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五胡之血时代 > 第419章

五胡之血时代 第419章

作者:疯狗先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5:31

第419章

冀州。

邺城紧邻着漳水,自从当年西门豹治理漳水后,邺城一带就成了丰饶之地。

周围的土地产出极高,可以供养的人数远比青州一带要多得多。

在历史上,当唐代末年藩镇割据的时候,河北周边的三镇一直存在,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河北的地利。

一直到北宋时代地力衰退之后,河北的优势地位才慢慢衰颓。

作为一座马上就要启用的都城,邺城内外此时已经到处都是征发来的徭役和雇工。

这些人将在明年夏季来临之前,把屡次遭受破坏的邺城修缮起来。

因为原本的成都王司马颖的府邸就在邺城,虽然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但是略微扩建之后,就可以再继续用了。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同样的道理,这些聚集到邺城的徭役和雇工虽然需要的花费不多,但是同样都是需要吃饭的。

数万人的吃喝用度,就成了今年最大的花销。

好在今年的雨水丰沛,又没有闹其它的灾害,算是最近十年以来难得的风调雨顺之年。

邺城,郊外。

一处巨大的砖石烧制场中,上千名**上身的民夫正在辛劳的搬运着一车车的青砖。

随着一车车的青砖运出去,又有一堆又一堆的砖胚被送进烧制的火窑中。

身穿轻便软甲的刘预,正在一群营造官吏的引领下打量这一处烧制青砖的工厂。

“陛下请看,这就是最近烧制的青砖,用了石炭之后,个个都是坚实耐用,用来包裹城墙,保证可以做到坚不可摧!”

一名中年官吏毕恭毕敬的对刘预说道。

在刘预的面前,是一座高大近乎一丈的巨大青砖堆垒。

把青砖堆到如此的高度,其下部肯定要承受相当大的重力。

刘预俯身看了一下,发下底部的青砖依旧都是完整,并没有出现什么碎裂的情况。

这就说明这些烧制的包墙青砖都是非常的坚实。

刘预满意的点了点头,“嗯,不错,如此坚实,方能护卫城墙。”

他又取出两个青砖,挨个翻看了一遍。

每一块青砖上面都有几个文字,上面写着制胚的时间和工匠的名字。

“陛下,用此记名之法后,这些青砖的烧制,已经是几乎看不到残损之件,九成九都是上等的青砖!”

那名官员继续说道。

自从曹魏时代开始,许多的百工就被要求成了专门的匠户,世代传承不允许从事它也,就如同是后世明代军工类的那些工匠一样。

在汉末最混乱的时代,这种办法能保障这些工匠有活命的饭碗,但是到了晋代稳定以后,这种制度却是导致大批的百工逃亡,就算是去给世家大族当田客部曲,也都是不肯给朝廷当奴隶了。

所以,当刘预开始需要大量工匠修筑邺城的时候,只能征发豪强大族中所属的工匠。

为了防止这些豪强家的工匠消极怠工,刘预索性直接命令各个营造场把每一个块青砖、每一段夯土都追责到了具体的工匠身上,一切就是为了保证城池的坚固。

“告诉这些工匠,等到邺城营造好了之后,朕将会被专门的人来验查,用过者罚,有功者赏!”

刘预拍了拍手上的灰尘,对着周围的营造官吏们说道。

几个专门负责此事的官吏,立刻就是取出纸笔把皇帝的话原封不动的记录了下来。

所谓的赏罚,虽然严厉,但是却不是刘预的根本目的。

他的根本目的,其实是为了把这里面的工匠,都从世家豪强手中个释放出来。

与后世宋明时代的科举官吏不同,魏晋时代的世家豪强可以说是更为强悍的存在。

这些世家豪强,往往都是以宗族为主体,也会有较小的宗族同乡附庸,然后聚集在一处军事防御完善的坞堡中。

在这些军事化的庄园里,世家豪强不仅有防御外敌的部曲私兵,还有大量耕种劳作的田客奴仆,也有许多的工匠,不管是冶铁也好,织布、烧陶、木工、烧炭等等活计,从可以在自己的庄园里完成。

