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122章欧陆局势

澳洲风云1876 第122章欧陆局势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37:31

第122章欧陆局势

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邻靠于波罗的海的基尔湾一直是德国主要的海军基地,也是德国的造船业中心,著名的霍瓦兹海军造船厂就坐落于此。

在一片湛蓝色的海湾中

霍瓦兹海军造船厂占据了很大的地方,高耸的厂房屋脊是显眼的铁锈红色,在蓝天白云下分外显眼。

海面上舟船往来不断,白帆点点,大群海鸥喧嚣着在临近海面的天空盘旋,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霍瓦兹海军造船厂码头上,停靠着几艘等待维修的大型铁甲战舰,高耸的桅杆刺向天际,庞大的船身泛着冰冷的钢铁光泽,船身上巨大的铆钉展现出坚不可摧的气势,令人望而生畏。

停靠在里侧的是铁甲战列舰“德意志”号,排水量8939吨,主要武备有8门254mm炮,是1874年9月下水的新锐战舰,单螺旋桨,使用的依然是老旧的卧式单膨胀发动机。

德意志号是一艘强大的中央布置炮舰,主要武备都集中在中部的装甲箱体内,巨大的炮座让人看得头皮发麻,发射的重型穿甲弹能够撕裂任何敌手。

此次进入霍瓦兹海军造船厂,德意志号将进行大幅度的改装,重点是改装老式的架退式主火炮,用战斗桅代替了原来的帆具,以适应当今时代铁甲战列舰取消桅帆的潮流,摸着大不列颠皇家海军过河,有样学样。

停靠在德意志号外侧的铁甲战列舰“弗利特约夫”号体型就娇小多了,它的排水量只有3750吨,主要武备是3门239mm炮,是刚刚下水的新造舰,正在码头进行舾装作业。

主动力使用的是最新的三膨胀发动机,燃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加上双螺旋桨配置,使得“弗利特约夫”号可以在地中海狂飙出19节的高速,极限速度达到20.5节。

停在这两艘战舰后面的是铁甲战列舰“弗里德里希·德格罗塞”号,排水量7718吨,主要武备:4门259mm炮,船身比德意志号略小一些,同样有着前中后三座高大的风帆桅杆,用于辅助动力螺旋桨航行。

弗里德里希·德格罗塞号是1859年,基尔的皇家海军造船厂建造的老式战舰,是同一级的3艘炮塔舰之一。

该舰两座炮塔在舰中部,位于2米高的巨大装甲舷墙后面,这是该舰设计时的一大败笔,高大的舷墙阻挡了嘹望视线,埋下很大的隐患。

在易北河德国皇家海军母港,该舰与姐妹舰格罗塞尔·库尔富尔斯特号重重的相撞在一起,后者在服役后26天被撞沉。

“弗里德里希·德格罗塞”号则损失严重,被迫进入海军造船厂进行中期大修,同时进行现代化升级改造,,所以舱面上拆的到处都是一片狼藉,仿佛被暴力摧残过似的。

李福寿在霍瓦兹海军造船厂老板霍尔兹伯爵陪同下,参观了停靠在码头的三艘巨大铁甲舰,抚摸着冰冷的钢铁船身,让他感慨不已。

这就是当今欧洲海军强国的底蕴,随便拉出一支来,都能彻底碾压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其他地区海军,牢牢占据着绝对优势。

考察这些天来,亲自接触欧罗巴社会各个层面以及工业和农业生产,让他感触最深的就是差距太大了,大到让人心生绝望的地步。

如林的高大烟囱喷吐着隆隆黑烟,渲染了半边的蔚蓝天际,代表着蒸汽工业时代的重工业力量,在国家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英吉利国率先进入工业化国家行列,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丹麦紧随其后追赶,一只脚已经踏入工业化国家行列。

西班牙,奥匈帝国,比利时,奥斯曼帝国,希腊,沙俄等国业已开启了工业化进程,主体还处于农业社会阶段,这场欧洲诸强的国力竞争中已经落后了一大步。

蒸汽工业革命推动社会变革,进而孵育出科技,文化及军事等领域爆发性的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格局,这也是欧罗巴洲称霸世界,殖民世界的底蕴所在。

