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兴汉使命 > 第515章 司马无策

兴汉使命 第515章 司马无策

作者:开先洞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1

第515章 司马无策

面对砸上城头的那十万特殊陶罐弹,乐进在亲自体验了一番之后,也尝到了泪流满面的滋味与痛苦。整个阳城东面都弥漫着让人流泪的空气,想要不哭都不行。

回到城中大帐之后,乐进找到司马懿,想要寻求破解陶罐弹攻势的办法。司马懿也不含糊,直接提出了两个办法:一是不惜一切代价解决太史慈的弩砲部队;二是把阳城弄走,彻底的远离太史慈的大军攻击范围。

乐进听完之后哭笑不得,第一个办法倒是可行,只不过阳城的五万守军出城野战,那纯粹是给太史慈送菜。根本就不可取,胜利的几率无限接近于零。

至于第二个办法也不可行,东城是守军的防御重点,一旦退出之后重新构筑防线,阳城的防御能力就会降低五成。这纯粹是杀鸡取卵的行为,暂时的消除了危机,却变成了永恒的拖累。

乐进还是不肯死心,司马懿却表示无能为力。武器的射程问题,彻底的难倒了他。以曹魏的武器研制能力,根本就没有办法破坏太史慈的弩砲阵地。

被动挨打的局面已经形了,司马懿也无法扭转不利的局面。除非把东城的防线后缩,彻底的摆脱陶罐弹的攻击范围。

至于太史慈想要前移弩砲阵地,除非填平阳城东面的护城河。只不过乐进也不敢轻易的撤防。太史慈统帅的陈留镇帅大军,一向以善于两栖攻城著称。一旦拱手让出东面城墙,阳城的防御体系就会遭遇不可修复的破坏。

司马懿说:“乐将军,十万陶罐弹攻势,应该不是太史慈的手笔?”

乐进刚要回话,一位绣着摸金校尉标志的情报人员进入了帐中,他把一封情报完完整整的交到了乐进的手里。

乐进看完之后,缓缓的说:“仲达,你猜对了。贾诩那老家伙到了阳城前线,一露面就给了咱们一个下马威。”

司马懿说:“乐将军,现在看来,那贾文和已经猜出了我的身份来历。有了防备的太史慈,根本就没有办法算计。”

司马懿也算是流年不利,遇上了以毒计著称的贾诩,想要针锋相对都不行。阳城战事不利,直接受害人就是乐进了。

面对太史慈的特殊陶罐弹,乐进更是苦不堪言。司马懿提出了很多应对的办法,却被贾诩打击得体无完肤。姜还是老的辣,贾诩让天下人见识到了谋士的年龄就是最大的优势。经历的事情多了,中人之资也会在时间的淬炼之下变成上上之资。

苦苦挨了十几日的轰炸之后,司马懿找到了乐进,提出了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阳城守军的士气即将崩溃,太史慈把荥阳的消息大肆宣扬之后,又展开了心理攻势。

如今的阳城,除了世家私兵还在坚持配合阳城守军之外,其他的平民青壮都是出工不出力。直接导致了守军的反击力度越来越小,每日的伤亡数字却是与日俱增。

乐进看着迅速消耗的军用物资表,望着愁眉不展的司马懿,认真的问:“仲达,你说这阳城还守得住吗?”

司马懿说:“乐将军。按理来说,得民心者得天下。阳城世家上下一心,守住阳城应该不会有问题才对。然而平民青壮磨洋工的行为,又让他看不透事态的发展了。”

无论世家私兵如何积极反击起表率作用,那些数量庞大的平民青壮都是一潭死水。这就让司马懿有些不懂了——这所谓的民心,到底是天下世家之心,还是最广大百姓之心,才能主宰天下气运的归宿。

乐进出生于一个小世家,有些犹豫的说:“世家以万分之一的人口数量,却占据了天下九成的资源。世家强弱不均,又导致了各家占据的资源各不相同。拥有绝对数量人口的平民,面对拥有绝对数量资源的世家。在乱世之中碰撞之后,失败的肯定是那个世家。”

司马懿冷笑着说:“平民的力量足以破坏秩序,却没有能力改变资源的分配模式。”

乐进当然明白司马懿的意思,世家应运而生,平民的力量打破了平衡,让原本主持秩序的世家成为了任人宰割的对象。然而真正有资格分上一杯羹的人,只能是世家,不会有平民。平民最多就是尝到残羹剩菜的味道,再背负着破坏秩序的恶名以及旧势力残余的报复。

即便是兴汉国中,真正拿大头的还是各大集团。只不过是在分配的比例上略作调整,让平民分润到了极其有限的资源和一份虚无飘渺的希望。兴汉国成功的唯一原因,那就是保证了平民百姓最基本的生存。

真正掌握资源分配的人,还是五大山城的新世家。说是“新”其实是在传统世家的基础上放弃了专门针对平民的土地资源,给普通百姓留下了赖以生存的土地。

世家失去土地之后,就更加专注于经济了。明白了合作致强的道理之后,世家之间的利益纽带更牢固了。被世家经济掌控的平民百姓们,根本就没有办法脱离这种隐形的掌控。除非可以做到不吃不喝不穿不睡,完全与尘世隔绝。

平民百姓变成了世家力量的提款机,什么时候觉得膘肥体壮了,一个价格波动,平民百姓一生的努力就泡汤了。

只不过这个世道一直以来就是弱肉强食。平民百姓想要安居乐业容易,想要破茧成蝶,就得做好身死道消的准备。由平民而世家,最关键在前三代,一代扎根,二代固本,三代开枝散叶。只要扛过了富不过三代的宿命之敌,世家就会永生不灭。

司马懿心中也会明白一个道理——凡是建立起了传承根基的世家,无论世事风云如何变幻,都只会被削弱,而不会被彻底的消灭。特别是拥有帝王传承的世家,大起大落司空见惯,卷土重来也是人之常情。

大世家以认祖归宗为荣,小世家以改名换姓为要,都不会断了传承和希望。这就是放弃土地的世家那无与伦比的生命力。至于扎根于土地的世家,都是乱世中任人宰割的对象。

就像司马懿所讲的那样,阳城搬不走,那些依赖土地的世家,会随着阳城易主而覆灭。兴汉国不需要依赖土地的世家。这是根本,也是铁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土地稳则百姓稳,土地安则百姓安。至于世家之间的风起云涌,只要不涉及到土地,就不会失去控制。

贾诩与司马懿的对决,与其说是两种思想的碰撞,不如说是新旧世家对于土地归属的定义。土地私有就会导致买卖盛行,最后演变成强买强卖的土地兼并。世家力量的不均等,就会导致土地兼并的规模扩大化,最终完全失控。

土地国有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土地兼并的扩大化。即便是有敢于作奸犯科的人,也不至于形成燎原之势。只要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就不会影响平民百姓的生存根本。

司马懿的阳城搬不走,就宣告了那些过分依赖土地的阳城世家死刑。即便是螳臂当车的负隅顽抗,也会耗尽祖辈积累的人气。

至于那些西迁长安城的世家,想要恢复对土地的控制,根本就是痴心妄想。兴汉国让世家搬迁的策略,就是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扼杀世家的土地占有欲。

司马可以成为天下世家之首,也是在放弃了温县之后才找到的出路。土地是束缚世家的牢笼。谁最先摆脱,谁就可以占得先机。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说的就是占有土地的世家。那纯粹是一个明晃晃的活靶子,想要不吸引仇恨都难。

面对依赖土地的阳城世家,司马懿也无能为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