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巨子 > 第494章 巡堤偶闻

寒门巨子 第494章 巡堤偶闻

作者:路人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24:35

第494章 巡堤偶闻

江南的天气比之中原自然大为不同,就拿眼下这初夏时节来说,不光气候要比在京城时炎热许多,而且雨水也更为丰沛,尤其是五月中旬进入梅雨季节后,更是既闷且热还潮湿,再加上时不时的一场大雨袭来,让不习惯此地气候的李凌等人都感到煎熬得很。

这时节可没有后世的空调或除湿机,于是李凌他们就觉着每日都在做着桑拿,一天下来都不知要擦去多少汗水了,只能是拿扇子扇风,同时告诉自己一句心静自然凉了。

好在之前趁着天气还好,县衙已让工匠对各处房屋都进行了翻修补漏,总算不用担心受风雨袭扰,这才让李凌不用担心月儿会不会再受风寒,从而把全副心神放到各种公务里来。

随着多日努力都无所收获后,便是李凌也只能将工作重心从方家身上转移,重新放到更多的县衙事务中来。作为华亭县令,李凌身上的职权重,同时责任也相当不轻啊。

这大越的县令放到后世,就相当于是当地的县长与书记的合体,再加上税务局长、法院院长、公安局长……可以说他一人就身兼了后世许多个部门的一把手职责,这权力确实够大了,但每日需要处理的各项事务也比想象中的多得多,光是每日送到案头的各种公文,便达到数十份之多。

而随着进入梅雨季,汛期到来,江南这儿的地方官还多了一项巡视河防,以防决堤的大事。如此,李凌这几日还得抽出几天在县城内外的诸多要紧河段进行查看,确认堤坝够高够牢靠,水位还在警戒线下。

这一项事情对任何一位地方官来说都是极大的考验,既考验读书出身的他们的体能,也考验他的判断、耐心和细心。毕竟水患无小事,只要有一个不妥,就会酿成成百上千无辜的伤亡,这后果可不是一个小小县令所能承担的,就是李凌也不行。

于是自打开始巡河之后,李凌真就一心扑到了这上头,就连方家的事情也被他暂且抛到了一边,然后把县衙内的诸多事务交给了两位佐贰官和最受信任的徐森打理,他自己则带了李莫云他们每日早出晚归,用脚丈量着穿县城而过的黄浦江,确保这里的堤坝不存在半点疏漏。

就几日检查下来的结果来看,华亭县内的河堤倒是颇为牢靠的,不但够高够厚,用料也是相当考究,皆以条石垒筑,混以掺了糯米水的黄泥,就算是有千斤之力拍上头,也未必能伤得了堤坝分毫。

“好!此堤坝足够坚固,就算称一句固若金汤都不算为过了。”李凌站在河堤边上,用力拍了拍半人多高的堤坝称赞道。

这让陪同他来巡视河堤的当地里长几个大松了口气,忙笑着道:“县尊大人说的是,这堤坝可是我华亭县最坚固的一道防线了,就算放到别的大城也不会太差,保我华亭一县自是足够了。”

“哈哈,确实如此。”李凌笑着点头,随后又用力拍了拍那厚实的堤坝,“我适才听人提到,这堤坝其实已经修筑有些年月了,当初应该花了不少钱吧?

“也没花太多钱,都是县衙出的材料,至于人手,除了咱们这些村民,还有就是本县当服役的丁壮,足有两三千人。也只有县衙发动,才能把这道堤坝快速垒筑起来了。”这回作答的却不是那个三十多岁的里长,而是个年岁更长些,四五十岁的农人。

本来这些寻常百姓在李县令面前都是战战兢兢的,可在相处了几日后,他们却发现这位李大人很是随意,没有半点架子,还喜欢拉人说笑,于是到了今日也就放松下来,对答时再没有了顾虑。

李凌眼中闪过一丝异样,县城的城墙他可是看过许多回了,那家伙破损的,都不成样了,显然这就是县衙权力丧失,无法让城中百姓服役做事的一大体现。怎么到了这河堤一事上,事情就颠倒过来了呢?

这总不能用河堤远比城墙更重要来解释吧,毕竟河堤挡水患,可城墙也挡着可能出现的贼匪或野兽啊。还有,以那许恭胆小懦弱的性格,也不可能做出如此决定,做了也没人会听……

想到这儿,他突然转过了一个念头:“这河堤是何时修筑成的?”

