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巨子 > 第671章 如何应对(上)

寒门巨子 第671章 如何应对(上)

作者:路人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24:35

第671章 如何应对(上)

丰州州衙,二堂客厅。

李凌在见到闻铭后,便恭敬地弯腰施礼:“下官李凌见过闻大人,多谢你之前出手相救,要没有大人及时出手,只怕我早已在昨日送命了。”

这番低姿态的表现闻铭倒是没有太大的不适,还笑呵呵上前把李凌搀扶起来,可周围那些佐官胥吏们却都面有异色,只觉不可思议,毕竟李凌现在的官职可不在闻铭之下,同为四品,而且真论身份和权势,作为朝中要员的他还在知州之上呢。可他无论是表现还是说话,那都是下属见了上司才能有啊。

“呵呵,温衷言重了,你我之间本就有同僚之谊,朋友之义,既知你有危险,本官怎能见死不救呢?”闻铭一脸欣喜地将人引到一旁坐下,然后才是下属众官吏也跟着上前与李凌一一相见,好是客套了一番。

直到这些虚套做完,李凌才又笑着从李莫云那儿接过一个锦盒交到了闻铭手上:“知道闻大人喜饮好茶,此番来北疆也没有太多准备,就是从江南弄到了两斤茶叶,还望大人莫要嫌弃。”

众州衙下属有些古怪地看了李凌一眼,因为他们早领教过闻大人的厉害了,自打上任以来,就没收过任何人的礼物,甚至还会因此怪责下属,现在李凌突然当面送礼,不是在讨骂吗?

可闻铭的表现却大大地出乎了所有人意料,只见他笑得更欢,当即接过了锦盒:“亏你还记得我这一点嗜好啊。是啊,我这人也没别的爱好了,就只好茶,之前在江南为官时还好办,可这两年到了北疆,总喝不到合心意的茶水,也就你每年托人送来的一点茶叶能让我品尝一番了。”说着,便把锦盒放到了手边,显然是收下了。

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李凌又是一笑:“竟是如此吗?看来大人你在北疆确实有所不便,那等我回去后,自会安排,今后每过一两月便着人给你送些好茶来。”

“那就深受你了。”闻铭再度笑着应道,完全没有半点见外推辞的意思,更是把众下属给看傻了眼。

他们可不知道李凌和闻铭的关系有多深,虽然两人名义上只是昔日的同僚上下属,但其实除了朋友之外,还有着一层更深的师生情意,可以说闻铭也算是李凌的半个老师了。

在李凌走上科举官途后,仔细论起来他是有三个老师。第一个自然是座师魏梁,那是他的引路人,要没有魏梁从一开始引他进入科举之路,他说不定现在还只是一介平民呢;第二个则是儒师张禾丰,虽然两人无师徒之名,但却真有师徒之实,就是这两年里,李凌在读书中有什么不解处,还是会写信向在徐州老家颐养天年的老人请教;

至于第三个,便是眼前的闻铭了。不过与前两个不同的是,闻铭教他的却是官场上的一些进退行事,何时该铁面无私,何时该和光同尘,何时该坚持己见,何时又当稍作退让……这些东西放在官场上甚至比读书作文更为关键,所以李凌对他也是颇为尊敬的。

更何况,这次还有救命之恩,李凌心下感念,此时的姿态自然摆得很低。

接下来,两人就在众人面前畅叙别情,说了一番各自两三年里的遭遇,当听李凌提到自己之前在京城的种种事情,居然把永王都给扳倒后,闻铭固然连连赞叹,其他人更是惊得目瞪口呆。

这也太匪夷所思了些,要不是知道这等事情不能信口开河,他们都要质疑这是李凌在吹牛了。也正是明白其中的份量,再看李凌不但没有受到惩治,反而官运亨通后,众人看他的眼神就再度一变,恨不能纳头就拜,抱紧这条大腿了。

有了这样的心思,随着李凌示意自己想单独和闻铭说话时,他们也都很识相地起身告退,在厅门一关,又有李莫云在门前一守后,两人间的谈话自然不传六耳。

“你想说的可是与昨日差点被人杀死有关?那个叫方文弼的,可是永王的人吗?”到了这时,闻铭也不再拐弯抹角,直接问道。

“事确实与他有关,不过大人却是想错了,那方文弼并非永王的人,而是受太子之命欲杀我的。”

“嗯?”饶是有所准备,听到这个答案后,闻铭还是微微震了一下,“此事确实吗?”

