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巨子 > 第917章 衣锦还乡(上)

寒门巨子 第917章 衣锦还乡(上)

作者:路人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24:35

第917章 衣锦还乡(上)

接下来,李凌又在张禾丰府上盘桓了三日,多是与两位儒林宗师谈一些学术和修身养性方面的内容。二老对这个晚辈也颇为欣赏,自然是知无不言,倒是让他在书文心性一道上有所精益,整个人的气质都似有了一些提升。

不过李凌终究是丧事在身,不能在徐州逗留太久,于是三日后,便告辞启程,再往江城县而去。而这一回,一路上就再没有任何的阻滞了,顺顺利利地,他们这一行车马便来到了李凌的故乡,此时距离他离此参加会试,都已经过去了十数年之久。

虽然李凌还没有到感慨年华易逝,说什么物是人非的年纪,可在看到那座熟悉的县城时,心中还是感慨良多,忍不住便勒马停步,仔细端详了好一阵,才又策马奔行,直到那此时看来略显逼仄狭小的城门前。

江城县的一切都似没有什么变化,城墙依然低矮,城门依然破旧,就连靠着城门作守城之责的那几个老兵,看上去依旧和多年前一样,显得懒洋洋的。而那条直通城内的长街上的行人和店铺也依旧是稀稀拉拉的,这就是一座最普通不过的中原小县城的模样了。

当看到这么一大支车马队伍缓缓而来时,那几个老兵明显精神抖擞了一下。显然在他们看来,这是哪支商队从北而来,要入城稍作休整,如此自然免不了交上一笔丰厚的城门税,自己等也能趁机弄些好处了。

可还没等他们上前阻拦呢,当先便有一人主动过来,拿出相关官文往他们眼前一扬,说道:“当朝四品,转运司少卿李凌李大人还乡,你们速速入城禀报本县县令……”

李凌的名字一入耳,几个老兵都瞬间呆住了。

对这位本县名人,他们当真是如雷贯耳了。不光是他们就是整个江城县,也没人不知李凌大名,不以李大人为荣的。

因为江城县这些年来实在没出过什么像样的人物,科举一途上除了李凌和徐沧二人在十多年前为县争光外,其他最多也就考中个举人。如此,作为唯二的进士,而且还是在短短年月里直入中枢,成为朝廷四品官的李凌,自然成了无数乡人挂在嘴边的厉害人物。

这些年来,多少人在吹嘘自己和李大人当年有过什么什么交情,和他一起喝过酒,读过书……可以说,李凌的名字早让这一县百姓听得耳朵都起茧了。而现在,人们口中一直念叨着的李大人竟回来了,这如何能不叫人感到惊诧与兴奋呢?

为首的老兵忙往后看去,一下就找到了骑在马上,一副温和笑容的李凌。他自然不可能真认识李凌,就算以前见过面,也不可能还记得其长相,但那气质却是不会骗人的,所以他赶紧扑上,大礼参见:“小的朱十三见过李大人……”说着,又连忙给身后还有些发怔的弟兄们打手势,让他们赶紧回县衙报信。

其他人这才反应过来,有几人告了声罪,便转头往城里跑,那速度之快,就根被老虎撵在了后头似的,把沿途的不少百姓都给唬了一跳,以为这是出什么变故了呢。

好在江城县真不大,从城门到县衙用跑的也就顿饭工夫。这兵卒气喘吁吁地到了地方后,便赶紧冲衙门口的差役叫道:“快,快进去通禀大老爷,李……李大人回乡来了。”

“李大人?哪个李大人?”那几个差役还有些奇怪,反问道。

“李凌李大人,咱们江城县的荣耀!”终于把气喘匀些的老兵又解释了一句,顿时让对方几个身子都为之一震,然后果断回身,直奔进县衙。

随后,里边又是一阵慌乱和叫唤,半晌后,如今的江城县令田秉文便率一众官吏匆匆赶了出来。他们几个一面走着,一面还在整理着衣衫,正着官帽,毕竟这时节在公房里烤火,自然不可能把冠服都穿戴齐整的,此时闻报,个个都手忙脚乱。

但这时他们也顾不上自身的狼狈样子了,当众作着整理,口中问道:“真是李大人来了?他现在何处?”

