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巨子 > 第61章 上任第一天

寒门巨子 第61章 上任第一天

作者:路人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24:35

第61章 上任第一天

自初三拜会了魏梁之后,李凌便开启了努力学习的模式,每日里不是读书就是写文,甚至连家门之外都没有踏出去,却把封神的写作当成换脑休息了。

每天一篇的命题文章还是相当考验人的写作能力的,而魏梁对他的要求也不低,再加上几乎每日半个多时辰的细心讲解,直让李凌自觉在科举作文一道上有了长足的进步。

如果说以前他的文章只是切题通顺,那现在却多了一些闪光点,甚至某几篇还能发圣人之言,以高屋建瓴的方式说出一些大道理来了。这些都是以往李凌摸索着写文所不可能达到的高度,也只有在魏梁的指点下才能有此成就。毕竟这时文写作又有制艺之称,熟读经书只是基础,勤勉、天分、经验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而魏梁身为殿试探花后三者自然是拔尖的存在。

不过对李凌来说写文章大有提高还不是让他最感高兴的,他觉着最大的收获还是魏梁借他的几本笔记书册,那上头的内容才是真正的宝贝,是让他更清晰认识大越朝的一把钥匙。

原先的李凌只知道自己所在的大越朝是宋之后凭空出现的朝代,在这个时代没有金元等外族入侵中原,导致汉人百姓饱受残虐,中华衣冠文明几乎断绝……至于更多的细节,却是所知寥寥。

现在却不一样了,他看笔记才知道原来在宋与越之间还有过一个短暂的柴周朝廷,虽然只几年工夫周让帝就把皇位禅让给了越太祖孙途,但这依旧是一个不能忽略的重要节点。

然后就是大越开国时所定下的诸多政策此时看着也颇为先进,比如文武互不相属,没有宋明时那种文官压着武将一头,到了战场上都能直接指挥的事情,这就让大越的军队战斗力比宋时强出许多倍了。而武官的选拔不像后来那样只考什么弓马武艺,更多的是兵法指挥等方面的考校,反倒是个人武勇被放到了次一等的地位。

而为了让朝廷更好地掌握边关军队,太祖朝时就定下祖训,太子储君成年之后必须在边军中呆满三年,以经历真正的沙场考验,赢得边将拥戴之后才能还京理政。这一祖训直到眼下依旧被皇室所执行,本朝太子如今都还在北边军中呢。

不过也有许多政策在太祖驾崩后的几十年里被人束之高阁或是篡改了。比如早前提倡的科举改制,朝廷六部各有不同的一套东西来考校读书人,然后择优录取。太祖在时,科举考试都被拆分成五六门不同的科目来分考了,结果这种在李凌看来极其先进的考试用人制度却在太宗朝后期被改了回去,于是就有了今日的科举制度。唯一让人感到庆幸的,是终究没有出现八股文这样死板到连段落样式和字数都有定制的科举形势,至少现在的科举还是以写文赋和策问为主,诗词反倒不被人所重视了。

不过也没有了太祖朝时连算数好的人也能直入户部这样的超擢之事,据笔记里提到,第三任工部尚书王洛甚至还是个不怎么识字的泥瓦匠呢……

这一切的记载,都叫李凌看得直呼大开眼界,大长见识,同时也让他越发肯定这位大越朝的开国之君,太祖武皇帝孙途就是个穿越者,而且还是个极其理性,有着改变世界能力强大存在。只可惜,再强大的穿越者也终究抵不过历史的滚滚洪流,虽然他建立的大越朝还在,可他定下的诸多律令和改革却早成一纸空文,时代终究回到了它该走的方向……

当然,这些庙堂之高的东西对现在的李凌来说还是太过遥远,也就当个热闹一看,更多只是让他有了更开阔全面的视野来理解经书和注释上的内容,从而体现到他所作的文章上来。

从这儿,李凌也就能看出世家子弟与寒门子弟之间有着多大的差距了。这些东西自己之前是怎么都不可能看到的,可对魏梁这样的世家子来说,这一切却是唾手可得,所以他们才能在一次次的科举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而寒门子弟却需要极高的天分,或是极好的运气,才能攀上世家子一开始的起点。

