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巨子 > 第969章 来去匆匆

寒门巨子 第969章 来去匆匆

作者:路人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24:35

第969章 来去匆匆

李凌这次奉旨夺情起复回朝,自然不可能直接奔赴北疆,还是得先去洛阳一趟,见过皇帝,并从朝中接过相关凭信后才可北去。

所以经过多日跋涉,他们便在二月十一正式抵达京师洛阳。他都没来得及回家看看,便径直去了皇宫陛见,皇帝也果然立刻就召见了他。

这次的君臣奏对倒是没有谈太细的东西,李凌的能力早有之前的表现可证,至于其对朝廷的忠心自然更不用说了。所以此番皇帝对他说的更多的,还是安抚鼓励,并给出保证,一旦此番取胜,他作为后勤功臣,必然会得重赏,至少能把他的品阶再往上抬一抬,三品,甚至成两品紫袍高官都有可能。

对于皇帝的这一番封官许愿,李凌表面上自然是一阵感恩戴德,但心中却没太在意。其实真要论功劳的话,自己之前在湖广平定罗天教的大功朝廷都没任何表示呢——按照功劳来说,自己当时就能进入三品重臣的行列了,结果还不是什么都没得到,反而被迫丁忧——所以这次他也没有太大的想法,无非就是真想尽一份自己的心力罢了。

也不知是不是看穿了他的心思,皇帝很快就结束了这一话题,而是问道:“李凌,这次你打算如何周转军粮,还有,把哪儿定作后方粮仓啊?”

关于这些问题,早在接下旨意,赶来京城的路上李凌都已经有了想法,当即便一一作答:“回陛下,军粮周转自然先从早就有为北疆备粮的北方各城抽调,这些东西早在几年前臣就已经上表朝廷,作出相应安排了,现在只须照做,不成问题。至于运粮路线,臣以为现在还不能完全定下,得看接下来大军如何行进,才好作相应的配合。

“最后的北疆粮仓……臣考虑之后,觉着先以幽州为第一个落脚点,然后等到战事更进一步,在我大军北进之后,再于漠北寻找新的地点作为周转站。不过到底如何,也得按当时的情况来定了。”

皇帝对他的其他说法倒也没有太大异议,毕竟这后勤之事李凌是专业的,既然任命他统管一切后勤事宜便当给予充分的信任。可唯独一点,他依旧有些在意:“你把幽州定为粮仓吗?可就目前的战况来说,一旦营州有失,幽州便首当其冲,你就不怕到时粮草辎重反落入鬼戎人之手吗?”

“陛下,臣不认为幽州会真被鬼戎打下。那可是我大越北疆各城中最大的坚城,留守的兵马也最多,现在英王又已率军赶去支援,此城是定不会有失的。”

李凌斩钉截铁的回答倒让皇帝的双眉为之一舒:“说得好,你有此信心,朕就更安心了。既如此,北疆战事后勤,朕就全权交托于你了!”

李凌闻言,立刻下拜,再起,沉声道:“臣定竭尽所能,不让前线将士因后勤之事而有战事之失!”

就此,李凌的身份彻底定下,依旧是以转运司少卿之职,专管

北疆军粮物资调动事宜,为北疆转运都督,有便宜从事之权。是的,相比于之前在晋州时的职权,现在他又多了一条更重要的便宜从事之权,这样一来,再遇到如之前般的刁难时,那些想与他为敌的地方将领官员就只有引颈就戮的份了。

而当李凌捧着皇帝钦赐的,代表可便宜从事之权的团龙佩和尚方宝剑出得皇宫后,便看到一辆熟悉的马车正停在宫门不远处的御道上。见他出来,车帘一挑,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便冲他招手相邀。

李凌没有半点迟疑,便凑了过去,直登上车:“陆相想见下官只消派一人传唤一声便是,何必在此等候呢,实在让下官不安啊。”

陆缜笑呵呵地看着他:“你很好,无怨尤,有担当,真不愧是我大越栋梁,老夫当初也确实没有看错人啊。所以像你这样的栋梁,老夫就算等上一等,也是心甘情愿。”

“陆相过誉了,下官惭愧。”

“呵呵,你当得起。不过老夫今日所以在此等你,也是因为知道你重任在身,怕是不能久留,这才想着在此候你一候。好了,闲话不说,本官只想听你一句实话,你觉着以如今我大越能调动的钱粮物资,真能供大军来一场北伐大战吗?”

