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巨子 > 第899章 死结

寒门巨子 第899章 死结

作者:路人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24:35

第899章 死结

寒门巨子第899章死结在从皇城司回家后,李凌也没能陪亲人太久,很快就有各种公事私事上身,前者自然是本身为转运司少卿的诸多事务,让他这两天都已经去衙门办公了;而后者,则是身在官场中避免不了的诸多应酬了。

以如今李凌在朝中的地位,以及这次闹出的动静,自然是再度引得同僚们的注目,有刻意前来结交的,也有想通过他进入到英王**圈子里的……反正无论是在衙门里,还是晚上回家后,李凌总需要应付这些人,实在繁忙琐碎得很。

当然,也不是所有京中官员都有资格烦到李大人,那些五品以下的官员很多情况下是连他的面都见不到的,只有部分他觉着身居要职,或才堪一用者,才会被他破格一见,并引去见英王孙璧。

而除了这些被动的应酬,李凌更在意的还是和那些真朋友的往来,比如徐沧、魏梁、萧承志他们,在这次自己遭难后多方相帮,这份情义自然让他无法忘怀,大家的关系也因此更紧密了些。

至于孙璧那儿,因为某些原因聚得还少些,直到十月底,他才在自己的王府内设下酒宴,把投到他麾下的京中诸多官员齐聚一堂。表面上是为自己庆生贺寿,实际上更多则是感情联络,顺带商议一些大小事务了。

而今日的酒席宴上,除了孙璧这个主人外,李凌便是最受人关注的那一个,光是上前敬酒的人就有数十人之多,要不是萧承志及时出面相帮,只怕不到初更李凌就得醉倒。

可即便如此,当酒宴过半,孙璧把他们几个心腹之人叫到后边书房时,李凌也只觉一阵头重脚轻,喝下一盅解酒汤后才恢复了些,也只能靠在椅子上,听大家说着如今朝中局势。

眼下朝局其实和李凌去湖广前的变化不算太大,无非就是陆缜更有退意,而使得他手下的那些本就不得重用之人开始另谋出路,其中有一部分投向太子,而另一些则倒向了英王,从而使太子和英王两方实力又有增强,但总体对比却依然是敌强我弱。

“其实说到底,还是王爷少了个机会,让天下臣民了解您才干能力的机会!”

说这话的,是除了李凌几人之外,孙璧在朝中最大的倚仗,枢密副使邱深,只是他为何会突然表明立场地站在英王一边,却是连李凌都不知道了。

不过他的话倒是颇为在理,现在朝中大臣多半看好太子确实还是因为对英王的不了解,倒是孙琮,他毕竟是多年的太子,论人望已是足够,何况还有当初去往北疆镇边的功劳呢。而孙璧,自封王之后固然有参政之权,也经常出现在朝会之上,可几乎都保持着沉默,也未见他领什么差事,自然影响就小很多了。

“邱太尉说的是,咱们王爷确实太需要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了。却不知王爷以为我们该在何处发力,帮您拿下个好差事来呢?”另一位政事堂中的舍人王灿也跟着来了一句。

相比于李凌他们几个,这几位新近投靠英王的朝臣更热衷,也更习惯于在官场层面帮他打开局面。

孙璧笑着看了眼李凌他们几个,这才回话道:“论治政之才能,本王虽然也在努力去学,但自问依旧不足以和太子相比。倒是军事一途上,本王却是有些心得和底气,奈何……”

这话让众人为之一静,有些不好接话了。

因为一来,提出这一问题的两人都是文官,就是那枢密副使邱深也是进士出身,只算粗通兵事;二来,谁都知道让孙璧真去北疆终究不现实,大越百年来只有太子被安排到北疆栽培,还没有听说哪个王爷去那儿锻炼呢。而真要是他孙璧达到要求了,也不用大家费心思了。

在这一片沉默中,李凌终于缓缓开了口:“其实我以为这样挺好的。有时候多做表现,未必就好过什么都不做。尤其是眼下这敌强我弱的环境里,韬光养晦,叫人找不出破绽来,才是最好的保全自身,寻机而动的办法。

“至于名声和在朝中的势力什么的,还是由我等做臣下的去办就是了。殿下现在最紧要做的,一是让大家都知道您是个正直无私的皇子,二就是让陛下知道您对他最是孝顺。这样,就和太子有了比较,也能让别人看出他的差距来。”

“唔?”众人都露出深思之色,半晌后,又各自点头表示赞同。虽然有些被动,这确实是眼下最合适的战术了,谁叫孙璧到底还是落后太子太多呢?