而这一认识也让李凌更不想轻易放过眼下的绝好机会,如此在家中的读书写作也就越发刻苦,即便十五上元节他都没有出门观灯,只让古月子带了月儿去衙前街一带游玩了一阵。

然后,时间来到正月十七,三日的上元佳节过完,也就意味着年节到此告一段落,已到了衙门重开,他李凌也该去县衙报到了。

冬天日短,今天又是阴天,所以卯时将尽,天才蒙蒙亮。但李家兄妹二人却早已起来,吃了饭后,李凌就打算出门前往衙门。却在出门前被月儿给叫住了:“哥,等下……”月儿说着走上前来,让他站着别动,然后踮起脚尖,为他把稍微有些走样的吏员衣袍的后颈给整理平了,“这样就好多了,看着可真威风。”

李凌低头看着自己这一身皂色衣袍和帽子,实在无法与威风两字给联系到一起。别说这身穿着了,就是那两位佐贰官的绿色袍服在他眼里都显得有些Low,也就县令那身青色官服勉强有点样子。

“哥,还有这个,你戴上了,可以保佑你一切都顺顺利利的。”月儿说着,又把一根串了两颗木珠的红绳绑在了李凌的手上。

李凌笑着任她施为,而后又有些奇怪道:“这东西你从哪儿弄来的?”

“这是元宵节时我和古大嫂特意求来的,可灵验了呢。”月儿一脸郑重地说道,还举起自己的右手,把根同样的红绳也给亮了出来。

好吧,只要妹妹开心就好。李凌笑了下,也没再说话,又冲她一挥手:“那我走了,午饭你自己做碗面吃,晚上我带好吃的回来。”

“嗯嗯。”小丫头眉开眼笑地用力点头,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好事。

“还有,别忘了把那首《离骚》抄满三遍,我晚上回来可要检查。”李凌丢下最后一句话,笑着离开,背后的月儿整张小脸却彻底垮了下来:“啊……”自己还是大意了啊,没有闪,让哥哥给算计偷袭了……

辰初时分,李凌已来到了县衙前。虽然他之前一段日子已来此不少次了,但今日再来的心境却是完全不一样。来到已经敞开的大门前时,他明显愣了一下,目光深深地看了眼四周和里边,倘若现在手里有只手机,他说不定还要以县衙为背景给自己来张自拍,然后发到朋友圈上炫耀一下呢——哥十九岁就成本县公务员了,还是处级以上的干部呢,各位羡慕吧?哇哈哈哈……

带着有些古怪的心情,李凌迈步跨过高高的门槛,正式进入县衙。两边的差役看到他这身装扮也都纷纷躬身行礼:“李典吏新年好。”

“你们也新年好,县尊可在二堂吗?”

“是的,待会儿还要排衙,还请李典吏准备好了。”

“唔。”李凌点点头,通过魏梁给的笔记,他好歹是知道排衙是个什么仪式,那就相当于地方最高长官的早朝了。只不过和皇帝的早朝不同的是,排衙一般是一月才有一次,不过那排场也是相当不小,让掌印官过足官瘾,算是地方官员特有的福利了。

既然离着排衙还有些时间,李凌便打算先去户房与自己的几个下属见见面,沟通一下感情,也好为将来的合作打好基础。想到这儿,他在进入二堂后就没有去县令的公房,而是直接转到了右手边第二间的户房签押房。

县衙虽然占地不小,但因为被大堂占了一大块,又有县令的后衙占去一块,导致真正用来办公的区域就显得有些逼仄了。所以哪怕户房是县衙六房中掌握实权最多的一块,他们的签押房依然只得一间,只是比别的几房更宽敞些而已。可这里的人也多啊,之前是七八人,经过之前的开革风波后,则还有五人,包括李凌这个典吏。

现在随着李凌走进签押房,正在房中说着话的四人同时住嘴,然后先后起身行礼:“卑职见过李典吏,给典吏拜个万年。”

“各位不必多礼,你们也过年好。”李凌笑着摆了下手,“咱们之前也曾有过照面,却还不知各位姓名呢,看现在有些时间,就互相自我介绍一下吧。我呢,叫李凌,暂时就是这儿的典吏了。”

“小的林庆!”一个圆脸的男子笑着说道。

“小的赵涵!”

“小的周林渊!”

“小的方致远”

几人恭恭敬敬地报出自己的姓名,看着好像挑不出什么错处来,但李凌明显感觉到了来自他们的疏离,尤其是那个叫方致远的,虽然拱手作揖,但却是一副懒洋洋,不把他放在眼里的样子,甚至带着一点难以掩盖的敌意。

看来自己被县令安排为这个户房典吏可不得下属认可啊。

就在李凌若有所思的当口,当的一声钟声响起,几人立刻起身就往外走,只有一脸喜庆笑容的林庆说了句:“到时间排衙了,可别去迟了。”李凌这才会意,跟在他们身后朝外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