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巨子 > 第167章 洛阳

寒门巨子 第167章 洛阳

作者:路人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24:35

第167章 洛阳

寒门巨子第二卷浪淘沙第167章洛阳古今兴亡多少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山南水北谓之阳,洛阳城便因地处洛水之北而得其名。

自古以来,这儿便有着天下之中的美誉,到了后世,洛阳城更是被人称之为“十三朝古都”。

或许后一种说法多少有些牵强,毕竟那十三朝中有一多半皆是旋起旋灭的小政权,但作为华夏中原的心腹要地,先后有周、汉、唐三个重量级王朝在此定都也是不争的事实了。天下城池何止千百,但真正能与洛阳一争短长者,也就只有长安一地了。

此等荣耀固然让洛阳名垂千古,但同时也让她承受了其他城池所未曾经历的苦难。每当王朝更迭,天下大乱,作为都城的洛阳,以及城中百姓,往往都会面临灭顶之灾,烈火焚城,使洛阳城变作一片焦土,那也不是一回两回了。

但洛阳城就跟她所在的这片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民族一样,纵然历经再多的苦难,依然会坚定不移地重新崛起,而当我们再崛起时,往往会比之前更加的伟大而坚强!

如今矗立在十多里外,有着十丈高墙,引洛水环绕四周,城周足有百里开外的洛阳城就是这么一座经历过五代之乱,经历过宋之衰落却依旧从新挺立在中原大地上的坚城,因为如今的它已经有了另一个更为骄傲的身份——大越朝的都城!

即便还相隔十里地,可远远眺望这座雄伟巍峨的城池,还是让车内众人发出由衷的赞叹,在瞠目结舌之余,甚至都有些不知该如何表达心中对此座都城的惊叹了。

就是李凌,他在后世虽然见过更多更高更大的都会城市,可那些钢筋水泥丛林给人造成的冲击力却远远比不了眼前这一座不断接近的城池。

那恢宏如山岳般的气势,那以泥土夯筑,又附贴上光滑青石城砖的城墙,散发出坚强与古朴的光芒。配合上远远看去就能瞧见的插遍城头的旗帜,以及那一架架巨大的弩炮,和上头散发着幽光的巨型箭矢,哪怕相隔再远,李凌都能清晰地感受到这座城池的自信与恢宏。

月儿此刻则是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对她来说,衡州府城已经是想象力的极限了,只觉那里的城池已经足够大,足够高。而现在,出现在面前的洛阳却比府城高出三倍,大出十倍不止,而论气势,更是百座衡州府都难以企及,如此冲击,让小丫头在这一刻彻底失语。

李通虽然好一些,可也是呆呆凝望前方,久久没能说出一句话来。倒是李莫云,在开始的震撼后,慢慢恢复,由衷说了句:“洛阳真不愧是京师都城啊。”

在驾车的周谍是所有人中最淡定的那一个,因为他经常来往洛阳,早已习惯了都城的雄伟壮阔,此刻便笑道:“李公子,洛阳城确实是如今天底下最了不起的城池了。要咱说,古往今来,天地八荒,就没一处城池能比得过咱们大越的洛阳城,无论是盛唐的长安,还是前宋的开封,论人口,论规模,论城池,都与咱们的洛阳有着不小差距呢。”

李凌这时也定下神来,笑着接话道:“这倒是真的。要是我记得不错的话,衙门就有记载,我洛阳城中如今有军民三十五万户,一百五十余万人口,比之前宋和唐朝都城所谓的百万人口,可是足足多出了一半呢。”

“而且咱们占地也大,还不用像前宋开封城的百姓一样担心黄河水患,所以说当年太祖决意于立国后三年兴建重修洛阳,并于五年后正式迁都是极其英明的决定了!”周谍还是个太祖皇帝的狂热粉丝,此刻一提到太祖,他的话就多了起来。

不过他说的倒也是实情,其他人也纷纷点头表示认同,尤其是李凌,更是在心里补充道:“所以说他是咱们穿越大军中的佼佼者啊,居然能在宋末时扭转乾坤,真就救人无数,建我华夏全新盛世了。”

“哥,既然开封有那么多问题,当年为何他们还要定都在那儿?”月儿这时也从惊愕中回神,好奇地问了一句。

“那是因为宋之立国本就是继承了后周的天下,然后就顺势把都城定在了故都汴京了。”李凌随口回答道。

“那后来他们就不像太祖皇帝一样想着迁都吗?”月儿这话问出,就连李通和李莫云都好奇地看了过来。

李凌笑了下:“这个嘛,就得分两方面来说了。宋朝中晚期后,国力日衰,北有辽,西有夏,两方大敌在外虎视眈眈,自身财政又捉襟见肘,自然是不可能再动什么迁都的念头了。”

“那前期呢?就我所知前期的宋朝还能与辽平分秋色,当不畏他们啊。”

“那就只在一人赵光义,也就是宋太宗了。其实在宋立国之初,太祖赵匡胤是想过迁都长安的,但却被晋王赵光义为首的一大批臣子极力劝阻,最后只能不了了之了。”

“这又为何?”

