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巨子 > 第126章 有因才有果(下)

寒门巨子 第126章 有因才有果(下)

作者:路人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24:35

第126章 有因才有果(下)

寒门巨子第二卷浪淘沙第126章有因才有果韦家,自身难保?

李凌眨了眨眼睛,明显有些赶不上对方的节奏了。明明刚才他们两个还在不断说着韦家在衡州府,乃至于淮北之地有多么多么的厉害,怎么话锋一转却又说他们自身难保了?

看出他心中疑虑,魏梁便是一笑:“我也是在前几日才看到的朝廷邸报,说是身为户部郎中的韦恕道已然致仕离任,同时致仕的还有不少其他户部及相关官员。”

李凌这才有些明白过来:“也就是韦家在官场最关键的一大靠山突然倒了?”

“正是如此,这对他们来说势必是一大打击。韦家所以能在本地享有偌大名声,除了那节义之家的名头外,更关键的还是在于他们在朝中有靠山,现在靠山一倒,他们的处境就不会太好了。”

曹进也在这时跟着道:“韦家和万家最不同的一点,就在于他们是走的官面上的关系,这固然可以给他们带来诸多便利和好处,但同时也会让他们成为不少人的眼中钉,为了他们自身声望,有时韦家会与县里,甚至府衙官员作对。”

李凌点点头表示能够理解,所谓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可不只是某些超级英雄的风格,也是许多世家大族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像韦家这样名声在外的豪族,一旦当地有个什么事情,他们自然必须露面做主,若官府有什么过错,他们也必然会被推到最前面,去与官府力争到底。

这是他们的特权,是他们把名声进一步扩大的助力,但也是极大的隐患。果然就听曹进继续道:“若是一切如旧,自然没有任何关系。可像这回般,韦家的靠山突然倒下,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有些仇怨就会趁机报复!”

“怪不得……”李凌这才有些明白过来,这一路来自己时刻担心江北县会派人追赶,结果到今日都没有后文,很显然这就是当地县衙不再卖韦家面子的表现了。又或者,那些一直笼罩在韦家阴影下的地方官还很乐于见到韦家倒霉出丑呢。

这让李凌只觉心中一松,长长吐出一口气来:“如果真像老师你们所言,那我和姐姐就真安全了。”

“至少暂时你们不必忧虑韦家的报复,至于以后,若是从官府方面入手,本官自会帮你说话,而要是他们不顾名声颜面地用强,我自更不会让他们得逞了!”魏梁又迅速给出态度。

这让李凌更为感激,当即又一次行礼:“多谢老师出手相助……”

“你我既为师生,这点忙总是要帮的。”魏梁摆手说道,随即又把面色一凝,“不过我还是希望你能吸取这一回的教训,今后行事莫要再如此鲁莽了。还记得为师给你起的表字吗?温衷,你行事却不可再这般激进了!”

“学生记下了,今后定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不让老师担忧为难。”李凌再度拱手说道。而后,他又忍不住好奇道:“对了老师,那韦恕道怎么就突然致仕了?却是朝中出了什么变故吗?”

“这个嘛……”魏梁与曹进对视了一眼,两人神色都显得有些古怪,“要说起来,也和你大有关联。”

“我……”李凌指了指自己的鼻子,一脸的惊讶,都要以为是自己听错话了。自己一个才刚走上科举之路的生员,连衡州府都没踏出去过呢,怎么就和朝廷里的大事有了关联?还能影响一个官员的去留?

魏梁却把脸色一正,说道:“因为他是受黄麻捐一事影响,被人参劾,才不得不辞官的。”

“黄麻捐一事……”李凌再度轻呼出声,他原以为此事早就过去了,不想居然还有这么大,这么深的影响……

“很奇怪吗?此事可远没有结束呢,甚至可以说如今此事已经越闹越大了。无论是我们县里,还是府衙,其实已经都置身事外,但事情却报上了朝廷,如今户部、转运使司等相关衙门正为此互相攻讦,至少在短时间里是难有定论的。据说,就连陛下也对此事深感头疼,而陆王两位相爷更是在借此事而动,或排除异己,或提拔亲信,反正如今的朝廷内部已因此一事而混乱不休了。”

李凌张大了嘴巴,足足半晌都没能反应过来。他前世毕竟只是一个企业里的会计,虽然懂得一些勾心斗角的手段,但从未在官场里混过,是真不知道那些当官的手段有多黑,心思有多细的。

事实上每一次能在朝中卷起风暴的大争斗的开始往往就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或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这些内情,却不是李凌一个乡野小民所能领会掌握了。

