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巨子 > 第789章 决战在襄樊(下)

寒门巨子 第789章 决战在襄樊(下)

作者:路人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24:35

第789章 决战在襄樊(下)

襄樊,这座地处要冲,乃兵家必争之地的州府,在华夏历史中曾留下过浓墨重彩的数笔。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曹操便是先在拿下荆襄之地后,才图江东,才有之后的赤壁之战。而赤壁战后,更有诸方势力围绕荆襄展开了连番争夺,留下了诸如刘备借荆州,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以及吕蒙白衣渡江,致使关云长败走麦城的精彩故事……

即便撇去某些演绎的成分,只那些名垂千古的人们为了这几处城池的一场场争夺拼杀,也足以显出襄樊这座城池的重要性了。

而至于后世,在那条正常的历史长河中,襄樊更成为了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抗击元人的最重要的一道防线,为此,多少英雄又在此抛头颅洒热血,更有小说家以之作出了为国为民的真大侠,郭靖死守襄阳的传说故事。

所以说,当看过这些精彩故事的李凌策马立于襄樊城前,眺望着眼前这座古朴的州城时,心情还是颇有些异样的。

虽然在如今大越治下,襄樊再不是什么兵家必争之地,更非边防前线,但这座城墙高耸,结构新奇的城池还是让人心生赞叹,忍不住要仔细地多看几眼。

这座襄樊州城,其实是由两座城池联结而成,一为襄阳,一为樊城,两城隔河并立,而又由一道石桥连接。如此两城而一城,让整座州城的形象也变得立体起来。

或许一座城池的规模不如随州,但当两城合并为一时,那热闹,那规模就远非小小的一座随州城所能比了。

当进入城门后,李凌一眼远望,就瞧见了热闹的街市,更有无数沿街而设的店铺,至于街上的百姓,更是摩肩继踵,人流如织。身在其中,都让人不敢相信这儿曾经,或是正发生着灾荒,百姓在此安居,从不用为粮食什么的犯愁。

策马走在热闹的街道上,李凌他们都有些恍惚了,这还是自己认识中的湖广之地吗?之前在京城时接报的关于连襄樊都有百多灾民因饥寒而死的奏报到底是不是真的?

这样的疑问在来到一家沿街而开,还有不少客人进出的粮铺时,更到了顶点。因为那店外招牌上写着的粮价,赫然是十八文一斗,居然就和沈家在随州开出的粮价一样良心。

几人一路看,一路走,最终在一家不算太起眼的客栈中投宿下来。然后等周围没了其他人,杨震便忍不住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大人,这也太奇怪了些,这襄樊与我们以为的襄樊可是完全不同的存在啊,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其他人虽未急着开口,但只看他们的神情,也可推知他们也有着一样的想法了,所以大家都把目光落到了李凌身上,等着他给个解释。

而李凌在一番沉吟后,嘿笑道:“其实这也不算出人意料,今日之襄樊,未必就是昨日之襄樊。你们可别忘了,当时奏报朝廷,说襄樊都有灾民饥寒而死可是在去年啊,这都快过去半年,难道当地官府还不作应对吗?

“而且,在那之后,朝廷已经派出官员前来查问,哪怕他们胆子再大,至少表面功夫总要做到位的,像襄樊和武昌那样的大城要城,还是得保持安定才行。至不济,也得让人从表面看不出什么毛病来。”

几人仔细一想,才都点头:“大人说的是,因为照以往的习惯,朝廷再派人来湖广查察,首先要到的就是武昌和襄樊二城。至于其他州城,他们完全可以在知道了大人之后的行踪后做出安排。”

“就是这么回事了,所以他们让襄樊重新恢复,也不敢干出明目张胆夺百姓田产之类的勾当。于是,才有了范蔡这两大在襄樊的大家族把手伸向随州的情况,既然在家乡拿不到好处,自然要把手伸得更长些了。”李凌冷笑一声,“他们做手脚的那些事情我们慢慢再查,现在我首先要做的,还是把随州的问题给解决了。”

说着,他又看了眼李莫云:“怎么样,之前安排下的事情那些人可都办妥了吗?”

李莫云笑着点点头:“公子放心,这点小事我们先一步派来的人自然早办妥了,他们也绝不会察觉。”

“很好,那就让人开始按计划行事吧。”李凌咧嘴一笑,露出了白森森的牙齿,“就从范家的那三处钱庄入手吧!”

