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巨子 > 第603章 鸣冤鼓响

寒门巨子 第603章 鸣冤鼓响

作者:路人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24:35

第603章 鸣冤鼓响

在众人的兴奋里,李凌又再次道:“对了,除了书局经营,我这儿还有一个办法,或许能让咱们的纵横报的销量也更高些。”

“东家有何妙策?”这几个掌柜一听这话,更是来了精神,赶紧问道。

在他们看来,到今日,纵横报几乎已经触及到京城报纸的顶峰,很难再有突破了。但既然东家这么说,以他在商道上的能力,说不定真就能做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李凌笑看了他们一圈,这才竖起一根指头:“这也是我刚刚想到的,既然文坛之上诗人作者众多,我们完全可以出一个榜单嘛,就以他们的作品,无论诗集还是文集,做个评断,分个一二三四来,然后每半年或是一年一轮换,如此自然也就有了足够吸引人的噱头了。”

不等其他人从震惊中回神,他又竖起第二根指头:“第二,既然文人可以如此排名,那更惹人眼球的京中名妓,自然也可以了。本来城中就有选举花魁一说,但那只是寻常士子读书人的权利,我们可以将之分与全城百姓。就在咱们的纵横报上设一个投票栏目,然后让全城百姓自由给某阁某楼内的某位姑娘投票,再将之送到我们书局来。如此,还不愁没有更多人买咱们的报纸吗?”

随着他这话说出,几名掌柜的脸上已满是兴奋之色,身子都在微微颤抖。因为以他们的经商见识,已经能想象得到到时纵横报会在京城引起一股多大的风潮了。

本来这花魁选举就足够惹动全城,现在来个全城共选,那热度,想想就起鸡皮疙瘩,说一句到时纵横报一报难求都不算夸张了。

这时候,他们看向李凌的目光已经满满的全是崇敬,就差把他当成菩萨给供养起来了。真不知自己东家的心到底是怎么生的,真就是七巧玲珑心啊,不然怎会不断提出此等叫人难以置信的妙策呢?

面对他们惊诧的目光,李凌表现得颇为淡定,这等营销手段,对他来说真就是随意而为,只要能让纵横报的名声再扩出去,就算成功。

然后他又想到了第三点,便竖起第三根指头:“对了,还有一个榜单也可以一试,那就是一季或半年里的新出书籍的排名,这样我们就能拿捏那些文坛人物了。只要这张榜单得到了大家认同,那么当我们想要与某位文人合作,希望他给我们的书籍签名留字时,双方也能更好说话。”

这话一出,大家最后一点顾虑也跟着打消,纷纷点头:“东家果然学究天人,真是商业奇才,我等心服口服。有此诸般经营之策,我等要是再不能让纵横书局长足发展,那就太无能了。”

“有东家这几策,我等相信到了明年,京师之内就再无任何报纸是我们的对手,其他书局也只能仰我等鼻息而活!东家,你就等着咱们的好消息吧。”

“哈哈,有你们这几句话我便放心了。对了,这些手段你们可别一股脑都用了出来,慢慢来,循序渐进,必须维持着一年内,我纵横书局在京城的热度不减。”李凌又叮嘱了一句。

众人连连点头,如此多的妙招,都是能大量提升书局身家的好手段,自然不能浪费了,必须让其利益最大化……

现在的李凌作为纵横书局的东家自然不可能再事事亲自去做,现在也就出个主意,至于之后怎么落实,如何运营,自然有众掌柜他们群策群力。

等把这些书局内的事情交代清楚,日头也已西斜。李凌婉拒了众人的邀约,当即就离开了书局,趁着还有些时间,便乘车返回落脚的客栈,毕竟他在吏部留下的地址就是黄家客栈,可不想错过了消息。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接下来几日,吏部那边居然没有半点回复,哪怕他花了银子,那个叫吴慈仁的吏部小官也没为他安排述职事宜,居然就让他白白在客栈中等了三四日。

……

九月即将过尽,秋意更浓已见寒。尤其是清晨,更是有丝丝秋寒在绵绵的北风的吹动下不断袭来,让洛阳城的人们都不愿意起床出门了。

不过李凌倒是很早便已出门来到了院子里,不是吏部那边终于来了消息需要尽早赶过去,而是因为早起已成了他的习惯。

自打成亲后,身在扬州的他便养成了卯时之后便起床,然后在院子里打上一趟李莫云所教的太祖长拳,不是为了真能练出什么武艺,以他现在的年纪和身体条件也不可能练出什么东西来了,但至少能做到强身健体。

这一习惯也就在赴京的船上,以及到京的次日没有保持,其他时候,几乎就没断过。

现在也是一样,一套简单却又力道十足的拳法在李凌的施展下虎虎生风,还真像那么回事儿,直到三十二手拳法都施展完毕,他也额头微微见汗,李凌才定身不动,稍作吐纳,然后目光一转间,就瞧见了两边院子里正有几个“客商”若有所思地看着自己。

对于他们的身份和来此的目的李凌自然早就心知肚明,不过没有点破的意思,只与他们目光稍作接触,微微颔首示意后,他便自顾回到了房中,片刻后,李序便端了早饭送了进来,脸上却有些不忿:“老爷,这都好几日了,吏部那边竟还无消息,莫不是有人从中作梗?”