魏梁随即也是苦笑一声:“其实就是我,也没想到此事会酿成这么大一个争端来。怪不得当时府衙和巡抚大人会想方设法欲把事情遮掩下去,有时官场之上真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啊,因为谁也不知道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会牵扯出多大的波涛来。”

看着李凌那吃惊的样子,他又起身,拍了拍自己弟子的肩膀:“不过你也别太忧心了,这次的风浪虽然不小,但终究只是有人在借机行事,还不会影响到远在千里之外的你我。你现在最紧要的还是把乡试考好,若是能考中举人进士,成为朝廷官员,再去费心思这些事情也不迟。”

“学生明白了,我自今日开始,就会好生在家读书,再不问其他事务了。”

“唔,去吧。也就只剩两月多些了,而且八月初你就要启程去省城,所以时间越发紧迫,可不能再荒废了。”

当下李凌再度拱手称是,然后匆匆而去。

在他和魏知县看来,这场朝中风暴虽然因他而起,但终究不可能有太大的影响到他身上,可事实真如此吗?

……

京城洛阳,本朝左相陆缜才刚回到府中,就有门下亲信求见。

无奈之下,以近六旬的陆相只能草草抹了把脸,换了身衣裳便在书房见到了这位亲信:“又是衡州那边的事情?”

“陆相英明,正是为了此事。之前我们不是借此机会把户部的韦恕道给踢了出去吗,可结果那一边也找到机会下手了,却是冲着咱们在礼部的一名郎中而来,说他当初任户部主事时就曾经手此事,然后也是他做主通过的……”

“哼,他们的反应倒是够快,居然这么快就找准了突破口……”

“其实下官在意的并不是一个区区礼部郎中,而是怕他们会以此为突破口对陆相您不利啊。毕竟王相那边也一直在找机会攻击您,只要给他们任何一点把柄,就会无休无止地弹劾。”

陆缜眯眼思忖了半晌,虽然这位的顾虑有些过重了,但自己也确实不得不防,所以在一番思忖后便道:“那就继续从韦恕道身上打开突破口,把水给彻底搅浑了。我想以陛下之圣明,也定不会希望看到朝中真因为这么一点小事而攻伐不断的,很快旨意就会下达。王哲那边也应该是怀着相似的目的在行事,事情到今日,也差不多该有个了结了。”

“卑职明白了,我这就去做安排。”这位官员只略作思索也明白了陆相的意图,忙答应一声,匆匆而去。

而这一打岔,陆相却没心思吃饭了,索性又把案头一直在翻的那本书给抽了出来,重新看了起来,那封面上赫然写着三个大字——《包公案》!

与此同时,皇宫之中,当今天子也正听人禀报着如今朝中陆王两党官员借黄麻捐一事攻讦不断,短短半个多月间,已有十多名官员相继离任受罚,而且还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

这让同样年近六旬的皇帝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在打发那人离开后,扭头冲身后的一名老内侍道:“你觉着此事是不是有些过了?”

“朝中大事奴婢一个内侍怎敢多嘴……”

“朕又没有让你拿什么主意,就是让你给个看法,你个老货在朕还想装蠢不成?”皇帝笑骂了一句。

那老内侍这才赔笑着道:“奴婢只是觉着这样可能会影响了朝中大事,毕竟两方官员总把心思放在怎么抓人把柄上对正事就不可能如以往那么上心了。而且,最近各部官员也有人人自危的意思,尤其是那些未曾拜到两相门下的人,他们是真怕受了牵连没人肯保啊。”

皇帝听后也略略点头:“你说的不错,臣子们稍微争一争是好事,可争太多了,争得把正事都忘到一边就非朕愿意看到了。那此事就到此为止吧,你让人拟旨,黄麻捐一事就此为止,不得再做追究。同时朕决定,今年开始就免去衡州黄麻丝布的进贡,还有再免去江城县今后三年的田赋以为补偿。”

“陛下圣明,千古以来仁慈君王无有能与您相比的。”老内侍赶紧答应称颂道。

皇帝却只是轻轻一笑,不以为意。随即嘴角又是一翘:“说实在的,朕还真想见见那个挑明此事的小民呢,他叫什么来着?”

“江城士子李凌,据说他还要参加今科科举呢,已得了生员功名。”

“是吗?李凌……”皇帝轻轻念了一回这个名字,似乎已经将之记下。

“李凌……”陆相放下手中书,口中也念叨出了这个名字。

昨日因,今日果。而今日种下的因,又会在明日结出什么样的果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