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941章秋风扫落叶

澳洲风云1876 第941章秋风扫落叶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37:31

第941章秋风扫落叶

片刻之后,烟尘渐渐散去。

李建洋简单拍打了一下身上的灰尘,回首凝望。

宾夕法尼亚大街上高大巍峨的巴洛克式建筑国会山已经彻底坍塌,变成了一堆高高瓦砾,些许凄凉的烟尘在空中萦绕,似乎在寻找旧时恢宏建筑的踪迹。

此刻,他的心中有一种叫做震撼的情绪在滋生。

这就是现代军事力量摧毁文明的能力,只需要区区一瞬间,辛苦营建十几年的历史建筑便化为乌有,太可怕了。

“这特娘地都叫什么事儿,刚刚才安稳了几天,一下子全玩球了,咋这么大的灰尘。”被灰尘呛的猛咳几声,潘二狗忍不住口吐芬芳。

旁边的士兵也没惯着他,顺口损了一句;“狗爷咋啦,远征军指挥部做事还要向你汇报啊?”

“小明你站住,当心我打不死你。”

“你别动不动就拿武力威胁人,长官在这儿呢,咱们说话办事儿都要占着个“理”字儿,我瞧着上峰这事儿做的就对,这么大一个建筑爆破以后,你瞧眼前多敞亮?”

“你个马屁精!”

“马屁不马屁暂且不论,你瞧是不是敞亮多了?”

何止敞亮啊!

爆破后的国会山碎成了一堆高高的瓦砾,视野可以顺畅的看到远方波多马克河,目光所及之处到处断臂残垣,那是前后一共22天城市血战留下的战火痕迹。

昔日美丽的城市,经过这一番浩劫之后荡然无存。

整个城市高高伫立的大型建筑只剩下一些博物馆和政府机构楼房,还有联邦最高法院,白宫建筑群……

“轰”……

一声连天接地的巨响再次响起来,炸的地动山摇,巨响过后联邦最高法院也不见了,城市中又多了一堆瓦砾。

好吧,现在又少了一栋标志性建筑。

在有计划的搜刮爆破之后,这座象征美利公正、自由、民主精神的首都将被彻底的抹去,就连那些白宫,博物馆也难以避免,通通在帝国的征服铁蹄下被踏为糜粉。

即便有朝一日重建起来,那又怎么样呢?

谁也无法抹去这一至暗时刻,这是一个国家历史上的巨大伤口,稍微触碰便会血流不止,痛彻心扉。

李建洋和恩里克两人对此感慨良多,他们与几名士兵告别之后,沿着宽阔的……宾夕法尼亚废墟向前走,很快抵达了联军指挥部—原米国联邦行政中心,白宫。

白宫可算是华盛顿为数不多尚且完好的建筑群之一,屋顶上高高飘扬着帝国旗帜,门口的南草坪上整整齐齐的停着上百台坦克装甲车辆,沿着大街还停着数百台军用卡车,一长溜儿看不到头。

隔着老远,就能闻到一股铁血味道。

门口执勤的是英国,德国,意大利和大洋帝国远征军士兵联合岗哨,据说这体现了盟国合作精神,作为名不正言不顺的英**队代表,李建洋上校也没反对(英国出兵只是海军部擅自行动,取得首相默许,但没有通过议会决议,议会也装作没看见。)。

问题是他手下能执勤的也就六十几个兵,能参与在白宫附近几个岗哨的联合执勤,其他就无能为力了。

英国人出兵总计3200人,李建洋带来的英国部队只有160多人,是从英国本土横渡大西洋直接抵达诺福克港口,留了几十个在里士满,其他的都在这里了。

还有3000多人的索马里雇佣兵万里迢迢的经印度洋,再横渡太平洋抵达旧金山,全程约3.8万公里,如今还在旧金山休整呢!

