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302章福临门燃气灶具公司

澳洲风云1876 第302章福临门燃气灶具公司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37:31

第302章福临门燃气灶具公司

(昨天第301章进宫了,正在积极修改中,今天还有两章,要稍迟一些发出,敬请期待。)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v.x书友大本营推荐你喜欢的小说,领现金红包!

成军典礼结束之后,带给民众的影响震撼而深远,拥有这样一支威武雄壮的子弟兵保卫家园,人们脸上多出了自信的笑容,腰杆挺得更直了。

北仑镇,福临门燃气灶具公司

这是世界上第一家生产燃气灶具的公司,产品主要分成燃气灶和煤气罐两大类,涵盖了多种生活应用场景,广泛应用于军营,饭店,家庭等场所,尤其在欧美市场备受欢迎,产销量月月猛增,是北仑镇出口的拳头产品之一。

仅燃气灶具一项,就分为单灶头,双灶头,多灶头,,饭店专用猛火灶头,欧式高档镀金灶头等不同型号十几个产品,覆盖绝大部分用户群体。

煤气罐则分为两公斤,5公斤,10公斤,20公斤和50公斤共5种产品,两公斤的煤气罐色彩鲜艳亮丽,适合野炊的时候拿出来使用,也可以放在马车里烹煮咖啡,小巧不占地方。

5公斤和10公斤的煤气罐儿主要是家庭使用,配备专用的燃气灶头,厨房里告别烟熏火燎的柴炉和煤炉,得到广大欧美社会家庭主妇的由衷喜爱,几乎成为家庭必备用具。

20公斤和50公斤的大煤气罐则主要是军营厨房和食堂使用,仅仅来自欧美各**方的订单,就已经让福临门燃气上市公司赚得盆满钵满,欧洲合作伙伴们对此极为满意。

欧洲和北美不缺少煤气,这些原本白白烧掉的资源,如今变成了可以大把赚钱的香饽饽,这让从事炼焦煤产业的商人大为欢喜,主动投资建设储气站等配套设施,进一步推动燃气灶具和煤气罐在欧美地区的广泛普及。

这项产业如今方兴未艾,正是蓬勃上升的朝阳时代。

厂房里

李福寿在一干随从人员陪同下,来到堆满煤气罐的库房,他伸手拎了一下10公斤的空煤气罐,感觉沉甸甸的很有分量。

啥感觉呢,反正就是傻大黑粗。

这个时代欧洲人的消费观非常实用,是否美观好看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陀实耐用,用料足,用上一辈子还能传给后代的那种超值感觉。

“不错,质量看起来很好。”李福寿放下了煤气罐,看了一下四周堆积如山的产品问道;“这些煤气罐有买家了吗?”

“是的,伯爵大人,这是意大利国帕特里奥公司订购的3.5万只煤气罐,我们正在组织人手抓紧生产,预计三天后将会装船发往欧洲。”

“这样的大订单多吗?”

“还有不少,一次性订购万只以上煤气罐的大订单我们还有二十几张,加上其他方面需求足够生产到明年底。”

“生产能力紧张吗?有没有采取措施解决?”

“回伯爵大人的话,我们公司正在松江镇进行三期产能建设,利用松江镇丰沛的电力资源生产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收益水平,以应对国际市场旺盛需求。”

“很好,看来你们想的很周到。”李福寿满意的点点头,边走边说道;“红河谷的建设,正是需要你们这一大帮子得力干员兢兢业业的工作,我记得许杏林是第一批江南学子吧,曾经跟随我前往欧洲游学,如今在这个岗位上做出了成绩,怎不让人感到欣慰?”

许杏林是福临门燃气灶具公司经理,一个30多岁气质儒雅的白面儒生,他闻言叉手作揖说道;“学生多谢伯爵大人栽培,不走出那一方小小天地,不知道世界之大。欧洲游学之行是我人生中的重大分水岭,至今依然获益良多,学生铭感五内?”

