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巨子 > 第225章 储位之争

寒门巨子 第225章 储位之争

作者:路人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24:35

第225章 储位之争

在这一整天时间里,李凌可算是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同时也彻底改变了原先对江湖中人的一些成见。

在他原先以为,江湖人物总是自恃武力,不但无法无天,而且也鲜有深谋远虑的,他们行事当是只凭一时之好恶,真要和官府斗起来,那是必然会被耍得团团转,最后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思,李凌才会在推断出漕帮将欲刺杀柳润声后极力劝阻,他实在很不看好他们的这一行动啊。

可哪想到此番之事却是峰回路转,杨轻侯所走的每一步都出人意料,更是叫人见识到了什么叫作谋定后动,什么叫敌我皆成棋子。无论是漕帮众人,还是柳润声部下人等,甚至李凌这个意料外的人,都在其操控下成为了他达成目的的棋子,这哪里还是一个莽撞的江湖人,分明就是一个运筹帷幄的高手了。

至于最后处置叛徒,并从其口中逼问出帮内其余同谋叛逆就更只是举手之劳了。随着高庭把一切如实招出,他的生命也到了尽头,被三刀六洞,惨死当场,尸体则将被沉入洛水,怕是再也没人会知道有这么个人曾经存在过。

直到一切做完,时过三更,众人方才各自散去,李凌则暂时留在此处静等天明,然后杨轻侯又转了过来。

看着这张略显苍白,还带着一丝微笑的脸庞时,李凌心头又是一阵发悸,说实在的,以前还真没遇过任何一人能给他带来如此大的压力呢。

“李供奉,这次因为我们的事情让你受委屈了,杨某在此向你赔个不是。”杨轻侯笑着抱拳赔礼道。李凌赶紧起身回礼:“帮主言重了,我也是漕帮之人,怎敢提什么委屈。更惭愧的是,这事上我除了添乱,真就没能帮上半点忙呢。”

“呵呵,谁说你帮不上忙?”杨轻侯率先坐下,又示意李凌落座,这才笑眯眯地来了这么一句。

李凌一愣:“事已至此,我还能做什么?”

“怎么?你真觉着事情已经彻底了结了,那柳润声这回必死无疑,再无翻身可能了吗?”

“难道不是吗?”李凌皱起了眉头,“此番他手下的兵马大闹京师,那可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所发生的,即便他位高权重,怕也无法脱罪吧?”

“正常情况下确实如你所言,但事情总有例外嘛。”

“什么例外?”这下李凌是越发好奇了,但对方这时却不急着说话了,而是给自己和李凌各倒了杯水,慢慢喝着,半晌才道:“李兄你身在官场,可知道如今朝局派系吗?”

“这个……倒是有所耳闻,当今朝中表面看着一团和气,可实际上却也分作多股势力,从大了说,便是文武之争,也就是政事堂与枢密院,两位宰相与太尉大人间多有龃龉;然后就是二相之间也各有一党,虽然未到党争误国的份上,却也摩擦不断。”身在户部,即便身份不到,但有些事情总归还是有所耳闻的。

对这些朝廷内的纷争,李凌也曾仔细想过,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这显然是皇帝一手造成的。文武对立也好,两相分权也罢,都是帝王权术影响下的产物,就是为了让君权彻底压制臣权,不然要是朝中百官都是一心,一旦真与皇帝意见相左,他真就要成孤家寡人了。

所有哪怕如此党同伐异会导致内耗,皇帝也只能接受,并不断通过各种手段来加以激发促进,使这些臣子间的关系不断恶化,最后势同水火。

“没了?”见李凌说到这儿没了下文,杨轻侯不觉又轻皱了下眉头,“还有一方争端你竟不曾留意吗?”

“哪一方?”

“太子与永王之争啊,也就是储位之争了。”杨轻侯看着他道,“相比于陆缜和王晗两相在文臣中间的争斗,两位皇子间的争斗的波及面才更广,不光是文臣,就连武将也分作两边,各有看法呢,可以说从涉及到的规模来看,这储位之争可还在前两者之上呢。”

李凌却是有些发懵,他还真就没有了解过这方面的争端呢。这一来,毕竟他入官场的时间尚短,之前又忙于对付戴宵叔侄,再加上书局报纸的事情,让他所能接触到的信息自然就少;二来,也是因为这等皇子间的争储素来最是敏感,寻常官员也是不敢明说的,他更是难以听说了。

不过看对方那副言之凿凿的模样,李凌便知道其所言非虚了。如此一来,他却更觉奇怪了:“帮主,在下实在有句话想问,却是唐突了。你又不是朝廷官员,怎么就会对此事如此上心呢?”