旧金山距离华盛顿大约还有4760公里,中间隔着美军大片占领区,短时间是别想会合了,李建洋只能委托大洋帝国东线远征军代为指挥。

估计东线指挥部也没有把这3000多名雇佣兵当回事儿,一直都没有安排火车叫他们送往奥马哈前线,反而是扶桑国第四师团2.4万人和沙俄1万多人全员抵达,即将参与东线发起的大规模战事。

“李上校,恩里克中校,二位好,方才指挥部长官还在找你们,准备召开多国联合军事会议,你们赶紧去吧。”

“哦,谢谢。”

接到路过军官善意的提醒,李建洋上校和恩里克中校匆忙先回宿舍换了一套军服,简单洗了把脸就赶到白宫一楼大会议厅,在他们抵达时,各国指挥官已全都到了。

两人悄悄的在后面找了个位置坐下,以免影响会议进行。

站在前方的远征军东线兵团司令霍小虎上将扫了一眼他们俩,看看人员差不多都到齐了,便开口说道;

“各位代表,先生们;

鉴于美方顽固抵抗立场,同盟国方面经过坦诚友善的协商决定,将采取更加坚决有力的手段打击敌人,以促成和平尽早到来。

应该看到

同盟国方面在讨伐米国称霸南北美洲,阻碍国际贸易,对各国经商人员采取不公正待遇等等行为上取得共识,战争的目的不在于征服,而在于促成改变,以符合现行国际秩序。

所以在现阶段,以更加坚决有力手段打击敌人,就成为同盟**队的主要诉求。

远征军就此拟定相关“秋季作战方案”,下面请廖家春副参谋长做详尽介绍,大家欢迎……”

霍小虎上将这番简短的开场陈述,引来下面盟**官交头接耳的窃窃私语,显然多有非议,并不认同他的话。

所谓;更加坚决有力手段打击敌人,华盛顿正在发生的一切,应该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而“秋季作战计划”这个名词,李建洋还是第一次听说,更别提参与制定作战计划了。如果不用“友善协商”这个词,说是“通知”更为妥当。

谷 从中可以看出大洋帝国远征军的霸道,在辉煌战绩的映衬下,各国代表竟然没有反对意见,选择了默认。

刚刚抵达不久的日军第四师团长尾部慎行中将屁颠屁颠的就像个应声虫,不管霍小虎上将说什么,他都是“哈依”一下90度鞠躬,表示您说的都是真理,无条件服从。

另一个重量级人物则是德军将领霍亨索伦中将,他手中掌控着5600人的德军部队,隶属于德军柏林第七师精锐,是盟军中人数排行第四,战斗力排行第二的部队。

霍亨索伦中将是个标准的“洋粉”,无限痴迷于大洋帝国攻击力极其强悍的装甲部队,更是对远征军的彪炳战绩表示钦佩,半句反对的话都不会说。

至于出兵人数排位第三的俄军代表在还在西线军团中,在号称“恶魔元帅”的李元帅手下,恐怕连屁也不敢放一个。

所以说,虽然号称是盟国,但所有的军事行动都是大洋帝国远征军一家独断,其他各国在展开行动时友情参与。

不想参加也没事儿,留在华盛顿玩石子呗!

虽然下面的各**官窃窃私语,但是无人敢于大声反对,哪怕是最不喜欢大洋帝国霸道风格的意大利人,也不得不承认;

远征军方面制定的战略战术狠辣有效,针对性和可实施性极强,充分发挥自身装甲兵团快速机动优势,能够持续不断的对美军施以沉重打击,效果非常好。

“哗啦啦”掌声过后,远征军东线军团副参谋长廖家春少将走上台去,拿起一根截断的台球杆,环视一周向各国代表点头示意后,对着大幅作战地图介绍说道;

“美军经历华盛顿战役的沉重打击,一溃再溃,损兵折将,整体战场形势出现极为有利于远征军方面的态势。

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针对美军当前负隅顽抗的现实,帝国远征军总部及各盟国协商制定秋季作战方案,正式命名为“秋风扫落叶作战计划”。

该项总体作战计划将由远征军总部李栓柱元帅暨各**事长官统筹指挥,东西呼应,整体推进,以达到给予米国以致命一击的战略效果。

计划以8月27日开始,至冬季第一场落雪时止。

该项总体作战计划将汇集东西两大兵团及盟国共计63万大军,(远征军西线兵团22万人,北部联邦4个师8万人,扶桑国第四师团2.5万人,琉球王国2万人,越国1.7万人,兰芳2万人,沙俄1.2万人,英军3000人,远征军东线兵团13万人,北部联邦5、6、7、8共4个师6万人,扶桑国第五师团2.45万人,德军5600人,此外还有意大利,英国,奥匈帝国,智利,乌拉圭等国少数兵力)以西部军团为主战场,东部军团为辅助战场,一主一次,东西对进,联动扫荡,彻底奠定北美战争的胜利总基调。

