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巨子 > 第107章 表字与拜师(下)求订阅

寒门巨子 第107章 表字与拜师(下)求订阅

作者:路人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24:35

第107章 表字与拜师(下)求订阅

寒门巨子第二卷浪淘沙第107章表字与拜师求订阅天地君亲师,师生之谊放到任何时代都是被人们所极度重视,并不在父母亲情之下。当然,这个师生指的是真正有教导之情,真心为你好的老师,而不是只传授一些技艺了事,那只能叫师傅而非师父,或是老师。

所谓师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而这个师生关系摆到官场之上说道就更多了,其实从宽泛的意义上来说,只要是参加科举并被取中,当界的考官就算是考生的恩师了,而最终的殿试又以皇帝为主考,所以进士们也就有了天子门生这一荣耀的称谓。

但这些终究只是表面意义上的师生关系,就跟后世的塑料情谊似的,真出了事情,无论师生都不会讲任何情面,更有甚者背后捅刀也不少见。对此,朝野之间也是见怪不怪,不会因此就对某人生出成见,或当作把柄。

而真正的官场中座师与门生间的关系就要紧密得多了,当老师的不光要教导学生治学上的事情,还会操心于学生的官职升迁,随时都会想着关照和拉一把。而对于这等类似于结党的做法,大越官场中也是默许的,因为这是老师对学生的义务。

当然相应的,学生对老师也有辅佐听令,当有事时为前驱的义务。倘若有学生在老师遭难时袖手旁观,又或是干出欺师灭祖的勾当来,哪怕他所做是对的,也会被人所不齿,被所有同僚所唾弃,无法在官场立足。

可以说真正的师生关系是彻底绑定,荣辱与共的。所以对大越的官员来说,无论拜师还是收徒,都必须慎之又慎,宁缺毋滥。

而这回魏梁是真起了把李凌收入门下的念头。这一方面是在于他确实看重这个年轻人的才干能力,也相信他能有一番作为,所以想要在官场中拉他一把;另一方面也是两人关系越发紧密的体现,毕竟只靠上下级什么的很难维持住关系,而成了师生之后就完全不同了。

见李凌如此知机果断,魏县令也不觉笑了起来,就这么坐着坦然受了他三拜之后,方才起身,轻轻把他搀扶起来:“你不必如此,你我之间虽有师生之分,其实平日里也与朋友无异……”却是正式承认让李凌拜入他门墙了。

李凌顺势起身,再次笑道:“老师胸怀宽广,弟子汗颜。”

“哎,这可是为师的真心话,或许论科举作文我有许多可以教你的,但论起做官的权谋,算账之事,你可要强我不少了。”顿了一下,他又笑道:“好了,这些东西暂且不提,咱们先为你起个表字吧。”

“弟子恭听老师赐字。”李凌又是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同时神色也很是郑重,毕竟这表字可是一个读书人的脸面,确实相当关键。

“这表字一般来说总要与你贴合才是,或与你的名相合,或与你的性格相贴,又或是为师对你的一个祝愿。其实这些日子里,我也想过不少相关的表字,但总归不是太过满意,直到前日想起你之前在县衙的一系列雷厉风行的手段,再联想你名中的凌字倒是有了个想法。”

顿一下,他又看着李凌道:“你这个凌字直如你的行事风格一般,最是凌厉,勇往无前。但我辈行事素来讲个中庸平和,总是如此凌厉,到底欠了些温润之意,而且过刚易折,终究不美。

“所以为师希望你将来行事冒险前能多想想,与人相处也当以温和为上,和衷共济才是取胜之道。故而这个表字为温衷,你以为如何?”

“李凌,李温衷……”李凌念了两遍这个名字,便咧嘴点头,“老师这个字果然取得好,学生今后也定会以此为念,绝不辜负您的一片厚望。”

“你能有此心,我便很高兴了。”见李凌接受了这个表字,魏梁也颇为高兴,“其实本来我还想着给你起一个更忠君爱国如我一般的表字,但后来一想,还是算了,这个就挺好。”

“哦?老师的表字却是什么?”李凌不觉好奇地问了一句,话说从认识对方到现在,还真没听他提起过自己的表字呢。不过这也正常,因为在江城县里,上上下下全是魏梁的下属子民,自然没人称呼他的表字了。

“我的表字嘛,就唤作忠贤了,忠于陛下和朝廷,做一贤臣。”魏梁慢悠悠道出自己的字来,“这还是我老师在我考中生员时为我起的呢。”

“忠贤,果然是好字,与老师的为人也是相得益彰……”李凌刚吹捧了两句,突然就顿住了,忠贤,他又姓魏,魏忠贤……卧槽!

