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隋第三世 > 第667章:揣摩敌意,世绩设局

大隋第三世 第667章:揣摩敌意,世绩设局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13:17

第667章:揣摩敌意,世绩设局

看书网..La,最快大隋第三世最新章节!

次日正午,徐世绩正在滕县大营观看地图,思索对敌良策,从奉命北上之日开始他就没有安生过,一直在前线营造防御工事、训练军队,很少涉足过彭城,随着大战将临,时间都消耗在了滕县防御之上。但是他想安心布局,王伯当却不会。

他和单雄信与王伯当的明争暗斗是全军公开的秘密,说到底还是草莽气息浓重,一山不容二虎。

王伯当是李密的义弟兼徒弟,从小就跟着李密出生入死、忠心耿耿,论和李密的关系,天下无人能及,就连一起参与杨玄感之乱的房玄藻也远远不如。所以王伯当能够出任左屯卫大将军、吴郡郡王这种职位属于情理之中的事情。

而单雄信和徐世绩在瓦岗军资历雄厚,军中威望极高,再加上他们在关键时刻几次支持李密改制,为瓦岗从乱匪走向正式建造的魏国做出了极大贡献,论功行赏,他们二人也被封为大将军、郡王。

号称魏国第一将的单雄信和王伯当都是郡王,但在官职上却有了高下,两人都是屯卫大将军,不过向来都有左上右下之说,于是王伯当高出单雄信半筹,这其实是亲厚上的区别。

可就是因为高了这么一点,单雄信名为大将军,实际上却沦为魏国/军中第三号人物,使他心中极为不服,他觉得王伯当寸功未立不说,还先后丢失了洛口城、金墉关等要地,有何资格爬到他的头上?

相对而言,徐世绩识大体、顾大局、大度有方,每次指挥行军作战都能筹划有度。临敌应变是合乎机宜。与人一起谋划计策时,能辨别好坏,听到别人有好计谋,便听从而为。所得的赏赐、功劳大都分给手下将士。因此将士们都愿意为他效死力。

他深知魏国根基不稳,远不是内斗之时,必须要齐心协力才能共度难关,故而当起了和事佬,结果却没人理解他的苦心,不但单雄信不爽、王伯当也觉得他是左右逢源的小人一个,更因为他和单雄信是生死之交,对他十分敌视。

当初李密本来是给徐世绩安排孙长乐、闻人遂安、乐伯通当副将的,可因为孙长乐是王伯当的人,不甩徐世绩的账,于是把陈智略换了来。

徐世绩现在的心情也异常沉重,前天传来消息称,杜伏威并没有南下辅助张镇周,而是虚晃了一枪,趁着兵力空虚之际,占领了沿海的东海郡,与此同时,尉迟恭率领三万铁骑模渡淮水,入侵了下邳郡,这两郡在江都未失之时,都是处于腹心之地的内郡,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兵,所以二将来袭来之时,几乎没有打过一仗,所到之处,各县官吏纷纷弃城而逃。

从眼前的局势来看,他们完全被隋军牵制住了,个个都有沦为孤军的危险,依照徐世绩的想法,最好是趁着隋军尚未完成分割包围之时,干脆就放弃处于四战之地的彭城,合兵一处,坚守梁郡、谯郡、淮阳即可,只要坚持一年半载,没准天下有变,魏军能够得以突围。

“将军,不好了,不好了。”

忽有一名亲兵带着另一个风尘仆仆的士兵很快就出现在了徐世绩的面前。

徐世绩转身问道:“何事如此惊慌?”

被带来的士兵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将军,梁郡方向来报,黎明时分,宋城被隋将裴行俨、高雅贤攻破,陈智略、陈绍、刘智等文武尽皆战死。”

“什么?”

徐世绩听了这话,手不由得一紧,将桌案上的文房四宝打翻在地。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宋城一失,梁郡将无一城能阻隋军兵锋,要是全线失守,则意识彭城只剩下极小极小的北方属于魏军,一旦尉迟恭和杜伏威进入彭城,那他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

偏将乐伯通拱手说道:“将军,请给末将一万兵马,末将立刻前去救援宋城”

“来不及了,来不及了!”徐世绩摇了摇头道:“裴行俨是隋军之中的宿将,杨侗发动的大战从来没有缺席过,这些年一直独自领兵,他怎么会给我们救援的机会?而且他们来去如风,我想虞城恐怕也是陷落多时了。”

“虞城有五千守军,不会这么快沦陷吧?”乐伯通有些不太相信裴行俨会这么快。

“乐将军有所不知,隋军主将甚是霸道,十分推崇杨侗提出的‘闪电战’,日行数百里很正常,裴行俨这人算是张须陀的带出来的徒弟,也是一个霸道的急性子,若是虞城守军不降,他必定下令攻城,怎么会给我们救援时间?更何况虞城只是一座小城,根本坚守不住多久。”

还有一句话徐世绩没有说,那就是魏国岌岌可危,朝不保夕,失去主将掌控的将士怎么可能为魏国陪葬?

