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巨子 > 第137章 煎熬的乡试

寒门巨子 第137章 煎熬的乡试

作者:路人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24:35

第137章 煎熬的乡试

寒门巨子第二卷浪淘沙第137章煎熬的乡试又花了半日时间,李凌总算是把两道策问悉数写完,虽然那些衙门里的事务他都门清,但想要完全转化成一定文采的文章依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就是他也只能确保有一定的可读性,离着真正好文自然尚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这时天色却已暗沉,夜晚降临,就在李凌以为夜间只能睡觉,最多打打腹稿时,那老兵又来到门前,小声道:“秀才公,这是本次考试的夜间用烛,还有今晚的食物。”

李凌一愣,抬眼看到对方手里正捧着三根蜡烛和一只小碗,不知里头放的是什么,但还是含笑接过,又感谢了对方一声。看来考场这边也是有安排的,所以夜间还给大家准备下了蜡烛,只是这蜡烛一根也就能用上一个多时辰,那就需要有计划地使用了。

趁着还有些亮光,李凌抓紧安排晚上的食物,那小碗里的只是两个干馍和两筷子菜蔬,实在算不得好东西。但他也顾不上计较了,想了下,便把菜蔬和自己带进来的几片肉干与一些米放到一块儿,去外头弄了些水,又放进锅里,再点着那只小火炉,煮成了一锅菜肉粥。

只一会儿工夫,菜肉粥的香味就在他考房前一片区域内弥漫开来,顿时吸引了不少考生的注意,他们纷纷探头看出来,见此都是个个神色复杂:我们都只想着随便吃点便继续埋头考试,你倒好,到这儿野炊来了啊。

李凌却没有在意这些人的异样目光,把粥熬好,便捧回考房,就着干馍美美地吃了一顿。虽然材料简单,但滋味倒还算不错,尤其是这粥是热乎的,可就比啃干馍喝凉水要强太多了,吃下去后,只让他整个人的精神都为之一振。

虽然天已彻底暗下,李凌却没有打算就此休息,而是垂下门帘,点起蜡烛和熏香,又取出一份题目仔细打起了腹稿。这回他决定趁着头脑清明先作一篇四书题,毕竟这才是本次乡试的重头啊。

虽然乡试有十多篇文章,但其实真正决定能否考上的还是那七篇四书题和五经题。甚至于就李凌所知,有时候决定成败的只在头一篇的四书题和五经题两篇,因为每次乡试的考生太多了,而考官却只得十几人,又要在短短数日内分出优劣,这工作量自然极大。所以他们能做的,就是只抓重点,把其他的先放一边了。

当然,这并不代表其他文章就可以胡写或是不写了,但只要头两篇文章足够出彩,后面的平庸些也能被取中。

只沉思了一阵,李凌又突然想到一点,赶紧低头又把蜡烛给吹熄了。自己到底还是没有经验,居然点着蜡烛打腹稿,这浪费的可实实在在的时间啊。

考房陷入黑暗,李凌心里却变得通明起来,很快就抓住了那题目的精髓。话说乡试到底和之前的考试不同,越发正规,也就没有了截搭题这样的怪玩意儿,都是堂堂正正的大题。

如此抓住题干就变得很是简单,但相应的想写出出彩的文章博得考官赞许又变得不那么容易。好在李凌这段日子已经把那些解元、状元等人的范文都印在了心里,融会贯通,此刻再一一对照之后,居然发现有其中两篇文章的主题与这篇四书题有着七八分的相似。

其实这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儒家的道理也就那么一些,仁爱啊,忠君啊……但文章说法却何止千万,自然难免有重复相通之处。现在被李凌抓到这一点后,他就决定把那两篇能让人考中进士的文章的词句内容作为自己文章的题眼,再用上自己的遣词造句来将之复刻。

虽然这种腾讯的做法有些无耻,但科举考试只有成败不讲德行,也就顾不上了。

有了整体思路,理顺整篇文章就变得很容易了,只半个多时辰,腹稿便已打成,李凌再度点起蜡烛,下笔如神地在纸上飞快写着,居然也只用了半个多时辰就把这第一篇的四书题给写完,此时蜡烛都还有小半截没烧完呢。

