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巨子 > 第551章 以工代赈(上)

寒门巨子 第551章 以工代赈(上)

作者:路人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24:35

第551章 以工代赈(上)

第551章以工代赈

走出明月楼,看着李知府与众富商一一作别,楚濂整个人还是有些恍惚的,因为今日这一场实在顺利得过于出乎他的意料了。

本以为想从这些人手里拿到可重整衙门的钱粮已是极其难得,却不料在李知府的斡旋下,却凑到了足足八十七万六千两银子的巨款,再加上两万多槲粮食。这下不但府衙上下够用了,还能迅速解决满城百姓的生计问题。

而做到这一步后,那些富商不但没有丝毫怨言,反而对李知府感恩戴德,看他们一步三回头和自己二人作别的样子,完全是把自家上司当恩人看待了呀。

如此心情下,楚通判都不知道自己二人是何时回的衙门,等他回过神来,就见李凌正冲自己笑着摊手:“那份他们认下的捐赠文书呢,拿来我看。”

“是,大人请过目。”楚濂对这位新上司是越发服气了,赶紧就双手把捐赠凭证给送了过去,口中又道,“大人,有这些钱粮,咱们扬州当能过此番之难了吧?”

李凌随意扫看着上头的签名和数字,脸上也多是满意之色。不过一笑后,他又正色道:“那倒还不至于,只是暂时解了燃眉之急。你可不要忘了,我们还要收取今年税赋呢,就是把这些钱粮都算上,怕也不够交朝廷的吧?”

这话如一盆凉水浇下,让楚濂的兴奋之情迅速消散,眉头再度皱起:“是啊,我怎把此事给忘了。咱们扬州府每年上缴的税赋光银子就有一百五十万两以上,再加上粮食,几乎要这些捐赠之物翻倍才够啊……”

李凌听他报出待交税赋的数字时,不觉咧嘴吸了口凉气。好家伙,江南不愧的大越钱粮重地啊,这一府之税都抵得上五个滇南了,真上哪儿说理去啊。

忧虑的情绪再度袭来,楚濂越发惶恐:“大人,留给咱们的时间可真不多了,却该如何是好?”总不能到时再跟那些富商要钱要粮吧,那也太不讲道理了。

“这个好办,既然这些寻常富户都为我扬州做出十足贡献了,那作为我扬州最大的两个世家,陆谢二姓总不能落人于后吧?”李凌倒是说得轻巧,却把楚濂唬得又是一凛:“大人,你真打算逼着陆谢两家出钱补上赋税?”

“什么叫逼啊?为国为民的好事,作为太祖钦封的长兴侯,以及陆相家人,总要做出表率来吧。”

“可是……”楚濂想说这又谈何容易,随即便想起了一点,“大人,您刚才答应他们明年的盐铁等官营之物会另作安排,可是真的?”

李凌有些奇怪地看了他一眼:“这是本官当众做出的承诺,岂能有假。”

“可是大人,这些年来,我扬州的官营之事其实多由巡抚衙门来定,而且,这些买卖也多交给了陆谢两家。要是真按你所的来,可是大大得罪了两家,再向他们要如此巨大的一笔钱粮,怕是……怕是……”

早在李凌于众人面前做出承诺时,楚濂就已有些担忧了,现在才明白过来关键在哪儿。而李凌也在他的提醒下,神色微变,还有这等说法吗?

他也实在是没了别的筹码,才想着拿明年的官营之权来拉拢众富商,毕竟今后扬州发展可少不了他们的支持。现在才知道,在拉拢一批的同时,却把势力最大的两家给狠狠得罪了,至于巡抚衙门什么的,反倒是其次了。

闻铭把这么个难题甩给自己,要是连一点自主权都不给,那大不了就一拍两散,谁都别想好过。

李凌的眉头轻皱,半晌才道:“此事先放一边,我相信到时候总有法子解决的。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如何解百姓之困,如何让他们把钱粮如数送到衙门里来。这样,你明日就把此事写作告示,张贴全城,我要让满城百姓都有个盼头,另外,再告示全城,府衙要重建扬州府城了,让城中百姓都来出力修城,重建自己的家园。”

楚濂有些不解地看着李凌:“大人的意思是,让灾民也来出力?可他们连饭都吃不饱,哪来的力气……”

“自然是我们府衙出钱出粮雇他们做事了。这样,待会儿我就给你开一张清单,按照工种和出力不同,每日他们都可得到相应的粮食和工钱,这样百姓有了事干,有了饭吃,我们扬州城也能迅速重建,一举两得,这就叫以工代赈,两难同解!”