“呵呵……原本就非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李福寿的评价相当高。

许杏林心头一阵狂跳,脸上露出感激神色说道;“饮水思源,杏林不敢居功,全有赖于伯爵大人悉心栽培。”

“不必过谦,朽木雕不出盘龙柱。”

一行人说着话,先后视察了涂装车间和成品装配车间,穿过冲压车间来到了前方的生产车间。

这是一个大型焊接车间,冲压成型的钢板在这里经过焊接打磨,然后进入下一道工序,车间里200多名工人正在有序忙碌着,处处焊花飞舞,“叮叮当当”敲击声不绝于耳。

往来的工人用手推车运送半成品,车间里充斥着浓烈的金属焊接味道,耀眼的焊花代表当今世界相当高端的制造技术,展示着工业的力量。

出于安全考虑,一众视察要员在车间门口驻足,由福临门燃气灶具公司经理许杏林做详细介绍;

“伯爵大人;

我们公司所用的都是红山钢铁厂的优质钢板,经过机床冲压成形,起先焊接车间用的是传统的金属锻焊技术,制造出来的压力容器罐成本高,次品多,质量不稳定。

一直以来都无法满足欧洲市场的旺盛需求,生产订单甚至排到了两年后。

因此我们一直在关注国际上最新的焊接技术发展,追踪最新研究成果并尝试积极引进,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去年法国人发明了碳弧焊机,我们福临门燃气灶具公司是第一家引进的企业,在熟练掌握之后,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焊接质量。

同样在1881年,美国R.博士用了六年时间研发的全系列铜锌合金钎料在焊接工艺上的实际应用,公司同样第一时间引进了技术,应用在实际生产中。

一系列新技术的引进,这让我们的生产效率翻了两番多,利润水平再创新高,尤其在焊接工艺水平上,领先于德国克虏伯公司合资的欧洲分厂,在世界上属于一流水平。

福临门燃气灶具公司本部及直属企业仅今年上半年,扣除人工及经营成本的纯利润就达到43.6万英镑,相比较去年暴增244.6%,产量利润双双飘红。

我们预计下半年利润水平和产量更加喜人,全年有希望突破百万英镑这个大目标。

“嗯,非常好,重视追踪世界先进焊接技术并且第一时间应用到生产中去,这个先进经验要好好总结推广。”李福寿对此极为满意,对众人反复叮嘱说道;

“当今世界新科技层出不穷,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尤其是欧洲和北美地区技术研发力量雄厚,在这一点上昆士兰是薄弱项,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我希望你们利用福临门燃气灶具公司这个例子,深入的发掘和整理材料做进一步宣传,让大家都懂得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形成一股鼓励创新,奖励创新,支持创新并积极运用创新技术的良好氛围。

举凡在科技创新上做出成绩工友或班组,要不吝啬于奖励,要积极推广,在升职加薪政策方面重点倾斜,要重用科技发明人才,这一点尤为重要。

先生们

科技创新给企业带来的增收节支就是白花花的钞票,作为各家企业的股东是最大受益人,这一点不用我继续再强调了,花上一点小钱去支持科技创新,怎么看都是划算的买卖。

我希望福临门燃气灶具公司先进的焊接工艺,能够迅速在红山造船厂及其他钢铁制造企业推广应用起来,让红河谷重工业生产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所谓业精于勤,我们在企业经营中要鼓励精益求精的精神,例如焊接技术飞速发展,难道这就是发展的极致了吗?

显然不是的,随着更多新技术的涌现,现在看来相当高端的焊接技术有可能很快就落伍了。

这就需要我们鼓励创新,我记得电焊技术很早就有人提出来了,为什么没有人研究出新的成果?

这是一个科研发展方向,这样吧……

由福临门燃气灶具公司从企业自有资金中拿出3000英镑,组织厂方技术人员组成专门研究小组,在技术研究中可以聘请红河谷大学专家教授参与,研究电焊技术的切实可行性。”

对于伯爵大人反复叮嘱,众人不敢怠慢,纷纷表示将高度重视科技研发工作,将福临门燃气灶具公司重视科技应用的先进案例广泛宣传,营造出重视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福临门燃气灶具公司经理许杏林积极表示;

将迅速贯彻伯爵大人指示,在厂里成立一个电焊技术研究攻关小组,集中力量对电焊技术进行科技攻关。

“此事失之偏颇,不单纯是我所提到的电焊技术,而是要对焊接技术和钢铁工艺技术进行全面研究,论证各种可行性。”