“你也看出来了?”李凌平静一笑,正拿毛巾擦拭着身上的汗,随口说道。

“可为什么?怎就有人要如此针对老爷?”李序很是不解和关心地问了句。他是李凌在扬州收下的亲信,自然不知自家老爷在此之前的“壮举”。

“因为他们本就与我有过节啊,有机会小小报复一下,自然不会放过了。”李凌嘿笑一声,“不过也差不多了,老是被人压着总不是个事儿,我也该做点什么,让他们见好就收了。”

说完,没理会李序那一脸的疑惑,李凌已坐那儿把一大碗臊子面给唏哩呼噜地吃了下去。完了一抹嘴:“走,今日随我再去一趟吏部,好把事情给挑明了。”

李序精神一振,这几日他可很为自家老爷感到憋屈啊,现在能出口恶气,还肯带上自己,他自然一百个乐意,赶紧答应一声,跟着李凌出门,在几名护卫的陪同下,径直就出了客栈。

这时已是辰时,天光大亮,街上人也多了起来,前方洛阳府衙也已开门,只是衙门口依旧是空荡荡的,显得颇为冷清。

可就在李凌把目光收回,正要进马车时,衙门对过的街边突然有三人快速奔到了衙门口,扑到了那面静立于门侧,足有一人来高的鸣冤大鼓前,其中一人摘下鼓槌,便用力敲了下去,发出咚的一响,然后便是连续的咚咚鼓声响成一串,引得周围行人都纷纷驻足,满脸惊讶地看了过去。

就是李凌,上马车的动作也是一停,一脸好奇地观瞧起衙门口这一出极其少见的事情来。

这鸣冤鼓据说是前宋时青天大老爷包拯任开封府尹时所创,为的就是为民做主,洗冤破案。这个出发点自然是好的,之后更是在朝廷的推行下将鸣冤鼓放到了天下各州府县衙门口,成了亲民衙门的标配。

但是,除了一身正气,直言敢谏的包青天,又有多少地方官员真会不计一切得失地去为小民做主伸冤呢?于是久而久之,这些鸣冤鼓便成了衙门口的一个摆设,甚至都出现了一个潜规则,非出了人命或盗匪大案,寻常原告都不得敲鼓惊动官员,否则无论你所告是否属实,都先要定个扰乱官衙的罪名,少不得先挨一顿板子。

李凌在华亭任县令,在扬州当知府,几年下来,鸣冤鼓也没被敲响过几次,自然更清楚其中轻重。尤其是在这天子脚下的洛阳城里,洛阳府衙的鸣冤鼓更是一个大大的摆设,从没有人想过敲它。可今日,居然真有人击鼓鸣冤了,这事实在过于奇怪,不由得让人感到好奇啊。

很快的,鼓声就把衙门的平静给打破了,十来名差役着急忙慌就奔了出来,一见着还在击鼓的男子,二话不说,先把人按住。而此时,随他同来的另两人就高叫了起来:“求青天大老爷为我等小民做主啊,我们有大冤情上告……”

这话一传出来,更引得周围行人的一阵好奇,顿时就有不少人往前凑去,想要听个明白,看个热闹。结果那些差役却不带犹豫的,一把就将几人给拖进了衙门,还留了人守在门前,不让任何人靠近。

若是放在地方上,这么做自然不妥。有人击鼓鸣冤,衙门主官就得升堂问案,还得放人进衙门,就在大堂公审。可这是京城,洛阳府自然要以稳妥为上,也就顾不上什么规矩了,反正先把冤情问明白了,再想法低调处理才是正经。

见此,李凌只是一笑,也没太放心上,再次登车,便要离开。

可就在这时,本来还算平静的衙门内突然就是一阵哄闹,两人跌撞着逃了出来,正是那其中两个告状的百姓,而在他们身后,几个差役急吼吼地追赶,几根棍子呼啸扫出,正中两人腿部,打得两人一个翻滚,正撞在了高高的大门门槛上,脑袋都磕破了,鲜血淌出,好不凄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