但李凌已不打算再写了,收起文章考题,将之用油布袋装起挂上墙,然后自己则收起木板,变座位为小床,就这么躺下了休息。

躺在冷而硬的砖石台上自然比不了床铺,而且还没有被子,这等睡觉的滋味可实在太难受了。好在李凌年纪轻,身体又因每日不辍的锻炼挺不错的,总算是顶得住,但即便如此,他这一晚睡得也不踏实,几次差点一个翻身就从上头掉落,到了黎明时更是一个喷嚏惊醒,翻身起来时才发现外头天色已蒙蒙亮了。

掀帘出房,李凌发现其他考生也有不少出来了,所有人都一副精神萎靡的样子,显然大家晚上都不好过。但谁也不好抱怨,甚至互相见着后也没一个说话的,只活动半晌,等着天渐渐亮起,便又各自回了考房。

然后又是如昨天傍晚一般的熬粥,李凌又吸引了一波人的羡慕嫉妒恨,毕竟他们在这个秋日的早晨只能继续就着凉水啃干馍,连口热汤都没有啊,这对比也太强烈了些。

等到吃完早饭,天也完全亮了,李凌又开始了今日的考试,只是有些受凉又腰背酸疼的他此刻却无法做到如昨日般精神集中,必须用很大的毅力才能收束心神,打稿作文。

也是直到这时候,他才发现自己还是犯下了错误,原先定下的先易后难的策略明显不适用乡试。因为随着时间推移,自己的精力什么的都会不断下降,如此把最要紧的文章留到最后必然无法发挥最佳,自己居然就把状态最好的一天浪费在了那几篇策问上头了。

不过这时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李凌只能强迫自己不去想这些东西,专心考虑起了下一篇五经题来。得亏他基础还算扎实,又记了一肚子的范文,此刻虽然精神不好,依然能从中挑出东西来化用进文章之中。

李凌也清楚时间越往后状态必然越差,所以也不敢再怠慢了,写下一篇文章后,又马不停蹄地构思下一篇,再将之写出来。

如此,整个第二天李凌几乎都没怎么休息,不是在写文章,就是在打腹稿构思,哪怕是烧粥吃饭的时候,脑子都不带空的,真正做到了全功率运作。

如此,他居然一气就写了五篇文章,到天黑时脑子都有些糊涂了。

虽然五篇文章真算起来也就五六千字,但这可不比后世的网文,也不同于他写,那每一篇都是心血之作,必须言之有物,还得字斟句酌,让文章看着更为华丽,更要引经据典,使自己的论述更为合理,要不是他可以化用其他前辈的文章词句,只怕一天下来也就能写出三篇。

只是如此拼搏那也是有好处的,因为这样一来,李凌已把七道经义题中的六题都给写出来了,再加上一早完成的策问和算学题,留下的只有一道大题和三篇制判表,而明日可还有一整天的时间可以用呢。

所以已经头昏脑胀的李凌没有再强迫自己夜间继续写文,而是在随便吃了点冷粥后便垂帘睡觉。这一夜,他再没感受到身下砖石台硌人了,只一觉就睡到天方大亮,虽然还是感到寒冷,但精神头却比昨日上午好了许多。

不过这时他也顾不上多想了,立刻又投入到了新一天的考试之中……

孟子曾有言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很显然,这一场乡试就是对这些考生的们的一场熬炼,既是对他们十年寒窗学识方面的考验,更是对他们身体素质的考察,只有在这两方面都出类拔萃者,才能真正踏入士这一阶层,成为真正的人上人,变成预备官员。

如今徐州这儿的乡试就是如此,为期三天的考试在来到第二天后,就已有考生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了问题,有突然精神崩溃大叫着冲出考房,然后被外头的兵丁按住,绑了的;也有突然得了风寒等疾病倒下去,却也只能留在考房,等候龙门再开才能就医的……无论哪一种情况发生,都意味着这个考生这回乡试已然完了,又得再等三年才能再受煎熬。

而李凌明显要比许多人都要幸运,虽然到了第三天他不时都有咳嗽,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却还算不错,总算是把剩下的几篇文章都给写完了,此时刚到申时,又一阵咚咚的鼓声响起,却是考官下令可以交卷开门了。

当然,此刻离着真正的交卷截止时间尚有一段距离,按照本朝规定,二更才是最终的交卷之时,这也是一早就发三根蜡烛的原因所在。

而李凌这时却看着手头上的两根半蜡烛一阵苦笑,没有经验的自己到底还是把时间给安排错了啊,本来第一天该多写些东西的。

再又检查了一遍文章,确认上头没有任何错误和忌讳后,李凌终于起身,把考卷全部交给外头的老兵,又冲他拱手一礼,这才带着考篮等物,步履蹒跚地往外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