见他突然愣住,随即露出了极其古怪的神色来,魏梁不觉有些奇怪:“怎么,有什么问题吗?”

“没,没什么。”李凌轻轻摇头,然而目光却忍不住往老师的下身看去,那玩意儿应该是完整的吧,这儿是大越不是明朝,只是同姓同字罢了……心里是这么想,可到底有些别扭,只不知要是老师知道历史上有个叫魏忠贤的九千岁,会有何感想呢……

魏梁还真不知道自己的表字能让李凌产生这么多怪异的念头来,只是笑道:“如今你有了字,才算是真正的士子了。对了,适才我问你的事情可想好了吗?”

“乡试吗?”

“是啊,你有何考虑没有?”说着一顿,他又正色道,“其实要让为师来说,还是建议你今年八月去省城考一回乡试的。”

“却是为何?”李凌连忙问道。

既然已成师生,有些东西就能说得更透彻些了,魏梁也不带隐瞒的:“我知道你有些顾虑,我也看过你此番院试的文章,确实有不少问题,立意虽然不错,但遣词用句上,还是欠缺了火候。而且,我之前不是让你多读那些解元状元进士的时文吗,怎么在这次的文章里却很少见到你有取其精华,化为己用啊?”

“呃,学生虽然读了他们的文章,可终究无法将其融会贯通,所以写文时就没有用上。”

“唔,这也是时间紧迫所致,好在如今离着乡试还有几月,你接下来就好自把这些东西都融会贯通,这样乡试时才能添几分成算。”说着一顿,他又正色道,“至于我为何让你参加本次乡试,也是为了你好。一方面,科举如作战,也讲究个一鼓作气的道理,趁着刚拿下秀才功名,胆气正壮,自当一往无前,去把举人也给考出来。这另一方面,也在于朝廷一早就有成例,并不是所有生员都能去考乡试的。”

“啊?还有这一说?”李凌还真不知道有这么回事儿呢。

魏梁点头:“不错,你可知道每年光是我衡州一府就有六七十个新秀才,而乡试却是三年一次,又是一省之地只取百人,那历年的生员加在一起,前往参考的人数有多少便可算出来了吧?”

李凌只草草一算,就不觉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不怕有五千以上啊。”

“只多不少,哪怕是省城,也是不可能让这许多考生同时去乡试的。所以朝廷一早就定下了规矩,一者便是优中选优,只有三年里在府学县学成绩出众者才能得到乡试的准许;另一者便是当年考中的生员也有资格前往省城乡试。”

“那要是前两年考中的生员呢?”

“他们只能怨自己运气不好,必须在县学或府学里再读一年书,凭自己的实力来争这个名额了。”魏梁笑着道,“话说当年我就是在府学里学了一年才去参加的乡试,当时我就是府学那一年的魁首!”

您牛X,主角光环,学神本神……李凌忍不住在心中感慨了一声,然后才道:“所以学生这次真是运气极好,便能以新晋生员的身份去省城乡试?”

“不错,这等机会可是难得得紧,绝不能错过了。哪怕这回真失手了,也能涨涨经验,等三年后再考也更有把握些。”

李凌心思一转,就认同了对方的说法,这等机会确实不能错过了。本来他还想着再学两年去乡试呢,可这么看来,之后再考可能难度更大了。

“老师说的是,学生今日开始就为接下来的乡试做准备。”

“唔,其实经义什么的你已经滚瓜烂熟,现在最关键的还是把其他人的文风特点,还有他们的精妙处全部学来,再化为己用。如此,文章才算上乘,才能在乡试中杀出血路来。”魏梁再度提点道。

李凌点头,但心中还是有所疑虑:“可是这么一来,我自己的文章就彻底没风格了呀。”

“要的就是没有你自己的风格,你风格再好能比得了那些连战连捷的科场高手吗?”

“可……”不等李凌把话说出,魏梁已迅速说道:“你觉着如今的时文是什么?有人说它是什么锦绣文章,简直胡闹。其实那不过就是一块敲门砖罢了,是你用来进入官场的一件工具,难道你觉着自己入了官场还会做这样的文章?就是为师我,现在怕也写不出当初那样的‘锦绣文章’了。所以你想要写出自己的东西,大可等到科举有成之后。”

这话如浪潮般狠狠冲击在了李凌的心头,又如当头棒喝,打得他心神剧震,半晌之后,方才明白过来,深深地一躬到地:“老师说的是,学生受教了!”

也只有真成了师生,关系近到这一步了,魏梁才会把如此直白的道理说给他听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