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巨子 > 第967章 夺情起复(上)

寒门巨子 第967章 夺情起复(上)

作者:路人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24:35

第967章 夺情起复(上)

此等掷地有声,全无退缩犹豫的回答,让皇帝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来。不管孙璧在军事上的能力到底有多强,至少这份忠心和担当已经胜过太多人了。

而且,相比于另一个合适的人选,他也确实更希望由这个儿子来当此番战事的三军主帅。所以在稍作沉吟后,他便看向了下方群臣:“诸位爱卿,你们以为由英王挂帅,去北疆破敌,如何啊?”

先是一阵沉默,但随即,闻铭、魏梁等英王的亲信人等已纷纷出声表示支持:“陛下圣明,臣以为如今朝中当以英王为最合适的人选!”

太子心里那个急啊,这时都忍不住给自己人打起了眼色,当即就有几名官员先后跳将出来:“陛下,臣以为此事还有待商榷!英王毕竟资历不足,北疆兵事更非儿戏,一旦有所疏忽,那可就是几万几十万将士的生死啊!”

“是啊陛下,英王或许曾攻读兵书多年,但真要放到沙场之上,终究还是年轻了些,臣也以为此事当作三思……”

面对这些人的质疑,孙璧倒是不好开口。好在还有其他人可以相助,这时闻铭已立刻反驳了起来:“诸位大人所虑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只以年轻便否定陛下如此定主帅人选还是过于草率了,你们岂不知汉时卫霍皆是年纪轻轻便统帅大军,连战连捷,平定匈奴之祸的吗?”

对上他,这些老对手们自然更无负担:“卫青霍去病那都是千年难遇之天生将才,英王纵然再知兵,怕也无法与他们相提并论吧?”

“把可未必,至少我曾与英王在地图上推演交锋,却未能占到任何便宜,稍逊一筹,所以我以为英王之永兵,在我大越朝中已不输任何将领,包括如今北疆的三位老将军。”段廷又突然开口道。

他倒并没有和闻铭等人一样早早就归入英王一党,事实上以段廷的身份,也不可能做出这样的决定来。不过这并不影响他和孙璧平日里有所往来,并通过一些沙盘推演,对这位皇子的用兵能力感到佩服。这也是段廷这次会举荐孙璧的原因,因为他知道,孙璧是如今朝中最合适挂帅的人选了。

有段廷作保,其他人还真就无法质疑了,毕竟真论用兵作战,如今殿内君臣百人,没一人能比他更有话语权了。

而皇帝,也在这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仔细打量了孙璧一番后,才道:“朕意已决,兵贵神速,北疆之事更是刻不容缓,就由孙璧为此番北疆三军主帅,统领各城守军,及天下各地援兵,即刻便赶赴北疆,破敌守边。”

“臣接旨,臣定当尽我所能,破鬼戎,守边疆,还我大越天下安定!”孙璧也不再迟疑,当即跪下接旨。这下,算是把事情给彻底敲定了,也让一旁的太子一阵无奈,这时再说什么都迟了。

他很清楚,这事一旦定下,孙璧要是不能达成目标,或是索性战死北疆也就罢了。一旦让他真取得了一场大胜,不说能不能真像之前想的那样将鬼戎重创,光是只要守住北疆各城,那他之前最大的短板资历和功劳,也将被彻底补齐。

到那时,他一旦再回京师,恐怕自己的太子之位就真不保了!

这个可怕的念头一生,直让他遍体生寒——自古以来,没有一个废太子会有好下场,或是死,或是生不如死!

恐惧很快就化作了怨毒,多年来一直积蓄下来的对自己父皇的恐惧、怨愤全都开始转化,化作了对他的深深敌意……

此时的孙雍却没有感受到来自自己长子的怨毒与敌意,他更在意的还是此番由孙璧挂帅能否真见成效,便又郑重问道:“孙璧,你以为接下来当如何用兵破敌啊?”

“兵无常势,当临敌而断,现在说再多,也只是纸上谈兵,臣不敢妄言。但有几点臣是知道的,那就是只靠北疆现在的兵马,却敌容易,真想要给予鬼戎重创,甚至直入漠北草原,却有些力有不逮了。所以,臣以为在臣急往北疆统筹作战的同时,中原各地官兵也该抽调出一部分来赶往北疆助战,此乃其一。

“其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此战打的是我大越兵马之战意决心,但更重要的还是后勤保障。所以臣希望陛下能答应臣一个请求……”

皇帝若有所思地看着他,这才点头道:“你说。”

“臣请陛下允准让李凌重回朝堂,助臣一同破敌,由他掌管后勤事务,才能确保我大军在前线无有忧虑。”

皇帝还没开口呢,旁边的臣子已经有人忍不了了:“英王,你这是小觑我朝中百官,还是想要假公济私啊!谁不知道李凌他出身大有问题,就算今后再为朝廷官员也不能委以重任,更别提把如此重要的边军后勤交到他手中了!”

