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巨子 > 第139章 两种态度,两种人生

寒门巨子 第139章 两种态度,两种人生

作者:路人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24:35

第139章 两种态度,两种人生

寒门巨子第二卷浪淘沙第139章两种态度,两种人生后世有一种说法叫作只要断网三天你就会感觉被互联网抛弃,上面的梗你一个都不知道,什么叫闪电五连鞭,什么叫耗子尾汁,特么的烦死了……

李凌本觉着如今的节奏慢,不可能出现这样的事情,可事实表明却非如此。他也就在考场里待了三天外加睡了一觉而已,结果这徐州城里却发生了这许多的变故,真让人生出沧海桑田的感想来。

罗家的事情他好歹还知道个前因后果,倒也不算太吃惊,可那五尸命案又是怎么回事?如此大一桩命案,放到任何一个时代都足够震动地方了,这让他忍不住好奇,问起了李莫云来:“你可知道这命案内情吗?”

李莫云刚把碗中面条吃光,听了后抹了把嘴含糊道:“只听说城里某间宅子里发生命案,五个外乡人被全部杀死,事情闹得不小,街上多有议论。”

“没有其他的了?”

李莫云摇摇头:“没了,至少官府没向外透露更多。哦对了,据说那凶手很厉害,五个死者都没来得及做出反应,就被一刀断喉,而附近的住户连惨叫都未曾听到。”

李凌听得一阵咋舌:“这事可真不小啊,想不到我们考试的时候城里还发生了如此大案。”

“听说就是因为乡试把城中不少兵马都调去了考场,才给了贼人以可趁之机……反正现在刘刺史很头疼,这案子根本没法查。”李莫云也就道听途说了一些东西,说到这儿就没了。

李凌摇摇头,便把这事抛到一旁,只叫来伙计,让他再准备一份食物自己带回去。算着徐沧差不多也该起来了,总得给他准备点吃的。

事实也确如李凌所想,当他们回到跨院时徐沧也有些发懵地走出房来,他整个人看着比李凌还要萎顿,有气无力的样子。哪怕之后吃了饭,依然是恹恹地叹道:“这连续三日的乡试果然最是伤身,当时我都觉着自己要出不了考场了。”

“大家都一样,我也是直到刚刚才缓过来。对了,张儒师差人来请我们到时过去一趟,你觉着今日能去吗?”李凌随口说道。

“老师……”徐沧心里颇为感动,以前他虽也在县学,可从没有哪个教谕能这般真心待他,当下就道,“既然是老师相召,我自然是没问题的。”

“那就待会儿过去拜会,我想应该是关于本次乡试的事情。”李凌立刻定了下来,又和徐沧歇息了一会儿后,便出门买了点糕点什么的再登张府大门。

张禾丰显然是早作了吩咐,两人才一说明来意,就被请进门去,又有下人领了他们来到后院,在前几日的书房里又一次见到了张儒师。

他见二人到来便笑了起来:“你们倒是来得快,我本以为最早也得等明日才会过来呢。”

“老师相召,我们岂敢拖延。”李凌和徐沧同时说道,引得他又是一笑:“那就都坐下说话吧。”

等二人坐定,张禾丰也没有绕什么圈子,直接问道:“你二人此番乡试考得如何啊?”

李凌和徐沧对视了一眼,示意由后者先答,毕竟他已是张儒师的入室弟子了。徐沧定了定神,这才老实道:“弟子这次觉着是把自己所学都用出来了,唯一遗憾的是终究见识不足,所以那两道策论多有问题,还有就是那道算学题也未能做出来。”

张禾丰笑着抚须:“如果只是如此,问题倒是不大,只是无法博得魁首解元。其实策问和算学对一般考生来说都颇为难解,只要能写出一些东西来已算难得了。而真正决定你能否取中举人的,还是经义大题,尤其是各自的第一题,只要这两篇文章做得好,便有极大可能被直接取中。这样吧,你若还记得,就把那两篇文章都默写出来,交我看看。”

本来徐沧说这话时心中还满是忐忑,得到这么个结果后,心下倒是一宽,忙答应一声,然后按张禾丰的意思在旁边的桌案前写起了文章来。

“你呢?”张禾丰又看向李凌问道。

“晚辈也说不好到底发挥得如何,唯一能确认的是那道算学题是肯定做对了,还有策问什么的问题也不大。”

“呵呵,你还真挺胸有成竹的,不愧是之前在县城里做过户房典吏之人,这些俗务自然难不倒你。”张禾丰也失笑起来,然后也让李凌去另一边把自己的两道经义大题给默写出来。

这让李凌很有一种当初高考之后对答案的感觉了,只是那时候绝大多数题目都是有正确答案的,可这写文章就没有标准答案了。不过以张禾丰一代大儒的身份和才学,其眼光应该和考官差不太多吧。