是啊,你一个江湖中人,管好自己帮内事务,顺带着解决些江湖恩怨,让手底下的兄弟吃好穿暖就得了,去关心朝廷上的纷争做什么?而且还是最叫人心惊的储位之争。

杨轻侯却是一笑:“前宋曾有范文正公写过两句话叫‘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我身在江湖,总是要多多关注朝中之事的,这才是君子之道嘛。”

“呃……”这下李凌是真不知道该如何接话才好了,对方却又是一笑:“说笑了,但你真觉着我漕帮能完全与朝廷脱离关系吗?漕运大事,朝廷真就会放心让我们这些苦哈哈的船夫们自己一手操持,而不受任何监察把控?”

李凌的脑子迅速一转,终于跟上了对方的节奏:“原来如此,所有其实你一直都在朝中有靠山……”

“不是一直,是自从太湖一事后,我接手漕帮开始,才做出了一些改变。而这其中,与你结交,聘你为我漕帮供奉也是其中一环。”

见对方半点不作隐瞒地把请自己为供奉的原委道出,李凌虽感意外,倒也没有太大的不满。毕竟双方互惠互利才是结交的根本,至于什么一见如故,意气相投,那显然不适用于他们这样理智型的人物。

“所以你才会对朝中局势多有关注,并知道了那些对立的各方势力……”李凌了然点头,但随即又奇道,“你说这些,又和那柳润声有什么关联?他身在江南,远离朝堂,纵然位高权重,怕也很难参与到这些人间的争斗里去吧?”

“谁说不行?你可还记得我们为何会如此急着要杀他吗?”

“因为他来京城述职后很可能将调往北疆……”

“不错,柳润声虽然人性卑劣,但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他在江南时,更是数年平稳,连那些蟊贼都少有出没。如此人才,你们朝廷自然是要大用的,所以便想到了将他调往北疆重地——当然,他本人是不希望去那儿吃苦的,所以才会想借我们这一次的行动来搅乱江南,好让朝廷重新把他派回江南。

“当然,这已不再是重点,重点在于,你可知道如今太子孙琮他就在北疆?”

李凌点头,这点他还是知道的,大越自太祖时就立下规矩,一朝太子在成年后将有三年留在北疆戍守。这一方面自然是为了锻炼这位国之储君,让他深切感受到民间和军中疾苦,同时也有让他多与军中将领结交,好为将来做准备的意思。

毕竟,只有获得边军将领的认可,新皇帝身下的那把椅子才会更加牢靠啊。

“太祖皇帝雄才大略,当初定下的规矩终归还是好的。但是,仔细想来,还是有其弊端。”

“弊端,却是什么?太子身在边疆会有危险吗?”

“那倒不至于,以太子之尊,即便是到了战场上,也是万无一失的,更别提只是留在边地重镇内学习用兵用人之道了。”杨轻侯轻轻摇头,“真正的问题在于,太子与边将关系紧密,却置皇帝于何地了?”

李凌心里咯噔一下,总算是明白了过来。是啊,储君与皇帝,确是骨肉至亲,可皇家父子间的亲情真比得了身下的那张龙椅吗?

那可是北疆边军,大越国中最精锐的一支军马,一旦真起了他意,身在京城的皇帝却该如何自处?

这其实又是一个悖论了,对国家来说,作为储君的太子自然是越英明神武越好,如此继位后才能让天下更为强盛;可对皇帝来说,这却是一个极大的隐患了,即便两父子再亲密,数年间的分离,再加上太子所在的又是那么个敏感的地方,实在很难叫人放心啊。

杨轻侯叹了口气:“其实若只是如此也还不算大问题,之前数任太子都是这么过来的。可偏偏本朝又有所不同,虽然太子是先皇后所生,真正的嫡长子,可如今的永王孙璘却也不比他差到哪儿去,当年的贵妃,如今的皇后是其母,他为人还极其贤明,颇得臣子拥戴,更重要的是,他还深得皇帝喜爱。早在六七年前,皇帝就曾动过废立之心,只是被群臣劝阻才暂时按下。

“然后去年,太子都二十有六了,才迟迟被送往北疆。如今一年下来,有些人已经按捺不住了,就是皇帝怕也不会太过放心,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