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都督 > 第387章 军迷皇帝

大明都督 第387章 军迷皇帝

作者:奔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8

第387章 军迷皇帝

毛文龙原先嚣张跋扈,性格孤傲乖张,很是得罪了一批文官,尤其在上次督抚之争的局势里面,毛文龙既没有彻底的战在东林党人一方,但却彻底的整垮了熊廷弼,得罪了小党,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党争之中,所以,按照为反对而反对的党争原则,自己这一方提出让毛文龙进京述职,不管是正确与否,都会被另一批人反对的。

天启皇帝却没有考虑这么多,想了一下之后,却叮嘱了一下魏忠贤:“这一次召见毛文龙进京述职的根本原因你是知道的,如果这个目的传扬开去,毛文龙进京述职的可能就彻底的没有了,一些和那帮混蛋们勾连的官员们,一定会竭尽全力的反对,所以,你一定要保密这件事情的根本原因,你就可以随便编造一个稀里糊涂的借口就可以了,我这么说你明白吗?”

魏忠贤当然明白,他也绝对不会将毛文龙真正进京的目的宣扬出去,因为王洪亮和冯世宝已经在另一份不想给皇帝的汇报给魏忠贤的书信里,已经明确的向魏忠贤提出了,晋商八大家所拥有的不能用富可敌国来形容的财富,同时,毛文龙所实行的釜底抽薪的办法,又能给内帑带来多么巨大的收入。

这是一笔让魏忠贤眼红的收入,因为现在的内帑已经入不敷出,而户部依旧贪婪的没有止境的向内帑伸手,这已经让掌握着三宝司钥匙的魏忠贤无比痛苦。

如果真的能按照毛文龙的策略,内帑将有一笔巨大的源源不断的收入,自己的日子也就好过了。

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于是大家就分头各忙各的。

结果事情却又出现了反复,因为紧接着毛文龙的又一道奏折送到了内阁,转到了司礼监,最终传到了天启皇帝的手中。

其实整个大明朝廷所有文官武将们的奏折,想要直接传到皇帝的手中,是要经过几道程序,层层筛选的。而在各个程序上,各个部门又都以自己部门的利益出发,选择性的要让皇帝看到对自己有利的,而不让他看到对自己不利的奏折,因此上,虽然整个大明朝廷每日里送到司礼监各地奏折堆积如山,就像雪片一般多,但就在这样的选择筛选之下,能够传达到司礼监,能够传达到皇帝的手中的真正的并不多,最主要的是有用的不多,一些空洞无物的,确实不少。

但是自从毛文龙上次扭转了镇江战局之后,再加上毛文龙的折子,很和皇帝的胃口,于是天启皇帝特意下了一道圣旨,那就是凡有毛文龙的奏折,不管是大事小情,必须第一时间交到皇帝的手中。为此,天启皇帝还是怕各个部门截留毛文龙的奏折,专门给这些部门里派出了坐班的太监,检查是否有毛文龙的奏折递上,只要发现了,立刻第一时间传达给天启皇帝,这也是在那个年代,第一次出现的绿色通道吧。

今天小太监急匆匆送过来的毛文龙的奏折,就彻底的打断了天启皇帝急于调毛文龙进行述职的想法,因为在这份奏折里,毛文龙又传来了一个惊天的消息。

建奴正蓝旗进攻长山岛反正的单游击,而毛文龙出于对同僚的帮助,更让天启动心的理由是,毛文龙冠冕堂皇的说,他要通过这一次救援反正的单荩忠部,对后金建奴再一次实行牵扯,以便给自己的老师傅孙承宗,争取他整顿山海关沿线城防的机会时间。

对于毛文龙勇于任事,天启不由的感慨:“毛帅,真忠臣也,真的做到了他的那幅披肝沥胆对联上所写的那样,*******,*******,因此上,天启皇帝就暂时放下了召见毛文龙进京述职的想法,因为他期待着毛绒更好的消息能够给自己传来。

随着毛文龙又是四路出击,每日战事不断,毛文龙的奏折几乎是每天一道,都是用加急的办法送过来的。按照毛文龙的想法是,自己的一举一动尽量让天启皇帝知道,这不在显示自己的敬畏之心,而是将自己的所作所为随时报给皇上,让他知道自己在做事。

功劳这个东西就是这样,虽然没有必要像前世毛文龙那样肆意夸大,但也没必要加以隐瞒谦虚,既然做了,就要让人知道,这对自己有好处。

现在天启的兴趣已经从木工这个本行,开始向军迷方向发展,每日让内供司给自己找来各种各样的兵书,然后让那些经筵大儒们给自己讲解。

对于这种明显跑偏的举动,大儒们是给于过坚决的抵制的,但天启却振振有词:“国事已经以战争为主,为做为一国君主,对军事一窍不通,那么就会出现外行指导内行的毛病,那后果是很可怕的。”

但这样的借口却不能打动那些大儒们的心,于是魏忠贤就给天启找了一个借口:“皇帝还年幼(17岁)久居深宫,如果不了解军事,岂不会被那些外面的丘八给坑了,冒领了军功,因为,军功人头的实在的银子,课是内帑出的,这可是皇上的体己钱,这得看好了,花明白了,否则便宜了那帮丘八,如此是非常危险的。”

皇上能对丘八不信任,这个借口真的很强大,于是为了继续严防丘八,大儒们就开始给天启加课,开始讲军事兵法了。

虽然是个临时抱佛脚的军迷,对军事一知半解,但天启皇帝每天最大的事情就是坐在御书房等着毛文龙的战报,然后仔细的研究阅读,在他的御书房里,半面墙壁都挂着一幅巨大的流动地图,天启皇帝基本上是这样,一手拿着毛文龙的战报,一手提着一只朱红的笔,面对战报里的状况,在地图上标注出来,然后退后几步,眯着眼睛端详,然后再在心中揣摩,揣摩毛文龙的心思目的,假设自己是敌人,如何阻挡毛文龙的进攻。

而后让小弟朱由检再假设为毛文龙,问他如何进攻防守。于是乎,两个人在书房里每日忙的是不亦乐乎。

而每每在这个时候,身后总是恭敬的站着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备询,这个老人一身国公服饰,这位老人,就是历经三代皇帝,辅助两代君王上位,掌控中军都督府,执掌京营。在大明政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英国公张维贤。

他是现在大明武将里,唯一不被猜忌的,也是在大明功勋后代里,唯一还能掌握实权的人,在老师傅孙承宗督边去了,老师袁可立去了登莱不在的时候,也是天启皇帝又一个依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