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1018章加里波利灾难

澳洲风云1876 第1018章加里波利灾难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37:31

第1018章加里波利灾难

此时此刻的欧洲,正在进行惨烈的加里波利之战。

发生在达达尼尔海峡的登陆战,是由英**大臣温斯特-丘吉尔极力主导,目的是占领土耳其加里波利半岛,强行闯入达达尼尔海峡,打通博斯普鲁斯海峡,最终占领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的军事计划。

这是由英法海军主导的一场重大军事行动,试图继欧洲西线战场和东线战场之后,开辟一处南线新战场,对同盟**事集团施加更强大的军事压力。

在1914年的马恩河战役之后,协约国和同盟国在法国北方和比利时一角的战线上陷入了僵持状态,法国推荐采取“外围战略”的办法打破僵局。

这样的战略构想,引起了英国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的浓厚兴趣。他联想起了不久之前北美战争中,大洋帝国在米国东海岸弗吉尼亚州大举登陆旳成功行动。

那时候,整个欧洲为之震惊。

毫无疑问,大洋帝国在大西洋一侧的米国东海岸登陆,成功的开辟了东线战场,将兵锋直抵米国腹心之地,距离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仅仅只有172公里,为下一步辉煌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无论在军事上还是政治上,诺福克登陆计划的完美实施,成为现代军事史上一次史诗级的胜利,为大洋帝国带去了无限荣耀。

每每想到这里

温斯顿-丘吉尔心中都一团火热,他的政治梦想是入主唐宁街,而在达达尼尔海峡成功开辟南线战场,将会成为他政治生涯中不可磨灭的闪耀点,为此他激动不己,极力推动该计划的实施。

他提出凭借英国海军的实力打开达达尼尔海峡登陆,然后在加里波利登陆,直取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把土耳其逐出战争。

一方面又减轻俄罗斯高加索山战线的压力,另一方面得到君士坦丁堡控制的金角海就可直通黑海,支援血战的俄**队。

第三个方面的好处,就是借此开辟南线,攻打奥匈帝国,解除德国的羽翼,真可谓一箭三雕。

此一设想,在战略上固然相当高明,但实行起来却搞得一团糟。

因为加里波弟半岛的地形并不是纵横千里的大平原,沿海地区是崎岖的山地海岬,地形复杂难以攀爬,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在德**事顾问的率领下,囤积了重兵防御,而且布置了海岸重炮台,火力相当猛烈。

相比较米国东海岸诺福克登陆,难度增大了十倍不止。

这就是不顾实际情况,纸上谈兵的致命缺点。温斯顿-丘吉尔作为一个没有指挥过大兵团作战的骑兵中尉,显然不知道发动一场数十万人规模的大型战役,需要何等审慎而严谨的反复论证?

次年1月2日,伦敦政府接受了尼古拉二世的请求,决定在达达尼尔海峡展开一条新战线。

英法两国投入战役的共计有62艘战舰,以及大量辅助船只,并指定英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司令萨克维尔·卡登上将负责指挥这次战役。

舰队从2月19日开始炮轰达达尼尔海峡,清扫周边海域一切奥斯曼帝国的舰船,并连续多日炮击海岸阵地,将山崖上肉眼可见的防御工事炸成一片火海。

3月18日,英国16艘军舰企图强行闯入狭窄的海峡通道,结果误入水雷阵,4艘军舰先后触发水雷,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其余舰只慌忙撤退,此次行动不得不宣告失败。

在陆地上

奥斯曼帝**队在遭受突然袭击的情况下,惊慌下纷纷丢弃阵地向内陆退却,英国突击部队在没有遇到抵抗的情况下率先冲上海岸。

德**事顾问奥托·冯·赞德尔斯将军已洞悉英国计划中的加里波利登陆战企图,第一时间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制止的军队的慌乱蔓延,火速调动军队至战区,坚决而有力的军事应对措施,增强了奥斯曼帝国士兵的信心。

