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巨子 > 第947章 祸福(上)

寒门巨子 第947章 祸福(上)

作者:路人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24:35

第947章 祸福(上)

寒门巨子

这一刻,公堂之上针落可闻,所有人都似乎连呼吸都停顿了,所有人脸上的神色都显得极其古怪,甚至都不知该如何反应才好了。

边军物资的外流自然是大案要案,是要一查到底的大事,那些被查获的军械数量之大,也着实让人感到心惊,足以让人担忧真起什么大乱子。但是这两点再叫人吃惊,也比不了闻铭不动声色间说出的最后一点来得骇人啊——这数量庞大到足以被认定为有谋反之意的军械,居然临安梅庄被查获的!

梅庄,那个地方可是……

“闻大人,你说的临安梅庄是哪个梅庄?”久久的沉默后,终于由孙达明问出了这么一句,他的声音此时都是颤抖的,即便已经知道答案,还是抱着最后那一丝的侥幸。

“临安城就一个梅庄。”闻铭淡定作答,就好像是在说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一样,“临清伯梅自华的庄园。对了,他也已经被拿下,不日就将被送来京城。”

好了,这下彻底没话说了,人家连庄主名字都说出来了,这让在场众人,尤其是简崇孙达明等人,更是惊得面如土色,手都开始发抖了。有人甚至在嘴里低低地念叨了一句:“这怎么可能……”

这事实在太过骇人,太难让人接受了。

不是因为在梅自华有个伯爵身份就有如此杀伤力,其关键在于梅自华又个女儿叫梅香君,然后就在十年之前,嫁给了当今太子孙琮。也就是说,梅自华是太子的岳父,梅庄与太子他就是一体的。

现在,这些北疆的军械居然是从梅庄给搜出来的,这意味着什么,接下来朝中将生出什么样的风浪,堂上诸多太子一党人等简直都不敢往下想了。甚至于大家已经不敢再作质疑,也不敢说他这是为了替李凌开脱。

因为李凌最多只能算是被牵涉入案子,最多就是有相关所谓的证据可以证明他与边军物资丢失有关,但梅庄那边却是人赃并获,是铁的不能再铁的铁证了。

或许有人会说一嘴,说这是闻铭的栽赃嫁祸,是为了替李凌脱罪。但显然,如此大事,只要是个有头脑的,都不会信出现如此实打实的栽赃,而且江南的官员是疯了,才会帮他造假?别说他只是曾经的江南巡抚,就是现在是江南巡抚,也做不到如此一手遮天的地步啊。

所以就算是太子方面的人,这时也没一个提出异议的,他们心中只有恐慌。这事一旦坐实,必然牵连到太子,那自己等人不也一样要受牵连?说不定连太子之位都可能要保不住了,毕竟私藏军械,甲胄,那可是意同谋逆,而太子最近的日子又不好过,生出这样的念头来,似乎也变得情理之中了。

这一下,人人自危,已经彻底没有了继续审案的心思,便立刻草草结束了这场审讯。然后便是整理相关记录,战战兢兢地送去宫里,交皇帝御览了。

至于李凌,也被重新带回了天牢。虽然从目前的情形来看,他必然是被冤枉

的,说不定很快就能还他清白,送他离开,但在朝廷最终有个判决前,他依然是嫌犯,还是得委屈住在牢房内。

可此时的他已经完全顾不上这些了,他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反转给惊得满心惶惑,久久没能回过神来。

那日车上,孙璧跟他说的确实是有这么个破局之法,不过只说有了眉目,只要找到军械藏匿处,便能还他清白。可终究是没提梅庄一事啊。

难道是孙璧为了一下击垮太子,所以连自己也给瞒住了?

不!李凌又果断摇头,很显然,当时就连孙璧都不知道有这样的结果,这是几日里新来的消息。

可即便如此,此事对李凌的冲击依然不小,首先他得考虑此事对太子会有多大的影响了。只要事情是真的,太子就必然脱不了干系,毕竟那可是他老丈人,而且只要顺藤摸瓜地查上一查,就能查到太子与此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了。

本来嘛,李凌就猜测着这一局就是太子专门针对自己而布下的。或许一开始边军中真就出了几个贪财的,暗地里把军粮什么的往出卖,然后就被太子的人给发现了。再之后,在莫离的策划下,才有了这么一条专门对付自己的毒计。

