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枭雄 > 第九百三十四章 草莽之中遗有明珠

乱世枭雄 第九百三十四章 草莽之中遗有明珠

作者:九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7:59:31

第九百三十四章 草莽之中遗有明珠

(非常感谢‘书友18672397’五千币的慷慨捧场和11张月票支持。)

煮盐的黄金时段,是每年十月至一月间,这段时期是农闲,几乎全范阳郡的百姓,都会被发动起来,为盐场提供干柴,这三个月盐场所产的盐几乎是全年的一半之多。

其实不光是范阳郡,整个东海产盐的五个大郡,都是如此情况,都因为消耗木材实在太多,都要从远地运来,所以海盐的价格便越来越贵。

另有一名盐工在刘盐郎之后,紧接着说道:“大人,小人名叫连仲韬,小人以为,盐乃官营,除去本钱,再课以重税,这才是产出的官盐之价贵若白银的原因,而这也导致了私盐泛滥!”

同等重的盐几乎等于同等重的白银,虽然是比喻,足见海盐之贵了。当然,之所以这么贵,这个叫连仲韬的盐工没有说错,朝廷沉重的盐税的确是源头。

同样的方法,私盐价格却是官盐的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人们又不傻,自然是要买比官盐便宜很多的私盐了,卢氏整出来的地下盐行之所以能够暴利,主要就是他有市场。

“你叫连仲韬,听你言语,好似读过书。”之前刘盐郎所言虽然中肯,但只要经验丰富,头脑灵活之辈都能够想得到,可是此时这个叫连仲韬的盐工所言,便不是经验丰富的普通盐工能够想到的了。

连仲韬闻言,身体一震,说道:“小人本是江都人,三年前因为犯了事,被官府发配到范阳郡盐场当盐奴,去年小人因为提前发现了潮汐,并且上报,避免了盐场一些损失,被当时董大人做主取了奴籍,成为了一名盐工。”

王君临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示意其他三人继续说,这让连仲韬顿时有些提心吊胆起来,他虽然被禁锢在这盐场里面,但也猜测新太守与卢氏不和,而那董康显然是卢氏的人,不由担心因为提到了董大人,让太守大人不喜。

待其他三名盐工说过之后,王君临点了点头,说道:“不错,你们五人都有些见识,算是明白人,刘盐郎、张七、王麻子、李狗儿,你们四人从现在开始便是主事大匠,还缺一个主事大匠,徐小虎你再去挑选一个,另外再挑选五十个普通大匠,准备一下,回头我会安排一场学习和考核,若是通过才会真正的成为主事大匠或者大匠。”

被点到名的四名盐工闻言大喜,连忙跪下向王君临磕头谢恩,徐小虎领命之后,带着他们离去,旁边因为没有被点到名而失魂落魄的连仲韬,向王君临跪下磕头之后,也要跟着离去,王君临却突然说道:“连仲韬留下。”

连仲韬身体一震,连忙停下,恭敬称是,在这一刻他几乎差点哭出来,他以为自己错过了一步升天的大好机会。

“你跟在我后面。”王君临仿佛没有注意到大起大落对连仲韬的刺激,向前走去,张天冈看了一眼连仲韬,跟了上去,连仲韬也连忙跟在后面。

大匠们当宝贝似的煮盐之法其实很简单,即使是以王君临的化学知识水平,看一眼便知道咋回事,更不用说让聂小雨出手了,所以关于产盐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方面,王君临就等着聂小雨来了之后再说,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提前做好准备,在昨天收服了所有盐工和盐奴人心的基础上,通过从其中挑选骨干,进一步的将这些人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不过王君临心中一直有个疑问,再加上此时有意进一步考教一下连仲韬,便问道:“我听说有晒盐之法,此法不必煎煮,直接以阳光与风吹日晒而得,这样就极大的降低成本,为何盐场不用此法?”

以王君临可怜的化学知识看来,盐本就是溶于水的,海水一干,不就析出一层层的盐了吗?

这几天他一直没有提出来,是想着盐场煮盐已经有一千多年,这些人天天研究这个,又不是傻子,晒盐之法要是管用,怎么可能不会去用,毕竟每煮一石的盐便需要耗木柴上五百斤,而且还需要太多人力。

连仲韬脸上没有多余的神色,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大人所言极是,理论上晒盐之法的确可行,只是盐场用煮盐之法,实在是逼不得已。因为海水的盐度,远不如内陆的盐池和卤水,晒盐需要花费的时间太长,而且冬季阳光不足,碰上阴天更是没用,相比煮盐来说,效率太差了。”

王君临点了点头,脸上没有多少意外,连仲韬的回答和他想像中的差不多,不过连仲韬竟然知道内陆的盐池和卤水,这一点可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知道的,要知道这个时代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实在是太过匮乏和狭窄,除了行走万里路见识过这方面东西,就是看过这方面的书籍,当然也有可能听过其他人说过,便牢牢记住,但不管是那一种,都远不是一个在海边盐场的寻常盐工所能知道的。

见王君临点了点头,脸上有赞赏之色,连仲韬又大着胆子说道:“大人,其实盐场在夏秋日光最为强烈,且木材供应不急的时候,也会以半晒半煮之法产盐,这是效仿巴蜀之地的井盐之法,秋后先将卤水储存晒上一道,增加浓度,入冬再进行煎煮,以此减少燃料,降低成本。”

王君临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连仲韬,突然说道:“你是不是已经掌握了煮盐之法?”

连仲韬身体一震,说道:“大人目光如炬,小人这三年时间根据蛛丝马迹的确已经将煮盐之法推测的差不多了,大人若是给小人机会,小人现在便会演示一番。”

“也好。”王君临看了一眼大海方向,又看了一眼盐场入口处,心想陆寒和管小童带着五百多骑兵这些天不停奔波,人困马乏,至少也要休息半天时间,恢复一下状态才能考虑做其他事情。

此外,算算时间,房乔若是顺利的话,皇帝的密旨也应该到了,手中没有足够的人马,又没有皇帝放权以压制薛礼,从而调动郡兵,有些事情暂时还没法做,只能等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