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都督 > 第1406章 新老交接

大明都督 第1406章 新老交接

作者:奔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8

第1406章 新老交接

洪承畴说了这么多,将自己的规划公布在大家面前,但这在事先并没有和他的顶头上司,辽东督师孙师傅详细谈过,今天有一些越庖代俎的嫌疑,于是就歉意的看了一眼孙承宗。

孙承宗就轻松的微微一笑:“我刚刚说过,我老了,已经没有精力和力气再做什么了,在局势危急的时候,我凭着这把老骨头镇一下那些骄兵悍将。但是经过这一场战役,你洪大人已经威名远扬,让三军折服。你的能力也让人放心,而且超出了大家的期望。所以我已经写好了致仕的折子,昨天就送到了内阁,并且保举你继任我的辽东督师的职位,让你可以不受掣肘的自由行动啦。”

洪承畴当时大吃一惊,赶紧施礼:“孙师傅万万不可,小子年轻学浅,怎么能当如此大任?没有您老坐镇,小子心中没底。有事情完全可以交给小子去做,您只要坐镇在山海关,在关键的时候提点一下就行了。”

自称小子,这不为过,因为自古至今,中原王朝都是老人政治,今年洪承畴不过虚岁三十七岁,的确是一个小子,能做到辽东巡抚已经是出类拔萃,如果再直接做到辽东督师的位置上,的确太过异类。

袁可立站出来化解了尴尬:“你不要一口一个小子小子的,你放眼现在整个朝廷的中枢,有几个是七老八十的啦。”然后指着杨嗣昌道:“首辅今年也不过虚岁40,曹文诏也不错,才刚刚39,还有那个正在为帝国考察各地的马维忠,也就是定下来的首辅接班,不过是三十一。”然后再指了一下八贤王:“坐镇江南的八贤王,稳定了江南和西北的局面,今年不过刚刚17。”然后看向了天启皇帝。

天启哈哈一笑,骄傲的道:“朕今年也不过十九。”

孙承宗就感慨道:“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原本一个多灾多难的大明帝国,正是有你们这一群年轻人,才力挽狂澜,走向了中兴之道。我们这一群人老了,没有了进取之心,也没有了新的思想,我们应该让位给你们这些年轻人。”

然后看着踌躇满志的皇帝和他这帮年轻的臣子,和几个老人互相对望了一眼:“我们都已经商量好了,我把我的担子子交给洪承畴,袁可立将他的担子交给王东,沈光祚准备将他的顺天府的担子交给来宗道。”

王东,直隶人,幼年好学,万历年三元,曾经任过山东督御史,因为为人刚正不阿,因厌烦党争而退隐,今年四十一。

来宗道生活简朴,深谙为官进退之学。万历三十三年奉使肃藩,曾考察黄河,登陟泰山、华山、嵩山,遍览胜迹。天启元年,来宗道补经筵讲官,算是天启半个老师,敷陈恳切,深得朱由校重用,他今年五十四。

张慎言也道:“西南大事已经结速,也不需我再操心,而且湿气太重,现在弄的老臣百病缠身,想再干几年也力不从心了,所以臣请回京养老,将我的担子交给四川巡抚朱燮元。”

朱燮元,今年五十九,算是这次大家举荐中最年纪大的了。他为明神宗万历二十年进士,历官大理评事、苏州知府、广东提学副使等职。任内平反冤狱,革除民弊,又抚定织工事变。其后为陕西按察使、四川左布政使。天启元年,受命征讨“奢安之乱”,“底定”西南。后来,累加至兵部尚书兼督贵州、云南、广西诸军务,赐尚方剑,再进少师、左柱国。是明末少有的名臣,军事家。

骆思恭喘着气道:“王洪亮可接我的班。”

王洪亮,纯属借了毛文龙的光。不过这个人做事稳重而守规矩不僭越,没有权力野心,是个四平八稳的人,正适合现在的锦衣卫指挥使的职务。

张维贤有些尴尬:“臣想让我的儿子张之及接替。”

现在的小胖子已经是战功累累,而且继承了他的家族的传统,对皇家是忠心耿耿。更在各地历练中,军事才能得以显现,绝对是大明后起之秀中的佼佼者。这些条件下,没有人认为张维贤是搞子承父业,这个京营都统的位置,交给他,皇家放心,大家也安心。

魏忠贤也轻松的道:“咱家也老了,我看好了八贤王手下的王承恩。他这个人,对皇家绝对的忠心,也没有老奴的野心和贪婪,将三宝库的钥匙交给他,老奴是再放心不过了。然后我去香山太监忠烈祠,做一个闲散的老家伙,如果不配,或者直接回老家去,让老奴的侄儿给我养老,也让老奴有个寿终正寝的善终。”

对于魏忠贤的求去,天启非常不舍,但他听见他所推荐的,正是当初寝宫毛文龙当初悄悄的和他说,陪着自己弟弟唯一上吊的人,只有那个王承恩的时候,想一想那个对皇室千古的忠仆人的时候,感动的认为,自己还是没看走眼魏忠贤这个忠心的大伴。

看到大家都推掉了现在的职务,毛文龙认为自己该表现一下,于是就凑趣:“臣的担子准备交给张盘或者是齐飞,但我更看好张盘。”这纯属是趁机表忠心。但现在天启皇帝已经不需要毛文龙表忠心了,于是就直接打住。

对于这些老人纷纷让位年轻中的佼佼者,让大明彻底的掌握在一群有朝气有进取之心的强者手中,天启被彻底的感动了。

天启悄悄的擦干眼角的泪水:“诸位师傅不要这样,如此朝堂——”

孙师傅淡然一笑:“皇上放心,我们并不是撒手不管,我们这些老家伙准备还要拿几年朝廷的俸禄喝酒,于是决定请求皇上成立一个顾问宿老院,我们还得看着你们这些小年轻几年,看着你们别折腾。”

天启就高兴的拍手:“正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如果这个国家里有一个宿老院,有您这些老人给我们作阵监督,修订我们的得失,大明中兴指日可待。”然后对着毛文龙道:“不过你没必要跟着瞎掺和,七老八十的宿老里,有你这个五十几岁的家伙了,是不是不恰当?”

大家就轰然大笑,袁可立当时就定下了规矩:“年不满六十不得进入。”

就在这轻松的谈话中,就在不久之后,大明的老一代英杰退出了历史的前台,是前台。新一代年轻力壮富有闯进的精英走向了历史的舞台,顺利而悄悄的完成了新老的权力交接,这才是真正的推陈出新。只有在这一刻,大明才真正的走出了原先老大帝国的阴影,走向一个全新的时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