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枭雄 > 第八百八十四章 杜如晦的顾虑

乱世枭雄 第八百八十四章 杜如晦的顾虑

作者:九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7:59:31

第八百八十四章 杜如晦的顾虑

“表字呢?”

“呃……”杜如晦一愣之后,顿时欣喜若狂,但依然不露声色,四平八稳的说道:“不敢当公爷的垂问,下官草字克明。克敌的克,清明的明。”

王君临转头对滏阳县令说道:“我属下多是武人,文官就刘子明一人,到了范阳郡治政缺少臂膀,我知道范阳郡府还缺少一个赞务,打算将克明调到范阳郡担任赞务,不知县令可否割爱?”

王君临的要求,小小滏阳县令自无不允之理,而以王君临的能量调一名小小郡尉到身边也不过轻而易举的事情,大不了杜如晦这边辞官不做,到范阳郡直接被王君临任命罢了。

所以对滏阳县令来说,对王君临的面子又岂能给脸不要脸。

“克明你可愿意?”王君临又问杜如晦。

杜如晦又怎会不愿?机会有多难得,用脚趾想都知道了,更何况郡府赞务一职是从七品,他由从八品县尉过去,直接升了两级。所以,此时甚至都顾不上谦虚,便点头应下,起身向王君临深深一礼,说道:“杜如晦愿给大人效犬马之劳。”

“很好。”王君临点头,“今晚不早了,范阳郡既然有海盗侵犯,我明日一大早便要出发,今晚上便到这里吧!克明你且收拾一下,明日一早便随我北上,后面的调令我会安排人补上。”

杜如晦愕然,他本以为要等朝廷的调动的程序走完,没有想到王君临行事如此霸道,旁边滏阳县令欲言又止,最终什么都没有敢说。

“下官遵命。”杜如晦恭敬称道。

王君临看着杜如晦愕然之后便神色如常的答应下来,心想能够成为千古名相的果然都不会是迂腐忠君之辈。

对于杜如晦、李渊、李世民、李靖、陈咬金、李绩等历史上赫赫名人,王君临早在三年前便派人打听,并且不惜花费大量财物和人力盯着,或者提前做一些布置,比如在曹州离狐县开办的小雨剧院与当地县豪李氏进行大量的商业合作,而这狐县李氏便是李绩家。

王君临深知不管什么时候,人才是最重要的,而他既然有着穿越人士的优势,明知哪些人是天下顶尖人物,若不趁这些人还没有成长起来便将他们弄到自己碗里,那真是太傻了。

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有三个君臣团体名气最大,事迹最为惊人。一个是秦始皇带领的李斯、白起、王翦、王贲等人;二是刘邦带领的韩信、萧何、张良等人;而第三个便是李世民带领的长孙无忌、李靖、杜如晦、房玄龄、李绩、陈咬金等人了。

倒不是说,这三个时期就真的比其他时候出了更多的能为将相的厉害人物,当然也不能说他们全靠秦始皇、刘邦和李世民而鸡犬升天的。

在王君临看来,所谓“穷达以时”或者“乱世出英雄”,这些人若是放在和平时期,或者说未能遇到对的明主,恐怕也多是无名之辈。

华夏人口自周以来,便是世界之最,又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这么大的人口基数岂能没有出色人物,但这些出色人物若是所遇非人,或者赶不上对的时势,或许是一方成功者,却也难以成大事。

所以,王君临一方面相信房乔、杜如晦、李世民这些人非同一般,但也绝不会一昧的相信历史,而且他真将这些历史名人收拢在自己麾下之前,也必然会先进行一番详细的调查,并且还会亲自见识一番,才会决定是否弄到自己碗里面。

王君临心中感慨,却已经举起酒爵,对到场的所有人道:“多谢县令和诸位大人款待!”

王君临主动向滏阳县众人敬酒,这可了不得,滏阳县出席的所有人连忙起身,齐声道:“秦安公光临滏阳县,乃是吾等荣幸!”

虽然因为范阳县送来的海盗侵犯的急报,让滏阳县众人受到了一些惊吓,但这一场酒宴下来,也让他们对王君临敬畏恐惧之心淡了不少,也发现传言还是太过夸张,这位秦安公或许真的毒死和烧死了数万乃至十数万突厥人和吐谷浑人,弄死了杨素、高颍等厉害人物,帮助先帝和当今陛下将门阀世家削弱不少,甚至灭了两三个门阀世家,是个神通广大的厉害人物,但恐怕绝非是那种有事没事杀人的暴戾之辈,当然传说中秦安公每顿饭都要以人血为汤更是离谱之极。

……

……

夜色未深,筵席便散去,滏阳县令等人将王君临送到驿站休息,才各自往家中赶去。

杜如晦虽然当县尉八年,表现出的能力不俗,在县中的名望、地位也只是仅次于县令,可是他心怀天下,时常自叹时运不济,今日却遇到了做梦也想不到的机遇,再加上刚才喝了不少酒,满面红光,被一众同僚或羡慕或嫉妒的恭喜一番,等回到家里面小院,关上门后,之前在人前始终表现得沉着稳重的杜如晦看着天上的冬月,长长呼出了一口气。

杜如晦之所以八年未升官,除了他们杜氏没落,朝中没有人之外,主要还是他对朝廷被门阀世家把持多有不满,否则以他的能力,又并不是顽固不化的迂腐之辈,走走门路,虽然不会升得太快,但绝不会止步于县尉。

此外,因为一些事情他对朝廷不满,而且他心中有深深的顾虑……

这几年大隋步子迈的太大了,或者说那位一心想要成为千古一帝的皇帝心太急了,灭了吐谷浑,逼迫东、西突厥、高句丽、契丹等异族异国对大隋称臣,大隋看似越加强盛,但若一直这样下去,又能持续多久呢?

杜如晦身为官吏,许多事情他一直暗自关注,朝廷要修比秦始皇时期还要长的长城,要迁都而且不用洛阳旧城,非要在平地上再建一座比历史上任何朝代都城都要雄伟的新都,要修建贯穿东西南北的驰道,还要修贯穿北方和江南的大运河,而且陛下穷兵黩武,欲效仿秦皇汉武开疆辟土,甚至一心想着超越秦皇汉武,将这二位都没有打下来的远在辽东之外的高句丽打下来。直暗自关注,朝廷要修比秦始皇时期还要长的长城,要迁都而且不用洛阳旧城,非要在平地上再建一座比历史上任何朝代都城都要雄伟的新都,要修建贯穿东西南北的驰道,还要修贯穿北方和江南的大运河,而且陛下穷兵黩武,欲效仿秦皇汉武开疆辟土,甚至一心想着超越秦皇汉武,将这二位都没有打下来的远在辽东之外的高句丽打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