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868章150辆

澳洲风云1876 第868章150辆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37:31

第868章150辆

看书网.,最快澳洲风云1876最新章节!

一三辆T-2坦克在试验场风驰电掣的跑了起来,所过之处掀起一片烟尘,发动机强劲的轰鸣声伴随着钢铁履带撞击的声音,仿佛是一曲激昂的乐章,令人心潮澎湃。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若说最熟悉坦克装备,当属荣誉大红一师师长卞春松少校,他拿着望远镜紧紧盯着试验场里飞速前进的坦克,双手竟然有些微微的颤抖。

在性能强劲的扭杆悬挂加持之下,重达27.2吨的T-2坦克在原野上狂飙出4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强劲的履带转动之下,将泥泞的沙石向后抛飞数10米远,一路奔驰向前。

无论是壕沟,凹凸路,积水泥泞道路全都无法阻止这个钢铁巨物的狂奔,5对负重轮均匀的承担了行驶中巨大的瞬间冲击力,然后将压力均匀地传递到宽幅履带上,表现极其耀眼。

在向前行驶中,坦克炮塔还可以进行左右自如的转动。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T-2坦克的底盘设计获得巨大成功,成熟度极高。

在跨越障碍时车体有大范围的俯仰,却极少有侧倾状态,说明坦克重量分配的非常科学,重心较低,有利于在停车之后迅速进入战斗状态。

总体而言,这是一次非常出色的成功设计,超越了陆军部下达的设计指标。

在当今世界装甲兵领域,卞春松少将是不折不扣的权威,他亲自撰写的装甲兵教程和战术是高级军官进修教材,只有上校以上的军官集训才能够接触得到,保密层级非常高。

纵观世界范围内

自从1890年澳洲南北战争中,率先出现了野狼轻型坦克并取得了耀眼的战果,坦克装甲车已经领先于原来时代展现在世人面前。

但是坦克装甲车的发展并没有受到欧洲陆军强国的重视,发展相当缓慢,受到重视的程度也不高,究其原因;还是装备成本太高了。

当今时代

并非武器先进就能够得到各国陆军的青睐,马克辛重机枪问世数十年来,依然不是欧洲陆军装备的主流,就是因为这种重机枪射速太快,太浪费子弹,效费比不高。

这种认知不但停留在沙俄,扶桑,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这些比较落后的列强中,而且在顽固坚持传统的英国,向来高傲自大的法国,比较咸鱼的花旗国陆军部队中,也是主流认知。

他们宁愿装备单打一步枪,也不愿意接受连发步枪,原因同样是太浪费子弹。

能够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为啥要“嘟嘟嘟”的猛射狂扫呢?

子弹不需要花钱买吗?

唯一的例外是德国陆军,开始高度重视重机枪的使用,并且在部队广泛的开始装备,并且为此积累高基数的弹药量。

坦克装甲车面临的是同样的境遇,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个好玩意儿,但是在是否研发和装备的问题上,态度莫衷一是。

归根结底是这个时代人命不值钱,装备一个骑兵师的钱可以装备5个步兵师,装备一个坦克师的钱可以装备6个骑兵师,耗费实在太大。

欧洲家底薄一点的工业国都装备不起,更别提步枪都配备不齐的沙俄这些国家了,如此昂贵的玩意儿,那真是想都不敢想。

明明每名士兵可以发一杆步枪就解决的事,非要劳师动众干啥?

