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巨子 > 第1042章 新君登基

寒门巨子 第1042章 新君登基

作者:路人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24:35

第1042章 新君登基

皇宫正殿太和殿上,超过千名在京官员已排列成队,恭候皇帝驾临登基。

这时的所有人都已经知道了这一略出人意料的结果,最终能坐上皇位的,依然是先帝遗诏中所选的英王孙璧。所以当他真迈着坚实的步伐从殿外群臣身边走过,进入宫殿时,那一干重臣虽然脸色稍有变化,但大多数还是表现出了臣子该有的庄重与敬意。

直到孙璧正式落座,群臣才齐刷刷地跪倒一片,山呼万岁,行三跪九叩的大礼。而孙璧也没有丝毫怯场,依旧是稳稳地坐在龙椅之上,以俯瞰的姿态从面前群臣的身上缓缓扫过,面上无悲无喜。

这就是身为天子,身为万民之主的感觉了吗?群臣皆匍匐脚下,万民福祉与生死,皆由一己而定……

孙璧的心中生出这样的感慨,但很快,又被他压了回去,同时又挺了挺腰背,肃声道:“诸位爱卿都平身吧。”

“谢陛下!”众臣子齐声答应,这才先后起来,不少位于前列的重臣都看向了孙璧的面目,等着他继续发话。而他也没有让大家久等,当即又道:“朕受先帝遗诏,克承大统,心下委实忐忑,深恐自己力有不逮,有失先帝之明……”

这些场面话到底还是该说的,而作为皇家子弟,这些东西其实早就融入到了他的血液中,以往不用,只是没到时候,可现在真要用时,却也是信手拈来。

对此,群臣的反应也颇为平淡,也在他把谦逊的场面话说完后,纷纷进言:“陛下过谦了,陛下天纵英明,才是先帝愿将江山托付之因,臣等相信我大越必然能因陛下而开创盛世,海晏河清,国富民强……”

“这不光是朕之所愿,也必然是诸位爱卿所求,朕希望你等也能尽心竭力辅佐于朕,为国为民,使我大越千秋万代……”

这些话早有安排,自然有宰执等一干官员相应对,倒是身在臣班前列的李凌,这时却显得有些沉默,只是静静听着,没有太多的表示。

他自然是和孙璧他们一道回的京城,有所不同的是,魏梁带了孙璧直入皇宫,而他,却留在了宫外,直到群臣真正入宫,他才现身,也因此引起了不小的骚动。奈何当时已经到了皇宫之内,四周皆有御史言官们盯着,所以纵然那些官员多有疑问,也是没能当面问出。

而当王晗等人赶来汇合,将孙璧安然归来,已在谨身殿中沐浴更衣的事实道出后,群臣心里是再掀波澜。事情居然在这最后关头又发生了彻底的大转变,本以为已稳稳能坐上皇位的永王居然又一次倒在了胜利之前,都已经有不少人为他感到悲哀了。

尤其是那些被永王拉拢收买的臣子们,更是个个心慌意乱,不知等待自己的会是怎样一个结果了。但此时大局已定,纵然有再多疑问,再多慌乱,也只能暂且放下,专心应付眼下新皇登基的大典。

随着君臣身份的确认,身为皇帝的孙璧又说了一番鼓舞人心的话后,他才张口宣布了自己登基后的第一道诏令。本来照道理来说,这样的旨意就该早早安排妥当,然后交由政事堂来颁布的,但是他这次来得突然,时间已经不够作此处理了,所以便只能事急从权,由他亲自口述。

不过这第一道旨意的内容还是相当正常,无非就是封赏百官,使那些朝中老臣们得到多一层保障而已。

虽然一直有个说法,叫作一朝天子一朝臣,可事实却显然并非如此简单了。固然随着新皇登基,他潜邸时的重要帮手必然会得到更大的重要,加官进爵,但在此之前,却还是得先稳定朝局,让老臣也享受一定的待遇。等到皇帝真正坐稳了皇位,又把自己信任的臣子安插进各个要紧位置后,他才会一点点地将那些不听话,或本来就处于敌对位置的臣子一一拔除。

而今日的孙璧仓促而来,自然不可能真对某些政敌下手,于是就先大肆封赏一番。比如左右二相,都因此加了其他虚衔,王晗更是被直接加了个太傅的贵职在身,还有就是六部尚书一级的官员,也各提了半级,虽然职权不变,但身份却已大为不同。