“因为赵光义当时的官职是开封府尹,他的权势,他的根基都在于此,一旦迁都,后果将是他无法承受的。其他人也是一样,大家都已在开封植根,真要迁都那就是伤筋动骨,损坏他们的利益了。”李凌说到这儿,又由衷叹道:“由此确可看出本朝太祖要强过赵匡胤许多,只此眼界气魄,就可见一斑了。”

几人纷纷点头,周谍更是在外呵呵笑道:“还是李公子你有学问,咱老周就是个粗人,根本就不懂这些军国大事。但现在听你这么一说,我也就明白了——公子,咱们到城下了!”却是在谈话间,十多里路程迅速驰过,马车已经来到了洛阳南侧,一道宽阔的城门前。

这城门确实极其开阔,足可容纳五六辆马车并行通过,敞开的城门前,两排持矛的甲士分列左右,再配上七八丈高的城墙上游弋走动,手持弓弩的兵卒,那森严的气息一下就给了下方行人一个大大的威慑。

城门口处,还有一名城门官正带了数名兵卒在盘问,抽查进出城门的路人及其行囊。这儿不愧是京城,防御什么的也比别处要强上一截。

李凌他们所坐马车不光足够宽敞,也很是华贵,虽然没有那些名门望族的标识,城门守卒也不敢太过放肆。当下,那名城门官就笑吟吟走了过来:“几位是哪里人氏,来京城做什么,可有路引过所啊?”

李凌笑着冲他欠了下身,这才亮出自己的银牌来:“在下是此番进京赶考的举子,淮北衡州府江城人氏,叫李凌。他们都是我的亲眷人等,随我一道赴京的。”

在验看过他的银牌后,城门官脸上的笑容是越发多了:“原来是李公子,小人多有失礼了,这就请各位进城吧。”却是连搜下车内物品的意思都没有。毕竟李凌现在可是举人,说不定过两天还能变成进士,成为朝中官员,这等不入流的城门官自然是不敢得罪他的。

李凌却是礼数周到,再次谢过,又让周谍给了对方一串铜钱,这才在对方的一阵感谢中顺利进入幽深的城门洞。

这城门洞可真是足够深的,足足有十多丈,足可见这城墙不光够高,其厚度也是骇人的,真可用固若金汤来形容这座大越都城了。

而从这城门洞穿过,又一次验明身份后,李凌他们的马车才真正驶入洛阳街头。这座叫神策门的南门延伸出去就是一条笔直的道路,中间可行车马,而两侧稍高处,则是百姓路人行走的道路了。

这些自然不会让李凌感到意外,让他有些不解的是,这么一条行人往来不绝的街道两边居然并未开设什么商铺,直到沿着道路往前行了一程,拐进一道两丈来高的围墙,进入一条更小的道路后,他才看到路边有各种店铺开设,不断有商贩在那儿叫卖。

“这是……老周,为何前边没有商铺开设路旁啊?”李凌只能问洛阳熟客周谍了。

“公子有所不知,咱们洛阳城是按照唐时规制所设,连那时的规矩也一并继承了下来。那就是全城皆分坊市,坊中居民,只有东西南北四市才是做买卖的地方。在我洛阳城**有大小一百单八坊,分列内外二城,而勾连这些坊市和内外城的主道则称为御道,那儿是不能开设任何店铺的。只有一些坊内,为了便于百姓日常生活,才会允许开店。但城中百姓真要购买什么物件,还是去四大市场为好,因为那里的东西更多,价格也更便宜些。”

说到这儿,老周看了看天色,又赶紧在马臀上抽了一鞭子,让马儿加速向前:“时候可不早了,得加紧赶路,咱们为公子安排的宅子可在内城东边的修仁坊,哪怕抄近路,也得走上半个多时辰,可别被堵在外头啊!”

说话间,马车的速度提了起来,而当李凌往外看去时,便发现有更多行人居然也开始在提速赶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