“已经快十年了吧……”几人对视了一下后,才由刚才那年长者回道。

“就是十年了,当时还是任县令带着大家在此重修的河堤呢,我可记得清楚,那时任县令他不顾自己身子不好,居然带头跳进了河水里,有此表率,咱们这些男丁还有什么好想的,纷纷跟着就下水,打桩垒石,都不带有半点迟疑的。”

“你这一说我也想起来了……任县令可是个好官啊,和李县令一样,也没有什么架子,愿意跟咱们这些泥腿子说话,还说过一句话,叫立堤当立百年……”

有人提了头,众多上了点年纪的村民也都纷纷附和起来,说起了当年修堤时的场面有多大,任县令有多任劳任怨,带着大家没日没夜地干,才让这一道堤坝成为保护整个华亭县的坚固防线。

到最后,更有一人叹了声:“可惜啊,这样的好官居然,居然就因为劳累而得了急病,结果就病死在了咱们华亭县……要不是徐家当初拦着,恐怕咱们城里早就要多一座纪念任知县的祠堂了。”

“是啊,任知县真是少有的好官,要是他还在就好喽……”又一人感慨地说了一句,随即便被身旁乡人猛拉了一把,这才想起身边这个挺好说话的年轻人正是如今的本县县令,这么说来可实在有些不妥啊。

然后,所有人都反应了过来,一脸的诚惶诚恐,偷眼打量李县令,却见他沉默着,若有所思。这下大家是越发不安了,那里长赶紧赔罪:“大人,不要听这些家伙胡说,他们对县尊您也是发自真心佩服与尊敬的……”

“是啊是啊,县尊大人也是难得的好官,我们只想您能一直留在咱们华亭,带着咱们过上富足的好日子……”

众人找补着,说着话,李凌却依旧没有回应,只低头想着什么。这下可把他们吓到了,片刻后,众人便呼啦跪了一地,连连叩首:“大

人恕罪,小的们说错话了,还请大人恕罪啊。”

他们这一闹,总算是把李凌从自己的思绪中拉了出来,见状也吃了一惊,赶紧一把扶起跪在跟前的里长:“你们这是做什么?快快起来!你们又没做错事,本官又岂会无缘无故地怪罪你等。”

里长见此才松了口气,赔笑道:“是我等多嘴说错了话,惹得县令大人不快……”

“没有的事,本官刚刚只是想到曾经,才有些走神,并无半点怪责你们的意思。你们说的很对,一个官员做了有利于百姓的好事,百姓们自然就会记住他,十年,二十年,哪怕过了百年,你们全部老去,只要这河堤还在,任县令就一直活在咱们华亭人的心中。”

见李凌都这么说了,众人才终于安下心来,纷纷起身,不过却不敢再多说其他了。

李凌则继续沿着河堤走动,确保万无一失。直到确认整条堤坝未有任何问题,他才笑着点头:“看来这几年来你们也没少在河堤上花心思啊,不然十年过去,河堤不会如这般坚固。”

“这都是草民等该做的……”

“唔,既如此,本官就放心了。里长,这条河堤我便交给你了,今年的汛期已在眼前,断不容有失。只要做好了这点,汛期之后,本官一定会论功行赏!”

“草民谨遵大人之命,今年一定看好了堤坝。”

“好,那大家都散了吧,唔,你且留一下。”李凌挥手让这些跟随了自己几天的村民散去,最后又指了下刚才提到任县令修堤一事的年长者,把他给留了下来。

这位明显有些紧张,但还是依言留下。直到其他人都离得远了,李凌才看向他:“看起来十年前的事情你还是所知颇多的,本官有几点想要请教。”

见县令大人只是问自己一些往事,这位总算放下心来:“不敢说什么请教,大人有什么事只管问就是了。”

“当初任县令为何会有此决定?这河堤看着可不易修啊,而华亭又不富裕,他如何筹措的物资?还有,那时的徐家和方家又是个什么态度?”

“大人恕罪,小人不在县城内,所以具体情况所知有限。不过据说当时任知县确实是顶住了诸多压力才强行开始修堤的,当时还有不少衙门里的人提出反对呢,但都被任知县给压下去了。至于物资,听说除了县衙仓库里有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方家所出,他们是大商家,想要弄来诸多物资还是很容易的。”

李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那衙门里可有人支持任县令的修堤决定吗?”

“这个……当时好像真没衙门的老爷前来,除了,除了一个书吏,好像一直都帮着县令大人记账什么的,很得重用。”

“哦,这人是谁?”

“这个……”显然时间过了这么久,这位明显已经忘记了当初的许多细节,想了良久,才迟疑着道,“好像,好像他姓徐,之后还因查案来过咱们村,叫,叫……”这个名字他却怎都记不起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