“好啦,今日本王将你们请来也不是为了向你们讨教如何与太子为敌的,今日咱们更该关注的还是温衷的事情。”孙璧笑着摆手,打断了大家的思绪。

这却让李凌有些疑惑:“关注我的事?我不是已经没事了吗,人都放出,还官复原职了,哪还有操什么心啊?”

“温衷此言差矣,罗天教乃我大越心腹大患,又岂是那么容易过去的。比如这两日,就要对那几个匪首用极刑了。”魏梁神色严肃道。

大越朝中的死刑一般分为斩监候和斩立决。前者是在被定下死罪后先关在牢里,等到秋决之后,统一处置。对于这样的死刑犯,还是有着一线生机的,比如什么时候皇家有了喜事需要普天同庆,或是天下出了灾祸,需要祈福,皇帝都会下旨大赦天下,从而把死刑减为流刑,发配了事。

但后者斩立决可就没那一段时间的缓冲了,直接经过有司审定,再交皇帝确认后,都不用怎么挑日子的,便是一个明正典刑,人头落地。这多半就是给犯下十恶之类大罪的重犯安排的。

而作为罗天教逆首的李桐、赵成晃等人既然落到官府之手,下场就必然是斩立决,甚至还得再加一层,来个凌迟,是不可能拖到明年秋天去的。

而一旦对李桐他们用刑,就意味着前事又可能重提,李凌还是会被人针对。另外,他作为李桐之子,即便律法上牵涉不到,人情上终究脱不了干系啊。

李凌自然是明白其中关联的,所以在神色微微一黯后,便道:“我明白了。恐怕接下来,某些人就要造势让我丁忧了。”

“是啊,虽然我朝多有例外,还有夺情,但这终究是少数啊。”徐沧也叹了一声道。

丁忧者,就是在父母死后,为官者回乡守孝,而且这一守就是三年,堪称官场大杀器,任何一个官员都无法接受这样的突然离开,但又不得不离开,不然就是不孝,那是直接能把一个宰执都给搞臭的大丑闻了。

至于夺情,便是由皇帝下旨不准官员辞官守孝,因有强行打断人子尽孝之情的意思,故称之夺情。而一般来说,非万不得已,哪怕做官的再想留在朝堂上,也不能接受夺情的安排。

唯一的例外,就只有边关起了战事,那些需要带兵作战的将领可以被夺情,因为家与国,忠与孝,终究还是有轻重之分的。

“可是,之前不是已经确认那李桐并非李凌亲生之父了吗?”萧承志这时也颇为疑惑地问了一句,“这也要丁忧?”

“毕竟李桐是他名义上的父亲,也曾养育过他。而且除了部分朝臣,天下人可不知此事啊。”孙璧苦笑道,“这一点别说你我了,就是父皇,怕也无法帮到你。”

李凌也有些愕然,说实在的,他虽然知道有这条规矩,可也没想到竟会如此严重,严重到自己都已经不受李桐牵连了,结果到头来,还会因他的死而被迫辞官。

好吧,其实这样短暂地离开朝堂对李凌来说影响也不算太大,毕竟他只是丁忧,官职什么的其实是保留的,尤其是他这样的朝中重臣,不可能因为丁忧离开三年,回来就没官可当了。

但问题在于,现在可不是一般时候啊。

英王和太子的争斗已然表面化,而皇帝也已不断衰老,说不定三年里某天就突然龙驭宾天,到那时少了自己从旁协助,孙璧他们又如何应对?

但这却是个无解的死结,虽然大家心中都很不情愿,但却没一个能拿出妥当对策来的。到最后,只留下一声叹息。

这样无奈而憋屈的情绪哪怕酒宴之后,都没能散去。与李凌同坐一车的徐沧虽然安慰了两句,却也没到点上,只能是陪着叹息。到最后,只能道:“或许,趁着这次机会,你可以带着家人远离是非,说不定还更安全些呢。”

“呵呵,要是太子正登上皇位,你觉着我这个他的眼中钉真能逍遥在外?我与太子早成死仇,只有你死我活一条路可选了。”李凌说着,眼中光芒闪烁,似乎又在想着什么对策,只是在徐沧看来,显然是不可能有什么法子了,唯一的指望就是当今陛下能长寿些,能熬过这三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