碌碌,内廷中的棚儿已经都搭完了,一座座棚儿矗在那里,庄严肃穆。

……

……

汉王府位于皇城御街西边最好路段,昔日门庭若市,连附近小贩商铺的生意都很好,但自从汉王杨谅因勾结西域妖人刺杀皇帝之事暴露之后,被软禁在汉王府中,这半条街便冷清了下来。

今日皇宫之中,正在给逝去的皇帝大行。即使是皇帝死了,杨广也没有让杨谅来参加葬礼,甚至都没有人给他通知此事。

杨谅一脸阴沉,脸色苍白,头发凌乱的在王府密室里面接见了一位神秘客人。至于这位客人为什么能够通过外面的看守出现在他面前,杨谅能够完全理解,因为这位客人是大隋开国第一功臣,一代名相高颍。

“你大哥虽然在装疯卖傻,但老夫知道,杨广还是不会放过他的,迟早他们一家人都会被杨广害死。”高颍叹了口气,淡淡的说道。政变已经失败,对于高颍这样的人来说,绝不会让自己活在失败的痛苦之中而不能自拔,他始终能够保持理智,继续寻找正确的出路。所以他来找汉王杨谅,因为杨谅在太原的根基还在,杨广还没有顾得上将太原府十万大军和当地官府文武官员更换,而这些人都是杨谅的人。

“高公为何选择了本王?”比起被软禁之前,如今的杨谅已经稳重了许多,死死的盯着高颍,沉声问道。

“因为杨广在你大哥府中内外布下了天罗地网,我不但救不出他,而且还会将自己陷进去。再说,事实证明,你大哥不如你,所以老夫和老夫身后的世家门阀决定选择支持汉王殿下你。”高颍叹了口气,一脸郑重的说道。

杨谅闻言,顿时一脸心中狂喜,想了一下,有些担忧的说道:“可是高公若不能将我救出,杨广肯定会立刻杀死我。”

“殿下放心,老夫既然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来见你,便能够悄无声息的将殿下救出京城,并且回到太原,而只要到太原,老夫便会相助殿下起事,以殿下这些年在太原府的经营,我们至少能够举兵十万。就算短时间内不能打到京城,也能够占据河北自立为国。”高颍一脸自信的说道。

杨谅终于被高颍话语中美好未来所打动,克服了可能未能逃出去立刻被杨广杀死的恐惧,咬牙说道:“好,本王便答应高公。”

“殿下要不露声色,依然如故,就在今天晚上,老臣便会安排人找个替身过来,然后救殿下离开。”高颍站了起来,躬身向杨谅行礼并说道。

杨谅不敢怠慢一边回礼,一边说道:“只要高公能够助本王逃离京城,回到太原,并助本王起事立国,本王便拜高公为相,他日攻下京城,夺得天下,便封高公为亲王,并保高公世代荣华富贵。”

高颍神色平静,再次行礼,道:“多谢殿下,老臣先行告退,去安排救殿下的人手。”

说着话,高颍转身离去。

…………

…………

皇帝大行,三天一过,新帝登基。

灵堂那边白茫茫一片,天元殿却已恢复了金壁辉煌的模样。

皇家比不得寻常百姓家,家事也是国事,新帝登基乃是举国同庆的大日子,既延误不得,也不能带出一丝晦气来。..

登基大殿异常隆重,从内朝、外朝、再到午门、御街,所有的灵棚都已撤下白绫,换上彩绸,装饰的花团锦簇,唯有灵堂一处仍然带孝,穿白衣、扎白带子的的宫人、内侍们暂时也被约束在灵堂内,大典期间不得随处走动。

杨广站在皇帝的宝座之前,心中不由开始畅想。

一想到今天他必将万众瞩目,他是唯一的主角。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秉承天意,他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待会所有人都要向他参拜致礼,山呼万岁,到时候他望着御阶下跪拜的群臣,他就有一种高高在上的神明,俯视着脚下的蝼蚁的那种感觉。