没有什么好的机会的话,外人甚至都很难看清楚一个世家豪强庄园里面的真实实力。

也正是因为这一次营造邺城,冀州的许多世家豪强纷纷响应之后,才让刘预更加看清了这些世家豪强的真实力量。

刘预为了一点点瓦解这些世家豪强的‘小王国’,首先想到的就是先尽量解除这些‘小王国’自给自足的能力。

借着这一次机会,刘预已经打算用奖励的方式,替大部分的工匠解除附庸的关系,让他们恢复到良民的户籍上。

“此处一个月可出产多少青砖?”刘预忽然又是问道。

几个负责此处的官吏各自报了一个估算的数目,就算是其中最为乐观的估计,也是远远少于刘预的期望值。

“不行,这还是太少了,按照这个速度,等到明年夏天之前,也未必能完成。”刘预摇了摇头,有些不太满意。

几个官吏都是诚惶诚恐,立刻都是表示,一定要想办法催逼工匠们加班加点的赶工。

“工匠也都是人,如此催逼,甚为不妥!”

只是营造一个邺城,刘预可不想混的一个残暴的名声。

按照这些官吏们的尿性,刘预要是只要速度,不要在乎其它的话,这些工匠们就将面临悲惨的境遇了。

只怕就算是累死病死,也将得不到休息。

“既然这两个砖场烧制工艺很是完善了,那就索性再召集人手,再开设几个砖场罢了。”刘预立刻说道。

几个官吏连连应诺,不过,旁边跟随而来的华琇却是有些不解。

“陛下,这青砖靡费巨大,只此一处工场的花费,就已经是抵得上数倍夯土的工费,要是再营造几处,恐怕花费就要更大了啊。”

作为营造邺城的主官,华琇手中的预算也是非常紧张的。

“邺城的城防其实也不是每一个处都需要包砖,只要在紧要之处使用一些也就罢了,要是全都使用,只怕太过奢靡了。”

一听到华琇竟然用了‘奢靡’两个字,刘预就是有些发笑。

华琇绝对是没有彻底明白自己的意图。

在此之前,中原的城池墙壁几乎没有使用包砖的。

这里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夯土的城墙就足以应付几乎所有存世的攻城武器,毕竟一帮木制器械,对于夯土的威胁实在是不大。

另外一方面,就是烧制青砖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这个时代的烧制火窑,大多使用的都是木炭,而不是煤炭。

木炭的成本远远大于煤炭,而且受制于树木的采伐、运输等原因,就算是不顾成本烧制木炭,也不是每个郡县都有条件具备的。

不过,因为刘预的关系,这两个因素此时都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首先是攻城器具的巨大变革,且不论昂贵的火药武器,就算是普通的配重投石机,此时也已经出现了好久了。

在几次攻城战中亮相后,对于许多人来说,这种木制的投石机根本就不是什么太大的秘密了。

中国这块土地上,从来就不缺能工巧匠,见到一眼就能窥测全貌的人才遍地都是。

刘预在数月之前,就已经听说,匈奴汉国在关中攻打晋王司马保的战斗中竟然使用了仿制的投石机。

虽然具体的战斗过程不清楚,但是匈奴人已经开始仿制投石机却是不争的事实了。

要想防备这些,就必须开始使用包砖的城墙了。

“朕可不是为了一个邺城。”刘预说道。

“那陛下的意思是?”华琇有些不解。

“如今胡虏也已经使用石砲,虽然威力如何不得而知,但是那石砲不过是一个套路,只要多制备一些,摸索出来经验,也就是没有什么秘密了。”