老人直奔主题,李凌也立刻严肃起来,沉吟半晌后道:“若是灭族之战,怕是要倾尽国力了,而且也未必能成。毕竟漠北广阔而苦寒,一旦鬼戎各部来一个化整为零,四散而逃,便几乎不可能将他们一一歼灭。

“但要是只作深入漠北的一场决定我朝与鬼戎胜负高下的决战,我以为至少在一两年内,物资供应是可以跟上的。而只要给我足够的时间去了解漠北的地理情况,则我大军就是深入千里,也不用担心后勤断绝!”

他这番话说出来,就连陆缜都为之动容了。他看得出来,李凌可不是在吹牛,而是真有相当自信的。而就老人所知,便是放在太祖太宗朝时,那样的人才鼎盛,上下一心,也做不到这一点啊,不然大越挟开国之势,早就把退进草原的辽金诸族给赶尽杀绝了。

在怔怔地看了李凌好半晌后,陆缜才开口道:“我信你!那你现在还有什么难处,是老夫可以帮你的吗?”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他自然也得做点什么。

李凌倒也不客气,立刻道:“下官刚刚还在为想要一些人而感到难办呢,户部的陆佑、项大幸……”他一连报出了十多个名字来,“这些人之前就曾与我共事,一同为晋州之战时殚精竭虑,之后虽有些功劳,可未能得到升迁,以至我这回都不敢再请他们帮着出力了。如果陆相可以对他们照拂一二,则接下来下官再办差时就能轻松许多了。”

“哈哈,你小子还真是敢开口啊。”陆缜笑了起来,片刻后,才把神色一肃,“好,这些人的官职调动老夫来想办法,保管让他们能有一个满意的结果

至于如何把他们调到你手下听用,就由你自己来定吧。”

“多谢陆相相助,其他小事自然不劳您费心了。”李凌忙说道。以他现在手上掌握的便宜从事之权,想要调几个户部和转运司的人专门为自己做事,还不是轻而易举?

而现在,这些曾经跟自己办差却没捞到多少好处的下属,有了陆相的安排,也就没了后顾之忧。

“还有最后一事,东宫那边,你和英王都还是得提防一二。”陆缜突然又压低了声音说道。

李凌闻言双眉也是一挑,立刻就明白了过来。

就连他都知道孙璧在拿下如此重任后一旦事成会有多大的好处,那太子方面又怎可能想不到呢?虽然表面上太子和下面的人不好反对,可暗地里,却难保他们不会再做出扯后腿,甚至是搅乱整个战局的事情来。

而且相比于在前线军中闹出乱子,自己所在的后勤路线上,这样的勾当只会更容易出招。就如当初在晋州时自己接连遇到的问题般,一个不好,说不定就会酿成大祸了。

相比于当时大越官军完全占据绝对优势,此番要与鬼戎大军决战,可是不能出半点差错的。这么想来,李凌神色也越发凝重,足足半晌后,才冲陆缜拱手道:“多谢陆相提点,下官记下了,我会多加留意小心的。”

“如此便好。老夫也等着你们破敌的捷报,如此才能走得安心啊。”陆缜笑着点头,本打算今年初就离开朝堂告老还乡的他,最终还是决定至少等到幽州一线取胜后,再正式还乡。

李凌稍微愣了下后,也就接受了这一说法。八十的陆缜确实太过疲惫与苍老,确实该让他回乡颐养天年了。

随着两人把该说的事情说完,马车便又缓缓停下,李凌便与老人告辞,直接回了家去。

接下来几日,李凌便充分动用了自己手上的权力,一方面让户部和转运司派人去把各地粮食物资都调集起来,准备运往北方,另一方面,则迅速筹建班底,把陆佑等人重新拉到自己身边,按部就班地把整个运粮计划都给敲定下来。

陆缜这次也确实说到做到,只几日工夫,就已经让吏部把那十多个官员的官职给提了一阶。这就让陆佑他们对李凌更为信服,差事吩咐下去,他们也越发的卖力去办。

于是,所有一切都顺利进行,李凌在京城只待了半月后,前期的案头工作便已尽数完成,接下来的更多细节,就得根据前方战事的发展而作变化了。也就是说,到了这时,他已不能继续留在京城,而该北上,往北疆去了。

从二月十一入京,李凌只在洛阳待了半月,二十七日,他便再度离开京城,在一支卫队的护送下,直奔此时战事最紧张的幽州而去,因为那儿正是他选定的接下来的囤粮之地,而且,孙璧也已经早一步抵达幽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