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743章卢瑟福教授

澳洲风云1876 第743章卢瑟福教授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37:31

第743章卢瑟福教授

帝国大学

恢宏壮丽的楼阁建筑掩映在天山绿水之间,校门处是一左一右两根汉白玉质地的华表雕塑,屹立于须弥座上,意在便于书写谏言,针砭时弊,引领开放思想之风。

其后端则是高大的两层唐式宫殿城楼建筑,上书4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帝国大学”,乃出于国王李福寿的亲笔,看起来磅礴大气,独具一格。

步入其中,学院内移植的名木古树到处都是,庭院深深不时的可以看见古文牌匾;“斯文在兹”“儒林储望”“中西合璧,融会贯通”“万世师表”等等,传递着无言的儒墨书香之气,浓郁的校园氛围扑面而来。

帝国大学的校长由刚刚卸任非洲大总管行辕重任的吴墨舟担任,福远伯爵吴墨舟年高德勋,在政商学界威望卓著,是担任校长的不二人选。

在他卸任后,仿照香格里拉大总管行辕的旧例,非洲大总管行辕这一临时行政机构就此撤销,莫桑比克各州由内阁直属,减少不必要的领导层级,在各项社会发展建设进入正轨之后,进一步强化行政效率。

国王李福寿一行乘坐三辆黑色皇冠轿车进入校园中,低调而内敛,不事张扬,悄无声息的抵达校园深处的物理系实验楼附近。

校长吴墨舟早已经在此等候,在他的身边站着一位高个子知识分子,面白无须,此人名为蔡廷干,广东香山人,是第二批赴美留学幼童。

1881年清廷下令撤回全部留美学童后,蔡廷干奉调回国后,分配到“大沽水雷学堂”学习,后来参加过“中法战争”、“甲午海战”。

因为不满清廷**昏庸无能,官场一片漆黑,蔡廷干愤而南渡澳洲寻求实践人生理想的地方,其才干深得外交大臣唐昭仪赏识,在外交部历任驻法属西贡外交代表,驻扶桑国公使。

帝国大学筹备成立后,获推荐担任教育长一职。

三辆黑色皇冠轿车依次平稳的停下,从车上下来几名身穿青年装精悍的壮汉,目光锐利的四处探查一番,然后才看到李福寿从车上下来,吴墨舟带着蔡廷干连忙上前施礼。

“墨舟兄无需多礼,廷干也是旧识,今天就由你们两个给我做向导,随便在校园里转一转。”李福寿的态度十分谦和,一副温润如玉的君子模样。

到了他如今的崇高地位,被王国公民奉为神明般人物,全体将士矢志不渝追随的领袖,一言一笑,皆是雨露君恩。

“老臣惶恐,只是履任不久,校园里的外籍教师还认不大全,担心坏了陛下的大事儿,所以请教育长蔡廷干一旁作陪,恭请陛下体察。”

“墨舟兄言重了,那我们就边走边聊吧。”

李福寿谈笑了一下,率先举步向前行去,吴墨舟与蔡廷干落后半个身位,亦步亦趋的跟在身后。

物理系的实验楼是坐落在香蜜湖畔的两层唐式建筑,柱廊都是选用合抱粗的柚木制成,廊檐饰以彩绘,极具东方神韵。

两侧古木参天,门口一汪湖水碧波荡漾,端的是好景致。

一行十余人刚刚走到实验楼前,就看见一个穿着白大褂的金发碧眼中年人带着华裔科研助手走出来,两拨人迎面对撞,互相愣了一下。

蔡廷干连忙上前叫住来人;“卢瑟福教授请等一下,这……”

“陛下……”

此时,卢瑟福教授又惊又喜的叫出声来,纵然是一位常年埋首于实验室的学者,他也认得陛下的高大身影。

无它,在王国的大门小户客厅中堂,还有帝国大学礼堂正中央,金洋银洋还有纸钞上面,都印有国王陛下或是戎装或是头戴王冠的画像,可以说是王国辨识度最高的精神图腾,那种鹤立鸡群的高贵气质,想认不出都难。

“教授先生你好,非常欢迎你到帝国大学这个大家庭来共同研究新科技,传播知识,我对你的努力深表赞赏。”李福寿微笑着回答。

“这是我的荣幸,愿意为您效劳,陛下。”

心中的猜测得到印证,卢瑟福教授在巨大惊喜面前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在身边助手的提醒下才反应过来,恭敬的单手抚胸,深深弯腰施礼以示敬意。

略微寒暄几句

卢瑟福教授便告罪离开,双脚踩着棉花团晕晕乎乎的连路都走错了,心早已经被巨大的荣耀充满。

这是一手建立庞大帝国的英明君主,包括卢瑟福教授在内的大洋王国公民,都对君主怀有深深的敬意,视若行走在人间的圣徒。

别忘了,这可是一个极度封建迷信的时代。

李福寿也非常满意,没想到刚刚到物理系的实验楼下就碰到了一个大拿,这下他对帝国大学网罗了多少人才更感兴趣了。

蔡廷干在旁边小声的解释说道;

“启禀陛下;