在欧洲军事理论界,对坦克这种新型装备也有一些前沿性的探讨,英国人把坦克分为巡洋坦克和步兵坦克两种。

巡洋坦克就是用于摧城拔寨的重型坦克,装备中大口径野战炮,不要求机动性有多高,但是一定要毁伤能力强,装甲防御性高,用于对敌方防御严密的筑垒区域实施打击。

步兵坦克则是轻型坦克,可以伴随步兵进攻并提供一定的火力支援,是加强步兵分队攻击力的手段之一。

而法国的军事理论界,则把坦克划分为侦察坦克,骑兵坦克和重型坦克三种,作用各不相同。

在法**事理论界的前沿探讨中,认为轻型侦查坦克负责索敌侦查和压制小股轻装步兵,配合步兵主力部队战斗。就例如大洋帝国的野狼轻型坦克,装备重机枪履行侦查坦克的职能。

突破与渗透的任务就交由骑兵坦克来完成,这是更高一级的坦克,装备小口径火炮,拥有较强的战斗能力。

而掩护步兵的即是由披挂重装甲的重型坦克来完成,攻坚破障,作为步兵部队的尖刀使用。

上述的理论可以看出,英美两国都是把坦克作为步兵部队的从属装备,其目的也是为了配合步兵作战,而不是单独成军,作为一支独立的装甲打击力量来使用。

在这一点上,与大洋帝国使用装甲部队的诉求迴异。

大洋帝国在澳洲南北战争中率先使用了坦克装甲车,在李福寿有意无意的引导下,当时的坦克营,再加上大红一师前任师长李栓柱自掏腰包改造的装甲车集中使用,形成一支无坚不摧的装甲打击力量,在康士比高原会战中一举抵定乾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此后,在悉尼之战和墨尔本之战中,坦克装甲部队都是集中使用而发挥了巨大威力,因而形成了大洋帝国陆军装甲部队独特的理念。

那就是装甲部队集中使用,独立成军,作为陆军中威力巨大的拳头部队,负责突破重点防御区域,参考重骑兵的作战理念,实行大纵深穿插分割和包围,对敌方重兵集团实施打击。

帝国陆军中的荣誉大红一师和皇家禁卫军第四师应运而生,就是这种坦克装甲兵理论的直接产物。

卞春松少将作为该领域理论权威和实践者,完善了相关的作战条例和战术理论建设,为坦克装甲兵建设补全了最后一块拼图。

从最初的野狼轻型坦克~到猎豹中型坦克~再到最新型的T-2坦克,都是为了适应陆军坦克理论而诞生的产物,在火力,机动力和防御力三大要素中,重点强调机动性和防御性,火力则放在第3位。

细思一下

大洋帝国海军和陆军主战装备的发展战略,竟然惊人的重合了,都是把速度和防御力放在前两位,而火力打击放在第3位。

这种惊人的巧合有其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内在的逻辑是凭借速度优势可以率先卡位,若打不过,最起码要跑得过,逃得掉。

防御力排在第2位就很好理解了,那就是扛揍。

火力并不要求有多高,对于陆军坦克装甲兵而言,过于坚固的目标可以用野战重炮和自行重炮来摧毁,而不必赶鸭子上架。

这与英国坦克装甲发展理论截然相反,英国的前沿军事理论中,认为巡洋坦克最起码要装备两门57毫米火炮,5~6挺机枪,由一个班的士兵操纵,从而成为改变战场面貌的大杀器。

当今世界各国,坦克装甲车的研发远远落后于理论,很多项目都停留在论证阶段,像大洋帝国这样高度重视的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这是因为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大洋帝国拥有别的国家无法企及的优势。

首先,帝国上层高度重视坦克研发项目。

其次,由于国家地理位置的优势,陆军没有现实中的敌人,已经有15年没有参与战争,,除了维持现有的装备和训练之外,皇家陆军拥有充沛的资金预算投入到坦克研发项目中去,为此每年耗费200多万金洋的高额研发资金,持续多年。

纵观欧洲购强国都没有这样好的条件,英国陆军在结束不久的第二次英布战争中被打的灰头土脸,财政拉下了巨大的亏空,而且要用兵全球,每一个英镑恨不得扳成两半来用。

沙俄和扶桑国就不谈了,陆军穷的都要当裤子。

法国为了维持欧洲力量均势,始终保持了人数高达80万的陆军部队,并且还要为沙俄买单,财政上捉襟见肘。

意大利,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都属于半工业化半农业国家,没有条件列装昂贵的坦克装甲兵器,军事理论相对落后,属于有心无力的那种类型。