与他们一样,臣班中前列的李凌,也得以迈入从二品的行列,成为了只在二位宰执与枢密使之下的高官。

要知道如今朝中是不存在真正在朝的一品大员的,也就已经告老还乡的陆缜,曾被孙雍追赠一品太师衔荣归,其他臣子,就是二位宰相,也只是正二品,至于枢密使和六部尚书,更是只得正三品而已。

而李凌,这次却被擢拔成了从二品的高位,这足以显出他地位之高,帝眷之隆了。

而更妙的是,因为这是一次对所有臣子的统一拔擢,其他人连反对都不好提出,只能接受。不然就是与满朝臣子为敌,那后果可就太严重了。

只此一招,就可看出孙璧虽然看似只会带兵打仗,可真论政治手腕,也是相当厉害的,至少已经可以凭自己的身份压制反对声了。

“温衷……”孙璧在把这些细节都说完后,又特意点了李凌的名字,让他不得不站将出来,在所有人羡慕嫉妒的目光里,弯腰应道:“臣在。”光这称呼,就足以显出他君臣二人关系之非同一般了,那可是只称表字的关系啊,堪称殊荣。

“先帝在时就曾授你三司使之职,用以统揽户部及转运司财政大权,不过因北方再起战事之故,你被派往幽州坐镇,所以此一官职并未真正落实。而现在,北伐已成,你更是有大功于朝廷,朕意欲就在京城开辟三司使衙门,以你为主,统揽一切财税大事,你可不要让朕失望。”

“臣多谢陛下信任,定当尽我所能,使朝廷财税之事不出差错,使国库丰盈,百姓富足!”李凌当即大声应道,这正是他希望获得的职权,也是之前就已经和孙璧商定好了的。

早在归京路上,两人就对孙璧登基后的事情有了一个初步的打算。当时李凌就以后世的眼光给出了自己的看法:“若要真正掌握朝廷大权,有三样东西是绝对要拿捏在你手上的。”

“哦,却是什么?”

“一是枪杆子,二是印把子,三是钱袋子。也就是军权,政权,以及财权!”

孙璧在仔细思忖后,也不禁深以为然地点头:“说得好,如此看来,我现在已经可以将两样完全掌握在手了。北伐一战,无论边军还是京城禁军,都已和我一心,军权自然在握。哪怕我真在登基后抽不出太多时间来,也可将之托付于可信之人,比如承志!”

萧承志虽然并没有跟随回来,而且还因战断了一臂,但无论是在军中的声望影响,还是对孙璧的忠诚,都已经足够说明他是最理想的控制军权的人选了。

至于财权,他都不用多说的,因为眼前就有一个远超如今天下人的存在:“你本就被父皇封为三司使,此番又立下大功,我便可名正言顺地将朝中财权交付于你了。”

孙璧真就说到做到,来时所说的话,在登基后,便立刻落实,敲定了李凌三司使,统揽户部和转运司大权。而更妙的是,这官职还真是之前孙雍所封,使得那些臣子纵然想要反对都拿不出个合理的说辞来,最后只能是无奈默认。

接下来,又有一些官员得到了确实的好处,其中有之前就是英王党的人,也有一些是在朝中素有好名声的。等到这些恩泽于下的封赏都敲定后,才有礼部官员上前奏道:“陛下,时辰差不多了,还请您扶先帝灵柩前往下葬吧!”

“自当如此!”孙璧当即就从龙椅上起身,领了群臣出了大殿,转到偏殿停灵处,又行了跪拜之礼后,才在早准备好的哀乐队伍的吹吹打打下,跟着灵柩一道,向着宫外而去。

此时已将近中午,而这些君臣将徒步前往城外帝陵,将孙雍的棺椁正式放入其中。这可是一件极其重要的大事,必须得由新皇亲自出面扶棺才能成行,所以才会一直拖到今日。

于是,随着众人排着队伍向前,哭声也已响成一片。不管是真哭假哭,有泪无泪,反正在全城百姓看来,本朝君臣对先帝那是相当敬重与不舍的,新的皇帝更是哭得成了泪人,浑身颤抖着还需要人扶,几次趴在先帝棺椁上久久不愿起身,实在是至纯至孝啊……

不过其实绝大多数臣子都心里明白,这一切都只是演给他人看的戏而已,先帝都死了有一月了,又有谁真能如此伤心呢?

倒是李凌,心中还真有几分伤感,毕竟这些年来孙雍对他还是不错的,虽然他身为君王其实并不合格,也不是个好父亲,但对他的猝死,还是叫人心中发酸,久久难以释怀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