“是他亲口招认的,我看得出来他不曾撒谎。”

“你把他拿下了?”

“不光拿下了他,还把他给……”在对方面前,李凌并无隐瞒的意思,便在咽喉处一划,作了个杀人的手势。

这下却让闻铭的双眉又是一挑:“你还真挺有胆色的,明知道他是受了太子之命行事,而且背后还有个董公望,就敢杀他泄愤。”说到这儿,他又是一笑,“不过这样做也不算错,只要手脚干净,谁也不敢拿此事针对你。看来这几年间,你也是多有长进啊。”

“呵呵,局势如此,若不长进,只怕早被某些人啃得连骨头都不剩了。”

“所以你还有什么难处,想与我参详一二吗?”

“大人果然目光如炬,我也就直说了,就他所交代,此事才只是开始,太子在北疆另有其他安排,欲置我于死地。而我,纵然能应付这一关,可接下来的明枪暗箭呢?我总不能时刻提心吊胆地防着某些人的算计吧,要真这样,我差事也办不好了。”

闻铭的眉头紧紧皱起:“竟还有这样的事情?太子与你到底有何冤仇,居然不惜如此大动干戈?”

李凌便把自己之前的那点猜测道了出来,听得闻铭神色愈发凝重,半晌后才道:“要是真照你推断来,此事确实很是棘手了。不瞒你说,太子在北疆近三年,早就收买了不少人心,这也是我朝太祖时定下这一规矩的用意所在啊。”

李凌了然点头,确实,大越自太祖时就曾有规矩定下,每个太子成年后,都会来到北疆戍守一段日子。这既是对他身体和心性方面的磨砺,让他不至于像一般生于宫墙,长于妇人身侧般柔弱无担当,也是为了太子将来做的考虑。

在吸取了前宋的教训后,大越走的就是文武并重的路子,治理国家靠文官,但天下安定靠的还是武人,尤其是边疆武将们。而皇帝能否坐稳位置,也需要这两股力量的共同支持。

本就身在京城的文官集团自然都不用说的,对新君肯定支持,可远在千里外的武将呢?他们手里可是有好几十万大越最精锐的边军呢,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的认可和支持甚至要比文官更重要,所以就有了太子与他们同处三年的安排。

武人毕竟要比那些书生简单得多,也更重情义。一个天潢贵胄的太子肯与他们同吃同住地呆上三年,甚至经历过几场与鬼戎人的战斗,这样的人将来登上皇位,他们自然是真心拥戴的。

而太子只要不是笨蛋,就能明白这几年的边关生活对自己有多重要,也势必会想尽法子拉拢那些将领官员,哪怕不能为自己所用,好歹也要留下交情。而当今太子显然比这更进一步,他甚至已经在边将身边都安插下自己的亲信了,从而可以通过他们来影响控制边将。

或许如董公望这样的边将早知道了身边有太子的人,但他们却依然用人,这显然是对太子的一种表态了。

然后现在,太子为了除掉李凌,居然动用了这些人手,只要仔细想想,就足以让当事人感到忧心忡忡,头皮发麻了。毕竟,那可是未来的皇帝啊。

想明白这一切,李凌的笑容愈见苦涩:“如此看来,我的处境当真已是穷途末路了吗?”

“那倒不至于,毕竟要对你不利的只是太子……”闻铭刻意强调了太子二字,意思已经相当明白了,“而且你身份摆在这儿,无论是谁,都不敢真摆在明面上对你下手的。也就那方文弼,头脑简单自以为是,才敢做出这样的事情来,结果却还不是把自己的小命给搭上了?”

李凌点头:“那其他人呢?你觉着现在北疆还有人会为了太子的命令而对我下手吗?”

“这应该还是有不少的,尤其是那些地位不算高的边将,只要给他们机会,为了前程,为了讨好太子,他们是愿意赌一把的。当然,接下来他们对你的出手应该会更隐蔽些了。”闻名不愧是在官场沉浮数十年的人,几句话就剖析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不过有一点你倒可以放心,董公望这样的北疆宿将是不会害你的,尤其是他本人,甚至对方文弼之死都未必会作追究。”

“这是为何?”李凌又追问了一句。虽然他杀了方文弼,但心中还是有些担心的。

“因为那终究只是太子的人,他可以默许这样的人存在,但绝不允许这样的人侵害到自己的利益。你且想一想,要是你真死在这儿,然后我等地方官为了自保把方文弼拿下,交与朝廷,谁会是需要担责任的那一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