事实上

奥斯曼军队腐朽而落后的指挥体系,只能发挥出士兵三成的战斗力,而在德国人高素质的指挥下,却能超水平发挥。

奥托·冯·赞德尔斯将军稳定了军心,并且率领士兵立刻返回海岸阵地,奥斯曼军队凭借地形之利掘壕坚守,依据半岛复杂的地形建立了强大的防御体系,又在该地集结炮兵部队,准备全力打一场防御战。

英法军队登陆行动缓慢,这时隐蔽在阵地中的奥斯曼士兵一起开火,把正在攀登悬崖的英军打了个措手不及,一时间伤亡枕籍。

3月3日,联军的首轮登陆行动宣告失败,以奥新军团和巴拿马义勇志愿师为主的登陆军队损失惨重,卡登上将也被当作伤员送回英国。

英国人发现单纯依靠海军无法夺取海峡之后,判断一定要以陆军占领加里波利,才可得到达达尼尔海峡控制权。

协约国在埃及和希腊群岛仓促集结了一支远征军,七万八千名来自英国、新西兰、巴拿马、吕宋群岛、印度和法国的士兵陆续抵达战区。

其主力由当时在埃及的澳洲志愿兵和新西兰军队组成,即“澳新军团”,英国兵部大臣赫瑞修·基钦纳命令陆军上将伊恩·汉密尔顿负责指挥这次战役。

与其对阵的是德国冯·赞德尔斯上将率领的奥斯曼新编第五集团军,拥有八万四千人。当协约国远征军抵达时,奥斯曼军队已经集结超过十万人,利用地理优势居高临下,火力又占压倒优势,根本就不怵敌人。

4月25日夜

在英国掩护舰队实施炮火准备后,协约国部队展开登陆行动。

澳新军团士兵没有接受过夜间登陆训练,再加上对半岛地形一无所知,错误地登陆在目标以北的一个无名小湾(今澳新军团湾,下同)。

同一天,英国和印度部队在海丽丝岬遭到敌人猛烈火力攻击。法军在海峡对面达达尼尔登陆,但在遭受严重伤亡之后,第二天便撤退了出来。

澳新军团虽然建立了滩头阵地,登陆军根本就无法把部队有效展开,实际上陷入了不稳固的、难以防守的立足点。

奥斯曼军队在穆斯塔法·凯末尔上校的指挥下,对登陆之敌进行了猛烈的还击。

一夜的混战过后,双方死伤惨重,已登陆的数万名澳新军团士兵在奥斯曼军队炮火的压制下,被困在临时掩体中动弹不得,接下来的几天,双方陷入了僵持的局面,损失不断增加。

5月1日

奥斯曼军队大举反攻澳新军团最南面的一个登陆场,在战斗中,英国战列舰歌利亚号,凯旋号和威严号相继被海岸重炮台击沉,多艘主要战舰受创。

在面对要塞炮火的不利情况下,英国被迫撤离了大批舰只,这样一来,登陆部队便失去了海军的支援,也失去了火力优势。

5月6日至8日

澳新军团负隅顽抗,向克里希亚的坚固阵地发起了强攻,在重机枪火力和火炮的联合围剿下死伤惨重,最终失败,大片大片的尸体铺满了山崖和海滩,血水映红了长达2.7英里的海岸线。

19日土耳其沿着整个澳新军团前线发起反攻。士兵在一连串自杀式冲锋中战死。澳新军团无法占领预定的山头目标,他们被困守在一条从海滩到前沿不过400米的单薄的阵地上,形势危在旦夕。

随着夏季的来临,山坡上遍地尸体,带来痢疾、腹泻和肠热等疾病,这又加重了这场灾难性的失败战役损失。

巡戈在海面上的英国“布雷切斯特”号巡洋舰上,皇家海军陆战队第2师李建洋师长面容冷峻,双手拿着望远镜仔细的观察远处海岸上的情况,面孔阴沉的要滴水,心里面把温斯顿-丘吉尔这个损友骂了个狗血淋头。