现在有了梅庄这事,这一点猜测更是有了确凿证据。只此,就可看出太子对自己是有多么恨之入骨,甚至不惜用如此铤而走险的手段来要自己的命了。只是他没想到,此事最终还是败露了,反把自身给搭了进去。

李凌苦笑,都说偷鸡不成蚀把米,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但这回太子的情况可比这两样要惨得多了,他是偷鸡不成蚀了整副身家,搬起石头把自己给砸死了呀。

笑过之后,他又想到了孙璧,在此事上,孙璧又将面临什么样的情况。

太子会倒?毕竟如此大错,甚至有谋逆之心的情况下,皇帝一怒废了太子似乎都在情理之中。如此看来,作为太子之位的唯一竞争者,英王孙璧自然成了最大的受益者了,太子一被废,他自然就成了代替者,成为新的太子。

可是,这真是好事吗?

如果是其他君王,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但眼下这位嘛……却不好说了。

当今皇帝孙雍尤重自身之权,为此不惜让朝中党派林立,坐看诸子争斗不休,甚至在永王一倒后,他为了遏制太子之势,还把英王孙璧给扶了起来,哪有半点父子亲情可言。

现在太子出事被废,他就能放心了,认为继任的英王就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甚至于,在看到太子的结局后,他反而会更忌惮英王,到那时,英王就会承受现在太子的处境,甚至更甚,这实在不是什么好位置啊。

可问题在于,开弓没有回头箭,除了趁这个机会把太子扳倒,现在的孙璧也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了。他只有取代太子,再迎难而上,看时间能不能帮到自己了。

在想明白这一切后,李凌内心

的欢喜又化作了几许担忧,也不知闻铭和老师他们能不能想到这些,又能不能向英王点名这些利弊得失,让他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这一天直到深夜,李凌的内心都是杂乱的,却是个喜忧参半。

……

这一次事情严重,可没人再敢先给太子报信了,不过中午,皇帝便已知晓今日堂审相关之事,然后果断就把几名主审官,连同作为证人的闻铭,以及旁听的众人都给召进宫来。

最后那几位听审的心里那个后悔哟,早知道是这么个情况,自己今日说什么也得在衙门里办差,趟这浑水做什么?

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只能是满心忐忑地跪在殿内,连口大气都不敢出。

所有人都是如此,皇帝也是久久无言,这让殿中静得让人恐慌,不少人后背都生出汗来,可却依旧没一个敢稍稍抬头打量皇帝一眼,看看他是个什么反应的。

感觉就像过了一个世纪,皇帝幽幽的声音才从上方响起:“闻铭,你在公堂上所说都是真的?”

“兹事体大,臣岂敢胡言。一切皆是事实,而且很快,相关人等就会被押送入京,那些被搜到的兵器甲胄,也会被一并送到。”闻铭算是众人中最平静的那个了,回话及时而条理分明。

“你们觉着他的话能有几分可信?”皇帝没有再问他,而是把问题抛向了其他众人。

这问题可不好答,很有种让他们表明自身立场的意思,尤其是对那几个太子一党的人,更是犹豫着,难以出口了。

“臣以为闻大人所奏断无造假可能。”率先作答的是孟仲秋,有了他打头,其他一些心里没有顾虑的也纷纷跟进,表明自己相信闻铭所奏,最后,还有五人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

皇帝倒也没有继续为难他们,笑了一下道:“是啊,兹事体大,边军中出了这样的变故,朕这个一国之君却被瞒到了最后。好哇,真是好得很啊!”

感受到他的怒意,几名臣子更感恐慌,尤其是孙达明,更是忍不住道:“陛下息怒,臣以为此事还有待细查,至少臣以为,以为太子一定是无辜的。”

皇帝双眼一眯,笑容顿时一敛:“何以见得?你,抬起头来回话!”

孙达明稍微迟疑了下,还是大着胆子抬头与皇帝来了个四目相对,然后忍着心中恐慌,回话道:“因为太子是储君,是陛下的儿子,他没有必要干出这样大逆不道的举动来……要臣说,这分明就是有人栽赃陷害,还请陛下明断!”说完,重重一个头磕下去。

其他那几个太子一党也相继反应过来,纷纷附和道:“陛下,孙大人所言甚是,我等也以为太子一定是无辜的!”

皇帝的目光不住在几人身上扫动着,半晌后,才道:“你们果然是忠臣啊。不过,此事你们说了不算,得太子自己跟朕把话说明白了。来人,把太子,还有英王都给朕宣进宫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