李福寿今天的兴致很高,他认真想了想说道;“仲斋,这件事你记一下,回去以后安排专人督办。

电焊技术攻关小组就设在福临门燃气灶具公司,具体的科研进度保持关注就可以了,必要时在财政上可以给予一定支持,不能虎头蛇尾的无疾而终。

焊接技术的受益者不仅仅是这一家厂,让红山造船厂从自有资金中也拿出一笔钱来,我们从内库房再拨给2000英镑研发资金,成立一家研发焊接技术的实验室,具体的就设在红河谷大学中,利用工厂和学校的合力进行科研研发。

此事推而广之

红山钢铁厂这两年可是赚了不少钱,但是对科技研发一直不甚积极,秘书处发文重点敲打他们一下,可以考虑对企业经营层进行适当调整,选拔更有科技创新精神的企业经营者。

嗯……让红山钢铁厂每年拨出不少于2万英镑的专项科研资金,内库房每年拨出1万英镑专项科技扶持基金,在红河谷大学成立钢铁工艺研究室,研究各种特种钢铁工艺。”

说到这里

李福寿停顿了一下,目光环顾众人显得神情郑重;“你们都知道为女王陛下登基50周年献礼的事情,设计建造重型装甲巡洋舰,这其中就牵涉到英国刚刚研制出来的哈维装甲钢,这是一种比老式装甲钢防御力增强77%的特种高硬度渗碳钢,技术非常先进,但是价格也非常昂贵。

我们的红山钢铁厂研发不出来,也生产不出来,只能花费大代价从英国进口。

为什么人家能够研发出来,我们研发不出来?

有什么无法逾越的门槛吗?

答案显然是;不。

为什么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科技成果不断,而我们却仿佛是被科技遗忘的角落,很少看到科技创新的成就?

一方面是因为科技底蕴薄弱,依然处于学习吸收西方先进科技的阶段,没有形成自己的科技研发力量。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形成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这种情况决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必须要有所改变。

从政策角度

秘书处重点研究一下,近期出台一项鼓励创新的政策,举凡作出重大创新的企业和个人要予以重奖,提高待遇,优先提拔,在住宅和婚配政策上重点倾斜,科研资金优先,科研项目优先,形成一定之规落实下来。

我也不奢求在科技各个领域做出突破,但是在红河谷企业重点发展领域,例如特种钢铁工艺,先进焊接工艺,柴油发动机和蒸汽机制造技术,煤化工技术,先进毛纺技术等科技领域,一定要持之以恒的给予重点关注,重点支持,希望取得突破性进展,达到并保持世界级水准。

这是澳洲工业发展的立身之本,尔等切切不可怠慢。

我们不要躺在功劳簿上骄傲自满,要知道当今澳洲在科技研发上只是个弟弟,远不能够与底蕴深厚的欧洲和北美相比,只是一座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轻轻一推就坍塌了。

居安而思危,知耻而后勇,善之善者也!”

这番语重心长的话说的一众要员面红耳赤,伯爵大人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在如此睿智的上位者面前,和稀泥混日子肯定是不行的,他们纷纷表示;

“我等谨记在心,绝不敢有违伯爵大人厚望。”

“卑职愧莫敢当,回去以后一定将科研创新工作作为当前重点工作来抓,务必做出成绩来,方能不负伯爵大人殷切嘱托。”

“不做出一番成绩来,愧对江东父老。”

“请伯爵大人宽心,红河毛纺总厂回去以后将会组织精兵强将奔赴欧洲,对当今世界先进的纺织科技和在研的项目进行摸底排查,同时对现今生产中的各道工艺反复梳理,找出可以改进和加强的项目重点攻关,务使毛纺技术再上一层楼,保持业界领先地位。”

“红河谷实业总公司不敢稍落人后,定将奋发图强……”

……

看到众人表态积极,李福寿神情欣慰的点点头。

众人拾柴火焰高……

科技发展不是哪一个人的事儿,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仅凭自己一个人奔走呼号,又能济得了什么事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