伽巴帖培以北的澳新军团湾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小海湾,距离海滩一百多米就是陡直的山崖台地,海拔约90~120米,然而就是这90~120米无遮无挡的陡直山岸,成为澳新军团士兵前赴后继的死亡线。

凭借着高达千余米的射程,德国人在山崖阵地上阴险的配备了一百多個重机枪交叉火力,任何攀爬山崖的士兵,都会将后背暴露在机枪火力之下,像火鸡一样一个个被打下来。

即便爬上了山崖,士兵们也要面对严阵以待的敌人战壕,简直是十死无生的绝地。

皇家海军陆战2师是从西线战场被紧急抽掉下来,随同他一起赶到的还有陆战3师和一支吕宋志愿步兵师,全加起来接近5.5万人,是皇家海军能够动用的最后一批陆上军事力量。

他们的任务是发起新一轮的登陆战,在澳新军团登陆场西北面的苏弗拉湾登陆,尽力减少澳新军团的压力,开辟侧翼战场,扭转整个战役的不利局面。

在马赛港登船的时候

英国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亲自来到码头送行,他双手紧紧牵着李建洋的手,用极为恳切而真诚的语气说道;“亲爱的李,我的伙伴,我现在急需要你发挥卓越的军事才能,在加里波弟战役中力挽狂澜,最起码不能让当前惨败的战局继续下去,否则我的政治生涯就要完了。”

mmP哦!

这特么是多深的一个坑?

战役进行到现在,英法联军伤亡已经超过10万人,主要伤亡是澳新军团和巴拿马义勇军独立师,尤其是后者已经可以取消番号。法军在登陆作战中阵亡上万人,受伤达17000人,印度军团阵亡1358人,伤3421,纽芬兰49人战死,63人负伤。

英国人的主要伤亡来自于巴拿马义勇军独立师和澳新军团,前者不提也知道,是由巴拿马志愿者组成的步兵师炮灰,澳新军团主要是吕宋群岛的土著士兵和新西兰的白人志愿士兵,一个多月来连日作战,总伤亡超过7.7万人。

隔着十几公里远看着海滩上的惨况,都能闻到带着浓重**臭味的血腥气,李建洋冷峻的面庞忍不住抽搐了下,他心疼了。

太惨了!

欧洲战场的残酷战斗,就像一个巨大的血腥磨盘,吞噬着无数的生命。

以劳工输出名义抵达欧洲的吕众群岛土著男人,人数总计已经达十三万多人,在欧洲不由分说的被编成了军队,一支接一支的送上战场,至今还剩下多少?

剩下五万还是四万,没有人能够准确统计。

两个新西兰步兵师3.66万人,先后在不同的战役中被打残了,如今囫囵个的不足1万人,还有万余人的伤兵。

大洋帝国对这些赴欧土著劳工错误使用只是微弱的抗议了下,然后……便没有然后了。

在非华裔人口问题上,尤其是土著问题上,大洋帝国的外交和领事机构表现得较为冷漠和迟钝,这让李建洋唏嘘不已。

心肠得硬到啥样的程度?

才能默然的坐视这些土著劳工被错误的编入军队中消耗掉?

以李建洋的心性,反正他做不到。

作为心中热爱的大洋帝国臣民,不管肤色如何,李建洋都视之为同胞骨肉,都会善待他们,除了黑人。

“李将军,你对即将展开的战役有什么想法?”弗雷德里克·斯托普福德上将走了过来问道。

他是整个登陆行动的总指挥官,是个身材瘦长的英国佬,谢顶,鹰勾鼻子,灰蓝色的眼眸充满了冰冷和疏离,这是英国贵族标准的高傲作派。

李建洋少将打心里不喜欢这个顽固守旧的英国佬,但不得不捏着鼻子忍受,他神情严峻的说道;“任务非常具有挑战性,唯一的好消息是苏弗拉湾地势较为平坦宽阔,山崖没那么陡峭,二师有信心通过迅猛的战斗动作夺取登陆场,并且第一时间深入敌后,扩大并巩固在苏弗拉湾的军事占领。”

“不不不,李将军,我需要你在成功登陆后像钉子一样扎在那里,掩护后续部队投入,而不是贸然的孤军深入。”