现在这个蒸汽工业革新时代

谈什么环境污染之类的虚言妄语都是耍流氓,谈什么人人平等全都是瞎起哄,说什么改变世俗力量纯属痴线,脑袋瓦特了。

唯一核心最紧要的目标,就是发展,发展再发展。

重工业力量打造坚强的钢铁骨骼,轻工业力量填充丰满有力的肌肉,军事力量打造令人生畏的铁拳,昆士兰州率先发展起来,才是正解。

没有人不会走就会跑,也不可能越过蒸汽工业革命时代,直接进入电气时代。

害怕污染环境,不发展难道静等着挨打吗?

“昆士兰勋爵阁下,您对这里的一切还感到满意吗?”霍瓦兹伯爵留着两撇精心打理上翘的胡须,这是典型的日耳曼风格。

李福寿在战舰的甲板上走了几步,用手拍了拍巨大的钢铁炮身,眼中露出钦佩的神色说道;“这里确实让人印象深刻,我对德国舰船制造业有了更高评价,希望澳洲红山造船厂能够与贵方进行更深程度的合作,邀请部分资深造船技师前往澳洲,我们会支付相关的全部费用。”

“据我所知,勋爵先生在澳洲拥有广大的地盘,您为什么不订造几艘大家伙,我们可以坐下来谈谈,价格方面可以给出最优惠的条件,船厂也可以担保贷款,您会感受到来自德意志的热情和友谊。”

霍瓦兹伯爵喋喋不休的推销战艘,因为这是利润最大的军工交易,在这个时代,是所有欧洲海军强国争先恐后进入的领域。

在世界铁甲战舰市场

英国人无疑占据着绝大部分份额,毫无底线的甚至愿意把强大战舰卖给敌国,比如奥斯曼帝国,比如沙俄,比如德国,这让英国人几乎鲸吞了利润丰厚的铁甲战舰市场。

背靠着称霸七海的英国皇家海军舰队,这些利欲熏心的船厂老板敢于把战舰卖给任何人,不怕他们翻起任何风浪来。

英国人知道,花钱永远买不来先进,买不来国家强盛。

在这里,不得不提当今世界局势。

基于英国百年以来的“大陆均衡”政策,任何在欧洲大陆冒头的强者都会遭受到打压,无一例外。

当法国皇帝拿破仑凭借着强大的陆军部队横扫欧洲时,英国人从1792年到1815年先后组织了7次反法同盟,终于把这位伟大的法国战神,两次流放海外孤岛,最终客死在圣赫勒拿岛。

起初为了对抗纵横欧陆的法国,欧洲三位最强势的君主俄罗斯帝国皇帝亚历山大一世、奥地利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和普鲁士王国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结成同盟,史称“三皇同盟”。

击败法国之后

“三皇同盟”左右了欧陆局势,同时也成为英国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想尽办法挑动各方矛盾,最终导致“三皇同盟”的瓦解。

沙俄因为击破了法国皇帝拿破仑率领的远征军,从而名声大噪,被誉为“欧洲蒸汽压路机”,无穷无尽灰色牲口大军令整个欧洲恐惧战栗,“三皇同盟”瓦解之后,沙俄成为左右欧洲局势的欧洲宪兵。

英国人怎么可能允许欧洲有这样的一位强势存在,影响大陆平衡政策,转而把目标对准了沙俄,侵略扩张政策。

于是在随之而来的几次俄土战争中,英国人或者暗中出力,出兵,出武器,甚至联合法国组成英法联军亲自登场干预,导致俄国接连遭遇惨败,即便付出惨重牺牲也无法达到原定目的。

最新一次的俄土战争在今年刚刚结束,因为英法联军的强力干涉,沙俄最终止步于涅瓦河畔,遥望着温暖的地中海只能徒唤叹息。

接二连三的沉重打击令沙俄声望大减,再也不能扮演欧洲宪兵的角色,反而沦为欧洲诸强的笑柄。

这还没完

欧洲的局势向来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眼花缭乱的让人目不暇接,纵然老奸巨猾如英国人也是慢上一拍。

