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我若修仙法力齐天 > 第七百三十九章 半桶水的侯君集(求订阅)

第七百三十九章 半桶水的侯君集(求订阅)

就目前而言,侯君集确实是李鸿儒的模板。

这位大人什么时都有绝活应对坏情况,堪称大唐能力最多的大修炼者。

恰巧,李鸿儒此时的覆盖面也不小。

双方的区别在于侯君集修行水准高,李鸿儒则要次之,但在彼此武技和术法上,李鸿儒又胜出一筹。

可若论掌握知识的数量,李鸿儒则定然逊色于侯君集。

这是双方地位不同,也是双方年龄不同造成的差异。

再怎么说,侯君集较之他修行多出近二十年,所见所闻自然要更多。

“还望陈国公多多提携”李鸿儒抱拳道。

侯君集征伐吐浑时率军追杀吐浑王慕容世允,立下了大功,但又不曾享受到吐浑气运泽被。

在朝廷的封赏中,以侯君集封赏的地位最高,位列入公,较之原来的爵位更高一筹。

李鸿儒此时也是按爵位称呼。

“叫什么陈国公”侯君集笑道:“叫我老候就行!”

“君集为人好学,又谦虚谨慎,能耐非凡,堪称大唐的左膀右臂”唐皇赞道:“鸿儒年轻有为,屡立奇功,你们可以好生亲近!”

唐皇充当了中介拉人脉,这人脉拉得就很稳了。

没多久,侯君集变成了老侯,李鸿儒也变成了小李。

“走走走,咱们路上谈。”

侯君集显然有些急不可耐,想着早一步到扶馀国。

张仲坚在扶馀国的地位堪称是属于恐怖的存在,普通人感激税赋减轻,但稍有接触的中层则心怀惧意。

而扶馀国除了张仲坚,则没有了上层。

这是一个欠缺了掌舵龙头的国度,难于成事。

但侯君集也怕时间太久生出其他变故。

更为主要的是,他亦是想泽宇一份气运。

“气运这玩意儿玄妙不可言”侯君集道:“只要咱们享受到气运的妙处,但凡国度越强,咱们受益就会越高,甚至可以让元神顺利踏入下一阶层。”

“这么妙?”李鸿儒奇道。

“你可别小看了气运”侯君集笑道:“说不定你元神破阶就享受到了其中的妙处,只是气运的妙处并不像大药一样,可以让我们实实在在的感知。”

“您说的对!”

“你这些年吃过什么大药?”

“那可多了……”

……

与侯君集相伴倒是不孤单。

大唐顶尖文武元神修炼者有数,李靖不喜多说话,徐茂功则是偏重与武技,文法难于派上用场。

但侯君集很健谈,也少有架子。

唐皇提及侯君集谦虚谨慎并不是美谈,而是侯君集为人确实如此。

两人都曾在李靖那儿学习,有一份同窗之谊,相处倒是颇佳。

听得李鸿儒啃掉的大药诸多,侯君集只觉一时间心有戚戚然,有着同病相怜之感,彼此关系顿时更上了一层楼。

“我真正的元神品阶只有七品”侯君集头疼道:“李道宗都能骑在我头上拉屎了,我这辈子就不该如此贪心啊!”

侯君集扯了一个例子。

看来他与李道宗相处并不算太愉快。

李道宗行事喜欢冒风险,而侯君集行事喜谨慎,两人相处时出点问题也不奇怪。

别说侯君集受不住李道宗,便是李鸿儒曾经都差点骂娘,感觉自己被李道宗坑的不轻。

但相互坑来坑去,他倒也不算太亏,至少李道宗帮他挡过灾。

前往扶馀国路途遥远,侯君集又隐约提及扶馀国的国土较少,人多难分润。

这最终让李鸿儒没拖家带口一起走。

若是没李鸿儒取文书之功,又需要李鸿儒带路前去,侯君集一人独享气运也很正常。

“我真的是太惨了”侯君集摇头晃脑道。

往昔苦修历历在目,侯君集叙说时眼中都不由带了一些泪光。

这让李鸿儒有些明白了下来,为何在征伐汗国时,侯君集还让侯应谦去私自探索绿洲地下之处。

除了让侯应谦立功,侯家的日子确实过得有些艰难,想捞一些额外的油水。

艰难的原因无疑就是侯君集修行导致。

他地位崇高,又被誉为顶层中的吊车尾,

走在这条路上,侯君集也只有往前走,难于往后退。

这和普通人挣钱一样,没到一定时候,压根就放不下来,一辈子放不下来也很正常。

侯家的地位,侯家的所需,一切都需要侯君集去搏取。

只有侯君集不断前进,侯家才能过得越来越好,但侯君集越前进,所需所花费也越来越大。

这是一种循环,侯君集显然陷入其中不可自拔。

“我也是我也是!”

尽管过得很愉快,但李鸿儒毫不犹豫的认同了下来。

侯君集陷入死循环,他何尝不是如此,被太吾折腾得死去活来。

“将各种手段修行到半桶水并不难”侯君集笑道:“只需通晓儒家和道家各项典籍,诸多武技和术法看上数眼就会!”

李鸿儒一直怀疑侯君集有个半成品的太吾。

他低声询问时,侯君集也做了解答。

除了儒家《周易》、《河图洛书》、《邹子》、《五星占经》、《开元占经》、《紫微斗数》、《淮南子》、《金口诀》,侯君集还提及了道家的经典。

这些经典又包括《淮南子》《道德真经》《文始真经》《南华真经》《冲虚真经》《通玄真经》《阴符经》《抱朴子》《黄庭经》等。

侯君集擅长的诸多基础典籍超出了李鸿儒的预料。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v.x书友大本营推荐你喜欢的小说,领现金红包!

在侯君集的诸多介绍中,超出了刘仁景当时介绍的元神典籍许多,李鸿儒远有不如。

“这些典籍开智,能让人明悟,通晓武技和术法真正的涵义”侯君集道:“你要清楚,再强的术法和武技,都是在这些基础上创建,通晓了基础,你就通晓了其中的基本道理,学什么都会很快!”

侯君集学习了一百三十三种术法,六十八项武技,十八般武艺,各类奇门暗器法器样样皆通,能力庞杂得让李鸿儒忍不住惊叹。

相较于侯君集,他只是小巫见大巫。

侯君集也不是什么都学,而是有计划有规划的学习,各种术法和武技都能弥补到各种场合中。

“可惜东土国度战乱纷纷,我所学典籍不乏有各种缺失,又有典籍可能存在错误之处,这让我各种术法和武技难登入大雅!”

只要数量多,半桶水的术法和武技够用,但这种水准与大成甚至圆满的能力显然有不小的差别。

这让侯君集在应战顶级修炼者时极为尴尬,诸多手段拿不出手。

文武元神再能持久和具备特异,他也只能靠着磨,又或打击时补个刀,这让他名声并不光鲜亮丽。

朝廷不乏各类典籍。

作为传承的儒家典籍还好,侯君集无疑在道家典籍上吃了亏。

上清派各类道家典籍尚有缺失,各类道经想获得原本的概率很低。

侯君集也难如他这样,可以通过多翻几册不同版本的典籍,靠着太吾将缺失的部分补全。

虽然侯君集实力远不如李靖巅峰期,但侯君集毫无疑问是一位先行者。

在侯君集这儿,李鸿儒辨识到了道家有哪些经典符合儒家修行,这也大概率被太吾中的道馆收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