闻人遂安叹了口气,满脸忧愁的说道:“素闻隋军没有步卒,而彭城全郡无险可据,若隋军四面合围,咱们只怕难以坚持多久啊。”

这话说到众将心坎里去了,他们的军队虽然号称十万,可分守各处之后,能够当作机动之军的兵力极少,而因为杨恭仁兵势过多,他们甚至连兵力都抽调不出。要是隋军步步紧逼,拼消耗也能把他们耗死,打都不用打。

摆在徐世绩面前的难题,不是去救援梁郡,而是如何率领彭城之军脱困而出。

梁郡那里既然已经落到了隋朝之手,想要夺回几乎等于不可能,派兵过去的话,少了是给裴行俨送人头、送功勋,兵马多了,杨恭仁、尉迟恭、杜伏威忽然攻来又咋办?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是夺回了梁郡,也没有什么战略意义了,裴行俨的兵马都是骑兵,来去如风,在哪儿不能落脚?

没有粮食,他可以去颍川,可以去荥阳、济阴,也可以跑去跟杨恭仁汇合,要是大胆一点的话,还能杀入谯郡,就地打秋风就是了。

关键是人家兵马不少,夺回梁郡的可能性小得可以忽略不计,再说了,他徐世绩要是大举出兵,杨恭仁、尉迟恭、杜伏威和颍川的谢映登难道还会坐看热闹不成?

裴行俨占领梁郡的目的自然不用多说,肯定是为了掐断彭城跟谯郡、淮阳的联系,因此如何打通与淮阳的联络,保持两者的联系,就成了眼下最大难题。

面对着兵多将广、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的隋军,徐世绩心中大生无力之感,终于体会到了李唐这些年的酸甜苦辣了,在绝对的实力面前,纵然你有万千计谋,都翻不起一朵浪花,只能束手束脚的顺着对方的节奏来办。

众将也全都沉默不语,思考着解决问题的方法。

闻人遂安忽然提议道:“自古以来,久守必失,依末将之见,不如放弃彭城北部,率领大军退入彭城,在汴水南岸防御隋军,与此同时,在萧县安营扎寨,派遣兵马驻扎,这样进可威胁梁郡砀山、下邑,退可保谯郡未失,只要萧县在手,我们与圣上的联系就不会断。反而因为缩小了防御范围,彼此之间的支援也近了很多、便捷很多。”

闻人遂安的建议刚一说出口,一名偏将便立刻反对道:“隋军皆骑,哪怕是步兵和后勤兵也有战马驮运攻城器械,要是咱们全线撤退,怎么防住沿着官道而来的骑兵?就算防得住,谁来断后啊?”

闻人遂安沉声道:“从目前来看,隋军很快就会从四面八方杀来,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放弃汴水以北的广袤大地,否则的话,只会被隋军一步步蚕食干净,除此办法之外,你们说应该怎么办?难道还有其他办法吗?”

众将听了这话又沉默了下来,正如闻人遂安所言,他们现在的情况是守也守不了多久、打又打不过,唯一的办法只能当认怂后退。除了闻人遂安的法子,他们哪怕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一个更好的办法。

徐世绩沉吟道:“隋军人多势众,又都是来去如风的骑兵,想要防,是防不住的。就算他们不来攻打大营,只需斩断我们的粮道,大军也会不战而溃。如今之计,只能快刀斩乱麻、退而求其次了”

“退而求其次?”众将疑惑的问道。

徐世绩点了点头:“我的意思是搬空大营,连夜南撤,兰陵守军退到良城和微山之交,接应大军;同时通知丰县守军进驻萧县,防止裴行俨入境。”

“除了后勤辎重兵全力南撤之外,主战之师分成三部,交替掩护。彭城城墙高有三丈,外有汴水为护城河,城中尚有二十多万石粮草专供大军食用,加以我们带回去的数万石,最不济也够我们坚守一年之用。”

众将听了徐世绩的分析,纷纷点头:“如今之计只能如此了。”

见众将答应下来,徐世绩便下令道:“闻人将军骁勇多智,善于随机应变,由你率领一万大军护送辎重兵,现在即可组织辎重兵装物上车,入夜即可南下。记住,尽量小心,万不能让对面的隋军发现。”

“末将遵命。”闻人遂安拱手应命。

“乐将军。”

“末将在。”乐伯通连忙起身。

“你为第二路,带领两万士兵在昌虑县北三十里外的丛林设伏,为后军断后。至于剩下的三万大军为后军,由我自己率领。”徐世绩说道。

闻人遂安一听,连忙说道:“将军是一军统帅,个人安危关系到大军的生死存亡,要不还是让末将来断后吧。”

徐世绩是个极具人格魅力的人,经过大半年相处下来,闻人遂安、乐伯通等等后来之将,对他心服口服。

“放心吧。”徐世绩欣然一笑,豪迈的说道:“我并不只是单纯的撤退,更不会白白的把大营送给隋军,隋军要想拿走,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也让他们知道我大魏王朝将士不弱于人。”

闻人遂安问道:“将军打算伏击隋军吗?”

“不错。”徐世绩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道:“隋军这些年从无败绩,这短短的时间内,杨侗奇袭了江都,取得一连串的胜仗,而裴行俨又在今天拿下了宋城。他们屡战屡胜,定生骄傲之心,人一旦骄傲了必定麻痹大意。而与我军对峙的乃是隋朝尚书左仆射杨恭仁,此人虽是知兵之士,可到青州这么久,始终没有取得一点战绩,颜面上难免过不去,这就难免会有争胜之心。再加上撤退是我军唯一之选,又没办法对付骑后,他一定认为我们急于趁夜离开,而不会想到大营还留下后手。”

“将军足智多谋,末将佩服。”众将心服口服。

“大家下去安排吧,务必各守其职,不可懈怠。”

“诺!”众将领命告退。

待到众将兴高采烈的离开,徐世绩不由得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