卢瑟福教授是聘任的物理系副主任,他的家庭情况并不好,出生在新西兰纳尔逊的一个普通家庭之中,父母都是手工业者。

卢瑟福在新西兰长大,之后进入新西兰的坎特伯雷学院学习,随后进入英国深造。

在23岁时便获得了三个学位,分别是学士、硕士、理学学士,能够取得如此耀眼成就,在坎特伯雷学院多少年来也只有这么一位。

卢瑟福教授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他关于电子核的研究,他是首先提出放射性半衰期的概念的物理学家,通过实验证实放射性涉及从一个元素到另一个元素的嬗变,经过学术委员会评审,这项基础物理研究意义极其重大。

在校期间,卢瑟福教授将放射性物质按照贯穿能力分类为a射线与射线,这项科学研究证实前者就是氦离子,因为具有划时代性质的成就,引起帝国科学院的高度重视,正在考虑将其吸收为院士。”

听着蔡廷干的介绍,李福寿边走边微微点头,他知道刚刚过去的那个木讷教授远没有那么简单。

卢瑟福教授被称为原子物理奠基人,是原子核物理学之父,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成就,且培养了一大批世界顶尖核物理学家。

他曾工作过的实验室被称为“诺贝尔奖获得者幼儿园”,这就是此人超牛逼的地方。

这家伙就是个人形自走小太阳,走到哪里,就把光芒撒到哪里,靠得近的人都会得到点化,从而跻身于世界顶尖科学家行列。

二十年后,是卢瑟福教授找到了人工核裂变的正确方法,而且是唯一正确途径,那就是通过粒子或射线轰击原子核来引起核反应,并且这种方法很快便被大家推广使用,最终诞生了“小男孩”……

大拿,绝对是不逊色于居里夫妇的科技界大拿,新西兰那个小地方一百年只出一位的科技巨擎。

李福寿心情很好的想到;

新西兰这小地方现在有多少人了,有没有超过20万?

因为对英国的秘密承诺,所以,李福寿一直没好意思对新西兰动手,这个比澳洲更为偏僻的小地方几乎被世人遗忘,在原本的历史上只有10来万人。

如今新西兰约有一半人口是华裔移民,总数也就是20来万人,澳洲规定向新西兰移民必须要拥有1000金洋以上的财富,这限制了大部分华裔移民的意愿。

但也正因为此,引起了很多富裕起来的群体注意。

新西兰拥有不逊色于澳洲的自然美景和肥沃土地,也是世界级的牧场,只不过地方小了点儿。

澳洲毛纺总公司在该地区拥有一座4400人规模的中型毛纺厂,是该地区最大的企业,也是新西兰财政半壁江山。

富裕的华人在新西兰非常受欢迎,在这里可以很容易的实现自己的私人牧场梦想,只要有钱就可以购入大片土地,没有限制。

但是在澳洲就不行了,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都开始限制私人牧场的发展,想要开设私人牧场只有到昆士兰州北部,或者是更加偏僻的南澳洲。

至于说遥远的西澳洲,那个地方干旱而荒凉,打死一棍子也没人愿意去。

相比较之下,移民新西兰就蛮有吸引力的。

因为新西兰与澳洲墨尔本,悉尼和布里斯班等大城市,每周都有两班邮轮,坐上邮轮也就是三天的功夫就到了,并不比在澳洲本地远上多少。

您想想看,从布里斯班向北坐到达尔文还得三天呢,向南抵达墨尔本也要三天,到阿德莱德得四天。

这样一算

感觉新西兰距离也不远的样子,更何况那里的田地肥沃,四季气候宜人,景色绮丽民风淳朴,是个安居乐业的好地方。

此外还有一个好处,那里的白人姑娘对嫁给华人没有半点抵触情绪,因为这些华人移民都老有钱了,来就是冲着置办牧场主家产的,能没有钱吗?

在金钱的无穷魅力面前,什么人种肤色通通都是个屁,淳朴的新西兰人可不管那些。

新西兰除了毛纺厂没什么其他的工业,卢瑟福的父母都是手工业者,就是皮革匠,铁匠这种类型的,所以,九成以上农牧民都是文盲。

他们只认准一个理儿,姑娘嫁过去有好日子过。

这样一来

高端的华人移民进入新西兰之后,可劲儿的挑当地的白人姑娘娶回家,时间一长问题又来了。

新西兰总共就那么点人,适龄年轻女性撑死了一二万人,你多占一个别人就少一个,年轻的白人小伙儿就得打光棍儿,从而形成强烈的挤出效应。

大洋王国对新西兰实行免签平等待遇,允许自由来去。

所以,很多新西兰白种成年男人会到澳洲来寻找发展机会,卢瑟福教授就是其中之一,在这里他找到一个贤惠的华裔女学生结婚成家,生活得相当幸福。

咳咳……

新西兰的事暂时摆一摆,反正这个地方就像熟透的果子,到时候还是会落在手中,现在犯不着为这点事与英国搞摩擦,于大局不利。

李福寿轻咳了一声,抬头挺胸意气风发的大步的走进实验室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