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都督 > 第964章 私立储君

大明都督 第964章 私立储君

作者:奔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8

第964章 私立储君

安排信王,也就是未来的八贤王就藩信阳,天启是以册封太子,确立君臣名份,放弃兄终弟及想法为交换条件的。见大臣们接受了自己的建议,就拉过自己的弟弟,用手轻轻敲打着他的手背:“册封之后,你就到信阳就藩,替朕坐镇中枢枢纽之位。”然后苦口婆心的谆谆教导:“千万年不遇的大灾难落在你我兄弟的肩上,亿兆百姓的解脱得活,就看你我兄弟的决断。我在京城里掌控天下,弟弟,你不要辜负八贤王的称号。坐镇信阳中枢,南面要指挥调度,北面要努力平息,为哥哥我看着这天下枢纽。重任在肩,当勤勉勤勉再勤勉。你我兄弟南北呼应,让咱们一起带着这个老大帝国,度过这最艰难的时候,不辜负祖宗的重托。”刚刚还是朕呢,这一会又是你啊我的了,可见这兄弟感情之深,真的已经无人能比了。

朱由检见自己的哥哥眼中流露出的不舍,心中也是难受。即将立刻形影不离的兄弟,要独自面对万千凶险,怎么不让人心头就好像压了块巨石一样?但想一想这老大帝国千年难遇的灾害,就要兄弟同心共同担当,心中却又生出一股豪气。将小胸脯努力的挺了挺,眼含热泪,郑重的点头:“臣一定不会辜负万岁的嘱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样的称呼变化,就是朱由检正式接受了君臣之份,正式接受了这副重担。

天启就满意的拍了一下弟弟的肩膀:“这次你就藩,哥哥不能苦着你,例行赏赐绝不能少,至于赏赐王田吗——”

结果大臣们就一咧嘴。

明朝藩王就藩,例行的赏赐之外,还要有每年的奉养钱,这到是有明文规定,但还要给予封地的,这个就没有定数了。比如当初有个不受待见的嘉郡王,到了封地,连片瓦片都没有,只能租房子住,最终郁郁寡欢而死;但又比如现在他们兄弟的叔叔福王,当年就藩之后,万历皇帝直接赏赐封地两万顷,结果就是河南土地不够,又从四川,湖北划地补充,造成天下无数流民。

而从这个皇帝和这个弟弟感情好到这种地步,又不知道要封赏给他多少,又不知道因为王爷的无限压榨,造成多少百姓流离失所成为流民。

正在大家担心的时候,信王却直接开口拒绝:“皇上对臣弟的关爱之心臣弟领了,但藩王赏地之弊端久已显现,更有贪婪者敲骨吸髓造成无数流民,给大明带来了巨大的不稳定因素,臣不敢请剥夺藩王封地,但臣有当年毛帅送的三十万亩土地的承包费足以养活臣弟,也就不再需要哥哥赏赐土地了。”

租地给百姓和将百姓捆绑固定在土地上,那上本质的区别,现在大明所有收缴贪官土地,就施行的土地国有,但以自愿租种的方式交给农民,其政策已经大大的缓解了天下百姓的负担,而户部单独独立的承租司也为国库和内帑带来意想不到的收入。这种利国利民的好处,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朱由检的决定一出,诸位大臣在松了口气之外,也不得不佩服这个信王的为国公心,就从这一点上,就足配八贤王称号了。

天启也开心起来,对着群臣骄傲的夸奖自己的弟弟:“在才是大公心,当为天下楷模。”

群臣这次是从真心里赞颂里一番信王贤德。

等大家收了声,天启再次嘱咐弟弟:“信阳位重,但官府积弊丛生,你一去,第一要整顿吏治,淘汰那些尸位素餐者,还百姓一个安稳的地方,压制住民乱之源,不能牵制了南粮北运的大事。”

当时大臣们就急了,藩王不能触碰政务,不要说这样,即便是他们的子孙,都不得科举,这是必须严格执行的,结果皇上的意思是将信阳的政务交给八贤王直接管控,这已经不是破坏规矩了,这简直就是鼓励造反啊。

结果还没等诸位重臣反对呢,天启又丢出一个巨大的炸弹:“洪武开元,就加强信阳独立设立一卫,本来应有兵五千,但军户制度早已废驰,想来早就不成样子,这次你就藩信阳,按照惯例,要赏赐你一笔钱物的,还要赏赐你一批土地。土地且不说,我将在内帑再额外拨付你十万银元,供你整顿卫所,同时派那些勋贵子弟随你前去。记住了,一定要做到,兵要足额,装备要精,训练要勤,拉出去能战,战则能胜。你要记住,我这个皇帝可是要随时抽调你带着这些虎狼进京检阅的,一旦不能符合我的要求,直接打你的板子。”

诸位大臣闻听当时大惊失色,不好,皇帝这是要将信阳枢纽的军政大权全部交给八贤王啊,如果那样,八贤王位高权重,手中有兵有将,而且还有地方钱粮,不但如此,还要随时抽调进京操演,这还了得,这已经不是鼓励八贤王造反了,这已经干脆就是告诉他,你怎么不反了。而朱由检带着这群虎狼名正言顺的进京,那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萧墙之祸啊,这不成,这必须反对。

结果还没等诸位大臣反对,马维忠却对朱由检轻声咳嗽了一声。

朱由检猛的一惊,再看向诸位大臣立刻要爆发的样子,猛的想起毛帅在私人信件里的提议,于是赶紧不再称呼哥哥,而是直接称呼万岁,正容道:“万岁委臣与重任,但毕竟臣年幼,这番重任还需贤臣帮助。”

天启的眼睛就一亮,然后对跃跃欲试的重臣们说道:“且听听我这个小臣子怎么说。”

大家只能暂时憋住嘴,听听这个未来的八贤王到底如何说。

朱由检就郑重道:“臣年幼,需要有贤德者帮衬,请万岁调天津府都御史左光斗大人任信阳知府,主持政务。”

左光斗在天津在徐光启的支持下推行屯田,政绩斐然,虽然他是东林六君子之一,但他却没有东林的那种只会夸夸空谈的坏毛病,倒是一个忠心实干的人,这样的人要是接管信阳政务,绝对不会偏私他人。

“而军队调度,更是军国大事,臣平时和皇上所谈,都是纸上谈兵,所以请皇上下旨命令郑国公出山,掌握军队。有这两位能人陪伴左右,我才能完成哥哥,不,是皇上交代的重任。”

郑国公是勋贵之一,老成持重,当初抬天启入殿登基的就有他一个。虽然是勋贵集团之一,但更是天启从龙重臣,他是绝对不会放弃天启这个自己扶持起来的皇帝,而冒天下之大不韪再扶持信王的。

如此安排到是让诸位大臣大大的放心了,一个没有行政权,没有军权的王爷就随他去吧。

天启也一扫刚刚被大灾压的喘不过气来的沉重,开心的爽朗大笑:“哈哈哈,我的臣弟果然睿智过人大公为国,这样的安排果然周详,这事就这么定了。”

面对这样的安排,马维忠欣慰无比,因为这也是毛文龙和他三个人未雨绸缪的计划之一。一旦未来天启皇帝对毛文龙集团产生了怀疑,进行迫害镇压,毛文龙就准备不惜一切力气,扶持朱由检上位。一个文臣左光斗不足虑,而郑国公其实早就被绑在了孤臣党,也就是毛文龙的战车上了。当然再也不会让后来崇祯皇帝那样胡搞乱搞的事故出现,他准备挟天之以令诸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