“将军阁下,在澳新军团湾的失败已经告诉我们,德国指挥官非常机警,一旦察觉我们在苏弗拉湾登陆,将会立刻抽调重兵集团分三面压上来,将我们困死在海湾中,重蹈失败复辄。所以我师在登陆之后将会发起迅猛的攻击行动,占领周边的山崖台地和敌军阵地,并且派出有力之一部突出山区。届时,就可以发挥装甲部队的最大优势。”

“李将军,我不得不提醒你注意,此次侧翼登陆的军事行动将是英法盟军的大规模作战行动,将会投入不低于19万的总兵力,而你们的任务就是占领登陆场,像钉子一样牢牢的给我扎在那里,而不是什么扩大军事存在,占领敌人阵地。”

弗雷德里克·斯托普福德将军是死板的英式军人,刻板而教条,不喜欢他的军事计划遇到任何挑战和新玩意儿,说话间神色已经冷了下来,充满了命令口吻。

若是按照他的计划,留给德国指挥官充足调动军队的时间,等到登陆大军聚集在海滩,敌人的增援军队也从三面压了上来,重新建立新的防线,那可就完蛋了。

别忘了,英法联军面对的可不是奥斯曼那些反应迟钝的指挥官,而是德国冯·赞德尔斯率领的奥斯曼新编第五集团军,他可以迅速抽掉超过7万人的兵力增援,只需要一天半的急行军就可以赶到苏弗拉海湾。

留给皇家海军陆战二师的时间窗口并不多,在山地作战中,装甲部队无法发挥机动灵活的打击作战能力。

如今欧洲战场上出现了37mm,40mm和76mm反坦克炮,反坦克地雷,反坦克手榴弹和重型反坦克枪,坦克不再是没有天敌的存在。

若是被困在山区崎岖窄小的道路上,那就是一场灾难。

李建洋的皇家海军陆战2师经过补充恢复,兵力重新达到一万八千三百余人,装备了一个以进口的猎豹中型坦克为主的坦克团,一个机械化步兵团和两个纯步兵团,所属骑兵团已经全部调到英国远征军司令部麾下,充作运输和通信部队。

在北美之战后

原本的撒哈拉骑兵旅中索马里华人雇佣兵绝大多数已经退役了,他们可不想拿着一点小钱为英国人卖命,没有高额收入,甭想指挥的动他们,后来补充的都是一些白人和西亚士兵。

只有少部分华人军官留下了,他们的目的不是为钱,而是混一个身份。

在弗雷德里克·斯托普福德上将神色不悦的离开后,骑兵一团骆广德上校凑了上来,看着李建洋少将嘿嘿一笑,问道;

“师座,这个洋鬼子不好搞啊,存心让咱们兄弟去送死,你有什么条陈吗?我的装甲团在山区里可施展不开,搞不好被团灭可就糗大了。”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我能有什么办法?”

“别呀,师座,这可不是我认识十岁就敢闯荡西亚戈壁滩的那个建洋,天不怕地不怕。这个傻逼白人老鬼子连我们打的仗一成都没有,纯属瞎指挥,听他的可不就坏菜了。”

“别瞎说,注意影响。”

“我在乎他奶奶个熊,想要把爷们往死路上送,老子大不了不干了,还回索马里做我的快活农场主,或者去莫桑比克也行,不要这个英国破爵位了。”

“说啥屁话呢,你这叫临阵脱逃知道不?到了军事法庭问都不问,三分钟都要不了,直接就是枪毙。”

“行了师座,你也别吓唬我,好歹交个底吧,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二师去送死,我手下的这些英国小伙子都是不错的,伤亡超过一个排我都舍不得。”

“等命令吧,一切会好的。”

李建洋少将也没给个准话,毕竟他要通过私下渠道联系海军部大臣温斯顿-丘吉尔,在军事指挥序列中是错误行为,他这么谨慎的人,绝不会让人轻易的拿到小辫子。

给人做炮灰,那是不存在的。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