城门口的老兵已经被带进衙门,闻言赶紧上前禀报:“确是李大人来了,应该已经进城,很快就到……”

“那你们就随本官出去迎一迎吧!”田秉文心下一喜,赶紧发话,三步并作两步地直往外去,走到二堂出口处,他又想起一点,“你们赶紧去安排,让本县士绅人等也都来县衙作陪,尤其是那位古老板,听说他与李大人交情极深。”

下属人等连忙答应,抢先就往外走,以最快的速度去通知附近的那些士绅人等来县衙参见回乡的李大人。

这一番忙碌后,田县令才带了大家走出县衙大门,再往北边长街一望,就看到车马队伍果然缓缓而来。随着这么一支队伍进城,立刻就引起了小城内不少居民的注意,许多人在道旁驻足观望,议论纷纷,还有几个小孩子居然跟着队伍一路跑着,嘻嘻哈哈的,着实有些放肆了。

田秉文见此,眉头便是一皱,刚想让人过去疏散一下,突然又心中一动,李大人的随行都没有驱赶吵闹者,显然他并不在意啊。毕竟这些人都是李大人的乡亲桑梓,那点情分可不能坏了。所以很快的,他又调整了面上表情,笑吟吟地直迎而上,待李凌到跟前后,迅速拜倒:“下官江城县令田秉文见过李大人,不知李大人回乡,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李凌远远就看到了这些涌出县衙的官吏人等,再看看周围那些县中乡人们敬畏的眼神,心里除了欢喜和那一丝得意外,也有些感慨。难怪古人要说一句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了,这种功成之后在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面前装13的感觉确实挺爽的。

不过这种念头也就那么一转瞬而已,他迅速便又端起身份来,笑着下马,上前将田秉文一把搀扶起来:“田大人您这可是折煞李凌了,快快请起。诸位,也快快起来说话吧。”后一句,自然就是冲着跟自家大人一起拜倒的诸多本县官吏们说的。李凌这一眼扫过去,还看到了好几张熟悉的面孔,那都是当初自己在县衙里当差时,和自己共过职的差吏啊。

正所谓流水的县令,铁打的差吏,十年时间,足够让江城县衙换上好几任的县令,可这些当差听用的,却有半数未变,就算是有变化的,也是儿子接了老子的班,其实人和关系还在是原来模样。

众人自然又是一番感谢,这才慢悠悠起身,然后随着自家县令,把李凌迎进县衙,就在二堂大厅落座。

当李凌在县衙与官吏们说着话时,李莫云却已经带队把李桐的灵柩运到了李家宅邸——这儿还是当初李凌终于有了举人身份后在此买下的院落呢。当初只有一家几口人时,倒还显得有些空旷,但现在嘛,光是家中奴仆,就有好几十人,这里的两进院子都住不下了。

好在现在那些人还没赶到,所以李莫云便与杨震稍作商议,后者带一批人去本县的馆驿安顿下来,其他人则先把整个院子打扫干净了,再把灵柩停入,至于其他的,自然要等李凌回来后再作安排。

不过有一点李莫云是可以猜到的,那就是这儿是肯定不能住了,无论地方大小,还是院子的规制,都完全配不上自家公子,必须在城里另寻地方入住,或是直接选一个好去处,修建起一座符合李凌身份的大府邸来。

只从这一点,其实不少心思灵敏者便看出了李凌是个多么自律,一心为公的人了。要是换成一般官员,有他的地位权势,恐怕早就在家乡盖起大府邸,派人一直留在当地,甚至都有家人在此欺男霸女,无恶不作了。

可咱们的李大人呢,却一直忙于公务,连自家的事情都很少考虑,要直到回到家乡,才发现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

在众人的感慨中,李莫云却是熟门熟路地在这两进的院落中随意走动着,看着眼前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切,心中感慨不已。他想到了当初,自己因某个目的接近公子,但他对自己却从没有怀疑过,真把自己当兄弟般照顾,尤其是乐儿姐,她更是对自己照顾有加……

而现在,他也有衣锦还乡的感觉,对自小就随师父邵秋息漂泊江湖的李莫云来说,随在李凌身边的这些年,就是有了一个安定的家,而这儿,便是家的起点了。

所以,在留恋地走过看过这里的一切后,李莫云除了内心感到温馨外,也打定了主意,可不能让公子把这院子卖出去。那等自己老了,或许就可以住在这儿了,而要是她也能和自己一起住在这儿……

一个古怪的想法刚起,就被李莫云迅速压了回去。不成,我不能有这样无礼的念头,不能让公子感到困扰。只是他的心,却终究还在偷偷想着,那个温柔的人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