在正式登基前几日,杨素、苏威、宇文述等重臣率三省六部文武官员进请陛下更换年号。

循旧例,先皇驾崩的当年,年号是不更改的,新任皇帝要在次年元月一日,再拟立新的年号,可是如果仍然沿用旧的年号,对杨广来说却有些等不及了,他迫不及待的要启用他的想了多年的年号‘大业’,然后尽快展开他构思已久的宏图伟业。比如迁都、还比如修长城,修运河,北阀高丽等等。所以他也顾不得古制旧礼了,在他的授意下,杨素和宇文述、苏威率百官请立年号,早已有备的杨广假意推让一番,便更改年号为“大业”。

起好了年号,还要提前准备好要颁布的新政,当然按照惯例要大赦天下,以示新帝皇恩浩荡,普天之下雨露均沾,除杀头大罪不得开释外,所有罪囚都做了开释、减刑等处置。

这一系列准备到位之后,便到了真正登基之时。

新帝登基,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元老宿臣,各依序列,依次入殿。

杨广站在龙椅的前面,俯看着跪倒在地上的皇亲国戚和文武百官臣子,以及各个门阀宗主们,知道当自己坐下之后,自己便会成为大隋开国以来的第二位君主,手中掌控亿万人生死的统治者。

这是他奋斗已久的目标,为了这一个目标,他曾经惶恐过,嫉恨过,最主要的是他杀过很多人。

当这样一个目标忽然近在咫尺之时,杨广的心情竟是如此的平静,平静地让他自己都感到了一丝怪异。

“请皇上登基。”

“请皇上登基。”

如此这般三次,杨广躬身三次,以示对天地人之敬畏,然后他直起了身子,看着堂下跪伏一地的群臣,似乎看见了整个天底下的亿万子民正在对自己跪拜,一股掌控天下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杨广这般想着,便坐在了龙椅之上。

这几天杨广听取亲信幕僚虞世基的意见,趁着这次政变,朝廷动荡,不少亲近杨勇的官员被牵连,杀得杀,关得关,少了近半,大肆提拔启用新人。给朝官队伍补充了大量新鲜血液,这些人只有三分之一是他杨广的心腹,三分之一则是之前支持杨广的各个门阀世家的人,而另外三分之一则是杨素和宇文述推荐的人。当然,其中是否依然有高颍的人那就不得而知了。

随即,杨广便又大肆封赏群臣。

此次力挽狂澜的王君临直接加封秦安郡公,官拜内外侯官府大统领,赏银万两,良田千亩。

另外,发挥重要作用的宇文述和杨素,拼了老命抵挡春秋使者的长孙晟、韩擒虎、宇文成都、裴元庆等武将,驻守边关重地,手握大军的鱼俱罗等各地行军总管固然皆有封赏,朝中文武百官也不例外,独孤长苏、苏威、裴世矩、陈三思公明等人都加官晋爵,自己已升无可升的,就加官、加爵,擢升他们的儿孙子侄为官。

杨广下一道诏令,武百官便山呼百岁一次,声音如排山倒海,坐在高高御座上的杨广感受到迎面而来的巨大声浪,不禁热血沸腾,这就是权力,无上的权力,阶下每一个人,都是威震一方的文武重臣,或者门阀高门的族主,而他们莫不跪倒在自己的脚下,这就是帝王。

亲王也好,太子也罢,哪怕是再尊贵的亲王和储君,和皇帝之间都有着天渊之别,不坐上这个位置,永远不会感受到那种天下江山尽皆掌握手中的滋味,虽然竭力保持着庄重、肃穆,和缅怀先帝的哀伤,他还是禁不住露出一丝微笑,于是学着父皇以前的习惯动作,伸出一只手,缓慢而有力地一挥,沉声说道:“众卿平身。”

“谢万岁!”众臣爬起,依序归位,绝大部分面带欣喜,但也有少部分脸色尴尬,眸中充满担忧。比如最开始支持汉王杨谅的贺若弼,一度暗中支持杨勇的关陇元氏兄弟元旻和元岩。

杨广一看到他们,心里便充满了杀机。

贺若弼在杨谅被软禁之日,便已经主动向杨广表示臣服。而元氏虽然暗中支持杨勇,但元家人做事谨慎异常,从未直接参与,至少明面上杨广没有他们参与谋反政变的证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