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都督 > 第1224章 四面合围

大明都督 第1224章 四面合围

作者:奔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8

第1224章 四面合围

自打刘兴贤带着信阳军一到大安口,马不停蹄的就对大安口展开了强攻。但即便他用了所有的办法,大安口依旧岿然不动。按照道理,刘兴贤有五万大军,占据大安口的敌人不过五千,但是要命就要命,在这长城险要的地形地势上了。燕山山脉,是出了名的山高坡陡,地形险峻的,简直让人只能仰望。而大安口,就建立在两座险峻的大山中间,不管是内外,都有一条漫长的坡路延伸到关口,就这一条长长的坡路,每一次只能展开五六人宽的攻击正面,你即便是有10万大军,也根本拿这一段关口,没有任何办法。

如果当初守关的九边将士不是弃关逃跑,皇太极根本就打不进来,所以说,多么雄伟险要的雄关,人不行,就等于形同虚设。

看到毛承禄过来,足智多谋的刘兴贤也痛苦的无可奈何,“现在看来,即便我填上多少人命,我也拿这个雄关没有办法。”

毛承禄就看着那雄关就纳闷儿:“既然地形地势如此险要,历朝历代都是怎么攻破的呢?”

刘兴贤就长叹一声:“长城的关隘几乎都设立在这种险要的地方,要想攻破他们,几乎全是靠蒙混过关实现的。毕竟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越过不是关隘的地方突然出现了敌后。万里长城,不可能全是这样崇山峻岭的险要地势不是。

毛承禄就莫名其妙的询问:“既然这样,那你为什么不也从别的地方跃出长城呢?”然后看到刘兴贤看白痴一样看着自己,毛承禄就挠着脑袋,嘿嘿傻笑:“就当我什么也没说。”

长城内外都是自己的地方,你越过去又能如何?敌人就这一坨,敌人就在这里,即便你从无数个长城口过去,你也是白去。

结果刘兴贤用看白痴的眼神看了一阵毛承禄之后,却蒙的醒悟过来:“对呀,自己为什么一定要在这一面和敌人死战呢,从其他的关口,绕过去一支军队,从大安口的背面,向别人发起进攻,如此一来两面夹击,势必分散敌人的防守兵力,也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我是一个猪脑子,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个办法,同时从两面城墙上对攻,这就是四面合围,多谢二将军的指点。”

毛承禄就再次得意的哈哈大笑:“我说我聪明吧,我刚刚说的办法绝对好吧,军中小诸葛,看来我还是比你强。”然后神色郑重的道:“我这一次来,并不是给你出主意看热闹的,我就是想看一看你夺下关口没有?咱们的大战略是将皇太极彻底的困在长城之内,如果你依旧夺不下关口,皇太极会从这里撤出长城,所以我不得不留下一部分兵力,阻挡住那一条漏网之鱼。现在看来你已经有了应对之法,我也就没有必要分兵,但是,我请求你,10日之内,如果你不能够拿下这个关口,请你告诉我,我就不得不带着一部分兵力,在你的后面阻击敌人。”

然后满怀感慨的看着遥远的辽东:“我们这些人,离家太久了,已经等不及了,我希望通过这一场战役,能让我提早回到故国家园去,结束这该死的战争。”

刘兴贤也遥望辽东方向,深有同感:“我们共同努力吧,为了能更早回家。”

孙承宗真正坐镇在了自己官爵名字上的城中——蓟州镇,现在,他已经召集了原先边军队,严令他们死守各个长城关口,绝对不能让皇太极再逃了,然后在获得了曹广校门徒运来的粮草军械之后,号炮一响,带着关宁大军,第一个向皇上被围的大营靠近。

战争这个东西其实就是这样,当地一个人,可能就是为了一口气,就发动了战争,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什么胡子战争,马槽战争,口水战争。

是发动战争的人,不过是凭借着一口意气用事,当他事后冷静下来的时候,是个人,就都将为这种莫名其妙的借口而发动的血腥战争,打乱了自己平安富足的生活而后悔,但在这个时候,后悔还有用处吗?你还能收住手吗?

如果后悔有用能收住手,希特勒早就收手不再打苏联了,而当他在苏德战争的后期,想要和苏联共和的时候,不管是希特勒还是斯大林,谁也没有了退步,只能打下去,直到其中的一个人彻底的倒下。

当然这些话说的有点远,就眼前的状况也是如此。

努尔哈赤发动了这场战争,延绵了十几年,当他儿子皇太极,想要结束这场战争的时候,大明朝廷却不同意了。

也真是的,你想打就打,想不打就不打,那么这个世界有你说了算了,还与别人有什么事情吗?

现在的状况就是这样。

皇太极想通过这次突袭京畿,和大明的皇帝来一个城下之盟,体面的结束这场战争。他现在的心思已经不是获得最大的利益的野心了,只要让他能够成为一地的诸侯王,让他好好的养精蓄锐一阵,也就心满意足了。

但是可惜的很,千古名人说的那句话最有道理:“你可以将一个事情发起,但是这个事情的结束,却并不由你决定了。”

“面对大明皇帝的营垒,我们久攻不下,而且死生累累,然而大明的勤王之师,却在四周好整以暇的整顿,正在如泰山压顶一般,像我们慢慢的聚拢,情况有点不妙。”

其实用泰山压顶和情况不妙,来说现在的局面是恰当的。但这样的语气和形容词,却不应该出现在一个君王的口中,这对整个将士的士气,将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但是面对这样的局面,皇太极还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呢?

“再次派一个信使,去和大明的皇帝谈一谈,我愿意放弃原先以山海关为界,改为以辽河为界,承认毛文龙占据的地区,依旧为大明的领地,再次进行谈判。”

这样的条件,已经比原先那种气势汹汹,成为兄弟之国,以山海关为界退让了好几步。

按照皇太极自己的心思解释,那叫做大丈夫能屈能伸,但不过在座的所有人都知道,那不过是冠冕堂皇的遮羞布,维护一下自己体面罢了。

之所以在这个时候皇太极做出这样巨大的让步,原因并不是因为大明勤王军队四面合围,也并不是因为毛承禄的骑兵,开始在四面骚扰牵制,八贤王的大军步步紧逼,更不是因为刘兴贤隔绝了自己的退路。

面对这些大明的勤王军,皇太极还有信心,只要派出五千勇士,必将一击而溃。现在他最担心的也是最恐惧的,那就是探报里说,毛文龙带着他的第5个儿子,气势汹汹的杀过来了。

现在皇太极对自己的行动,后悔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