心里想着这些,李凌笔下却不见停顿的。虽然当时因为某些原因头脑略带昏沉,但到底是自己花了心血写出来的文章,此刻默写也很顺畅,只半个时辰,两篇文章都已写完。

再一抬头,却发现徐沧已经先一步把文章交到张禾丰手里,老人正仔细看着呢。见李凌望过来,徐沧略有些紧张地笑了下,等待着结果出来。

可张禾丰这回却卖了个关子,看完徐沧的文章后没有作声,又把李凌的文章要过仔细看了一遍,这才抬头,缓缓吐出口气。徐沧见他神色肃穆,心头更慌:“老师,弟子的文章有什么不足吗?”

“不足自然是有的,最明显的不足就是在于你见识太少,整篇文章虽看似华丽,却还是略显稚嫩和空洞,不能深究。不过你的长处也很明显,那就是对经义的把握理解都很扎实,引经据典也颇为得法,尤其是这道春秋题,更是行文流畅,笔力不俗。倘若真入了主考之眼,就是点你个五经魁首也不为过。”

张禾丰刚开腔时徐沧的脸色还有些黯淡,可越往后,他脸上的喜色就越浓,到最后差点都要雀跃起来:“老师说的是真的?”

“文章之事老夫从来不会开玩笑。”老人肃然道,“只要不出差错,我觉着你这一回乡试是必然上榜的,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

“是是……多谢,多谢老师!”徐沧一听,欢喜得身子都在打颤了,这等结果实在太激动人心。想想去年时,他还是个连秀才都考不上的失败者,结果如今却很可能已经要成为人人羡慕的举人了!

李凌也很为自己的朋友高兴,笑道:“卓吾兄,我早说了你的才学远比你自己所想的要高,这回总信了吧?”

“呵呵,我这只是侥幸,侥幸而已。对了,老师,温衷的文章如何?他,他也是能考中举人的吧?”徐沧谦虚了一句后,又想起李凌来,关心问道。

他这一问,也让李凌的心中一紧。有些人说话喜欢玩转折,张儒师可别有这样的爱好啊,一夸完徐沧,然后把自己的文章贬个一文不值。

看出李凌的紧张,张禾丰又呵呵笑了起来:“怎么,你也会感到慌张吗?”

“事关前程,晚辈岂能例外。”

“好了,就跟你说实话吧,你的文章我不好判断。”

李凌提起来的心这时被吊在了半空,那个难受啊:“儒师您这是什么意思?以你的才学还能有看不出文章好坏来的时候吗?”

“因为你的文章不是用一个好或坏能分辨得出的。你很聪明,又有你老师的帮助,所以很轻易就做到了扬长避短,但这些都不是关键,最关键的是,你还善于把其他科举高手的文章化为己用。若是我没有看错的话,光是这篇四书题,你就化用了不下三个人的观点和文章,并将他们拼接杂糅到了一块儿,看着确实辞藻华丽,言之有物,但终究是匠气太重,难称完美。而更奇怪的是,你文中多用排比气势之句,似乎是为了这样而作,如此看着又多了些古怪。”

听着对方把自己文章内的问题一一点出,李凌脸上的神色也越发郑重起来,拜服道:“儒师果然慧眼如炬,把晚辈的文章弊端全部看出来了。如此说来,我回必然落榜了?”

“那倒也不必如此灰心,倘若是老夫当这个主考,你篇文章怕是很难被取中的,不过这回的主考是本省郑学政,那就另当别论了。我可是见过他不少文章的,他就特别喜好用上排比,还有,你的一些观点也多与他平日所谈相通,再加上你这篇文章表面看起来的华丽圆融,应该是能入其法眼了。”

“呼……”李凌长长舒出一口气,倘若对方看得不差,自己这回还真就能考上了。

张禾丰似笑非笑地看着面前的两个年轻人,心里已经多少对他们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都说文如其人,两人也都很好地体现了出来——

徐沧为人踏实,甚至带了点刻板。其实这样的人未必适合入官场,最好的归宿就是进入翰林院专门研究经史子集,那会少了许多麻烦;至于李凌,这是个对科举或是经义什么的完全没有敬畏心之人,在他那里,科举只是他达成目标的手段,但只有这样的人才真正适应官场啊。

两种态度,两种人生,难说谁好谁坏,他只希望这两个年轻人他日真能成为国之栋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