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935章风卷残云

澳洲风云1876 第935章风卷残云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37:31

第935章风卷残云

夜色弥漫,四周全都笼罩在夜色之中

忽然一发明亮的信号弹升上天空炸开,紧接着一颗又一颗照明弹随之升上天空,夜色中,疲惫不堪的美军士兵们惊讶的看着眼前恐怖的一切。

照明弹掀开了夜幕的一角,空旷的田野上一辆又一辆坦克围了上来,黑洞洞的炮口直指前方,他们连夜赶路,竟然已经陷入装甲部队的重重包围中。

“我的上帝呀,魔鬼军团杀过来了,赶紧跑呀。”

“跑什么跑,你还能跑得动吗?投降吧……这仗没法打了。”

这么一说,大部分人都泄了气,美军回援部队从上午接到军令就拼命的往回赶,差点儿腿都跑断了,结果特么跑到敌人的包围圈里来了,这上哪说理去?

随着第一个人丢下枪举起手,就像瘟疫传染一样,绝大部分美军士兵没有力气再抵抗,在黑洞洞的炮口前丢下了手中的枪。

“不要躺下,不要坐下,把身上的枪和子弹所有武器都放在地上,缴械的士兵继续向前走,前面有热汤和食物。”

手上举着铁皮大喇叭的远征军士兵,不停的用英语广播,指挥投降的士兵乖乖的向前走。

不一会儿的功夫

道路两边武器已经堆积成小山,苦逼的美军士兵辛苦赶了几十里路,结果到了地头缴械投降,这都是什么事儿?

不是他们不想抵抗,也不是不想逃跑,而是被美军指挥官瞎指挥耗尽了力气,现在又饥又渴又饿,又陷入重重包围之中,怎么抵抗?

这支自投罗网的美军官兵一个接一个的缴械投降,按照指引走入夜幕中,他们还要向前方走10多公里才能走到战俘收容点,水肯定是有的喝,但是食物就不要想了,这几天都不会有食物。

要不然吃饱了喝足了,有力气反抗怎么办?

照明弹很快落下,在这支美军部队通过之后,没有新的照明弹升上天空,四周又被黑漆漆的夜幕笼罩,围成口袋阵的机械化部队又静静的等待下一个猎物,巴巴的跑来上钩。

这一夜

在通向华盛顿的几条道路上,都有远征军士兵张网以待,等着那些连夜回援的美军部队自动上钩。

期间虽然也有美军部队反抗,但是在无遮无挡的原野中,重机枪和火炮交织的火网下,任何抵抗都是脆弱至极的徒劳之举,除了白白增加伤亡之外,没有任何效果。

至天明时分

远征军机动兵团已经收容了近4万人的俘虏,毙伤近3000人,余者皆溃逃,机动兵团也无暇过问,更没空去抓捕。

加上在哈灵顿保卫战中俘获的1万多美军,机动兵团手中已经有5万多俘虏,这成为他们巨大的负担,丢弃肯定是不能丢的,这么多俘虏逃入华盛顿或者费城,将会极大的增加城市攻坚战的难度。

这么多俘虏杀也绝对是不能杀的,要给予一定的合理待遇,这成为机动兵团两位领导当前的最头疼问题。

“吴师长,看管俘虏你至少要给我一个装甲营,我不要主力坦克,只要猎豹轻型坦克就行了,至少得40辆。

我把他们安置在哈灵顿镇上,吃饭喝水的问题他们俘虏自己解决,自己管理,能找到吃的就吃,找不到就饿着。

我派遣一个主力团在出镇的各个道路上警卫,需要装甲营的坦克车扼守要点和桥梁,保持最大限度的威慑力,否则几万人的俘虏营一旦炸窝,真不知道该怎么收场?”

顾海康少将有些烦恼的挠了挠头,看管俘虏的兵力他要出大头,因为既没有俘虏营,又没有合适场所,只能将俘虏困在哈林顿镇上。

这样一来,至少得组建一支不低于5000人的力量,再加上此前连续战斗中伤亡的千余人需要安顿,这几乎占到香格里拉是兵力的三分之一。

吴宝利准将也是犯难,他手上说是一个装甲师,其实缺一个重型坦克团,又多补充了几个连的野狼轻型坦克,可以说并非是完全体。

作战主力就是两个装甲坦克团,共6个营。

这一路上连续转战500公里,战损的车辆可以忽略不计,趴窝的车辆可不少,全师统计下来也有近50台坦克啊。

师部和各团修理连昼夜奋战,抢修趴窝的战车,这再给出去几十辆野狼轻型坦克,机动打击兵力就捉襟见肘了。

他认真考虑了一下,态度诚恳的说道;

“顾师长,我给不了你那么多装甲车,最多20辆野狼轻型坦克,不过机动兵团中的德国团可以交给你,英国那几十个人也放在这里,他们打仗不一定在行,帮助做做俘虏的心理疏导工作还是可以的。

下一步

我计划暂缓攻击华盛顿,而是沿着美军回援的道路迅速出击,一举击溃敌人的重重防线,接应远征军东部兵团主力北上。

占领华盛顿这样的崇高荣誉,应该由兵团主力统筹策划。

作为前线指挥官,我们更多的只能从军事角度考虑问题,做出最合理的选择,您的意思呢?”