西线兵团兵力约40万,东线兵团兵力约23万。

作战目标主要有4点;

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项目标,就是攻克并占领5大湖地区重要的大都市芝加哥,给米国抵抗信心以沉重打击。

第二点,打通连接北美西海岸和东海岸长达4500公里的铁路大动脉。

西线兵团派出一支偏军自奥马哈沿着铁路向东进发,一路攻克堪萨斯,圣路易斯至辛辛那提,沿途扫荡并攻占所有城镇,甄别敌我,对反抗军和游击队实施坚决镇压,肃清当地治安。

东线兵团派出一支主力部队,兵力规模不少于15万人,以装甲部队为先导,自华盛顿沿铁路线向西攻击前进,沿途占领马里兰州和西弗吉尼亚州各城镇,扫荡敌寇游兵,肃清当地治安,并且与西线兵团的偏师会师于辛辛那提。

下一步,东线兵团主力折向西北方向,沿铁路线攻击前进,最终与西线兵团主力会师于芝加哥郊外,共同围攻芝加哥。

第三点,实施同盟国关于坚决有力手段打击敌人共识,对沿途工厂予以摧毁,多余粮食焚烧销毁,严禁任何跨区商业活动,建立有效掌控机制,适当扩大仆从军规模,以适应当前严峻的斗争形势。

第四点,东线兵团应派出一支偏师,配合帝国皇家舰队对纽约对东部沿岸重要港口实施打击,摧毁其造船设施和码头,进一步施加压力。

这是“秋风扫落叶作战计划”的总体方案,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关于东线兵团的具体任务和具体分工……”

这场亢长的军事会议一直开到了日暮时分,李建洋上校听的昏昏欲睡,他也记不得其中许多细分的计划,因为这不关他事。

手底下拢共只有60多个英国兵,在这动辄上百万军队会战的超大型战役中能干啥?

如今在北美战场上,只有芝加哥方向囤积了超过50万重兵,其他地方都没有多少兵力,费城6万多,纽约也就在8~9万人,其他的城市3万2万或者几千,反正兵力都不多。

至于说家里备有枪支的城市居民,是否会在远征军打入城市后放冷枪,那就没法统计了。

所以,副参谋长廖家春少将才会将此次规模宏大的“秋风扫落叶”作战计划,定位为“奠定北美战争的胜利总基调”,这是非常有道理的提法。

此战过后

北美战场就不存在美军大规模重兵集团,米国佬再想要集结出如此规模的重兵集团,可能性微乎其微。

这是由现实情况决定,因为现在北方缺粮的情况已经非常严重,总统先生束手无策。

米国北方十四州被称之为“米国的工厂”,在米国南北战争之前,几乎所有的工厂都在这14州中,他们也是被称之为自由州的“解放黑奴主要势力”,以工厂主和大资本家为代表。

南北战争之前,南方十四州被称之为“米国的粮仓和牧场”,如今依然是。

这里盛产棉花,小麦谷物和一切农牧产品,城市规模普遍偏小,到处充满了田园情调,南方遍布大大小小的各种农场和牧场,使用黑人奴隶非常普遍,这就是南方的“蓄奴州”。

帝国远征军登陆并占领的弗吉尼亚州就是南方蓄奴州之一,也是南北方对抗的第一线,在帝国远征军占领这里之后,截断了南北方的粮食,谷物,棉花和其他农业物资的运输渠道。

南方的粮食无法运抵北方,已经在北方产生严重影响,很多城市都闹起了粮荒,饿死人的情况开始出现并迅速蔓延,不是个好兆头。

人类不使用工业品可以生存,但不吃饭一定活不了。

即便是躲在纽约指挥的伍德罗·威尔逊总统,也无法解决这一难题,更不可能在没有粮食的情况下聚集大军,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1909年的冬季,必然极其寒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