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巨子 > 第541章 烫手山芋(下)

寒门巨子 第541章 烫手山芋(下)

作者:路人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24:35

第541章 烫手山芋(下)

“是哪家?”李凌看到魏梁神色肃然,也察觉到了事情不简单,脸色愈发凝重。

“扬州陆家,素来便是江南九姓之一,而如今,更是九姓之首,只因当朝宰相姓陆,正是扬州人氏!”魏梁沉声道出了他所知道的内情,却让李凌的神色骤然一变,手一抖间,连酒水都泼出了一半去。

而他却压根没作理会,心头却已不断揪紧,百转千回。早知道这扬州知府的位置不好坐,以为那是个烫手山芋,现在才知道,这哪是山芋,分明就是一座火山,坐上去,很可能就是粉身碎骨的下场。

魏梁苦笑:“按你所说,扬州知府接下来要做的,便是收取今年的钱粮赋税,而以现在扬州全境的情况,寻常百姓是不可能拿出这许多钱粮来的,只能用非常手段从豪绅世家手里强取,而这些人的代表,就是陆氏一族,你……真有把握从陆家拿到银子和粮食吗?”

李凌默然,这冲击还远没有过去呢。他很清楚这事有多难了,陆家的势力显然远非华亭的徐方两家能比,与陆家一比,这两家连暴发户都算不上,无论是名望、势力,还是朝中靠山,陆家都堪称是大越朝中一等一的豪门大家,光一个陆缜放那儿就足以让人望而却步,更别提陆家这些年来还有许多子弟故旧在各地为官了。

李凌要是敢对他们动手,方方面面的阻力都足以把他从知府位上踢走,甚至直接丢官,或是连小命都彻底丢掉。

半晌后,李凌才慢慢吐出一口浊气,苦笑道:“怪不得,在我狠狠得罪了闻巡抚后,他不但没有怪责,反而提拔我为扬州知府,原来他早知道有这么个杀招等着我一头撞上去了。”

而更重要的是,他李凌在朝中最大的靠山也是左相陆缜,从而要是真有个好歹,他连找人帮忙都做不到,总不能指望同样是知府的魏梁相救吧?

魏梁叹了口气:“还有一点,我也是才听说不久,咱们的这位巡抚大人,乃是受右相亲眼才一步步走到今日的,也就是说他是王党,而你应该知道,左右二相一直都不对付,这次江南之事听说两人间也有龃龉和互相算计……”

李凌只觉一阵头疼,这朝中纷争也太复杂了些——自己是陆相看中的人,然后被王相提拔的人用来对付陆相的族人,而这一切的根源,又在于两位宰相在此之前的一番明争暗斗……真就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呗?自己就是那个城门失火后被殃及的池鱼!

有那么一刻,李凌都生出了撂挑子的想法。既然去扬州任职是死路一条,那为什么还要傻乎乎地送过去呢?他除了当官又不是没有其他生存手段了,大不了就做回商人,至少可以让自己和家人一世无忧,还不用担心被人各种算计。

这个念头才一起,就被李凌果断压了回去。

不对,都到这一步了,自己真还有退路,还能用辞官来逃避这场算计吗?

这个想法显然不现实,太过一厢情愿了。又不是江湖中人,可以说一句金盆洗手,然后明天开始一切恩怨便彻底了断——事实上,就是江湖上,也有的是金盆洗手后的前辈人物在之后被仇家报复,凄惨而死收场。

而官场,就更没有退出一说了。自己得罪了那么多人,一旦成了普通百姓,恐怕有的是想要上门报复的——太子一党、永王一党、眼前的闻巡抚——自己是官,他们只能在规则内算计,可一旦变成了民,那真就是任人鱼肉了,连陆缜和皇帝不可能出手护着自己。

更何况除了官场,江湖里可还有罗天教,浑天军余孽和之前才得罪的大江帮呢。这些家伙一旦知道自己没了官职护身,只怕更会无所顾忌,到时自己除了死,真没其他路可走了。

心思转动,李凌已彻底绝了辞官脱身的念头,那只会让自己死得更快更惨。所以说到底,只剩下迎难而上这一条路可走了!

李凌的目光在这一刻重新变得坚毅,突然看向愁眉不展,忧心忡忡的魏梁:“老师……”

“嗯?你可是有了对策?”魏梁感受到他整个人状态上的变化,精神也为之一振,急忙问道。

“对策并没有,要说有,也无非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如此而已。学生不过是想到了一个道理,我等寒窗十载,入朝为官到底为的什么?”