法国得益于拿破仑皇帝的先进建军策略,即便在波旁王朝复辟之后,亦拥有令整个欧洲畏惧的强大陆军力量,深厚的底蕴不容小觑。

此后不久,拿破仑三世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统治,再次复辟成功,率领着法国崛起于欧洲中南部。

这还了得,第三帝国的崛起打破了欧洲均衡政策,成为英国人新的目标,随之而来不断遭受到明里暗里的打击。

这一次

英国人扶持德国皇帝威廉一世雄心勃勃的野心,正面对悍传统的敌人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击败了拿破仑三世,令其不得不流亡英国,法国第三帝国因此而彻底瓦解,德国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国皇帝,从此开启欧陆五强争霸的格局。

这五强是德国,法国,沙俄,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有人说,德国的崛起源自于威廉一世的雄才谋略,源于铁血宰相俾斯麦令人惊艳的合纵联横,源于德**事领袖的杰出才能,源于传统的日耳曼容克军事贵族出色表现。

诚然如此,但这只是表面现象。

为了得到英国人的支持,完成德国统一大业,德皇威廉一世为王储腓特烈·威廉·尼古拉斯·卡尔迎娶了英国维多利亚长公主,英德双方关系从此进入蜜月期。

普法战争胜利的结果,在1859年就已经注定。

可怜的拿破仑三世如何能够经受得住英国和德国人联手毒打,更何况英国人利用欧洲对拿破仑王朝辉煌时代的恐惧,拉拢了一大票小弟加油助威。

隐藏在幕后的大不列颠帝国纵容和支持才是最大的决定性因素,巧用四两拨千斤的手段,造成法德两国水火不容的欧陆局势,完成了大陆平衡政策所想要的结果。

时间进入19世纪后期

德皇威廉一世统一了德国部分传统疆域,再次扩张的企图被无情打断了。

为什么?

因为英国人不同意,现在日益强盛的德国,成为英国人敲打的新目标,“欧洲搅屎棍”的外号可不是玩儿的,没有人敢忽略英国人的意见,德皇威廉一世也不行。

世界和欧洲的秩序由英国人主导,不能够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就无法透彻了解欧洲普法战争之后的格局,只能浮于表面。

因此作出的决策往往会南辕北辙,产生致命性的错误。

十九世纪是属于英国人的时代,在进入世纪末以后,仍然无人敢质疑这一点。

眼看着彻底统一德国传统疆域的伟大理想陷于泡影,德皇威廉一世的郁闷和愤恨可想而知,在欧洲到处给英国人找麻烦也就顺理成章,造成目前整个欧陆四处烽火的局面。

英国人在四处忙于扑火的同时,开始各种小动作敲打德国,这让两国的关系迅速的冷却下来,也让德国彻底统一德语区的梦想,始终停留在梦想阶段。

这时候就能看到德国人原形毕露,伟大的威廉一世束手无策,铁血宰相俾斯麦只能望洋兴叹,好战的容克军事贵族再也不能占领哪怕一英里的土地。

英国人已经开始扶持法国人,荷兰人,丹麦人,甚至刚刚被英国毒打过的沙俄一起,对新生的德意志帝国产生巨大威胁。

环顾周围,竟然全都是含有隆重敌意的对手,面对可能的围殴,德国纵然全身都是铁,又能打得了几根钉?

来自大不列颠传达的讯息非常明确;

敢妄动一下,就打得你生活不能自理。

这也是德国自普法战争之后,再也不发动对外战争的真正原因,哪怕是混乱的巴尔干半岛地区垂手可得,在奥地利德语区拥有广泛支持,能够轻易的从腐朽的奥匈帝国割下一大块肉,德国依然老老实实的守着现有地盘。

因为德皇威廉一世和首相俾斯麦都清楚知道,真正引发大不列颠的怒火,德意志民族的崛起复兴之路就将被彻底打断,他们赌不起也输不起,更不敢尝试。

李福寿的欧陆之行深刻感受到了这一点,占据世界三分之一陆地面积的日不落帝国,正处于辉煌的巅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