“以工代赈,两难同解?”楚濂重复了一遍李凌的说法,思忖片刻,眼中又有光芒闪过,兴奋道,“大人高见,这确实可以让官民双方都获得好处,而且……而且除了城墙,其他地方的房屋修建起来也是为了让百姓栖身,那就不用再担心天寒之后他们要挨冷受冻了!”

“就是这个意思,你把道理都在告示里写明白了,再让衙门里够机灵,有口才的人为百姓解说,这几日咱们的重点就在于此。只要让满城百姓都接受理解咱们的用心,我想重建扬州城的事情就不会太难。”

楚濂兴奋了,脸上都有些发红,忙把手一拱,答应一声,便匆匆而去。多日来,困扰他,让他经常食不知味,午夜惊醒的问题,在李知府这儿,居然三言两语就给一一化解了。

到了这时候,他对李凌是真个佩服得五体投地,只想把他吩咐下来的差事尽快办好,至于什么陆谢两家的问题,他相信只要大人肯想法子应对,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

当又一日来临,扬州城的百姓却还是和之前一样,茫然而又惶恐地从暂时落脚的破落房宅或是庙宇中出来,然后想着何时能弄到口吃的。至于更远的将来,他们却是连一点想法都没有了,对这些人来说,就只剩下活下去一个念头了。

而就在这时,当当的锣声却从各处响起,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当大家以为又是哪家好心的富人要摆出粥摊来时,却发现那居然是几个穿着皂服的公门中人,他们的手里拿的也不是什么锅碗瓢盆,而是一份份硕大的告示文书。

对此,大家却是反应冷淡,衙门的人现在和他们实在没什么关系了,虽然来了新知府,可也没见他为大家做些什么啊。真有什么政策推出,对他们这些连饭都吃不饱的人来说,也是无关紧要的东西。

就在众人转移了注意力,想要散去时,当当的锣声再起,就听一个大嗓门的公差双手拢在嘴边,作喇叭状大喊道:“各位乡亲父老都听好了:咱们新来的知府李大人知道如今扬州百姓度日艰难,衣食无着,实在心急如焚。所以此番便想着法子筹措到了不少钱粮,只为接济大家,度过眼下的困难……”

这几句开宗明义的话一吼,果然就把很多人给吸引了回来,有人在猜想着这话有几分是实,但更多的,却是重新燃起了希望,也开始各自议论起来。

“这话靠谱吗?”

“不好说……不过我听说这个李大人好像挺有本事的,府衙里已经被他整治得井井有条,应该是个好官吧。而且他还能骗我们什么,图我们什么呢?”

议论声中,告示已一一被张贴起来,几张硕大的告示几乎把面前一大堵墙都给占满了。只可惜真正能读懂上头内容的却是寥寥,只能等着官府的人进行解释。那大嗓门的差人也没让大家多等,再又招呼了一番后,便解释了上头的内容:“李大人已经从我扬州富户那里要来了许多钱粮,足够供给大家生活之用,今后你们就不用再去抢那吃不饱又饿不死的粥汤了,有衙门给你们准备馒头、米饭……”

这是真的?所有人都有些发愣,随即有人发出了疑问,也有人阵阵欢呼,直喊着李大人英明,直到他们好一阵发泄,那差吏才继续道:“不过李大人也说了,饭不能白吃,得你们用做工来换。大家也都瞧见了,咱们扬州城因为之前的叛乱早已不成模样,所以,大人想要重新修建城池,还有为我们全城百姓重建家园,这就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一起做工。

“从今日起,你们便可来衙门报名,然后听从衙门的安排,在任何一个岗位上尽自己的一分力。只要把交代下来的事情办好了,不光能吃饱饭,还能用工钱拿,就是你们家中的孩子和老人,也不会再挨饿了。

“李大人说了,这就叫以工代赈。咱们不是什么灾民,是扬州百姓,咱们不靠人接济过活,咱们自食其力,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和家人!”

一番宣讲下来,顿时就让周围数百灾民的情绪为之一涨,人活一口气,若非没得选,谁想做一个只能吃嗟来之食的穷要饭啊?

于是很快的,阵阵答应和喊好就从人群中爆发了出来,然后便有人嚷嚷着这就要去府衙报名,纵然肚内空空,大家的情绪却是起来了。

在这一天里,城中各处都上演了相同的一幕,无数灾民从扬州城的各个地方出来,直奔府衙而来,汇聚成流,汇聚成江,绵绵不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