只有经济高速发展的德意志帝国有条件,有意愿研发坦克装甲车,但是他们保密做得很好,连意大利和奥匈帝国这些盟国都不清楚,到底有没有坦克科研项目。

剩下的咸鱼花旗国,全部陆军加起来只有两个师3万余人,其中一个还是骑兵师,由于处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中间的优越地理位置,周边地区全都是战五渣,同样没有现实中的威胁,当然不会花钱做无用功。

像大洋帝国这样有闲钱又有闲工夫的,当真绝无仅有。

一个多小时之后

试验场上,坦克依然在高速奔驰中,三辆原型车没有一辆掉链子,这样的可靠性已经让在场的陆军将官们非常满意。

莫如峰看了一下坐在身边的卞春松少将,眼角露出一丝微笑说道;“卞师长,你对T2坦克的性能还满意吗?”

“报告钧座,卑职已经情不自禁的想驾驭这台强大的坦克纵横战场,只要给我一个团T-2坦克,再配上两个团的猎豹坦克,我能够率领他们撕碎10万人的重兵集团,为您带来决定性胜利。”

“呵呵呵……有信心是好事儿,但是在T-2坦克最终定型之后,也无法大批量生产,这需要其他工业部门全力配合,而且还要看陆军部,每年能够拨付的装备资金数量,估计不会多啊!”

“钧座大人,卑职认为这种强大的陆军兵器装备宜早不宜迟,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哼,你这是吃的灯草灰,放的轻巧屁。”莫如峰上将不禁翻了个白眼,一句话就把卞春松堵了回去;“这坦克多贵啊?一台T2坦克价格约8万多金洋,这笔钱可以购买7000多支先进步枪,装备一个整师,可以购买600挺马克泌重机枪,我能够装备多少个团?”

“钧座,账不是这么算的,只有大规模生产装备,才能将坦克的价格压下来。要装备100台的话,可以比现有价格降低1/3,若装备250台的话,可以比现有价格降低一半还多。如果不装备那么多的研发资金,可能就白白丢水里去了。”

“哼哼,研发资金内务府拿出了一半儿,并非全是陆军部承担,但装备的话可就全是我们自己掏钱了,当然要省着一点用啦。”说到这里,莫如峰上将拍了拍卞春松少将的肩膀,神情亲切的继续说道;“你也别担心,估计每年能装备十几台吧。想要给荣誉一师凑齐一个坦克团的装备,差不多要两三年时间。听陛下的意思以发展经济为主,这几年应该都不会有什么大规模战争,咱们有的是时间。”

既然长官这么承诺了,卞春松也松了口气,再次看向实验场中一路飞驰的坦克露出炽热的目光,他真心爱死了这些大家伙,这才是他梦想中的钢铁战车啊!

根据实际毁伤试验;

T-2坦克炮塔正面装甲能够硬扛40毫米穿甲弹的直射,对57毫米穿甲弹有四成概率能够硬扛,前提是打在前部装甲斜面上,产生跳弹或者窝弹情况,能够侥幸逃过一劫。

侧面装甲能够硬扛20毫米炮弹,背部装甲能够低档12.7毫米机枪弹,这可是相当惊人的防御力。

驾驭这样防御力强大的战车,心里优势当真杠杠滴。

根据测算;

T-2坦克装备量如果能够达到500台的话,单台价格将会下降到3.3万金洋,如果装备量能够达到1000台的话,,单台价格将会下降到2.6~2.8万金洋左右。

当然了,卞春松做梦也不敢想会有这么大的装备量,自然也就没提这茬。

在他想来,两个坦克师各装备一个团T-2坦克,加上战略储备怎么也得有150台左右,能够把单台装备费用降低到6万金洋以下,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更多的,真不敢想。

帝国陆军的规模放在那里呢,总共只有两个装甲师,150辆坦克的订单数量已经顶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