魏梁有些不解地看着自己学生,这时候怎突然说起大道理来了?或许以前他也会用这些道理来激励鞭策自己,可随着在官场中不断经历了解,一些往日的稚嫩看法早已被磨没了。而自己这个学生,在魏梁看来,从来就不是个喜欢讲大道理的人。

可偏偏这一回,李凌却说出了魏梁以往所认定的为人处事的大道:“我们为官,不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家人,而是为了这天下苍生,为了这江山社稷!

“百多年前,有宋之大儒,关西张横渠曾言说,我辈之人,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我李凌虽比不得前贤古人,做不到这四句中的所有,但只求为生民立命,让我江南百姓,让我扬州百姓能过上一点好日子,便足够了!

“所以,这扬州知府,我当定了,税赋之事,我也会尽我所能去办到,哪怕因此会得罪陆家及其背后之人,也在所不惜!”

这一刻的李凌显得格外郑重,这一刻的李凌在魏梁的眼中,也有着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光芒和气度,让他都因此自惭形秽,半晌后,才喃喃道:“温衷,壮哉!”

不过在感慨后,他还是不无担忧:“你真打定主意,觉着自己能办成此事?”

“事在人为。老师,我在西南曾说过一句话,什么阴谋诡计,在堂堂之师面前都不过是小道而已。虽然现在到了江南,但道理是一样的,再多诡诈,再多门道,在我堂堂大势之下,也得俯首称臣!”

“说得好,倒是我有些小家子气了。来,我敬你一杯,愿你此去扬州,旗开得胜,咱们师生他日在此,把酒再言凯旋!”魏梁的豪气也被李凌给点燃了,当即倒酒举杯,敬了李凌。

随着两只酒杯轻轻碰在一起,李凌决心大定,再无半点犹豫。

……

两日后,苏地各府知府悉数赶到金陵,他们也跟之前那些县令一样,被请到巡抚衙门,见了闻铭,并从其口中获知了确切答案。

“想来这些日子,你们也该知道本官是何心意了。今日将你们叫来,就是为了将一切如实相告,不错,朝廷已有政令,今年江南的税赋不会有减,至于办法嘛,不在小民,而在士绅。”

这回面对几个知府,闻巡抚也没再多绕弯子,很快就道明一切,又把那份由政事堂签发的文书让众下属传阅了一番。

看过上头内容,几名知府个个神色纠结,他们最后的一点期望也被彻底击碎了:“抚台大人的意思是,此事已成定局,断无更改了?”

“不错,但在此之前,会先作试探,看看下方诸如高邮、昆山等受损不算太重的县城的最终反馈后,再在各府推行。那些地方豪绅们,多年来也没少从官府这儿得到便利,现在咱们有了难处,他们也总得帮衬一把吧?”

这些知府已看出巡抚大人此番是下定决心了,所以虽然心中忐忑,却也不敢直言反对,只能沉默着,等着其他人开口。

而等来等去,最后等到的却是坐在最下首的一个无论年纪,还是官服打扮都与他们相差不小的年轻官员的表态:“既然是巡抚大人的意思,那下官自当遵从,此番前往扬州赴任,首要解决的,就是这一难题!”

除了魏梁,在场其他知府都露出怪异之色:“抚台大人,这位是?”

“前华亭县令李凌,因能力出众,又在此番江南之乱中立下功劳,本官便有意提拔。正值用人之际,本官也顾不上是否合乎规矩了,便让他当了这扬州知府,全权处置税赋一事。李凌,你要是办得好了,本官自会向朝廷为你请功,让你完全坐定这知府之职。”虽然有些意外李凌的反应,但闻巡抚还是顺着李凌的意思作了介绍。他固然对李凌怀有恨意,但更知道当以大局为重,把税赋收起来才是眼前的关键。

在李凌拱手称是后,魏梁也跟着表态:“我松江府虽然遭灾不浅,但既然是朝廷的意思,下官也自当尽力而为,定不负抚台大人之托。”

有了这两师生带头,其他人都不好再提出异议了,只能纷纷跟进,当然,事实如何办,还得看下面的反应。

这些下属如此配合,实在出乎了闻巡抚的意料,他本来都准备了不少说辞,想恩威并施地让他们遵从自己的命令呢,现在倒是不用了。这让他再度看了李凌半晌,猜测着这个年轻人到底会有什么想法。不过无论有何念头,照目前来看,都只会让自己获利啊……

就此,朝廷不减税赋的决定就由巡抚大人颁布下去,只等苏地知府们各自回去后,便能一一落实。

而李凌,也在这时离开了金陵,先回华亭,然后交接手头差事什么的,便可往扬州任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