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兴汉使命 > 第724章 遗留问题

兴汉使命 第724章 遗留问题

作者:开先洞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1

第724章 遗留问题

刘正和赵云离开了博望坡集市走向了宛城。他俩迫不及待的想要见识一下南阳建设的最新成果。

城池是地方发展的缩影,管中窥豹的原理,让刘正把调研的目标选定在了大型城市。更何况让善于守城的陈到坐镇宛城,刘正也想知道当初的安排是否合理?

如今的梅园完全是公司化运作模式。各方镇帅相当于股东加分公司一把手。资源如何调配,就得看前线镇帅的文治武功了。

刘正一直相信一个不成文的规则——要想知道一个城市的好坏,到平民窟走访一圈就什么都清楚了。平民窟百姓的生活态度,直接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幸福指数。

贫富不均是永恒存在的竞争模式。只要人类繁衍的基本状态没有发生改变,那与生俱来的弱肉强食就无法避免了。活着就是最大的胜利。

宛城城南,刘正走在看似杂乱喧闹却又秩序井然的石板街道上,对一旁的赵云说:“子龙,这个地方就是当年张家的一处别院。后来张家倒了,就成了普通百姓的聚集地了。”

赵云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有些疑惑不解的问道:“庄主,这我就不明白了。既然是当年张家的别院,怎么会变成脏乱差的贫民区呢?”

刘正说:“子龙,假如幽州五大山城要进行改造,你认为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赵云一听就懂了,五大山城以中山城为核心。那里的住户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梅园的核心力量及其附属家族。倘若梅园需要赵家拆迁,那样规模的建筑与动迁人口,简直就是开发商的噩梦。

宛城城南是当年张家的别院,更是宛城的核心,那高昂的地价就成了新城改造的拦路虎。商人以逐利为本。与其耗费巨资在城南地面上折腾,不如把开发的地点转向城郊。待到城南的富贵之家搬迁之后再进行改造。那样不仅可以降低动迁难度,还可以削减成本。

宛城郊区的开发如火如荼,原本扎堆在南城的富贵之家纷纷处理旧宅,到新城区安家落户。能够离开的人都走了,相应的配套资源就会减少。春江水暖鸭先知,富贵之家的搬迁也会带动商家的迁徙。如此年复一年,原本富庶繁华的老城就随着入驻人口的素质下降而导致了城区生活质量的下降。

简而言之,比如原来的张家别院是张家人居住。张家的家学渊源在城市卫生方面有所建树。好的环境会影响周围生活的百姓,大家都会主动出钱出力维护城南的卫生。

后来宛城郊区发展起来之后,宛城的富贵之家都搬走了。城南进驻的就是普通的百姓。由于有钱人的流失,直接导致了用于城南生活环境维护的资金日益减少。

城南缺钱的直接后果就是环卫工人数量的不足。由于人手不足,卫生标准就只能一降再降。到最后就形成了商家逃离的恶性循环。富贵的原住民搬迁到了敞亮的新城,不忍旧宅闲置就会处理掉。

二手房的处理式交易,直接导致了了新入驻居民的素质降低。比如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甚至是忙于生计而忽略了对小家的打理。学坏容易学好难。只要其中有一个人开了头,就会形成连锁反应,最终导致脏乱差的情况出现。

要是拥有足够的维护资金,倒还可以监督改造。然而花钱买二手房的人,哪里有多余的闲钱维护周边的公共卫生。这就迫使有钱人的绝望逃离。那些无力搬迁的人只能凑合着过日子。越凑合越糟糕,到最后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赵云说:“庄主,孟母三迁的故事,原来在城市发展中也存在着应用的价值。”

刘正说:“子龙,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影响人,跟好人得好教,跟坏人做强盗。贫民窟的存在根源在于有钱人逃离之后,剩下的人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贡献出城区维护的资金。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用于城市发展方面,就相当于缺钱败坏了城区的风气。”

城区老化之后,脏乱差就会由最开始的不好意思渐渐的演变成习以为常,直至谁也无力改变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

赵云指着一处石桌说:“庄主,我要是没有记错的话,那个位置就是当年你和郭大人对弈纵论天下的平台?”

刘正说:“不错,那就是著名石匠亲手刻制的华夏象棋棋盘。想不到如今却成了堆放杂货的柜台。”

刘正望着留下了创业记忆的石桌,心中也生出了无数的感慨。如今的城南,能走的都走了。留下来的人只能寄希望于老城改造。大量有钱的原住民离开了,城南的环境质量严重下降。除非拆除重建,否则积重难返。

当年风雅文娱的石桌,如今却成了杂货店老板维持生计的柜台。当年乌语花香的道路,现如今变成了充满了腐臭味的野味市场。原本干净的石板上,居然附带着一层不知名的黑渍。

刘正忍不住的怀念当年的城南了。如今的城南依旧是城南,可是环境却与当年天差地别。习惯了兴汉山庄的自然和谐,就再也无法忍受宛城城南现在的模样。

赵云见刘正眉头紧锁,忙上前禀报说:“庄主,南阳镇帅陈到将军和参谋长杨修求见!”

刘正说:“快请!”

赵云皱了皱眉头,野味市场的气味实在是太难闻了。选择这样的环境接见梅园的重要人物,还有心情愉快的聊天吗?

刘正并没有移步的意思,赵云只好出去替陈到和杨修引路。

杨修闻到野味市场的怪味,脸色变得格外的苍白。

赵云附在陈到的耳边问道:“叔至,你们没有想过要解决这里的问题吗?”

陈到说:“宛城的建设由德祖全权负责,我只专注于前线的战事!”

杨修说:“谈何容易!”

杨修介绍了城南老区的困境,环境影响人,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了。针对老城区的情况,宛城的相关部门一开始划拨了一笔经费,用于改善卫生条件。

然而城南老区的百姓已经习惯了在脏乱差中讨生活。每次大扫除之后,不出三天就会恢复原样。就算制定了卫生新标准,只要有一个人不遵守,剩下的人也就只能随大流了。

在杨修看来,想要改变老城区百姓的生活习惯,集体搬迁,分别安置才是唯一的出路。让城南老区的百姓到新城区接受新卫生习惯的培养,从而养成好习惯。利用环境影响个人,从而提升老城区百姓的素质。

提升百姓素质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就必须要消除脏乱差的源头。对老城区进行彻底的改造。一旦新卫生习惯成为主流,就会形成全民监督的生活环境。

优雅的生活环境需要更多的人参与维护。最主要的是让进入其中的人自觉遵守城区的新卫生标准。就像一处清静整齐的环境中,人们会自主维护相应的秩序。

刘正说:“叔至,德祖,城市卫生事关一方百姓的生命安全。也许一口不起眼的痰,就会引发一场生存危机。治理城市,治人是关键!”

杨修说:“庄主,我会尽快向梅园申请专项计划,争取早日启动改造工程。”

刘正决定留在城南老城区,赵云只好随行护卫,至于陈到和杨修就只好分头行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