“殷大人,你这话却是错了,李桐之事早已过去,就连陛下都没有两者关系而降罪李凌,反让他回乡守孝,怎么到你口中,这罪名反而还在了?”魏梁当时就忍不住了,出口反驳道。

殷大人立刻哼了声,便要反唇相讥,却听皇帝又在上头说道:“朕当初已经说过,李凌将李桐抓捕归案便是忠,李桐死后他丁忧守制便是孝,他忠孝两全,乃我朝臣子楷模,这一点不会有变。”

皇帝这一表态,殷大人顿时没了话说,同时其他人也将皇帝的态度记在心中,知道今后不可能再用李桐来攻讦李凌了。

不过这不代表其他人就要接受孙璧的这一请求了,当即又有人跳出来道:“即便李凌对陛下和朝廷的忠诚没有疑问,此时也不能用他。正如陛下所说,现在李凌还杂丁忧守制,按规矩,父母去世后,为人子者当守孝二十七月,方可复还朝堂,不然就是不孝。我大越朝廷素来以忠孝立国,岂能为他一人而破例?”

这下魏梁也不好为自己学生说话了,规矩就是规矩,谁都不能改。

就连孙璧,也在面对如此说法时苦了张脸,难以应对。

他所以会有此请,一方面固然是相信李凌的能力,也觉着有他在背后供应粮草物资,自己才能无任何后顾之忧。而另一方面,也确实有着一定的私心,想要帮李凌尽快摆脱眼下的处境。

经过了之前漕帮一案后,孙璧也看出了李凌不再有官职在身是多么的脆弱凶险,一旦再有哪些敌人瞄着他去,自己在京城或北疆一个鞭长莫及,李凌就可能遭殃了。

所以便想着借此机会让李凌重新恢复官职,同时还能和自己一道立下一桩大功劳,为将来谋划呢。可现在看来,好像这样的计划是没法实现了,毕竟孝道在朝中群臣看来,那是相当重要的。

就在几人沉默,无法再说什么时,闻铭却慢悠悠地开了口:“陛下,臣以为既然朝廷要用得上李凌,倒是可以让他夺情起复的,因为若论对北疆粮草物资的运送,朝中还真没人能比得过创出如今各条运粮线路的李温衷呢。”他这话一半是说给皇帝听的,另一半则是在提醒英王,还有一招夺情可用呢。

但那殷大人却再度跟他们唱起了反调来:“人子尽孝,为父守制乃是人之常情,所以朝廷不准其尽孝,非要将人重新召回朝廷任用便是夺人之常情,故称夺情!

“但正因如此,夺情之举素来不好滥用,自唐宋以来,少有在朝为官者被夺情的,也就边关有事,须守孝的大将镇守带兵,才会行此等举措。所以臣以为,此番绝不能将夺情之举用到李凌身上!”

殷大人的这番话又让太子等人精神一振,是啊,从来只有武将因战事被夺情,哪有文官被夺情的道理?相比于武将,文官的可替代性可太大了。

可还没等这些人附和出声,英王已经抢先开了口:“陛下,殷大人所言或许在理,照自来的规矩确实如此,但凡事皆有例外。李凌他虽为文臣,但其在后勤保障上的作用却不输于边关名将,有他于后方调拨辎重,臣以为我军胜算能平添三成,如此看来,他虽为文官,亦能算得上是武将了,还望陛下明鉴。”

皇帝看上去好像真有些被他说动了,不禁沉吟起来。见此,就连太子都坐不住了,壮起胆来开口道:“英王,你这也太言过其实了吧?难道我大越这许多栋梁朝臣竟无一人能比得过李凌吗?”

这是要给李凌拉仇恨啊,实在阴险。孙璧当即回道:“非是我一定要用李凌,实在是他在后勤一事上更能让人心安。如果太子真觉着可以换人替代,那我也没有办法。但是陛下,臣只求一句话,就是让那代替李凌为我大军提供后勤保障之人立下军令状,只要有哪怕一路补给上出了问题,他就当负起一切责任!”

此话一出,太子也好,那些不断出声反对的朝臣也好,瞬间没了声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