谷 “可以,我支持您的决定。”顾海康少将虽然军衔更高,但是机动打击兵团作战的特殊性决定,应该以皇家禁卫军第4师为主力,香格里拉师处于从属地位。

两只大手紧紧的握在一起,相视一笑,达成了默契。

看着吴保利准将年轻而又坚毅的面庞,顾海康少将心中微叹,这位吴副师长的机遇实在太好了,灭国之功在即,赵家雄中将却卧病在床,将这个天大的功劳拱手让给吴保利准将。

他紧紧抓住了这个机会,率领机动兵团打出了漂亮的左勾拳,迂回500余公里,连战连捷,势如破竹的杀入华盛顿近郊,表现实在光彩耀人。

关键时刻,在巨大的诱惑面前能够不贪功冒进,飞黄腾达就在眼前。

此刻的顾海康少将神情欣慰;他已经老了,但新一代将星崛起,不愁没有接班人啊!

帝国的繁荣兴旺,国运鼎盛,随之而来的陆海两军将星闪耀,层出不穷,共同支撑起帝国强盛武力的脊梁,可喜可贺啊!

无论在任何时代

斩将夺旗,覆灭王都皆是首功,这毋庸置疑。

3万多人的机动兵团打不下华盛顿吗?

应该来说有6~7成的把握,但是肯定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而且不是三天五天就能打得下来的艰苦战斗。

装甲部队擅长野外作战,大范围突袭迂回,分割穿插,以碾压性的力量击溃敌步兵防线,是野外战斗中的攻击铁拳。

城市作战的特殊性,更适合步兵部队攻坚。

考虑到华盛顿在米国特殊的政治地位和巨大影响力,美军顽抗死守是板上钉钉的事,别瞧着美军部队在野外一战即溃,好像一盘散沙似的,其实那是错觉。

米国以民兵为主组成的联邦军打的还是相当血性,否则牺牲也不会这么大。

但是在野外遭遇压倒性的装甲兵团突击薄弱侧翼,在武器装备和军官指挥上都不是一个等级,所以被打得稀里哗啦,一溃千里。

不是米国民兵抵抗意志不坚决,而是指挥官太糟糕了。

美军指挥部在仓皇失措的情况下,连出败招,彰显出军事指挥上的极大无能。

哈灵顿保卫战中的3万多步兵和300多台装甲车,若是放在城市战中严防死守,将会给机动兵团带来严重伤害。

别说一天,十天都不一定拿得下来。

匆忙调动附近数10公里防御线上的美军回援,就是一大败招,这些疲惫不堪的美军士兵赶到华盛顿近郊时,面对张网以待的远征军装甲部队根本毫无抵抗之力。

莫如就让他们留在防御线上,步步抗击反而更佳。

所以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这些天来俘虏的,毙伤的,溃逃的美军已经超过15万,依然留在防线的美军士兵差不多也是这样的数字,华盛顿城里大概还有不到3万城市民兵和联邦军驻守,把老人孩子再动员一下,还能多一些。

这样的战场情况,华盛顿会战美军面临大溃败已经不远了。

原本在80多公里长,100多公里宽的华盛顿防线上,美军囤积了30余万的重兵,对抗10万东部远征军,多少还能一战。

是经过机动打击兵团的迂回侧击,拉扯机动,已经在整个防御现场形成了巨大的缺口,歼灭并击溃了15万美军力量。

现在的形势是15万对10万,美军防御线腹背受敌,而在南方前线上,美军部队还没有意识到后方防御线已经彻底空虚,这就是战机,是时候给予致命一击了。

考虑到士兵们连续作战实在太累了,机动兵团在短暂休整半天之后,再次启程向着华盛顿南方防线杀过去。

三天后

腹背受敌的华盛顿防线彻底崩溃,防线上的美军士兵死伤2万余人,被俘7万余人,余下6万多人溃逃。

帝国远征军主力兵团和机动打击兵团胜利会师,气势汹汹的一路杀过来,近10万大军将华盛顿包围了水泄不通。

这下子,是10万对3万,远征军占据绝对兵力优势。

远征军以风卷残云威势在短短的十余天时间内,击破了美方36万大军防御的华盛顿防线,当真令全世界大吃一惊。

一时间,大洋帝国皇家陆军的实力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就连向来自负的德皇威廉二世也不得不承认;“这是我见过世界上战斗力最强悍的军队,足以与德**队媲美甚至犹有过之,两军之间有很多东西可以交流学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