“陛下是想要用青砖防备石砲?”华琇最近几个月都是是邺城负责营造新城,对于许多中枢的军政事务有些滞后了。

“自然是为了防备石砲,不过,也不仅仅是为了邺城。”刘预说道。

“还有何处?难道陛下打算在其他城池也使用包砖?”华琇立刻就是有些惊讶了。

要知道,邺城之所以能大量使用青砖,那是因为邺城有漳水的运输便利,可以把其他地方的石炭用水路运输过来。

至于其他的城池,可就未必有邺城的便利了。

如果是把青砖烧制好了,然后在运输的话,那将会是一笔天文数字般的花费。

毕竟,古代的帝王营造宫殿,运输几根巨大的原木、条石就已经是耗费巨大的‘苛政’。

这要是千里迢迢转运砖石,还是包城墙的砖石,只怕大汉君臣就要被人当成笑柄了。

“并州!”刘预轻轻一笑。

“并州临近胡虏,人数上又不占优势,只能暂时采取守势。”

“这种情况下,要是能把这种青砖营造法用上,就算是胡虏大举出动,也将难以破城。”

历史上的乞活军,基本都是出自并州,从去年开始,刘预就把散居在河北的乞活军逐渐迁回到了并州。

这些乞活军以晋阳为中心,利用地势和河流,修筑了大量的坞堡庄园,以此来慢慢恢复并州的实力。

“此法虽然好,但是并州与冀州隔绝水路,要想转运石炭,恐怕不可能吧。”

华琇有些为难的说道。

现在邺城使用的这些石炭,也就是煤炭,都是在周边的一些浅表层煤矿开采的。

虽然汉代就已经开始使用煤炭,但是使用的范围依旧不是很大。

就算是华琇这种见多识广的人,也依旧认为只有邺城周围才有这种石炭呢。

“哈哈,不可能,不可能!”刘预忽然是笑了起来。

华琇更是一头雾水,实在不明白刘预为何发笑。

“陛下所笑为何?”

“不可能往并州运石炭的,并州根本就不缺石炭!”刘预依旧是感到很好笑。

并州也就是后世的山西,古今以来,恐怕华琇是第一个想着往山西运煤售卖的人。

虽然山西的绝大多数煤炭都是深井,但是如今这个时代,只需要开采出一小部分浅表煤炭,就足以让整个并州的汉军坞堡全部用上青砖。

这些用上了青砖的坞堡,就可以牢牢钉在地上。

刘预相信,自己占据着最为富饶的几个州,只需要用坞堡往南缓步推进,用不了今年,也就可以把坞堡修筑到匈奴人的鼻子底下。

听到了刘预的解释后,华琇却依旧还是半信半疑。

他还从来只是听说并州水土肥美,可从来没有听说并州竟然出产这种黑兮兮的石炭。

刘预随后又巡视了其它的一些采料场,基本都是没有消极怠工,也就是放下了心来。

等到了傍晚时分,刘预并没有进入邺城过夜,而是留在了邺城外面的军营中。

两万多青州、兖州的军府兵已经迁移到了邺城,虽重新划分了职田,但是却暂时都集中在邺城外面警备。

毕竟,邺城中可是有好几万民夫和工匠,这些都是身强力壮的人,一旦受到什么鼓惑乱起来,没有些有力的士卒是绝对弹压不了的。

进入大帐后,刘预就看到了案几上堆积如山的奏章和文表。

刘预刚刚打开第一个奏章,就立刻露出了惊异的表情。

“什么!”

“司马睿竟然派太子司马绍镇戍京口!?”

京口是什么地方,刘预自然是明白的。

历史上的北府兵,就是以京口周边为大本营,这些北方南逃的流民,基本稍加训练就是合格的战士。

虽然因为刘预的原因,北方南逃的流民比历史上大量减少,但是其实早在八王之乱的时候,就已经有大量北方人南逃江淮了。

如今扬州京口一带的流民至少也得十万计。

“司马睿不好好把自己的皇太子放在眼皮底下,竟然派到京口去镇戍,这分明就是针对我啊!”

刘预不禁心中大为不满。

虽然他也想到,这可能是司马睿想要借机强化自己的权力,但要是京口有了一支强劲的晋军,特别是这支晋军还是时刻想要北返中原的流民组成的强悍军队,就不能不让刘预担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