……

作为襄樊,乃至于整个湖广数一数二的豪门大族,范家在本城的产业那是相当之多,涉及到了方方面面。而这其中,三座分于城中各处的钱庄算是范家的支柱产业之一了,甚至不在粮食买卖之下。

而作为专管此一行的范长元,在家族中的地位也是极高,乃是下一代家主的有力竞争者。他为人精明,能力出众,再加上八面玲珑的结交手段,也确实在族中拉拢一大批叔伯兄弟,那是真正的实权人物。

不过最近,范长元的心情却不是太后,只因为自己的族弟范长月居然讨到了一个能为家族赚大钱,立大功的机会。那就是去随州,通过粮食买卖来控制当地田土,一旦其真成功了,少说也能为整个范家带来上千亩土地的回报,这都足以让他辛苦几十年了。

很明显,这是老族长在偏袒范长月了,明明他都不是长房嫡系,居然还能得到如此露脸的机会。而且还是在这个即将决定下代族长人选的节骨眼上,这不是硬要将他往族长位置上推吗?

而更让范长元感到不满的是,最近那范长月还拿了鸡毛当令箭地居然让自己手下的钱庄配合拿出了大笔银子,去随州购入粮食。到今日,都拿出了超过二十万两银子,完全超过了钱庄支出的底线。要不是之前有人往钱庄里存入十万两现银,只怕现在的店里都快拿不出银子交付给客人了。

可即便如此,家里居然还让自己配合范长月,也不知那些做主的叔伯到底是怎么想的,是不是都老糊涂了!

满腹牢骚的范长元坐在钱庄后院的账房中,不时翻看着手头几份账册,可没一会儿,又将之丢到一旁,心中的烦乱让他根本就没法静下心来做事。

而就在这时,钱庄的掌柜敲门而入:“六爷,前头来了个客人,说是要提银子。”

“提银子就给他,这点小事还要我过问吗?”范长元登时没好气道,什么时候这个得力下属也变得如此麻烦了?

掌柜的犹豫了一下,才又道:“可……可是他要提的是十万两银子,咱们库房里根本不够啊。”

“什么?”范长元顿时变色,本来倚靠在椅子上的身子都挺直了,“你说他要十万两?是用的玉珏还是银票?”

一般来说,如今天下各地钱庄银号的买卖多和后世银行相似,就是靠的吸储和放贷,不过与后世银行靠着一定的利息吸纳民间资金不同的是,如今的钱庄其实并不支付利息,而是给存钱的百姓一个安全保障,然后他们再把吸纳进的银钱去放贷,获得更多收益,堪称无本万利。

但是这样的买卖毕竟难做,也就只有在当地有着相当地位的世家大族或是巨商大贾才能涉足,因为只有如此,才能让百姓相信你们能确保自身的银钱不会还不出来。

而除了对从业者有着极高的入门门槛外,钱庄自身也为了安全有着一系列的规章安排,比如除了发放可以兑换银子的银票外,对那些存银巨大的客户还会发放可证其身份的玉珏,一般来说玉珏的作用还在银票之上。

像今日这般一来就要提走十万两银子的客人,显然是有玉珏可为凭信的。范长元问这一句,却是为了提防可能出现的冒领或是伪造银票之类的举动。

结果那掌柜却回道:“他有玉珏,而且那客人的模样我也还记得,就是他不会错。半月前,就是他押送了一笔十万两的银子存入我钱庄内的。”

“是吗……”这下范长元还真无话可说了,但随即又皱眉道,“那他为何又突然急着来提银子?”见掌柜的摇头,他是彻底坐不住了,当即起身就往外走,“我来和他谈一谈,你把人请到客厅说话。”此事干系重大,他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啊。

片刻后,在一旁的客厅里,他见到了李凌和陪同而来的一名下属,后者自然就是之前存银入范家钱庄的人了,不过现在做主的却换成了刚到襄樊的李凌。

“敢问贵客尊姓大名啊?”在见礼后,范长元随口问道。

“免贵在下姓凌。”李凌依然用着自己的化名,随口应付道,“今日我来此只为提取银子,不知贵号可有什么讲究吗?要是没有,还烦请赶紧把银子拿出来,我还有急用呢。”

“这个……在下只是有一事觉着奇怪,你们明明才把银子存入我店中不到半月,为何却又急着提取了呢?”范长元一面说着,一面审视看着李凌,语气中也带着一丝疑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